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征集译名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我觉得德语里的Heimat无论是译成“家乡”还是“乡土”都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当下的Heimatpfleger的职责却具有很中立的为公众服务的性质。我个人会倾向于用比较平板枯燥的描述,以求切近他们工作的实质,比如将这些人称为“地方文化传统咨议专员”,因为他们既为大众提供咨询,同时也参政议政,也是民间社会中的活跃份子。

TOP

其实翻译就是见仁见智的事,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述怎么能完全忠实呢,想不掺水都不行。
具体到德国的民俗学,我觉得五十年代以来他们一直努力进行去意识形态化,尽管一些用语如heimat还保留着,虽然文字上没变化,但是语义内容上有变化了。我想关键是你翻译的文章是何时的,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的。
已经习惯了的用语改起来阻力非常大。如Volkskunde改称Europäische Ethnologie,讨论了十几年。他们改有他们的道理,可是翻译的时候按照字面的“欧洲民族学”(我自己一直这样翻译的)我也觉得未必好,不如民俗学那么清楚。况且“欧洲民族学”一说也潜在地强调了民族学是致力于欧洲以外的研究,这与当下的民族学的新进展也不吻合,导致歧义。
实在不行,就写个长点的注释,把来龙去脉给说清楚就是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