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郑缘缘:新移民信教现象面面观

郑缘缘:新移民信教现象面面观

新移民信教现象面面观


郑缘缘


自从宗教诞生以来,世界就被分为有神论和无神论两大板块,人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一大支柱。一方面,有神论的宗教与科学互不相容。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又少不了用宗教作为它的精神支柱与道德基础。这正是西方文化思想的特点与包袱。


华人、特别是大陆移民过来的华人,经过多年无神论的洗礼后,万里迢迢来到基督和天主的国度,面对宗教的诱惑,很多人不免惊喜、惶恐、困惑,似乎没有人逼着你去做什么,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是和非的选择,也不是善和恶的甄别,而完全决定于你是否需要。


寻找心灵的家园


记者不久前的一个周日参加洪予健牧师在素里信友堂举办的《圣经》学习活动,共有近50名慕道者前来,大都数都是新移民。洪牧师告诉记者,随着新移民逐渐增多,他所在的信友堂拥有了越来越多说普通话的信众。他认为,移民人群中信教比例的增多,体现了一种精神认同。


温哥华怡富地产公司的经纪人胡建周信教已经22年,非常了解温哥华新移民宗教信仰的状况,他也一直参加查经活动。他说,这两年新移民信教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华人精神的追求,这是件非常可喜的现象。老胡说像这种以普通话为主的教会活动在大温各市都有,而且新移民的加入比例很大,光他自己介绍来参加的新移民每年就有30多个。


加拿大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口超过80%,其余的人信奉路德教、浸礼会教、希腊东正教、犹太教、乌克兰天主教等。加拿大统计局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加人每周上教堂做礼拜或到庙里烧香拜佛的热衷程度在不断下降。1946年,有67%的加拿大人每周定时参加宗教崇拜仪式,到了2003年,已降到只有20%。但从上世纪90年代,多伦多和温哥华成人每周定期参加宗教仪式的比例大有增加,主要是因为大量移民定居所致。有趣的是,温哥华是全国都市地区中参加宗教仪式者比例增加最多的城市,上升幅度为4%。一份非正式的调查显示,在近三年进入温哥华的华人移民中,有41.13%曾经参加过各类宗教团体举办的活动,而绝大部分都是参加的基督教会的活动,这些人中有超过10%的人已经受洗。随着华人移民特别是团聚类移民的不断涌入,这个比例还会逐步增加。


信仰从“免费晚餐”开始


在菲莎街的信友堂,笔者认识了一位叫陈萍的新移民,她曾经是西北某城市党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前来UBC攻读硕士学位。她说来到温哥华不到半年就信了教,不过这不算太快,她认识的一个女孩到了温哥华不到一个星期就受洗了。


陈萍说,开头的时候其实就属于带了点“邪念”去的,听说教会管吃管喝。后来去教堂次数多了,确实也捞到不少好处。首先是免费晚餐,平均每个月都要搞几次。而留学生因为是单身,可以空手来,吃完抹嘴就走,因此占了不少便宜。到了圣诞、感恩节之类的日子还有点儿节目,菜也比较丰盛,各民族风味都有。这里还有免费的英语家教,教堂组织志愿者给留学生教英语,都很负责任。到了圣诞前后,各地教堂更是大显身手:各种各样的音乐会、音乐剧、庆祝活动到处都是,而且这些活动不仅分文不收,还提供交通方便。这些小事情对生活和学习都很紧张的留学生活来说,绝对算得上是荒漠甘泉。


红色家庭的精神归宿


在UBC学区一所公寓楼的顶层,记者见到了来温哥华两年多的詹先生,这位来自江苏新化的投资移民一家三口全部信了基督,特别是据说他上小学的孩子在独自睡觉感到害怕时能自己说出“上帝与我同在”的话。


老詹告诉笔者,本来想做点生意,结果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全家都受洗为基督徒了。他说,他们夫妇都是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不过自己早就不相信共产主义了。过去,精神上一直比较痛苦,自从认识了基督一切都改变了。


老詹说,来温哥华不久的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信奉基督教的朋友极其虔诚地向我们全家传福音。使我们感慨的是,她的确是靠她的信仰战胜了不治之症,重返健康。精神因素在她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我们都感到,人还是应该有点精神寄托的,不管是信教还是不信教,生活有目标,人生有信仰,总归是比没有强。人生磋砣,命运突兀,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曾感叹过生命的飘渺, 世事的惶惑,我们都曾问过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我们问过不止一次的问题。人只要还有精神,这些问题就不可能不问。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人生就不可能不恍惚,不彷徨。


老詹说,全家人都信教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不过,我们都很振奋。虽然,自己的生意还没有起步,但我坚信神的力量会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


华人信教原因种种


自称信佛不拜佛的温哥华时事评论员陶士兴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华人到加拿大以后热衷于宗教活动,绝不仅仅是追求一种信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教堂是人们互相交往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他们获得族群归属与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宗教让人感到你的心声被人听到。人生有很多的压力,中国人不愿意去找心理医生,于是,教会为人们承载很多情绪上的不解和困惑。这里面没有好坏没有对错。


另一位社区事务观察者陈先生认为,华人信教一部分是因为在海外精神比较虚空,无所事事。另外一方面是英语能力有限,无法很快形成社交群。当然,精神范畴的向往也是有的,但其他因素也补课忽略。


拷问华人的虔诚度


加拿大统计局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来自中国、日本等地的“东亚地区”移民,在各族裔群体中宗教虔诚度最低,甚至比一般人眼中相当世俗化的土生加拿大人及西欧、北欧移民,要更逊一筹。报告直言不讳指称,卑诗省宗教虔诚度在全国各省中敬陪末座,可能正是因为卑省人口中有不少中国移民。这项研究的“宗教虔诚度指数”,是根据调查访问中的四大指标计算出来:(一)是否有特定宗教信仰;(二)参与宗教崇拜活动的情况;(三)个人宗教信仰修练;(四)宗教在个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温哥华市区京士威街从事电脑生意的唐先生对华人信基督不以为然,他认为,华人实际上就是爱搞迷信活动。好好个基督教,被华人教徒搞得和一些功法没什么区别了。记得本来准备参加一次教会的活动,等车的时候,一个教徒哥们开始吹,信教好啊,主会保佑你的。上次大陆的某某考GRE,根本就没复习,就是天天祈祷,就考了满分。整个瞎掰。


曾经在江苏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的郝清对华人信教一直非常关注,他认为,中国尤其是当一个教徒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华人教堂,这绝对不是因为宗教方面的原因,而是在寻找“文化”的根。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如何去建构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每一个旅加中国人都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教堂在这里就起到了重要的“架构”关系的作用。所以,对于许多华人基督教徒来说,教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而且还是教育、文化和社交中心。可见,从社会功能上看,宗教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和连接人类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在嫁接社会关系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社会补偿作用。郝先生表示,在加拿大的新移民对宗教的热情,也许主要不是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的突然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成了自己社会参与的标志与象征,也是重塑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途径。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来源日期:2012-09-28|责任编辑:鲁南珞珈


转引自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 ... _201210056874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