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序言
中国民俗文献史及数字化管理系统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史和民俗学史领域的开基宗师,“中国民俗文献史及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其中青年后学团队接续衍生的科研项目,本丛书是该项目成果的组成部分。
一、基本思路
现在讨论中国民俗文献史,有两种理念。首先,从历代文献中剥离民俗资料而成史,这是一项不可逾越的基础工作,它主要是由前辈学者完成的。钟先生晚年提出中国民俗学派学说时,已对它的独立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了总结。20世纪以来,在海外汉学界,已有康德谟(Max Kaltenmark)、谢和耐(Jaques Gernet)、杜德桥(G1en Dudbridge)、欧达伟(R.David Arkush)、石泰安(Rolf A.Stein)和劳格文(John La- gerwey)等一批学者,研究我国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找到了讨论中国民俗社会和民间小人物的不少好课题,他们都从国际学坛呼应了我国民俗学者的工作,有的还与钟先生有过学术接触。这批中外学者的一大成就,就是在民俗史料的发掘和研究上筚路蓝缕,建立了它的资料系统和一套处理资料的方法,将之变成学问。他们的著作不仅对我国民俗学有启发,也在我国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等研究领域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次,按照民俗事象的自身观念和行为系统建史。按照这个理念,学者要对民俗本身的资料形式和内容含义加以描述和研究,而不是仅仅依据历史文献去做民俗史。它不是在前人的工作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在前人打地基之后进行工作,前人的成果是它须臾不可忽视的学术史。从资料上说,我国也历来存在着历史文献与口头传统交叉互渗的事实,完全脱离历史文献建民俗史是空谈;从民俗学的方面看,依靠口头传统资料去写民俗文章是可以的,但若建“史”,也还是不科学的做法。本丛书在前期研究和现实准备的基础上,在将两者汇合的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重新界定民俗史的概念,主要是以民俗自身的观念、解释、结构、分类和功能系统为主体,在现代民俗学的理论框架下,审视历史文献中的民俗记载和现实田野作业中的民俗记录两者,建设以民俗学研究目标为主的、历史文献与民俗志相结合的民俗史。它区别于次生于历史文献的民俗史,也区别于单纯强调口头传统的民俗史。它在新理念的框架下,根据我国实际,将文献与口头资料综合起来建史,故称“民俗文献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