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陶立璠]端午记忆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陶立璠]端午记忆

[陶立璠]端午记忆


        闲来无事,想知道大家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回忆回忆过去的端午经历,也是一种幸事。
        人的记忆中,节日文化的印记是最深刻的,年复一年,这种记忆在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变化。就如端午习俗,当我离开家乡,融入都市生活之后,端午留给我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最清晰的记忆还是童年、少年时期的。因为那时的记忆是亲身经历,后来的记忆是异地文化濡染,记忆往往淡漠。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都市生活,每至端午,听听大家的讲述,看看端午的过法,真不知这些举措和行为是从哪里来的,南方的、北方的抑或是本地的,真说不准。更谈不上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和影响。留住童年的记忆是幸福的,端午使我想起了童年。虽然没见过龙舟竞赛,没听说过纪念屈原的传说,但端午节仍然是有滋有味。
我的家乡是甘肃一个偏僻的农村,现在归属兰州市。每当人们问起我是哪里人时,答曰:“兰州人。但我必须加一个限制词做后缀:“郊区的”,以免引起误会。因为兰州是一个泛称。
家乡虽然偏僻,但端午习俗却丰富多彩,记忆深刻。每当端午将临时,最高兴并盼望过节的是年青人和儿童。在我们家中,最忙碌的要数哥哥和嫂子们。他们要筹备端午的各项用品。绣荷包(香包)、蒸糕、采艾蒿,折杨柳、制雄黄酒、搓五色绳(五彩缕)、捉蟾蜍(癞蛤蟆)。端午采艾。据说此时的艾蒿药性最好。采来晒干,以备药用。比如针灸必用艾。我就见我的大嫂将大蒜切成片,放在患者的穴位上,然后捻一小撮艾置于其上,用香点燃艾蒿,让热力通过蒜瓣渗透到穴位,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所以在我的家乡并不将艾蒿悬于门户辟邪,完全是以药用为目的。我的家乡不产菖蒲,端午悬于门户的是杨柳。在十年九旱、地处高原的家乡,只有耐寒、耐旱的杨柳可以生长,而且村子里也没有几棵树,家家户户要插杨柳,就只好到有树的人家去偷折杨柳树枝,此事树主人显得特别宽容,并不责骂。不管采取什么手段,端午当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杨柳飘逸,和谐温馨。我的家乡还有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妇女和小孩都要包红手指甲。这种美甲的方式很特别。采来指甲花(学名凤仙花,我们那里叫海纳花),加入白矾捣碎,据说容易上色。到了晚上,家中的主妇和孩子们将手握成拳头,在指甲部分敷上捣碎的指甲花,用布包扎起来。第二天早上手指甲便被染得通红,比现代都市女性染的红指甲要好看得多,但不知这是那路讲究。端午最有特色的是戴香包,五彩缕、抹雄黄酒。绣香包属于农村妇女女红手艺的一种,也是妇女们在端午节争献手艺的好机会。香包用绸缎做成,里面装有香草和中草药,如苍术之类,药香扑鼻。端午当天孩子们带上各式各样的香包,由于香包做工精美,抢香包成了我们那里特殊的风俗。五彩缕是用各色棉线搓成的,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脖颈上,再在脑门、手腕、脚腕涂上雄黄酒,据说这样虫蛇就不会伤身。五彩缕不可中途扯断,要戴到自然断去。前两年到甘肃西和考察七夕文化,发现那里的女孩子端午的五彩缕要戴到七月七,届时将其取下结成一条绳,做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桥。也算是甘肃本土特色吧。
端午最有趣的是捉懒蛤蟆。家乡有一句俗话“癞蛤蟆避端午”,是说懒蛤蟆到端午这一天都躲起来,很难找到。端午这一天我都要追随哥哥们到田埂、石板下找,找到了就捉回家,将一锭墨从口中塞入蛤蟆的腹腔,挂在房檐下风干。据说端午这一天蛤蟆的毒性最大,这样它的毒液就会渗入墨中,民间将墨研成汁,用这种汁治疗毒疮,腮腺炎,十分灵验,这就叫以毒攻毒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总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相联系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家乡的端午习俗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是凝固的,这种儿时的记忆,每逢端午总是挥之不去,它使我变得年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