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京报》:李少红上了红学家的当

《新京报》:李少红上了红学家的当

《新京报》:李少红上了红学家的当2010年09月07日09:27新京报




新版《红楼梦》(旧版 新版)剧照



导演李少红


北京台终于开始放了,看了数集新版《红楼梦》,我才明白“无语”二字真正的感受。按说新版《红楼梦》道具精致,服装、荷包、托盘、家具都是专门定制的;画面也很唯美,造景、特效、细节也很讲究;台词、旁白完全忠实原著,就像导演把原著摊在大腿上拍的,完全看不到编剧的痕迹。但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坐在电视机旁,我常恍惚地感觉回到了广播剧时代。
李少红一再宣称自己“忠实原著”,在我看来,这大概是中国电视剧有史以来,扇向“忠实原著”四字的一个最大的嘴巴。李少红的“忠实”,是一种典型的“愚忠”。从表面上看,她确实没有改变原著的台词、语言和故事结构,但这种不变,却可能构成对原著最大的误读与误导。
小说有它呈现质感的方式,除了人物和故事外,文字叙述本身也会构成一种魅力。但如果在影像中插入这类解释或议论的旁白,就会让观众形成语言和影像的比较,这对文字和影像都是一种伤害。所以小说的叙述结构可以是散漫的、指东道西的,但影视剧若按照这个结构,用画面来逐字逐句地照搬原文,就可能让观众只看到一堆支离破碎而漫无中心的影像,完全无法体会人物的处境,把握原著的精神。
这是被早已证明的影像接受心理学。所以从有影视艺术以来,对小说名著的改编,都会对小说的叙述结构和语言进行大量的肢解和剥离,使之适应影像的表现法则。影视创作的目的,是让人们首先看见人物和故事,而不是文字,这也是改编者的创造价值所在。但李少红对《红楼梦》的改编,却恰好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她把那些适于用影像表达的部分,用画面表达了。而把那些无法用外部动作表现的部分,用旁白处理了。所以我们在新版《红楼梦》中,看到的人物形象是模糊的,故事结构是流水账式的。但它又如此忠实于原著,简直对原著是亦步亦趋,但结果却造成了对原著最大的伤害和误读,因为它暴露了小说在被机械复制成影像后所有的弱点。我想很多人在看新版《红楼梦》时,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感到影像和语言的双重虚假与笨拙,但又弄不清原因所在,其实是两种叙述方式一直在人们眼前打架。李少红只忠实了《红楼梦》小说语言的“形”,而忽略了如何表现《红楼梦》人物和故事的“神”,这种忠实原著的方式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外界已有很多评论把新版《红楼梦》称为“动态连环画”“纪录片”或“配画广播剧”,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指这种影像叙述结构和语言的错位,这是它目前最根本的问题。与这个问题比起来,宝、黛、钗等人物的年龄、外形、扮相根本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目前这种影像叙述结构,注定了这些人物形象都无法鲜明、丰满起来,更谈不上对人物命运的深入刻画和揭示了,因为他们早就成了曹雪芹小说结构和语言的傀儡。在我看来,李少红拍的不过是一部《红楼梦》的皮影戏,无论场景搭设得多么精致华美,戏中人物只会像皮影般笨拙地活动在曹雪芹强大的叙述风格下,我们会时时看到曹雪芹留在荧屏上操纵皮影的手影。很难想象李少红会在这个简单常识上犯错误,看来,她是被曹雪芹吓住了。
据说,这部戏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红学家班子,他们的意见对李少红的影响至关重要。红学家对忠实于原著的要求近乎偏执,那个魔幻般的快进处理,就是红学家坚持留下的。看来,李少红也许上了红学家的当了。
叶匡政(北京 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