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xiaofang
To: Bamo Qubumo
Sent: Monday, January 25, 2010 10:44 PM
Subject: Fw 也向萧放教授取经 - 他山之石 -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 Powered by Discuz!
巴莫你好
我看到王的问题,但不能贴东西,文字不能上传,所以请你帮助,所以用我的名义贴上去。感谢!
萧放
=============================================
对不起各位,我刚刚才打开邮箱,这就代萧放传上:
=============================================
提倡历史民俗学的理由及相关问题的回答
萧 放
提倡历史民俗学理由:第一是要补充仅靠田野访谈的不足;第二是重视以前历史学忽视的基层社会民俗事象、历史民俗学是在历史学与民俗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处工作,不存在跟着历史学跑的问题,也没有与田野调查的民俗学较劲的意思。只是多一个学术维度,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字发达的文献大国有它的用武之地。我的论文经修改后将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到时欢迎讨论批评。但不要简单说跟在谁后面,霄冰以为然否?
问题一,没有听到钟先生对于自己这篇文章的不满意回答。这是他早年的学术实践。
问题二,民俗学是对民俗生活文化事象的研究,历史社会中同样存在民众习惯性的生活文化,并且它们常常构成我们今天所见生活文化的历史源头,比如,我们的年节仪式,家人团聚、举杯庆贺、拜年等等,从汉代以来就如此。对民俗传承演变的研究当然要有历史的眼光,而对历史时代的民俗事象的认识,就必须依赖历史文献。而古代社会向来有重视民俗民风的传统,《诗经》就是周王“陈诗以观民风”之作,所以在历史文献中有较多民俗事象的记载与评论毫不奇怪。除了《史记》大量汉代及以前民俗资料之外(《货殖列传》就保存了较多的区域生计、民性、民信、民知的资料),还有《风俗通义》,当然正统文献较多是上层视角,但毕竟给我们保存了历史时期的民俗资料,何况也有较多专门记载民俗生活的文献。中国文化是一个连续的文化,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悠久绵长,我们不仅在精神上累积了厚重的传统,我们的先人还将它们写进了各种文字文献、图像文献、或者器物之中,对历史民俗研究就必须从各种传世文献中搜罗资料,我们以民俗学的视角看待它,不管它被前人分到何种部类中。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说法,对于我们今天历史民俗学研究来说,可以借鉴。
问题三:葛兰言的诗经研究,为传统诗经学打开了新的局面,将诗经还原到历史语境中理解,让我们看到了诗经时代的文化生态,他追求的是心灵与精神的真实,追求的是文化理解,这不是一般考据派所能理解的。作者之所以引入现代资料目的在于要“活化资料”,他有许多界定,有自己运用现代资料的原则。我觉得,无论今古,人性如一,今天的古朴生态环境中的人的生活与早期有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就像妙峰山庙会,今天人们追求政府承认的“非遗”,与清代追求的“皇封”,形式上类似,且最终动机如一,就是有一个传统的合法化,民众为自己求一个表达的空间。所以我们通过今天庙会动力的研究,也可说明传统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看起来科学的手段,学科的界定去局限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文字发达、历史没有中断的文献大国来说,历史民俗学尤其有成立的必要,钟先生晚年的体会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