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外乡人
在调查中最受触动的不是那些当地渔民,而是来自外地的渔民们。辽宁的高洪涛、邵玉满都是40岁的人,他们的鱼船不是当地那种大型的要两船并开的大铁船,而是一条大木船。船上十几个人,船主就是船长,还有大副。他们的生活基本上是天天在船上,吃喝拉散睡都在船上。一般是20天洗一次脸。因为辽宁近海捕不上大鱼了,他们常常要架着船到山东沿海作业。他们一月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因为都是临时工作,老板通常只给他们买短期保险。这活是玩命的活。整天让家人提心吊胆。所以他们坚决没让自己的子女继续自己的职业。高洪涛从17岁下海到现在23年了。这个年轻的老渔民说话腼腆,他的儿子已经工作,在单位开车,还没娶媳妇,因为在他们村里娶媳妇没有楼房是不行的。他得给儿子攒钱。邵玉满的情况和高相似,儿子20岁了,刚工作,但企业不景气,还指望他接济点。在船上他们一呆就是十天半月,即使到了山东海岸,他们也只是下船晒网补网,接着继续出发。岸上没有他们的家,他们也不舍得去住招待所,晚上就睡船上。因为常年在海上,他们腿上有关节炎。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太阳的岸上晒晒太阳。
船上是不能配女船员的。即使是当厨师也不行。邵玉满笑着说:这活太危险了,女的办不了。另外船上都那么多男的,女的来了反而不方便。况且那么多男人见了一个女的还得了。大家听了都哈哈笑,说的在理。
在当地隆重的谷雨节里,他们似乎是局外人,根本就没有过节的念头。在辽宁人眼中,这只是当地习俗,他们更多的是在二月二和农历六月十五龙王生日那天庆贺一下。不过很多年都没正经过了,因为大多数时间是在海上忙碌。
村里还有一大部分外乡人,他们来自安徽,问了几个都是阜阳的。这里有一百多户安徽人。他们租住在村里,很多人来这里将近20年了。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董老太太今年75岁了,3年前来院夼村,儿子孙子都在这里打工,上船打鱼。儿子虽然1996年就来这里了,但他们一家从来没想到要在这里定居,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他们要挣钱给孙子以后娶媳妇。在他们那里谁家娶媳妇没上下层的楼房是不行的。据说怎么也要30万以上。同样来自阜阳的孙丽华今年32岁,1996年就来了,老公常年在海上,她带儿子和一位小女过活。大儿子已经19岁了,前年已经自己回家乡读高中。小女儿今年只有1岁3个月。当地生活比较舒适,她认为总比在家种地强。家里10亩地,一年只能挣3000元,在这里一年可以挣3万。他们属于长期居住在当地的外地人。问起今后的打算,他们还是早晚要故乡的。毕竟这里没他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