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用工荒反映出中国教育体制的另一个隐患

德国的高中毕业考试(Abitur)就相当于上大学的敲门砖,及格了就可以上大学。当然想学好专业比如医学、法律什么的,成绩就得好。不然就去学诸如历史、汉学、数学等。
选择了职业学校的人,自然就不能和读高中的同学一起获得Abitur。但是以后有可能边工作边上夜校或周末学校补上文化课,通过考试,获得Abitur资格,这样他们如果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还有机会去读大学,选择其他职业。
我周围的同学同事中,就不乏先学职业后上大学的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在学术研究中也非常宝贵。一哥们儿曾经当过若干年木匠,后来做技术人类学,到农村去田野调查,跟人扯锯推刨子,让那四川老人家特吃惊,说你们念书人还干这粗活。这哥们儿现被一美国名校给tenured住了。此外还有学过裁缝、制陶的,当过理疗师、助产士的,在面包店上早班烤小面包的,后来都成了知识分子。
也有人职校之后上大学,大学的专业(尤其是文科)不好找工作,毕业后靠原来的技能找工作。读大学就算是提高个人人文修养了。所以,他们在找工作上和学习上都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气急败坏。
中国的教育体系如果能做到开放,给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留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估计学生和家长都能更乐于选择职业学校。毕竟,“艺不压身”这样的话,也是咱们传统的智慧,好多农村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学个能吃饭的实在手艺。
但是,如果一旦入了门,干上了力气活,就没有(向上)社会流动的空间的话,我也会宁愿别入这个门。
总之,教育要革命,才是正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1-2-15 19:57 发表
德国重视职业教育,上文已经说到。
瑞士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在瑞士,只有20%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其余的全部接受高职教育。
正因为瑞士的职业教育十分发达,这才保证了瑞士制造 ...
的确,瑞士特别看重职业技能,术业有专攻,分工非常细致。
他们的用工制度也与众不同。人的工作能力都被精细化地区分,被实行了优化配置。
越是技能型的、普通的工作,几乎没有人能在一个用人单位拿全职的。一般人都会在两个甚至三个单位任职。比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的岗位,一个小博物馆可能只有一个岗,这个岗可能会被拆成两个50%+50%,或者40%+30%+30%,雇两三个人,各负责一摊,决不会让一个人全部承揽下来,修复纺织品的不会去修金属物品。
这种教育和用工制度下,其出现的结果是,只要是瑞士人能做的事,他们都做得特别好。至于能做多少样事情,那就不好说了。当多面手肯定不是瑞士人的强项。
瑞士人也认识到,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眼界比较窄,心态比较封闭,缺少灵活性和适应性。
瑞士年轻人的心态因此趋向两极,一类人说什么也不肯出国,担心离开一段时间后就融不进这个社会了,这也意味着失去了富足和安逸的生活。另外一类是出国后死活再看不上瑞士,再受不了那“小国寡民”的心态,觉得那是无聊至死的一群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风林火山 于 2011-2-19 18:04 发表

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是德国模式,我们国内对其 ...
我以前也看过这样的报道,中国德国方面的都有,都认为是好事。
德国的赛德基金会也曾经在山东尝试过推行职业教育的计划,想把“巴伐利亚模式”引入中国农村,其核心是让农村居民在农业之外找到就业机会,通过培养各种职业技能人才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让人们愿意留在农村生活,以避免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一方面能缓解城市的公共供给压力,同时也避免形成人口巨大的城市贫民区。
这个想法挺好的,但是实施起来似乎有困难。中国还在鼓励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好多农村人还是想进城,肯定有现实的理由。
我个人认为高职教育的目标不光是为大工厂输送技工,也应该面对农村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比如土暖气炉的安装和设计,工厂的产品并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点改进就能提高不少热效率。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1-2-19 10:59 发表
大家如上说的都有理,但是都没有谈到问题的症结点上。任何外国再好的理论也好,经验也好,在中国都会走调的。中国目前的用人荒、用工荒出现的原因,不在于我们国家不重视职业教育,早在20年前,国家就特别重视职业教 ...
什么后果都不能与制度无关。但是也需要看到经济转型和人口增长的因素。现在的用工主力都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后出生的年轻人,人口的绝对数量低于十几二十年前。如果中国的经济还是当“世界工厂”的模式,供应全世界的廉价消费品,那肯定会劳动力供不应求。
转向高端产品生产的话,缺职业教育肯定不行。如果职高这块根本收不到好学苗,说明这种教育没有吸引力。国家的重视体现在哪里呢?

TOP

看各位的帖子,更新了不少知识信息,尤其是国内近年高职教育的发展,多谢了。

高职和本科按说应该是并行的,才符合逻辑。力图升为本科,就是高职自己拿低做小,把自己变成本科的初级阶段就了。

技术工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类似行业工会的组织,这样可以有效维权,比如争取相对公平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光靠劳务需求的市场原则来调节,个体会感到非常无奈、非常势单力薄。

明天德国的火车司机要举行警告性罢工,目标是达成工资增长幅度的协议,工会方面出面和资方谈判,包括所有的火车司机从业人员,即联邦铁路和其他小型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有组织、有理性地争权益,总比下跪好。

TOP

星期一火车司机没罢工。工会方面说昨天下午发布的消息有误。
星期二罢工真就开始了。早上六点到八点之间,区域性的,但没说那些区域性,主干线交通也可能受影响。明天乘火车,不要怕晚点。

德国电信今天也闹罢工呢。资方给出的工资涨幅为2,17%(维持24个月不变),工会方提出的要求是6,5%,外加不因企业经营方面的原因裁员。

两个部门原来都属于国企,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待遇,无权罢工。现在转为股份公司(德国铁路也很快准备上市),工会才有可能组织劳工斗争。两个部门都涉及到提供公共服务,实际上的受损者是顾客。尤其是买了月票年票的通勤者,干吃亏。老百姓成了被绑架的人质,火车晚点、上班迟到还得自己兜着。有读者留言说,铁路工会应该把他们顾客所属的各种工会联合起来一起罢工,那才痛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