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陶立璠]“文化长城”下的随想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陶立璠]“文化长城”下的随想


“文化长城”下的随想


陶立璠



  不久前接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邀请,邀请我参加将在10月中旬举行的“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总结表彰大会及学术研讨会”。邀请函称:集中全国各地10万余专家学者编纂而成的《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现已全部出齐,全书共298卷,400册,4.5亿多字。为庆祝这一伟大工程的竣工,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将举行总结表彰大会,届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将于2009年10月11日至13日举办学术研讨会。
  接到这样的邀请,回顾将近30年来参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走过的路程,心情很不平静。
  中国十部民间文艺集成被学界誉为“文化长城”,而修建这一长城的,除10余万专家学者外,我们更不能忘记遍布祖国大地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民间文艺的传承者,他们才是这一文化长城的奠基者,缔造者。没有他们的传承、保护、讲述、表演,这一文化长城的建设只能是无本之木,学者专家也会无能为力。饮水思源,我们应该感谢为十部文艺集成提供素材讲述、表演的有名的或无名的传承人,集成志书的出版正是为他们建立的一座丰碑。
  说起中国十部民间文艺集成,它起步于1979年,至今已经30个年头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1984年获准进入10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规划,算起来也有25个年头了。我们这些参与者用了三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业余出勤,努力编纂,终于完成这一大业,是很值得自豪的。今天10部文艺集成全部出版,能亲眼目睹这一文化长城的合拢,总算为国家重点社科规划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能不感到欣慰吗。但此时此刻,我们万万不能忘记的,还有为此付出全部心血和精力的前辈学者。遗憾的是他们中的有些人没能看到自己辛勤培育的硕果便与世长辞了。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而言,它的总主编周扬、副总主编钟敬文(常务)、马学良、林默涵;《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钟敬文、副主编许钰、张紫晨;《中国歌谣集成》副主编陶建基;《中国谚语集成》主编马学良以及为三套集成特约编审的许多前辈,如吕平、吉星等诸位先生都已仙逝。每当想起和这些先生一起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辛勤工作的情景,他们的学识、品行和精神感染着参与这一工作的每一位。回想当初,民间文学集成工作轰轰烈烈展开时,为它工作的学术班子,是一个多么强势、多么富于朝气的学术团队,现在却由于许多前辈(包括北京的、地方的、学者和讲述人)的逝世,变得七零八落了。也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我们这些溃不成军的个体,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聚集在一起,加入中国民间文艺集成队伍,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以酬壮志。应该说这是众望所致,尽恢复、发展民间文化的责任,是历史的必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1984年4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及工作会议在北京西山八大处召开。正是这次会议正式决定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这一决定得到了出席会议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同志和国家民委副主任洛布桑同志的积极支持;同年5月28日,文化部、国家民委和民研会共同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民字(84)808号文件),拉开了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序幕。1985年11月27日,中宣部又“转发民研会《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人民政府文化厅、文联,要关心、支持并督促本地民间文学集成的编辑出版工作;随后健全组织,各地成立了三套集成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这一工作。1986年5月,在第三次集成工作会议上,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周巍峙宣布,接纳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与其它七套文艺集成志书并列为“十套文艺集成志书”,向国家申报列入五年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得到批准。自此经过“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几个五年规划,历时30年,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试问有哪一个社科项目有如此漫长的规划和坚持精神,30年一以贯之,终成伟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也是如此,从一开始它就建立在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之上,有着详细的规划方案,强调在普查基础上完成。配合三套集成的民间文学普查是史无前例的,规模最大、普查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成果最显著。此次普查在短短的几年中,动员了各界力量,于1987年完成,仅就学者和爱好者参与其事的大约有200多万人之众。正是在民间文学工作者和广大民间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传承人的认真配合下,大量的流传在民间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从口头传承变为写定文本。据1988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共采录民间故事137、5万余篇,歌谣192万余首,谚语348、5万余条。为了很好地保存这些珍贵资料,并为省卷本、国卷本编纂打下基础,全国各地还以县为单位(个别地方到乡镇、街道),开始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目前见到的资料本在3000种以上,这些资料本无疑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无价之宝。
  民间文学普查的另一重大收获是通过此次全国普查,发现了大量的民间故事讲述家、歌手和谚语篓子。考察所记录的传承人的生活背景、社会环境、传承方式、讲述(演唱)风格和讲述内容等等,为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鲜活资料。
  1989年之后,三套集成进入案头作业,各省、市、自治区在县卷本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筛选,编纂省卷本。按照工作流程,省卷本要经过集成总编委会的初审、复审、终审,过三道关形成国卷本,送交规划办组织出版。这一工作算起来整整进行了20年。20年来成熟一卷,送审一卷。三套集成的体例是各个集成分省立卷,共计90多卷;每卷120万字(个别卷本240万字),共计1.1亿多字,还有几千幅照片和图表。总编委会负责三套集成的主编、副主编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单位,平时忙于教学和科研,但遇有审稿,都是随叫随到,认真评审,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5年、30年,在时光隧道中只是瞬间,但对于十部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来说,时间却是漫长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大家都在默默地奉献,奉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年华。如果说十部民间文艺集成是文化遗产的保护,那么它造就了一批学者,带出了一支队伍,丰收了一批成果。放在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他们无疑是先行、先觉者。今天我们感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飞速消失,却没有想到,十部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出版,有30年的工作,至少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争取到了20年的宝贵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包括名录的建设,是2004年开始的)。如果没有30年前有识之士的倡议、智慧和果敢行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的损失恐怕是难以预料的,这难道不值得庆幸,不值得褒奖吗。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