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展示周:硕士毕业生以及毕业论文情况

回复 1# 的帖子

太强了,这都搜集到了!

TOP

部分优秀硕士论文的摘要

1、岫岩“烧香”仪式的文化研究
作者:邵媛媛
导师:杨太
论文摘要:; 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仪式历来被认为是“文化的容器”,亦即指它会聚了一种地方性文化的多元符码,是一种文化体系的微缩体现。本文以岫岩地区“烧香”仪式为研究对象。“烧香”是当地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还愿类祭祀仪式。举行“烧香”仪式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人们或是遇到生活危机(疾病、贫困、受挫)或是为实现更高的生活需求(升官、发财、生学、求子)而向神灵或祖先许愿。如愿望达成,则在当年的冬天择日“烧香”还愿,邀请神灵、祖先回家吃宴席,以此答谢它们的庇佑。因此“烧香”仪式本质上是当地人神鬼信仰的产物。 当代的民俗学研究正在从研究民俗及其主体“是什么”向追问民俗及其主体“为何在”、“怎样在”转变。秉承这种理念,本文悬置了“烧香”活动是否是“迷信”的定性判断,也不去讨论神鬼是否存在、“烧香”是否灵验这一类的问题,而是集中关注仪式的过程,仪式中器具、行为、语言的象征意义及仪式是如何影响主体的经验从而塑造起超验世界的实在性的。本文在“还原”中记录,在“倾听”中传达,在解释之上解释,目的是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烧香”仪式在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荆楚岁时记》中的巫鬼文化研究
作者:宁静 导师:江帆
论文摘要:巫鬼信仰是中国社会较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和行为,它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始末,甚至在当代社会仍旧残存着其隐喻的内核。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巫鬼文化的学理研究尚未成熟,但一些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学者们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徐华龙先生提出了“建立中国的鬼文化学科——鬼学”,这对于巫鬼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转折性意义。 本文立足于《荆楚岁时记》,对其所载的岁时节日活动中的巫鬼信仰加以研究,试图对巫鬼信仰的表征进行多侧面地展演,并运用民俗符号学、解释学、比较法、功能主义等理论对其进行“文化的解释”,力求从繁杂的民俗事象中发掘出其中隐藏的意蕴与内涵,从而勾勒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民众的生活面貌,还历史以“本真性”。 本文前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五章: 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前人研究成果综述以及研究理论、方法和不足。

3、花馍的隐喻礼俗的现实---以山西下村花馍礼俗为对象  
作者:白云峰
导师:杨太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花馍礼俗,主要以山西下村为个案进行定点研究。全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辅以地方文献佐证,将民俗生活中的花馍礼俗视为一种具有传承性与变异性的民俗事象进行整体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出当地民众在文化变迁中所做出的“合宜”的文化选择,强调作为文化持有者的民众对于花馍礼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探讨花馍的隐喻与乡村礼俗的现实,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研究花馍礼俗并非追求规律的理论阐述,而是一种寻求各种可能性的意义解释。通过运用民族志方法论和民俗志手法,诠释下村民众的文化选择,探讨村落社会的内在秩序与运行法则,揭示村落的“文化语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性的参考,这是本文所追求的社会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本文所追求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部分真实展现一种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

4、辽阳民间鼓乐文化研究
作者:苗利莉
导师:江帆
论文摘要: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中国民间鼓乐文化,主要以辽宁辽阳地区民间鼓乐文化为例进行定点研究。全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辅以地方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鼓乐这一民俗活动视为一种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的民俗事象进行整体研究。 辽南鼓乐是东北鼓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婚丧嫁娶(红白事)中。辽南鼓乐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又以辽阳鼓乐最有代表性,历史也最为悠久,技艺水平最高。它是主要以笙管、唢呐为演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器的民族吹打乐。辽阳鼓乐主要分布在辽阳市和辽阳县的几个乡镇中,以乐队班子为组织形式。尽管在文革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辽阳鼓乐依然保持了历史传承的联系性、完整性。辽阳鼓乐充分体现出辽阳乃至整个辽南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对于研究辽南民众的生活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20日,辽阳鼓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东北地区冬季民间饮食文化建构的智慧与策略---以沈阳地区满汉民族为案例
作者:王姝
导师:周福岩
论文摘要:本文以东北地区民间特有的冬季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等理论,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去发现小传统持有者对抗自然生境异己一面的智慧,及其冬季民间饮食文化建构的合理性。众所周知,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东北文化长期滞后于中原地区,本文以其南部能够率先吸收到中原文化的城市,辽宁沈阳地区为个案,展示民众在漫长、寒冷的冬季特定自然条件下围绕果腹而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的场景,展现劳动民众对抗寒冬的智慧与策略,并关注这些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来的传统知识的现代遭遇。而寻找饮食活动背后的文化理性是论文的目的所在。

6、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刺绣的地方性解读----以山西秀岩村为例
作者:任雪飞
导师:周福岩
论文摘要:山西民间刺绣也称晋绣,是传承于我国黄河流域民众生活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山西晋中地区流传更久,极具山西地方特色。山西民间刺绣是造型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完美组合,它既是一种灿烂的民间文化,又是朴实自然、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民间刺绣记载着民众的生活历程,反映了民众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极高的文化史价值。 本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田野调查为主,辅以文献资料,对山西晋中秀岩村民间刺绣进行地方性阐释,力求通过解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民间刺绣习俗和民众生活的交叉互渗中探求山西晋中秀岩村民间刺绣的现状及走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