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的国内抗战片中体现的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主题,而此片中却颠覆了这一主题。
血亲复仇、部落信仰、族群认同远甚于地域、国家、国族认同,窃以为这更真实反映了台湾特有的历史累层:这些山地族群与历史上的汉人,与官方、与荷兰、西班牙、与日本,与不同族群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影片中有几个场景表现了汉人与山地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起义后莫那·鲁道还特别强调了不杀汉人的主张。从这一侧面反映了这些原住民与汉人、与日本人不同的差序关系。在中国历史的民族政策上虽有怀柔、羁縻的柔性政策,但也不乏以暴力手段强化的历史,如有些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是在血泊中达成的。这种强势话语下的单向同化运动不仅造成了文化隔阂,也沉淀生成了文化对立。
理解了这一些层累的历史,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抗日战争影片,更不是弘扬国家、国族观念、主旋律的影片。
赛德克人在诸多强势文化的压迫下,一再退缩到荒山野岭中,只求保住一方猎场,独善根脉相承的祖灵信仰,由此构成了他们自身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他们所有的付出,甚至最后选择了死不足惜、同归于尽的悲剧命运,只是为了保住最后的尊严,信仰的尊严。当然,这种集体自杀式的悲剧既有崇高、悲壮、神圣的审美意味,但也杂糅了文化失落、文化自杀、地方文化迷障的内涵。由此形成了系列的历史追问:何为文明?何为人性?何为文化?何为认同?何为进步?何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