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会议直播】“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会议直播(8月26日)

主题发言阶段:
主持人:田兆元教授
评议人:郑土有教授

1、仲富兰教授:弄堂生活的空间视域——文化积淀与上海近世都市民俗嬗变
首先是几句题外话:仍然提倡“眼光向下”,学风不应太漂浮

上海文化空间的对应物:石库门——中西文化的妥协(“新天地”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上海人生活的面子与里子(里子就在弄堂里)
标志坊、弄堂(里弄,华北×胡同)、亭子间(培养了很多文学家)
文化空间、中西合璧、旧式中国的家族制度与都市上海人的个性解放的平衡

弄堂文化的商业精神
平等精神:麻将——娱乐与消遣
南腔北调:各地移民
里弄生产组
商业互助精神
精明

弄堂式微与都市民俗养成
讲求实惠、重视经济利益、漠视政治:个人本位为核心
契约精神:重视合同,诚信守约
跟风的商业化:中国梦之声
关心时事政治:
少管闲事的生活态度:谨小慎微、盘算;坚决履行契约,人格独立;遵守秩序,法制观念最强


2、蔡丰明研究员:城市语境中的民俗保护
感想:①民俗学队伍开始壮大,很多学生加入到队伍之中;②现在是民俗学、文化学的最好时期;③都市民俗为基点,社会基础决定了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文化生态发生改变,民俗学的研究也应该相应有所调整。

民俗文化成为建构国家意识体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都对此有所关注和侧重,列入整个的国家保护计划:以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法》为例

讨论的三大问题:
在以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语境中,城市是缺席或者失语的。
1、“城市”要不要进行民俗文化保护?其价值和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延续城市文化传统,增强城市文化认同:加强“城市记忆”
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维持文化的平衡
塑造城市自身的文化形象,彰显城市鲜明文化个性

2、 城市民俗保护如何展开?城市民俗文化保护的特点及其与乡村社会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差异与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A、城市民俗文化保护的特点:
1、文化包容性强:多元并存、创新发展;2、科学技术先进:科学性与有效性;3、组织机制严密;4、文化理念新颖:时代性与前沿性
B、方法:
1、记录性保护:口头传统的保护;2、收藏性保护:陈列馆与博物馆、动态博物馆,物态的保护;3、活动性保护:活态化;生态性保护:生态园区,三乡四区十八馆

3、如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破坏问题?其改善的措施是什么?
A、主要问题:1、资源濒危;2、生态破坏;3、缺乏传人:传人年龄老化,后人缺乏兴趣;4、条件不足:缺乏规模、内容更新慢、 综合性差
B、对策:1、观念更新:城市发展与和谐发展,碎片与整体,工程建设与持续发展,物态与非物态保护的四大结合;2、 和谐城市;3、保护机制的建立:官方与民间机制的结合


3、孙正国教授:想象都市的民间路径:传说的都市化与都市的传说化
从叙事的角度来讨论都市传说
民间如何想象和建构都市
一、问题的提出:现状与问题
A、研究基础:布鲁范德(灵异传说),张敦福、魏泉、王杰文等一批上海学者(语境研究;新的生活环境:生活空间的城市;传说的本体研究:分类;比较研究:异域、灵异的、善的乡村传说与都市传说的负面性;解释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规律的起源探讨、缺乏哲学观照)

二、乡村传说的都市演变与传说的都市化
信息来源:学者的研究资料、网络资料(点击率高、传播方式的差异、集体传承和创作)
研究资料:以上海为例,十三个鬼蜮传说
传统的闹鬼空间(鬼宅的概念)进入都市化之后,地铁、广场作为两个核心的故事发生场
碎片化和非谱系化:鬼神的不确定性

三、上海地铁与高架:真正的都市空间及其传说化
A、地铁
设计师:风水观念的介入
“魔都上海”与东海的关联:地理空间的结合,人民广场(作为观测点,每周循环一次,星期五凌晨零点)

B、高架
延安高架:九龙柱
施工的特殊事件:1、法师的介入;2、时间的刻意化;3、龙脉观念

四、民间想象与精英想象的差异:多彩的民间上海与红色的精英上海
民间:多彩、历史性:文化的上海(立体化、整体化)
精英:红色、现代化:政治的上海)

五、都市想象的内涵:现实认知悖论
认知:过渡的生活空间
过去生活空间的瞬间延展与未来生活空间的增长点
现代生活空间的困惑和扭曲与过去生活空间的肯定:历史经验的借用,未来风险危机的张力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郑土有教授评议:
1、仲富兰先生使用了大量丰富的图片资料,非常珍贵。提供我们研究都市民俗文化的视角:不是大而笼统,而是细节入手,关注民众的生活,以居住空间为切入点,非常具有特色和包容性,是物理性的载体。我们不研究建筑,但是我们研究居住其中的人的生活。从普通的石库门人生活方式,研究上海人生活的城市个性,落实到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琐事影响群体的个性形成。

2、关于蔡丰明老师的论文,问题在于我们要如何界定“都市民俗文化”,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我们研究时时间的切点大致如何确定?我个人始终是认为,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个性体现在上海开埠以后。此外,都市民俗文化到底是静态还是动态的,我们到底是要关注历史长河中的民俗还是现代的都市民俗。非遗保护是具有一系列的硬性条件,比如时间,但是民俗研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仍然值得讨论和研究。我们的都市民俗文化与日本等国的都市形成以及都市民俗的发生也是有差异性的,也是值得我们挖掘的方面。

3、孙正国老师的论文已经体现出自己很多考虑。但是我有两个问题:1、我们现在研究都市传说,都是在借用布鲁范德的那一套理论,但他的理论在中国情况下的恰适度、适用性究竟有多大?应该作为一个重点问题作为探讨,即应该重视理论之间的对话和反思;2、有关龙柱的传说在网络上有几十个异文,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但是到小区里面去询问确很少有人知道。有些校园故事可以发现,网络故事段子之间的相似度非常强烈,因此都市传说的来源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可能出现民间对此并不知晓。应该由民间传说向网络传说研究推导,而不太适合反向的操作。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接下来是同学的论坛发言:

首先是余红艳的《互动逻辑:“白蛇传”传说的景观叙事与语言叙事》,传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地域景观的话语建构,地域又以传说景观为依托,对现实景观进行创造性的符号编码,两者之间存在互动。

李鹏燕同学的《浅论都市传说的特征》,提出新兴的都市传说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具有如下四种矛盾性特征:传说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地域性与国际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真实性与虚构性。

尹小娇同学《都市民间文学之网络笑话研究述评》,对当下的网络笑话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提出笑话的文体特质与网络讲述者身份的特殊性一起推动了一场新的话语狂欢。

梁程的《新故事研究综述》是一篇研究之研究,首先对“新故事”的概念做了厘定,然后对新故事的创作特色和与其他文体的比较研究做了陈述,并形成了新的叙事方式:游戏叙事、网络叙事和动画叙事。

马伊超的《傻女婿的“台前”与“幕后”》,以三千则故事为材料基础,主要对“谁是故事的讲述者?他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为什么要这样讲述故事”三个问题进行了陈述,其论述的核心由故事的本体向故事的讲述主体转向。

侯姝慧的 《新型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与中国新故事家研究——以1950-70年代产生的第一批新故事家为例》,主要是陈述故事家在新的社会国家建构过程中,如何配合社会主义教育展开故事讲述,并且在国家意识形态与群众之间起到了枢纽作用。而且新故事家的“口头-书面”创作方式,结合了传统口承、中西叙事之长,很好地促进了新的民族性语体文学的形成。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可能大家知识都非常丰富,而且表述能力很强,讲了很多内容,时间变得有点不够用了。

接下来是郑土有老师的点评:
1、大家都是针对民间文学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具很强的针对性,这些文章都是目前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2、大家都非常注意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借鉴。
3、存在问题:
A、对白蛇传的研究,注意到了景观作为传说核的重要性,邹明华老师提出了“专名”的理论。疑问是:“被发明的传统”与杭州雷峰塔的重建是否属于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其实,雷峰塔重建之后丢失了很多文化的记忆。雷峰塔不仅是白蛇传的问题,而是周围民间对雷峰塔民间信仰之信息的丢失。
B、在一篇文章中讲清楚四大特征,很难把整个问题讲清楚,题目过大。
C、对都市文学的研究,应该考虑清楚时空问题,有其特定的时代信息。同时,城市有很多类型,都市化并不一致,因此也要考虑内在的差异性。
D、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是需要重视的,虽然也有研究,但目前总体关注不够,这也是我们民俗学研究有点忽略当下有关。需要考虑的是,网络文学是否一定都是都市民间文学,如果是,又如何在网络文学的陈述中体现。
E、我们不仅要研究傻女婿故事文本本身,还要研究讲述者,这是好的思路。但是问题在于,如果用男性和女性作为分类讲述者,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分类意义,必须要有一种数据上的说明,比如男性讲述者所占的比例问题。
F、梁程和侯姝慧两篇文章可以看作一个话题。梁程提到了网络游戏与民间故事的关系,也就是民间文学如何再造,如何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侯文时间断在七十年代,似乎值得商榷,可能要延续到八十年代。五十年代上海市区的讲述点主要是在上海图书馆和文化宫,主要是讲述雷锋的故事,由故事员写作。此外,还有新民歌、农民画的问题,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不是《故事会》影响最大。其实,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采风报》、辽宁抚顺的《故事报》,大家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第二组论文主要是在非遗遭遇下的民俗保护与传承人问题的讨论。

首先是潘文焰的《生产性保护视角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认为节日传承被淡化、异化和矮化,需要强调文化生态,要以生产式保护视角来形成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系统,形成新的保护路径。

严弢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地域性比较》一文,强调非物质保护过程中不应该忽略“物”的特征,同时也应注意到人文生态的特殊意义。

刘慧的《在都市背景下:非遗产业化传承群体的困境分析》,通过对上海都市产业化企业的初步调查研究,认为当下的都市产业化传承群体面临了主体身份的模糊化、核心技艺的边缘化、非遗产品的概念化、传播空间的垄断化等多种传承困境,打破了非遗传承的生态平衡。

王永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都市遭遇——以荆州荆河戏为例》,认为出现了传承人老化、技艺缺失、后继无人、经费不足、政策不重视、观众群体萎缩、缺乏创新与活力的问题。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本组论文由蔡丰明研究员进行评述:
1、本组以非遗为主,大家关注民俗的应用研究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入手
3、对当前的民俗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理论知识和田野经验
4、提出的观点比较有新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描红阶段,选题具有挑战性和突破

存在的问题:
1、写文章要考虑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应该以通俗易懂为要:缺乏生动的个案分析或者理论的提升,很可惜。
2、如何坚持学科优势,又实现学科超越:掌握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如何突破民俗学本身框架的束缚,向文化学、社会学的扩宽。
3、在对问题的分析深度上仍然有所欠缺,未对问题现象的原因做研究。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第三组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民间信仰展开的讨论。

雷伟平的《地方文化与上海尧舜禹三官文化的发明》,讨论文化记忆如何将地方传说重新演述,发明尧舜禹三官的供奉传统,以及如何借助展演地方文艺来巩固尧舜禹三官崇拜传统。

张兴宇的《庙会运作与信仰逻辑的生成——以城镇化视域下的鲁南千山头庙会为个案》提出,通过庙宇这一有形神圣空间向无形神圣时间的营造,具体的神圣行为加强了神圣观念的建构,同时生成了信仰逻辑的自组织特征与意义。

张多的《城市化与“城中村”信仰民俗的保护——以云南省昆明市龙村为个案》,主要是以城中村为研究对象,将民间信仰作为一个切入点,研究“人的城市化”。

潘阳力的《城市化背景下以信仰为依托的温州城郊农村社区的文化存续与乡土认同——以鹿城区南塘三村为例》一文指出,在村落实体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延续村落文化有助于促成村民之间的重新聚合与乡土认同感的再生。

黄洁的《传统节日、区域空间与妈祖信仰的在地化——对桂北都柳江流域富禄镇与葛亮村花炮节俗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桂北妈祖信仰在地化的历史过程以及花炮节的当代复兴与传承,来理解历史发展和民俗变迁中的“村落”与“城镇”的动态关系。

亓明曼的《从冬至水陆法会及其仪式透视都市民间信仰形态——以上海龙华寺为例》对上海龙华寺的水陆法会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法会这一仪式性行为来透视民间形态的形态与特征。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