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 名:《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作 者:毛巧晖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第1版)
出版时间:2010年3月1日
平 装: 219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07405016
内容简介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内容简介: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探析其发展变化的历程,揭示民间文艺学思想的内容及其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从而推动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
编辑推荐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获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金资助。
在新世纪,民间文艺学不能像以往那样对西方或者民俗学、作家文艺学简单复制和移植,仅仅作为其他学科的资料系统或者注解,而应立足于本土与自身的研究本体,使得中国民问文艺学对中国问题具有解释效力,并产生中国民间文艺学自身的问题、话语与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毛巧晖
女,副教授,1975年12月出生,山西襄汾人。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史。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9
第三节 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0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5
第一章 1949-1957年:民间文艺学体制内的独立/19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的独立/20
第二节 学人和团体的思想脉络/34
第三节 政治因素的建构性意义/45
第二章 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60
第一节 新的民间文艺学/60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内容/74
第三节 历史情境与学人价值取向/92
第三章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文化学走向/106
第一节 科学民间文艺学的恢复/106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应对/114
第三节 学人与时势互动平衡/128
第四章 9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本位缺失/134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135
第二节 民俗学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143
第三节 学术发展与学科本位缺失/151
第五章 依附性与自主性:检讨和反思/162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发展综论/163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思想的依附性与自主性/174
附件/189
附一:表格/189
附二:参考文献/199
后记/218
序言
《文艺民俗学文库》在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助下面世了。
文艺民俗学,英文名Folklore in Literature,是经过学界众多专家权威认可的一门中文类新学科。1987年列入林骧华、朱立元等主编的《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1999年该条目被收入新版《辞海》。
本文库选择“文艺民俗学”作为研究领域,是为了能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用现代意识、多元化文化眼光、交叉学科理念,对一国固有文艺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及应用的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中国文艺的本色,以便进一步更扎实和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多元文化的发现和传承是当代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的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大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并在全球化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包括文艺的发展,从来都是依附在该国家和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不同的文艺总是有相对应的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础。由此而言,文艺是文化的产物和结晶,文艺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显现与展演。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就是适应了包括中国文艺在内的这一全球多元文化传播的需求。
民俗作为传承性生活方式,是一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也是多元文化中特定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是一国文学艺术形成的基石,奠定和规范着一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流向。
后记
我从博士期间就关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本课题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的延伸,虽然对该课题的研究告一段落,但感到对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学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并越来越感觉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民间文学学术史、思想史的兴趣。“研究思想史首先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深邃的思想者”,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书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书中观点和思想我虽意犹未尽,但不想借后记杀个“回马枪”,没有讲完的只能留待以后再做详细考究。至于研究过程中的苦衷,讲出来唯恐被人斥为“无病呻吟”。本书的写作和修改历时近三年,三年来几经搁笔,个中滋味,的确难以与外人道。因此,在后记中不“呻吟”也罢。
插图:
文摘
由于其写作言词和形式上的历史性和情境性,使得研究者割裂了它的历史沿袭性,将其视为另类,笔者用“新”来概括。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钟敬文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并具有一定的学科意识。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介入这个领域,最初主要采集、记录民间歌谣等,同时开始探索和谈论,用文学的眼光进行思考和评论。之后,他迎来了学术生命中的高潮,特别是到日本留学后,他开始接受日本以及欧洲民间文学的学术思想,视野逐步开阔,尤其是受到西村真次教授的影响,接受了人类学和传播学派的思想,他对民间文学的研究突破了纯文学的视角。就在这个时期,他意识到民间文学研究的独特性,写作了他学术生涯中重要的篇章《民间文艺学的建设》①(以下简称《建设》)。对《建设》一文,几乎所有涉及钟敬文研究的文章都会提到,对其评价大致分为两类,即他个人学术的里程碑和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标识,以历史、客观的眼光来看,前者更符合历史事实。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情境,更不能从当前作者在中国民间文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出发。这篇文章的写作时期为钟敬文在日本留学期间,也就是他的学养迅速扩展和充实的一个时期,尽管杭州时期从有组织的活动方面说,钟敬文实际已经身居国内民间文艺学的倡导地位,(《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自序》提到“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一时成了中国这方面新的学术中心”。)②具有“青年领导者的身份”。③但是他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影响却不能过于夸大。对这篇文章细读的学者非常多,笔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其重新阅读。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特别强调一点,将民间文艺“作为一个对象,而创设一种独立的系统的科学之前从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