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来源四:
[点评:这是来源于2005年09月09日中国新闻网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类似于评论员稿件形式的文章,而对于这一类文章,建议在申论复习过程中也要特别留意,关键是要看文章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从而了解目前国家的一些关于该社会问题的主流观点,从而为我们的申论文章的写作提供宝贵的思路]
中秋“申遗”无事生非?
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五共赏明月,特别是吃起月饼玩起兔儿爷,这些就是曾经在记忆深处的中秋节,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节,很熟悉。
岁月穿梭、繁忙生活,因着那份熟悉,当在进步时代里偶然看到这样一则“中秋申遗”的消息,的确有些想付之一笑:这不是无事生非吗?却又猛然醒觉:这一笑也许并不容易。
因为掂量起这条消息,突然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中秋记忆,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中秋,是什么?
的确回想起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和民间热热闹闹的守岁、大拜年,会让每个中国人分外掂记着春节这样一个大日子之外,长期以来,端午、清明、中秋、重阳,这样一些传统中的大日子,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身边的商铺里摆出了花样繁多,却吸引力寥寥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早已被片面割裂、支离破碎了。
今天的你我,还会赏月吗,今天的小孩,还在玩兔儿爷吗?淡淡月光下那一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今天是否已离我们愈来愈远了呢?
似乎正象端午节几乎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现在也大有变为月饼节之势。其实两千多年来,中秋节一直是华人的一个大节,与春节和端午合称“三大节”,有很多独特而寓意深远又风趣的习俗。
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月是故乡明,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虽然今天在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至于吃月饼,则因为月饼象征着团圆。
不过这样一个节,又关“申遗”何事呢?
也许马上会有人反问,同是中国的大节――“端午”,又关韩国何事呢?
大家也许还没有忘记,去年一则韩国有可能申请“端午”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引发的热烈讨论。那是去年年中,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在中国引起不小轰动。当时这件事是由一东北教授发觉,报到文化部。
节非小节,事非小事。
还记得那一次,面对中国这边的一片哗然,韩国人曾这样解释:将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名录是出于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韩国人想让端午节“申遗”,这决非他们在图谋什么,而是出于韩国人对传统、对文化的一种尊重。
其实端午节韩国申遗,正是因为韩国人到今天仍然完整保留着“端午祭”这样一个古老的文化仪式,进而在民族心中保留着一份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切珍重。凭着其“江陵端午祭”的完整形式,申报遗产名录。
那一次,就有人分析说,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人走上现代化之路到今天,韩国人已经深切感受到自己重视西方文化,却忽视本土历史的缺陷。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因此很久以来,搜集研究民俗文化,受到韩国民从乃至政府的高度重视。“江陵端午祭”正是作为这样一种民族文化遗产、一种“无形文化财富”,而被保护起来。
从去年韩国人申报端午祭,到今年韩国人想联合中国一齐申报非物质遗产,韩国人这种对待端午节的态度,是否值得身为端午节发源地的我们学习呢?
近年来,在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之相比,端午、清明、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显得冷落。
(备注:请考生留意的是,本文对应的是2006年北京申论真题的材料三的内容,主要对应材料三中的“近年来,在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之相比,端午、重阳、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受到冷落。”这部分内容,内容表述完全一致。)
形形色色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异化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味追求经济数字,传统节日成为了一种摆设,从而远离了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亲情、团聚这些永恒主题。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中医在韩国是富裕人才能够享受的服务;《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的思想曾被一些周边国家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儒家礼仪在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还在学习和应用;越来越多外国电影和电视剧都有谈及吃中国菜的镜头;少林寺里学习中国
武术的洋学生越来越多;当中国戏剧观众越来越少的时候,他们却在国外的舞台上得到了鲜花和掌声。
(备注:请考生留意的是,本文对应的是2006年北京申论真题的材料三的内容,主要对应材料三中的“在部分中国人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欣起了“中国文化热”。中医在韩国是富人才能享受的服务:儒家礼仪在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还在学习和应用,来少林寺学习中国武术的洋学生越来越多,中国戏剧在国外的舞台上赢得了愈来愈多的鲜花和掌声。”这部分内容)
还有更具讽刺意味的。2004年,中韩合作创办了孔子学院,校址却设在了韩国;当中国人正在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时,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国外却过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或需要别国来提醒和帮着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印度尼西亚也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备注:请考生留意的是,本文对应的是2006年北京申论真题的材料四的内容,主要对应材料四中的“目前,中国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系印度尼西亚的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内容表述完全一致。)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份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
事实上,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对历史文化遗存,是否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分呵护?
岁月穿梭、繁忙生活,进步时代里,这一次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白沙集团文化传播等等四家单位联合倡议中秋“申遗”,在这种思考面前,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