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应该讨论什么话题?

实名登录,一则表明我本人同意马知遥版主的“个人意见”,一则也想回应一下楼主提出的问题。
容我一边写一边敲,速度会比较慢。

TOP

先说我为什么同意版主的“个人意见”:

从建站程序上讲,“中国民俗学网”始建于2003年夏天,其前身是“中国民俗学会”的“官网”(与官方没关系,只是网络术语);2008年系统升级与改版后建为“中国民俗学网”,基本宗旨是建设“中国民俗学”的专业性门户网站,而不仅仅局限于发布“学会”信息。

在完成系统升级的过程中,为了向广大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及相关平行学科的从业者、研究生,包括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尤其是增强对话与互动,我们委托技术支持方在网站嵌入了“民俗学论坛”与“民俗学博客”两个功能性模块,因此,“民俗学论坛”不等于“中国民俗学网”。

那么,作为“民俗学论坛”这里就有了任何一个公共论坛所具有的性质。换言之,这里是一个公共场域,大家聚集到这里是为了交流与对话,为了信息共享和分享,注册会员都有自己发言或表达观点的自主权。而我个人认为除了“讨论问题”外,转帖也是表达某种关注,闲聊也是一种沟通。

TOP

楼主所关注的“我们应该讨论什么话题”也同样是建坛以来论坛工作团队(全称“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和每一位关心论坛的会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在【民俗茶馆】这一分区版块中首先设置了【话题讨论】,足以表明大家的重视程度。

但这一栏目到底应该讨论什么话题?有心人都在默默付出自己的努力,参与其间的老者有乌丙安教授、陶立璠教授等,年轻人有后溪男孩、恩施土家等……这个栏目还很“年轻”,大家都在摸索,其重要程度与其在整个论坛受到的关注度是成正比的,我想从建坛以来,尤其是去年年会以来,该栏目发布的主题帖与回复帖,也大抵可见一斑。难道讨论的话题就仅仅只是楼主“诘问”的那般“难入法眼”吗?

这是一个公共论坛,话题的提出或是问题意识的集中,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与积极参与,而不是单单一个问号外加几句偏激的评语就能迎刃而解的。

我想大家也期待楼主提出有实质性的建议和意见。

TOP

此外,我还想说明一下有关论坛之“讨论”的具体情况:

论坛建坛有一年的时间了,但大家一直苦恼于论坛“论”不起来的长期沉寂。作为工作团队,我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团队和有的会员也曾在“论坛”到底是“贴吧”还是“论坛”的问题上有过呼吁和议论。【话题讨论】这一版块就是在去年改版过程中专门设置的交流版块,起初是将论坛会员发布的原创帖、问题帖与讨论回复比较多的转帖重新归集到了这个新栏目中,并在版规上作出了一定的说明:


本版版规

一、本版块以发布坛友和会员的原创性帖子、讨论性博文或话题为主,旨在增强论坛的对话与交流;
二、问题咨询可以发布在本版块,求书帖请发到【山经海经→电子书斋】栏目置顶的【求书贴】后;
三、如若转发网文或文章也应附上本人的问题意识或评议性文字以引导讨论;
四、一般情况下不宜直接转帖;举凡转帖,五日内未见回复者,版主和管理员有权将该帖移至其他栏目;
五、在其他栏目中讨论充分、回应踊跃的主题,超级版主或管理员可以视情况移至本版继续开展讨论,移动主题的同时请通知发帖人,并在原有的栏目开新帖告知大家主题移动情况并附上链接。

请大家务必配合!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

2009-10-24

=============================

这个栏目出现之后,论坛有了一些讨论的声音,但回应者并不多,互动的情况也远非大家所期望的那样。

直至去年年会的召开,论坛之“论”才有了新的转机。从我本人参与其间的感受来说,出现这一转机,实属来之不易……

TOP

接着敲。。。

“转机”的出现,我想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通过年会,工作团队的十多位志愿者(学会邀请了8位代表,外加3位以文参会的团队成员)相聚南昌,一则参与会议交流,认识了许多前辈和学者,二则商议网站工作,增进了相互了解。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学生,他们长期在网站后台义务工作,默默付出,任劳任怨,但彼此间大多互不相识,也缺乏话语交流。但通过这次年会,大家都因“脱掉马甲”(会员ID),以真实身份“相遇”,可谓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交”……大家就网站建设现状尤其是论坛的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看到这些年轻人在会上一起认真讨论,在会下一起嬉闹,在网络工作会之后还一起熬夜深谈,我们都非常感动和感慨。等大家重新回到论坛之后,这样一份“熟悉感”的建立也带到了论坛,影响着大家。不论参会与否,团队成员与会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得到了空前的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也都在无形之中转化为一种动力和热情,而这正是论坛有了更多的声音和呼应的契机。因为彼此间的距离感或陌生感消失之后,大家在论坛上也自如地说起话来,聊起天来,当然年轻人也会主动跟其他年长的学者交谈,也会顽皮打闹,也会相互开涮……这样一来,论坛也终于热闹了起来……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团队的年轻人确实为论坛话语机制的形成注入了一股活力。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职守,但凡自己能够回应的帖子都会主动参与,看到有表现积极的会员都会向团队建议吸纳,只要想到有什么好的主意和建议都会在团队版块中主动建言、认真回复,其中也包括如何提升论坛的对话与交流……

那么,由此回首论坛过去的沉寂,我想会员大多来自天南地北,尤以年轻人居多,彼此不熟悉,也不知道ID背后到底是谁,性格怎样,顾虑也就比较多……所以大家都不怎么出声。而我们工作团队确实也缺乏应对机制,缺乏话语引导,尤其是缺乏能够将大家召集到一起的话题组织者或曰专栏主持人。因此,大家基于这样的共识,在去年的年会期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都投向了一直同时活跃在【民俗学博客】和【民俗学论坛】的马知遥老师……

TOP

第二个原因,自然就是【话题讨论】栏目的版主增设。

在大家“发现”马知遥老师(我也跟着童鞋们叫吧)之前,这个栏目的版主只有一位,也就是张国伟同学。这里也有我本人的疏忽。在改版过程中原来的好几个栏目都有合并和重建,版主也都有调整,而我大概是从“直觉”出发,认为“张国伟”的年龄应该比较大,至少是在硕士阶段,后来才偶然得知他还在上大本。与其他栏目相比,这是一个参与性、互动性和时效性都更强的专栏,关系到论坛是否能够真正地发出“声音”来,是否能够逐步形成话语机制,以利营造和维系对话氛围,当然难度也大。年会之前和年会期间,团队成员也在议论如何加强该栏目的力量,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增设版主,这就需要认真考虑学科知识背景、表述能力、责任心、亲和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以及在线时间等因素。

知遥开博以来,一直同时活跃于博客与论坛之间,博客中但凡有评论和留言他从不怠慢,论坛上但凡有问询和讨论,他也随时关注并积极作复;尤其是通过他的文字与诗思,大家对他的了解也在与日俱增……在去南昌之前,我本人也曾动过几次念头,想请他“出山”参与论坛管理。但我深知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大都自顾不暇,而“卷入”论坛工作后的“欲罢不能”及其后“自我纠结”也常常困扰着我自己,因此作罢。到了南昌,“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知道了他还曾经浸泡在“天涯”,也才有了开口的“勇气”。没想到的是,知遥没有一点架子,干脆利落地回答说:让我干活可以,但别给我什么名头(原话的大意如此)。因此,我们团队荣幸地将一位诗人型学者或学者型诗人请出了山。但要行“主持人”之职,后台系统就得在他的ID上设置“管理权限”,所以“名头”他不要也不成。

知遥走马上任以来,【话题讨论】版块的“动静儿”大家有目共睹,他在组织话题与推进讨论上的奔走,他在时间与精力上的付出,他在沟通与误会之间的举重若轻,自有公论。

但我想提及的一点是:他的系列年会报道“一张张脸”信笔游走于印象与回忆之间,如果说其间有其追寻美好的“诗化”表达,毋宁说他是用心良苦。至少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他在以自己的文字和叙述重构和凸现大家在年会的日子里,以及在论坛和博客两个平台之间日渐建立起来的感情纽带,让更多的坛友也是会员“从陌生到熟悉”,从一点一滴去缩短彼此的距离感,从一颦一笑去了解聚集在这里的“话友”……而一个论坛话语氛围的形成,如果缺少了这样的熟悉过程,也就缺少了话语交流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耿羽上面的回复中提到“聊天”,提到“感情”,提到“学术共同体的根基”,正是我们理解知遥不避码字之苦,不避误解之痛,辛苦作文,辛苦回复,甚至辛苦删改,用心也在用情为大家在编织一个可资深拓的话语关系网,有了这样的一个“网”,你我才不会因为生疏而沉默,大家也才会从一个个帖子的关联或是回复中把自己的参与、把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关注带给彼此……

论坛之“论”或许正是这样才会向我们走来。版主在其间的难做与担承,大家也当从理解和体谅的角度多一些“换位思考”。

TOP

夜里有急活儿,这个回复也走走停停。现在接着敲。。。
=======================================

第三个原因:论坛发展到今天,前后经过了一年多的“磨合”。这样的“磨合”不仅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也是会员与会员(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这样的“磨合”或许应该理解为话语机制的形成,其艰难程度也体现在论坛长期的沉寂状态之中。

今天看来,这样的磨合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间离不开大家的参与和支持,也离不开各位的批评和建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家也在设法营造对话和讨论的种种努力:有关于学位论文的设计,有关于田野图片的求解,有来自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也有对学科建设的思考……

这一年的“等待”或许太长,但看着论坛成长的人都知道一个“论坛”要真正地成其为“论坛”,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耐心与包容,需要逐步地聚集人气,需要大家一同培养归宿感和认同感,更需要每一位来这里注册的会员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真正地把这里当作“我们的”学术窗口,共同为之添砖加瓦。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转机”来之不易,或者说“对话的氛围”正在形成,我们更是由衷地希望听到各种声音,尤其是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以利论坛的成长和大家的共同进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