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长江大学文学院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家乡非遗大调查讨论平台

我的家乡是建国以后——1957年底到1958年初开垦出来的农场,只有五十余年的历史。那里的人们也是此后的几十年中从全国各地迁入的人口,其中以原籍为河南和湖北两省的人员最多。
        与别的地方不同,家乡没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那里的人们在经过半个世纪的融合后,以去繁就简,已没有什么独特的习俗。
         这里,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年”。
         
         同别的地方一样,过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洒扫除尘,做清洁,一般一家人一起动手,将家里收拾的干净整齐,布置的舒适温馨喜庆。会早早的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比如干鱼腊肉之类的腊货,卤菜,蒸菜,米酒,糍粑,年糕,包子馒头等等不容易制作却容易存放的食物,一些地道些的北方家庭还会炸麻花馓子麻叶子等食物。
          也会置办年货,给家人买些新衣物,给家里添置些物什。会在年前理发洗澡,干干净净的进入新的一年,据说正月里不能洗澡理发。在过年前,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在意这些了。
           除夕夜也会一家人一同守岁。现在很多户人家会聚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度过除夕夜。在凌晨十二点的时候互发短息或打电话祝贺新年。
           北方人家会在三十那天一家人包饺子,准备些第二天的吃食。在大年初一的早晨贴春联福字门神,少数人家也会贴窗花。初一的正餐十分丰盛,主食一般是饺子。在正式吃饭前一般会放鞭炮。
            正式的过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一般来说,正月初一向父母拜年,初二向岳家拜年,然后按亲疏远近拜访别的亲友,大概到了初七初八,拜年结束。有民谚:“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干娘,拜年拜到初七八,洗了盘子抹了塔。”
             一直到过完元宵节,年才算过完。我们这里已不过小年,也不送灶、迎灶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灯节”。在传统的习俗中,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市面上挂出各式花灯,供人观赏采买。十四日是“试灯”,各处纷纷搭起牌楼、灯树,或放烟花,或展彩灯,预庆元宵。到了十五日,则为“正灯”,各处有灯会以赛花灯,小孩子们也提着灯笼游戏玩耍。一直持续到十八日的“落灯”。
“火树银花台,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人们不仅赏灯为乐,同时还会进行猜谜游戏。谜语张贴在各样花灯上,称为“灯谜”或“春灯谜”。
有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活动。古代还有“走百病”“迎紫姑”“逛花桥”等活动,不过现在早已消逝了。
元宵节要吃汤圆,不过监利人吃团子,这是一种以粗米粉包肉豆腐干等制成的馅,做成大约女孩子拳头大小的食品,取一家人团团圆圆之意。
我的家乡现在很少有这些活动了。现在大多是放烟花看烟花而已了。

TOP

“镜听”

好多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没能保存下来,好可惜。我知道一个叫“镜听”的习俗。
       古代丈夫远行未归,居家的妻子便在除夕或元旦(古代的元代即现代的大年初一)之夜,采用“镜听”的方式来预测在外的亲人是否平安及何时归来。
    “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杓于水,虔礼拜祝。拔杓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
《琅环记》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灶神,勿令人见,双手捧咒,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又闭目信足走七步,开眼照镜,随其所照,以合人言。无不验也。”
     唐代诗人王建曾写《镜听词》一诗,戏中的描写了一个女子在除夕夜“镜听”的全过程。
    “镜听”卜祸福,自然是没有道理的,却反映了古代妇女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强烈要求,读来令人动容。

TOP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
这在夏商周时是一种祭礼的名称,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
巧合的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十二月初八恰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成道日,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名曰“佛成道日”,因释迦摩尼修行时,又累又饿而昏倒,受惠于牧羊女的一碗稀粥,故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过去的寺院,腊八那天,熬粥布施,以飨俗众。
我们那儿已经不过腊八了,甚至在那天都不会有人提起。
小年大家还是记得的,可也不会过了。
我们那儿祭祖也很简单。一般是年初三初四,有至亲逝去的人家,在亲人的骨灰盒前摆些水果吃食等祭品,烧些纸钱,放点鞭炮。也就这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