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辛苦与收获——山东惠民胡集书会调查

我追星从山大追到了田野。。。。

赶紧地给大家看看田野报告哈

TOP

补充一点马街书会的资料

补充一点河南宝丰县马街书会的资料,希望能跟惠民书会相映成趣

首页 > 电子版 > 河南日报农村版

马街书会:广袤田野上的文化脉动

http://www.dahe.cn 河南日报农村版 04 文化娱乐 2007年03月10日


  书会魅力
  3月2日(农历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正会的日子,凌晨3点多钟,家住平顶山市三七街的平煤集团退休职工康守旺老人就起床了。洗漱完毕,推出自行车,再次检查一遍说唱的行头,4点准时从家中出发,开始向他心目中的胜地、30余公里外的马街进发。周围漆黑一团,靠着手电筒光,70岁的康守旺老人沿着平宝公路前行。
  老人的心情十分激动。学坠胡两年了,到马街书会是想以曲会友,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早上7点多钟,老人到达了马街书会的会场——位于马街村东的一块如绿地毯般的麦田上,同几名艺友汇聚一起,整理行头,准备献艺。
  同康守旺老人一样,从周口太康县骑4天自行车赶到马街的大鼓书艺人李万臣也在整理行头,同时暗暗给自己鼓劲,唱出采!争取今年被写出去,不枉再来马街一趟。
  此时,人流、车流如潮水一般,沿着公路,沿着阡陌小道,踏着泥泞,向书会会场涌来。
  煮羊架汤、炸油条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未来及吃饭的艺人和看客早被香味所吸引,选一处坐下,要一碗飘浮着红辣椒油冒着腾腾热气的羊杂汤吃将起来,不一时,头上便冒出细密汗珠……
  话外音:天穹作大幕,麦田作舞台,引四方艺人、八方看客,食羊杂汤,看民间艺人献艺,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演绎出马街书会恒久的魅力。
  书会现场
  简板打起来,琴弦弹起来,二胡拉起来,唱腔通过扩音器传出来,书会现场成了人的海洋、声音的海洋。说唱者使出浑身解数,或仰天高歌,或俯首低吟,说古今、论是非,或怒或悲或喜。内圈听者如痴如醉,不时喝彩叫好;外圈看客走西棚、串东棚,对味时听上一段,不对味时转到另一棚。每当某一说唱棚前忽地传出轰然大笑,外圈看客立即涌过去,为之加油喝彩。
  康守旺老人棚前也围满了人,面对热情的观众,老人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感,更加卖力地拉、唱。
  琴弦的叮咚声、简板的啪啪声、艺人的说唱声、观众的欢笑喝彩声、卖小吃的吆喝声交相呼应,汇集在一起,或高或低或长或短,把书会闹腾得红红火火,构筑出一幅韵味十足的乡村书会风情画卷。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已是第四次到马街书会现场了,怀着对马街书会的深厚感情,刘兰芳走上书会主会场演出台,朗诵了自己的《赶会随想》一诗:马街书会耀千秋,申遗成功显风流。中州父老夙愿遂,八方艺人壮志酬。丝弦悠悠歌盛世,鼓板声声颂丰收。报春花开山河秀,曲艺之乡誉全球。随后,刘兰芳即兴为观众表演了评书小段《张飞请诸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了解,尽管受此前下雨影响,到会的说唱班子仍有210多个、艺人近2000人,同时还有13个省(市、区)25个曲艺团体,涵盖了京韵大鼓、四川清音、苏州评弹、二人转、二人台等南北20个曲种的专业艺人前来登台演出。
  话外音:艺人年复一年的奔赴马街书会,既是朝拜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是通过马街书会推销自己的一种手段。众多曲艺名家的参与,对马街书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价拍卖
  “一万五,还有没有人竞价?一万八,还有没有人竞价?一万八千元一次,一万八千元两次,一万八千元三次,好,成交。”随着拍卖师锤子落下,长葛市曲艺团优秀河南坠子演员胡润芝表演的《秦琼打擂》以3天6场戏竞拍到1.8万元的天价,被宝丰酒业有限公司写出,引起台下的一片喝彩声——这是马街书会有史以来曲艺节目卖出的最高价。
  在当日举行的马街书会写书竞拍现场演唱会上,来自安徽省曲协的艺人孟颖演唱的安徽琴书《买巴掌》、我省安阳市曲艺团艺人王巧珍表演的河南坠子《杨金华夺印》等14个节目参加了竞拍,其中第一个出场的平顶山市金鹰曲艺团演员赵玉萍表演的大调曲子《送贺卡》率先拍出了3天6场1.08万元的高价。其后14个节目全部拍出,最高价1.8万元,最低价3600元。
  据了解,今年的马街书会只有120多名艺人没有被写出去,对此,书会组委会根据民间说唱艺人路途的远近,为其每人发放100元或300元的路费,鼓励没写出去的艺人再次赴会。
  话外音:市场需要高质量的曲艺节目,今年马街书会竞拍出1.8万元的天价,当给民间艺人一个启示。
  送戏下乡
  69岁的李怀印和小其几岁的王保良、潘学文、李十一4名说唱艺人被宝丰县发改委写走。下午6时许,记者随同发改委的有关人员一起,冒雨将4名民间说唱艺人送往宝丰县肖旗乡鲁庄村,受到鲁庄村群众的热烈欢迎。
  38岁的村民路艳红说:“我们村尽管也唱戏,但都是自娱自乐,外边来唱的不多。上级领导这么关心农民,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富裕起来后,农村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我们需要民间说唱艺术。”
  90岁的王暖说:“我活这么大,戏送到俺家门口唱还没有过。曲艺节目,我这老太婆爱听,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也爱听。”她指着她20多岁的孙子说:“听听笑笑,十年少少。”
  王暖的儿媳妇、63岁的郭双接话说:“上级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我们老百姓过的日子真是没啥说的。现在还有人掏钱让咱看戏,这叫啥?这叫党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一年比一年幸福。”
  双目失明的60岁残疾艺人王保良更是动情地说:“今年政府掏钱写书,既挽救了民间艺人,也挽救了马街书会,我们打心眼儿里表示感谢。”
  据宝丰县文化局局长樊玉生介绍,去年马街书会尝试部分单位写书并送戏下乡后,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马街书会,宝丰县委、县政府动员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大规模的送戏下乡活动,共为146个比较偏僻或贫困的村送去了说唱戏曲,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话外音:开展戏曲竞拍、送戏下乡活动,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种生存之道。愿更多的人或单位为群众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丁需学

TOP

上文中提到的李万臣演唱的大鼓书《大宋金鸠记》

TOP

还有一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http://www.56.com/w98/play_album-aid-7641347_vid-MjAwMTgzNDk.html

优酷的视频不知道咋贴过来,感兴趣的自己点击欣赏吧。

TOP

周口艺人突发急病 我县领导赴平看望

周口艺人突发急病 我县领导赴平看望
http://www.baofeng.gov.cn 录入时间: 2008-2-29 8:23:09 来源:
    2月28日上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太康县民间艺人李万臣拉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庆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十分感谢曲艺之乡的领导和人民对他的关怀。
    李万臣是说唱大鼓书的民间艺人,今年52岁,他自从学唱大鼓书二十多年以来,年年来赶马街书会。今年正月初九,像往年一样,李万臣从太康县老家独自骑自行车来赶书会,后来被“写”到商酒务镇小白庄村演出,2月26日骑车返程,27日上午,在路上因脑血栓摔在路边,好心的路人发现后拨打了“120”,被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走进行抢救。得知这一情况,张满堂等立即赶到医院看望,县委书记严寄音、县长王宏景也委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庆一带着礼品前去看望,并送去了2000元钱。同时要求我县卫生部门及时与太康县卫生部门联系,通过新农合给予李万臣帮助,民政部门也要与太康县民政部门联系,给予李万臣以救济救助。对此,李万臣流出了感激的泪水。(郭敬伟)

TOP

马街书会上的流浪艺人们

马街书会上的流浪艺人们

田磊文 苏里图 发布时间: 2007-04-08 08:01 来源:文摘报


   2006年,由流浪艺人组成的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时过境迁,这些草根艺人已经不再受欢迎,被人邀请回家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农历正月十三,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   整个县城的交通警察,中国移动的通讯车,医院的护士,大学生宣传队,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还有10多万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将淮河平原上几百亩苍绿的麦田变成了一个沸反盈天的舞台。   舞台的主角,是1000多名说唱艺人,他们可能是城市角落里那些拉着三弦,唱着你听不懂的小曲乞讨的盲艺人,也可能是凋敝的村庄里在自家房顶吹拉弹唱的老农,他们还是濒临关门的县剧团里无事可做的老演员,平日里,他们散落四方,孤独地演奏着渐渐消逝着的曲艺剧种。 拥挤的村庄   艺人们的节日是从正月十二晚上开始的。   下午3点起,毛驴车、架子车、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开始涌入马街。说书艺人们都会选择晚上在村里住下,以便第二天大戏开场时,能在村头的麦田上占个好位置。   到马街之前,县文化局的官员、出租车司机都介绍说,马街村民风淳朴,几百年来,那些四处流浪的卖艺者,只要到了马街,不管去谁家,村民们都会免费招待,管吃管住,这也是书会能维持这么久的一个原因。   但是现在,这个传统已经变得脆弱起来,全村只有两家人收留这些艺人。张满堂是马街书会研究会会长,他在自家自留地里建了几间瓦房,锯了些木板,免费给艺人们住。陈全党家则相当于小旅馆,住宿是免费的,可是,吃饭得花钱,肉丝面3元,素面2.5元。   “今年来的人太多,被子都不够用了。”陈全党的老婆整晚上都在焦急地到处找被子,来她家住的,盲艺人特别多,她的招待工作格外复杂。有床的房间已经被外地来的摄影师们提前预订了,他们要跟踪拍摄艺人们的一切细节。   扶鼓携琴的艺人、成群结队的摄影师、还有村民们十里八乡的亲戚挤满了通往马街的小道,到晚上6点多,小小的马街开始变得拥挤不堪。   孙玉莲一家赶到的时候,两家接待艺人的村民家里连铺板也挤满了。陈全党老婆着急了半天,只能找来一些软软的稻草铺在地上给他们睡,这已经让孙玉莲很开心,一坐下来,便跟我们打开了话匣子。打听他们3人的关系时,她的回答让我们吃了一惊。   “这是原来的丈夫李士彦,可是他只会唱,不会拉。”她把眼窝深陷的老李一把拉在身边,不停地为他掸着上衣上的泥巴,那是一件老式的绿色棉军装,“别人送的,穿了十几年了。”李士彦则蹲在菜地里大口大口地抽着烟。   “现在,我们3个一起过,他的三弦拉得好。”她又把背着弦子的朱长海拉了过来。“他们俩眼睛都坏了,我就负责领路。”平日里,这个驻马店西平县的女人就这样带着两个老伴在平顶山、驻马店市区的公园里、马路边卖艺乞讨,“他们俩一个教我唱,一个教我拉。”每年正月十三,她都带着两个老伴来马街,“让他们也乐和乐和,平时听的都是汽车声,这里有这么多拉弦子的,老朱一听,就什么事都忘了。”   “懂行的都说,我们老朱的三弦在书会上可以坐上第一把交椅。”孙玉莲自豪地说。朱长海只是一声不吭,拉来一条板凳,摸索着坐在中间,自顾自地拉起了弦子,清冷的声音一下子盖过了满院的嘈杂,瞬间的安静中,显得弦子声是那么激烈,摄影师们围过来,闪光灯“啪啪啪”地响起来。老朱把头抬得更高了,下巴跟脖子几乎成90度,仰面朝天的姿态,那一刹那,你无法想象,这个沉浸在音乐中的盲人,内心有多么的骄傲。 活着的“说唱俑”   正月十三,天还不亮,马街就开始沸腾了。虽然之前早就有所闻,但大幕真正拉开时,你还是会被眼前的场面镇住。近千个大小喇叭树了起来,一瞬间,你马上被各种听不懂的唱词和乐器声所包围,河南坠子、三弦书、山东琴书、快板、豫剧、鼓儿词各种各样的唱腔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演出,演出者的着装却是那么分裂,红脸长须的古人,或者西装领带,或者就那么衣衫褴褛着。   唱大鼓书的李万臣是最后一个赶到书场的。昨天晚上,就有艺人向我们介绍,尊崇他是“豫东第一鼓”。可他的演出,看起来却让人心酸。大鼓书一般只是一人独演,他没有扩音器,鼓点很快淹没在喧嚣的喇叭里传出的各种唱腔中。   他的自行车轮子已经被泥巴黏得转不动了,车把上挂着一面鼓,布袋里放着饭盆,后面驮着被子和一双胶鞋,被子里裹着一张取暖的狗皮,这些是他全部的家当,他没有戏装,微驼的背上永远都披着那件土黄色的帆布上衣。   这样一个人,在马街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他或许都会被人认为是乞丐。可他不是,他是两个弟弟、三个妹妹的大哥。在1980年代最辉煌的时候,他一个月挣了1000多斤红薯干,用了三架子车拉回家,不仅挣齐了全家人的口粮,还给弟弟妹妹们换酒喝,换肉吃。他帮几个弟弟盖了房子、娶了媳妇,把妹妹们风光地嫁了出去。   这一切,都是靠他说书卖艺挣钱完成的。他骑着那辆破自行车,跑遍了山东、河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骑到哪里演到哪里。他今年48了,也没讨上老婆,一生都在路上,在演出。   为了赶上正月十三的马街书会,李万臣正月初八就从老家太康县李寨村出发了,400多里路,他骑自行车,走了5天,前天晚上,住在伏牛山脚下的一个破庙里,身上带的10块钱,已经花掉了7块,因为咳嗽突然变得严重,他害怕影响在书会上的演出,不得不去买了盒最便宜的药。   然而,就在竹板一响的瞬间,他像换了一个人,平时灰暗的眼神,变得放光,他看着你,比划着,但是和他对视,你完全能感觉到他把听众射穿的欲望。   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唱到激动处,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一瞬间,所有的喇叭里传出来的嘈杂都淹没在他那苍劲的嗓音里,你看到的是一个热情、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和幽默感的艺人。足足20分钟,一大片摄影师和观众惊呆在那里。   掌声四起时,他憨厚地和众人笑笑,刚才的“风光”如真魂出壳般消失了,老李就是老李了,又开始变得局促不安,说话结结巴巴,含混不清,他的书则依然写不出去(写书即有人看中演出者的表演,付钱把他请回家演出),这样的境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像他这样唱大鼓书的,已经很少有人听得懂了,更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把他请到家里演出。   今年也一样,一直到11点,还没有人找他商量价格,但是那瞬间的震撼,让不少观众纷纷掏钱给他,这个倔强的老人一一拒绝。 曲终人散   中午12点半,大雨突然倾盆而至。雨越下越大,苍翠的麦田已经彻底变成了泥巴地,观众们陆续离开,书已经写出去的艺人也撤了,没有写出去的,则撑起伞,继续在雨中唱。   孙玉莲一家一直坚持到最后,两个老伴一个拉,一个唱,整整一上午,李士彦唱了6段戏,《杨家将》、《大红袍》、《包公案》,他的演出几乎没有停过,他想为孙玉莲争口气,把戏写出去。他并不知道眼前没有一个观众。人越来越少,大雨将他那件浅绿色的破军装浇成了墨绿,可他兴致不减,在空旷的麦田上,固执地唱完了那段《包公案》才肯离开。   最终,他们的戏还是没有写出去。在会场入口处,县文化馆馆长江国鹏告诉他们,没有写出去的,可以到文化局领200元路费。得知这个消息,孙玉莲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根竹竿串起了两个老伴,她走在最前,3个人排成一条直线,踩着泥泞的田间小路,往县城的方向赶去。   这些草根艺人,已经不再受人们欢迎,被人邀请回家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2006年,马街书会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留住这些艺人们,宝丰县政府想了不少办法,他们要求全县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都要出钱写戏回去,要么到自己厂里唱,要么就送戏下乡。   从书场回来,李万臣并没有马上离开马街。之前,有记者告诉他,准备为他争取到县礼堂演出的机会。他不说一句话,但是他的表情告诉你,他对那个舞台充满好奇和期待。   晚上7点,宝丰县城人民会堂的名角演出按时开场,门口站满了警察。记者们去跟门卫说情,李万臣站在一边,顺着台阶,不停地走上走下。记者们的努力最终没有成功,衣衫褴褛的李万臣根本不可能进去。那个舞台终归不是为他搭建的,他失望地跟着记者们回到了宾馆。在那里,对着摄像师的镜头,他把自己会的段子说了一遍又一遍,整整说了一夜。   第二天,李万臣早早起来,用开水泡了昨天艺人们留下的油条,呼噜呼噜吃了两大碗。看着外面的雨,他紧了紧拴在单车上的大鼓,钻进了雨中,他又开始孑然一身了。 马街书会的历史   宝丰马街书会源于元代延佑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豫西、豫南的农村,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有唱大戏听说书的风俗,大户人家请大戏,小户人家就请廉价的说书唱曲。   马街书会实际上是说唱艺人的展销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都有来自河南乃至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名民间曲艺艺人在此集会,说书亮艺,以曲会友。艺人和雇主在书会上互相打量、洽谈生意。书会上演出的曲种几乎囊括了流传于中国北方民间的各种稀有剧种,包括三弦书、河南坠子、大鼓书、徐州琴书、山东快书等30多种。   近年来,农村民间娱乐活动日渐丰富,说书人生存的经济基础萧条,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年轻艺人后继乏人,书会面临着冷落的趋势。政府开始强势介入,投巨资对马街书会进行保护。 (《南风窗》2007年4月上半月刊)

TOP

艺人老李 说书苦乐一天

艺人老李 说书苦乐一天
作者:苏里 来自:马街说书网 时间:2007-3-15 点击: 201
参加书会 偏逢大雨 感冒咳嗽 无获而返 同行邀请 激情说书 忘记苦忧———

  不论是大笑,还是沉默,眉宇间总透出一种不易察觉的自信。他是一个倔强坚强的人,这从其用力下拉的嘴角上就可以看出来。他就是李万臣,太康县人,今年48岁。



  一辆已有20多年历史的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鼓,布袋里放着一个饭盆,后面驮着被子和一双雨鞋,这是他全部的家当,陪着他走遍了山东、河北、安徽、河南等省,骑到哪里演到哪里。“每年农历十月在老家种好冬小麦,我就出来说书,一直到来年农历五月,才回家收割麦子。春节前后是最忙的,很少回家过年。”在他临时住的屋子的角落,老李一边不停地咳嗽,一边对我说,“每年为赶马街书会,我都要骑几天的单车。”

  他担负着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这次出来身上只带了10元钱,咳嗽加重使他不得不买了7元钱的药。他希望能在马街书会上多写出几部书,多挣点钱。





TOP

马街书会的网站

http://majieshuhui.com/

感兴趣的可以进去浏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