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去外婆家,在厨房里和舅妈一起包饺子,很好奇为啥厨房的地面总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不像堂屋那样总有扫不干净的灰尘。多次听舅舅和爸妈讲厨房的地面是用糯米打的地平,言语中似乎显示了一种自豪。
今年寒假在阳新的水南湾调查古民居的时候,接受采访的村民曹祥普老人(男,66岁,文化程度:高小。采访者:王有,时间:2011.2.19)在给我讲解祖上留下的产业时,颇为自豪的讲到堂屋的地面全部是用糯米铺成的。我向他请教到为什么要用糯米铺地,老人只是讲到这种地面特坚硬,一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破坏它。
回家后我和爸爸说到这件事,爸爸感慨的说,那看来是大户人家呀。爸爸给我详细地讲解了这种地面的原料,原来它是用煮熟的糯米加米汤和熟石灰活在一起铺成的地面,因为糯米的粘性大所以这种地面的特点就是坚硬,而且不像水泥地那样易起灰,在以前只有富有的人家才有能力铺得起这样高档的地面。因为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以前,糯米的稻谷产量比一般品种的稻谷产量要低得多,而差不多15平米的地面需要两担(200~240斤)糯米,是糯米不是糯米的稻谷。在以前吃不饱是经常的事,一般的人家哪有余力去用粮食铺地呢?
在湖北黄石市下辖的大冶市和阳新县,这种地面叫”鲶麻(鲶鱼的方言)涎的地“。而在以前的年月,是否拥有这样的地面的人家哪怕只有小小的一块如外婆家只有厨房的地面是,也成了是否富有的标志。如果哪一家有这样的地面,别人都会说:这家不得了啊,有鲶麻涎的地呀!”
如今,当然不会再有人把这种地面当成炫富的资本,而这种地面也成为了历史渐渐趋于灭亡,能留存下来的只是因为它的坚硬的特质使然。但是作为一种建筑的工艺,我们不能不佩服前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