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术研讨会该怎么开

“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学术宗旨”;“缩小切口、集中主题”;“提倡辩论、鼓励争鸣”——以上观点与主张极好!
    1998年12月初,鄙人曾参加过为期两天的台湾中兴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方志和地方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很长见识。这个会给我最为印象深的就是学术民主,其特点一是敢于当面交锋,包括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术观点不同,绝不放弃激辩机会,而且引经据典毫不客气,完全是“六亲不认”。有的年轻学者锐气十足,嘴巴功夫又十分了得,往往辩得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脸红脖子粗的下不了台(但会下则互相非常客气,学生对老师也很尊重)。二是平等,不管你身份有多么珍贵,资格有多么老,会议的待遇都是平等的。包括发言时间,定了是十分钟,时间一到,你必须下台,你要赖着不走,主持人一定会请你离开发言席,理由就是你不得侵犯和占有属于别人的时间。三是会议低调,“不张扬、不奢靡,室外不扯横幅,不贴标语,不插彩旗,不放气球,不响鞭炮,不搭牌楼,不剪彩,不请记者,不大吃大喝,不发钢笔本子,更不发纪念品,连装资料的粗布袋子上都不印任何文字图案”(引自拙著《台湾十日》)。三是程序科学,1、主讲人介绍论文;2、评论人点评;3、听众自由提问点评;4、主讲人答辩。这样,只要你对论文主题感兴趣,几乎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和机会,所以非常热闹,对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和交锋,都可以当场听到。“我打心眼儿里十分赞赏和佩服这种学术上的君子风度。朋友还是朋友,师生还是师生,但学术分歧就是学术分歧,对你的学术观点和著作、作品的强烈质疑、恳切批评,不等于对你人格的贬损,这才叫真正的心心相印呢。而不是我们周围所司空见惯的,要不就是虚与委蛇、曲意逢迎,要不就是尔虞我诈、攻讦辱骂,”(引自拙著《台湾十日》)。
    呵呵,这种当面恭维到你死,背后糟践到你亡的恶劣伎俩,是不是咱大陆的特产?这些年很少参加规模性的学术会了,会风有何改观,不得而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