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张多的张罗呵!
接到张多版主的英雄帖,要我对云大版块及志愿者团队历史罗嗦几句。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本世纪初崛起是当代中国民俗学史的一件大事,它以其特有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格,基于学科前沿的深层探讨,赢得了广大民俗学学者及爱好者的认同,客观上成为成为民俗学理论探讨、扩大中心,但后期的青年论坛趋向于小众化,圈子化、象牙塔化;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学术探讨不是请客吃饭,没有相应的学术训练、游戏规则、知识积累,则意味着更多人成为旁观者。基于此,巴莫、爱东、叶涛等老师在2008年率先聚义商讨依托民俗学会,成立一个更有广泛参与性的民俗学网站,与青年论坛形成雅俗共赏、互动共赢的格局,应该说这也是民俗学界学术自觉的体现。巴莫老师对网站风格、版块、宗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制作,并在2008年仲夏推出试点版,并在国内民俗学界广招版主,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名,无意中与晓龙、双霞、启福、昭阳等人一道成为了开坛版主。
2008年年底在天津开民俗学年会,云南大学董秀团博士也与会,巴莫老师与我俩进行了交待,要求作为西南民俗学重镇的云南大学开好这个头,尤其组织、建设好志愿者团队。回去后我主要负责云南大学版块的管理,董老师负责与民俗学专业老师的联系、沟通,段炳昌、黄泽等老师予以响应,在民俗学硕士生中进行了动员宣传,要求参与、利用好这个学科平台,黄老师的学生也积极参加了版块管理工作。大高就是一个榜样。
2006——2010年我在云南大学读博士,期间动员了echohope:、张贺、大高参与到云大版块建设中,后大高又动员了张多、贝贝女。可以说云南大学志愿者团队建设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保证了云大版块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版块参与者不多,但一直保持进步、拓展态势的关键动力所在。我起了点开创之功,更多的业绩是在大高、张多任上取得的。他们不仅以身作则,率先力行搞好版块建设,并与网站志愿者一道,为中国民俗学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赢得的口碑也是云南、云大的荣光,值得致敬!
当然,光有付出的事业是没有可持续动力的。付出与回报是相互的,正因为在付出的同时,可以关注民俗学学科前沿的理论动态,与坛内新锐、大佬亲密接触,参与到民俗学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感受与民俗学同成长的沉实,从而极大地弥补了云南地处边缘,信息交流不畅,学科发展方向受制等局限。刘魁立、朝戈金两任会长、巴莫、爱东、叶涛等老师一直强调志愿者团队重在建设学术团队,要不断出成果、出人才,并事无巨细、学科内外予以悉心指导,促进了志愿者本人的学术成长。这也是志愿者团队的魅力所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高、张多为代表的新锐们在路上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一名前任版主,倍感鼓舞与骄傲。“铁肩担大义,妙手著文章。”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中找不到一个中心,就找不到自己。典雅的会泽院,沧桑的至公堂,沉淀成“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并从一代代的云大人身上得到秉承与弘扬。
民俗学之学在于学理,学科理论建设永远是民俗学的核心重任,从民间文学到民俗学,从芬兰地理—历史学派到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乃至晚近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诗学民族志理论成为当下民俗学三大理论基石,民俗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学等多元学科交叉、平行、比较研究呈现加快趋势,我们如何通过这一宏大的民俗学现代性通过仪式,也是每个云大民俗学人的重责所在。
云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是举世罕见的,众多民族的口头传统、民俗仍以活形态样式保存、传承着,其间蕴含着巨大的学术生长空间。学术资源并不意味着学科优势,尤其在交通、信息、科技更为便捷、发达的条件下,学术资源的共享性愈加明显。云大民俗学的学科立足点不只是属于一校、一个专业,它是云南、甚至是西南的,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坚定信念,自知之明,不断地吐故纳新、开拓创新,方能有所作为,才不愧这片七彩故土,不愧这个伟大多彩的时代。
[ 本帖最后由 英古阿格 于 2013-1-10 12: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