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学科发展有很多的问题,但自2003年我开始正式参加到这个行列,一个最为明显的感觉就是队伍小,影响力不强,也就是说,缺人,缺重要的成果。人才培养,尽管北师大等校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横向与文、史等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比,差别太大。我曾经在中文的古代文学,历史的古代史参与相关建设,以上海为例,古代文学,在上海有4个博士点,硕士点,大概是6个,古代文学的硕士招生,以华东师大为例,中文系,古籍所,对外汉语学院,三个单位招生数30名左右,全上海高校的古代文学硕士生100人左右,博士生20名以上,这个数字大概要超过全国的民俗学博士招生量。许多省民俗学是空白,如陕西,湖南,天津等,有些省只有个把点,几个人撑着。江苏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除了南大,南师大,下面的城市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通大学都有点,有的还是博士点,民俗学只有南师大一个点,这太弱小了。
在上大建立民俗学点以后,我就发现这个问题,看到华师大有一个可以发展的空间,便过来占领,目的是找机会多培养一些人。这次青年论坛会议,我是努力把各地的民俗学点集中起来展示一下队伍,涨一下士气,互相激励一下,看来效果还好。这次每周一校的展示,对于各地方的民俗学的成长起到一点宣传,促进作用,那就很满意了。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很多博士生出来,到一个没有学科点的地方,就被别的学科吞噬了。上次看到李丽丹博士在天津师大,要教古代文学,没有办法教民俗学民间文学,很是无奈。这样我们的培养就很浪费。一个博士,单枪匹马到一个单位,建立学科,很难很难,要两年才是副教授,在系里发言权有限,没有办法争取民俗学的地位。因此,一些民俗学教授较多的地方倒是可以考虑输出一些人才出去创业,以解燃眉之急。学校可以将这些新的点作为自己的扩展领地,输入博士生,就有用武之地了。而完成创业后这些教授再回到原来的学校,要建立一种战略机制。
另外,要鼓励一些本来不是民俗学学科的人,但是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学科与民俗学接近和相关,愿意加入民俗学,能够具有建立学科的能力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就像社会学一样,当年的教授,有的是历史系来的,有的是哲学系来的,有的是行政管理的,经过若干年,他们成为毫无疑问的强势学科,但起初人们也不大瞧得起他们的东西。现在,社会学的水平提高很多了。
关于学科认同,如果发展起来,可能会形成方向性认同,如中国古代史,这是一个二级学科,但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等等都是自成一系的,因此,民俗学形成民俗理论与民俗史,民间文学,信仰民俗,民俗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等等这样的方向就很正常了。共同的范式将在发展中建立起来。因此,爱东讲的各自为政可能不是主要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这样的各自为政规模太小,可能还有层次太低。
[ 本帖最后由 suntree 于 2010-1-16 18: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