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鼓浪屿听滔 【之一】 林语堂烧掉的婚书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鼓浪屿听滔 【之一】 林语堂烧掉的婚书

鼓浪屿听滔 【之一】 林语堂烧掉的婚书











据说,这一个十月的长假里面,一个民居两万人鼓浪屿小岛,居然一下子可以拥上来忽拉拉几十万观光客?艳阳日下,你会轻依于许许多多的有冠浓荫。比如:大榕树。龙眼树。玉兰树。桄榔树。木棉树 …… 还有还有嗯,我记了好几次才记住了的厦门市树或者鼓浪屿岛树:凤凰树。凤凰树最讲究品了。凤凰树又叫凤凰木(Delonix regia),豆科植物原生非洲马达加斯加属濒危物种。目前由人工引种成为观赏树木。摇曳营养。她也是台湾的台南市树。对了,这一次来到鼓浪屿小岛抑扬着登入廖斋才知道了,人家林语堂并非入赘廖家。他是重新加入廖家偏屋里的。林语堂的新房和书房都新新建在廖居大屋之旁。就这样,一份婚书成立了。就这样,一份婚书燃掉了。

  
  
  婚书,她是传统的情面。传统感情是可靠的。婚书是婚姻当事人持有并作为证据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文字材料.据说最早的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不过曾经传统婚书不是今天结婚证离婚证。传统文人林语堂的一文婚书燃烬在了鼓浪屿岛。他却一生纯婚。眼前这个只有着1,96平方公里的鼓浪屿岛上。林语堂的一份誓情成为一个永远。我木木的站在厦门口岸,能够清晰看见鼓浪屿的摇曳岛影。遥遥眺望她的时候,我心上有一点点愿意,将那一个在尖顶教堂身披婚纱宣过圣言的语堂婚誓当做一种永恒的婚誓。
  
  
  


  婚书,一直好象都是人类有了婚姻历史以来的纸版证明和人为约定。中国最早的婚书应当是清咸丰年间产生的。可是婚书,对于年轻林语堂却烧掉了自已与婚姻当中爱人廖翠凤的婚书。那是他们的心上都会以为:表面婚约文书只是一文白纸黑字。一页纸书证明不了情的贵与重。一纸印刷的婚书?好象只是对于没有什么情份的人才用的?其实婚书,对于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情也是不够安定和铁打的?林语堂手拉手廖翠凤进入教堂之前,应当也还是没有什么情的。她们中间的情是后天养份出来的。所以那一纸婚书,她她又约定住了什么呢?应该好的情只会更好。

  

  婚书,对于今天世上的许多人其实也没什么用处的。婚书,怕就怕心头无用。婚书,在从前本是一张媒妁之言的宣科。而这婚书,对于婚誓上的林语堂来讲,他以为婚书只有离婚时刻才用得上。五四运动婚誓当年,林语堂西去哈佛读文凭。不久读归。林满腹经伦的林语堂公开表白:“我个人的家庭和感情生活只是为了找一个贤妻良母过日子 …… ”自然相信了,林语堂这又一个誓言,一定会让更多男人同意。林语堂这婚誓,有一点挺象鼓浪屿一直不能生根于岛上面的现代夜酒巴和夜生活?这婚誓,传统并且肯定。
  
  
  因为可能吧,我自已也比较同意林语堂情观。所以我,也再一次走上了这么一个只有1,96平方公里的小岛。个自去寻求着林语堂曾经一生的仙情?来过几次鼓浪小屿了。好象我从来都是最后一个下岛的人?鼓浪屿从来都是一个步行岛。从前自然的步行岛不象今天都市里的步行街,需要开辟和建造。鼓浪屿步行的岛上规定严格到了连自行车也不允骑行的。林语堂的用情普通但并不平凡。他那一个时候一个时代的情事是,发生在公元19年林语堂婚后不久。林语堂那一个时候的情事是,是24岁的林语堂在1919年1月9日入教堂进行了个人婚誓。婚书,一但拿到了手心,跟心情关系不大。


  


  
  至少能够说,婚书当年对于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情没有什么用处的。所以就给她烧了算啦。于是婚书成为飞灰一堆。其实当时,婚书对于林语堂和廖翠凤确也无用。因为他们确实本来无情。本来,林语堂早先在读圣约翰大学期间,他对身边的另一位也是鼓浪屿岛出身的女生很好。她的名字叫陈锦端。锦端在林语堂读圣约翰大学时间也同读书。锦端读的是与圣约翰大学一墙之隔的圣玛丽女校。记得这一间圣玛丽女校也是才女张爱玲的学校。我自己曾经为了仰慕张爱玲文华之才,还去看过圣玛丽女校与圣约翰大学。惹眼的是圣约翰校训:“光与真理”。后来又加上了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曾经,1933年的少女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刊载了她个人第一篇散文《迟暮》。现在,华东政法大学大学座落于上海西区过去的圣玛丽女校旁边圣约翰大学旧址。这一回,我瞻仰了曾经在鼓浪屿上读过书的圣玛丽女校的优等女生廖翠凤旧寓。今天鼓浪屿漳洲路上的44号公寓曾经是廖府。人家廖府这里,也是林语堂婚后廖家入赘以后的一所老房子。藤蔓缠墙,欧廊环绕,苔生藓长。在锈迹斑驳的街墙路巷以及上下路面。经常能够看见有一些彩装的慢跑者。并且一眼就可以看到海面。可以看到东南西北的低滔海水。我会暗暗联想着这里的台风迎面扑来?脸上觉得这里台风远比北方沙尘暴舒服许多。
  
    
  廖翠凤真的不俗。她自然也是一个聪明自立上乘女子。廖翠凤接到了家长媒妁之言的通知以后,她应了林语堂了若干条件后,自已又在鼓浪屿毓德女校毕业之后,暗自也到上海去了林语堂前女友陈锦端在读的圣玛丽女校深造上学。并且成为陈锦端的学友同窗。情史十分记得:陈锦端母亲问女儿:牧师家出身的林语堂可穷啊?女儿冷冷回答:穷怎么啦?然后的然后,他们成家一起共同生活了六十余年 …… 在没有婚书的日子里面 …… 1976年初80余岁的林语堂听说陈锦端仍然住在鼓浪小屿时候,竟然老泪花花地自言自语给锦端捎话说:我会去看你的 ……

  
  


  明白记得,陈锦端母亲曾经问过女儿:牧师家出身的林语堂可穷啊?
  富家女儿廖翠凤冷冷回答母亲讲:怎么啦?林语堂穷怎么啦?
  
  
  婚书不是说我爱你那么简单。在没有婚书的日子里面 ……











  

[ 本帖最后由 乌尔沁 于 2010-10-28 19:27 编辑 ]

TOP

学习和谢谢治波老师

学习和谢谢治波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