马克斯•韦伯的这个名篇有两个中译本。除了广西师大这个版本以外,还有三联1998年版,译者冯克利。我个人的口味,广西师大版在文字上要比三联版精致优美,译文出自、参考多种语言译本。三联版直接译自德文,译者冯克利的几个注释非常有价值,比如对标题Wissenschaft als Beruf中的两个词Wissenschaft(学术、科学)和Beruf(职业、志业)的辨析,还有他的代译序“时代中的韦伯”非常值得一读,把韦伯学术思想的时代背景介绍得很好。
这一名篇的蓝本是1917年在慕尼黑大学的一次演讲,听众对象主要是大学生,文字版出版于1919年获得学术界广泛关注。可以说,这是韦伯在长期任职于大学之后,对当时的学术和社会的看法进行的总结。他铺开的面很广,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内容。
我的理解是:韦伯要阐述的核心要点是他的 “价值中立”的观点。他的论述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术的本质是什么;二是学术对学者的意义是什么。韦伯强调现代社会中理性主义的特质,学术是对客观物事(Sache)的了解和把握,是对世界的理性认知。对学者而言,从事学术活动需要天赋、灵感和激情,但学术不是宗教的替代物,不能体现终极价值。从学术活动中,学者获得的不是某些价值观,而是清明、清晰的认知和处事能力(Klarheit)。韦伯认为,大学课堂是传授纯知识兴趣的地方,他反对教师将政治立场带进课堂,因为课堂不是一个教师与听讲者可以辩论的地方,教师的言论是单向的灌输。他认为学生不应该要求教师有领袖型人物的特质,因为99%的教师不是天生具备这种特质。学生要做的不是追随先知的脚步,而是获得理性的、对事物关联的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每个人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而价值具有多元性,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世界是多神论的。
虽然强调“价值中立”,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斯•韦伯对政治的疏离。他热心投入政治。他自己就是个被学生崇拜的领袖型教师,是先知型的人物,他和他夫人的沙龙聚会是海德堡的一道靓丽的学术风景,在他的学生当中有四人被戏称为“四使徒”(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卢卡契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也许正是通过这种亲历,他看到了自己并不认可的一些现象。在当时的同事中,比较普遍流行追求集体性宗教性体验的做法,他不能认同。精神分析学关于本能、无意识的观点,他对此也都有保留。他要看到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理性。如果沿着理性建构这条线索,就可以找到很多论述细节之间的关联。他的两个论点,我认为是有普适性的,一是学术(广义上的,一切与知识获取相关的活动)的意义在于使人获得清明;二是教师不是先知,课堂不是传播世界观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