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6# 的帖子
这是本站“民俗与民俗学”栏目中“人生仪礼”对求子习俗的定义:“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中国社会对求子习俗颇为重视,求子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婚后不孕的夫妇为了达到怀孕的目的而进行向神祈祷、实行巫术等仪式的民俗。”
“婚后不孕”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求子习俗的原因是“婚后未孕或希望再孕的夫妇”,对集体而言,求子(丁)的民俗角色是代表乡里、社区的理事会;对家庭而言,求子的民俗角色主要是家庭主妇(夫妻双方的母亲)以及夫妻双方。
汕尾民间主要有如下几种求子习俗。
到宫庙祈求神明赐丁是汕尾民间社会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汕尾地区除了正规的佛教寺院外,几乎每个乡村、社区都有自己的宫庙,而社区主神都有主管辖区人口繁衍的功能,尤其是女性主神或陪神都有管辖生育的功能,福德老爷(土地爷、伯公)、北帝(玄天上帝)、三山国王(王爷公与王爷奶)、观音、妈祖、注生娘娘、千金妈祖、花公花婆、金花夫人等等。很多家庭是由家庭主妇(男方母亲)充当求孙的民俗角色,部分家庭由夫妻双方充当求子的民俗角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择日如初一、十五等,祈求子孙者直接到社区主神庙或附近比较灵验的宫庙拜神、许愿、求丁。
利用神生(神诞)演戏酬神祈子。有的家庭或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为求一男丁,捐资一台戏酬神,而地方戏剧开演时的“仙姬送子”仪式中的“接子”人角色就由捐资的家人充当。有时,酬神戏的“仙姬送子”对象是乡里、社区的理事会,那么,理事会主事代表整个乡里、社区“接子”后将其放在宫庙或公厅(祀堂)的祭桌前,供求子孙者跪拜后触摸或抱在怀里,达到“接触”目的,这也是一种巫术求子方法。另一种求丁方法是,在喜题丁口钱时,当年或预计年内要添丁(包括娶新妇或已取新妇未出丁者)的家庭,在现有丁口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二丁口,如现有家里人口4人(其中1人为新娘),那么喜题丁口钱上榜的丁口数是5人,其中就意味要添丁:一为新娘,二为未出生的新成员。
在岁时节日的神圣时间求子。最典型的就是正月半(元宵节)的各种求子习俗,七月初七向花婆求子,八月半(中秋节)向月娘求子,冬节“垫冬”的隐喻等等。
在祭拜祖宗时向祖灵祈求添丁,家族人口繁衍生息。
在传统婚礼中祈子。首先是在汕尾传统婚礼中牵新娘的“好命妈”必须是丈夫健在,生有“五男二女好命生”者为佳,通过新娘与其接触,达到多子多孙的巫术目的。出嫁时,由娘家带来的嫁妆中,也有很多“象征性”的人或物品,嫁妆中的“面盆”(象征“临盆”),瓯船渔民新娘嫁妆中的由送嫁舅携带的“茶壶”(因形似男性生殖器,故代表男丁),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等等;随行的“送嫁舅”与“送嫁姨”,(童男童女,象征“男女丁”);各种“添丁”的口彩。
因此,求子习俗可否表述为“婚后未孕或再孕的夫妇为了达到怀孕的目的而由其家人或夫妻双方向神明祈祷、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实行巫术等仪式的民俗。”
请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黄汉忠 于 2010-11-14 23: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