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山东济宁两年收集"非遗"普查线索7000余条

山东济宁两年收集"非遗"普查线索7000余条

山东济宁两年收集"非遗"普查线索7000余条

文章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09年04月03日



  记者从济宁市文化局了解到,从2006年山东省济宁市开展"非遗"普查以来,全市共收集普查线索7000余条,项目4000余个,其中仅邹城市就收集普查线索784条,项目430个。在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的同时,建立了市、县两级保护名录。通过普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量第一次有了比较系统、完整、详尽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记录。

济宁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始祖文化、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种类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近年来,济宁市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政府出台了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立了由文化部门牵头,发改、教育、民政、财政、建委、旅游、体育、广电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化局制定了

《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普查阶段(2006-2008年度)工作实施方案》。自2006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济宁市按照省文化厅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其它地市的前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济宁市的更多艺人得到关注,已登记传承人及民间艺人500余人,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可以说,基本摸清了全市民间艺人的现状。有38位民间艺人被授予济宁市"民间艺术家"称号。同时一批珍贵的实物得到收集,比如明清时期花轿、服饰、皮影、小型石雕、唢呐等;一批解放前后的年画版;一批如《山头花鼓》、《峄山道乐》、《小鼓书》等珍贵唱本等。在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览》、《山头花鼓》(上、下卷)、《典从风雅: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调查》、《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峄山道乐》、《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目前,济宁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个、省级19个、市级56个。有1人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4人荣获第一批省级传承人称号,12人荣获第二批省级传承人称号,目前正在公示中。(记者 相启申 通讯员 刘凤来 张国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