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讨论】民俗学发展重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回复 4# 的帖子

我也认可,这个问题首先是学术的定位,如果牵涉到权力、资源分配,我想放诸任何学科都有这个问题,不独属于民俗学一家。

民俗学的概念和理论出不来,个人以为,有学者对“民俗”的认知本身出现了偏差,不能理解“民俗”不是自然的实在,而是我们学者的建构,因而出现社会学化和人类学化的呼吁,就好像我们无立锥之地,开始焦虑和不安。首先自己的认同和表述非常重要,因而不适合总是以个案来批评大框架。其实,我们应该向最大公约数寻找可能性,不宜过于另辟蹊径,造成很多术语重复、叠加又排斥。此外,如果现在其他的学科还认为民俗学主要是在做传统之“俗”的描述,恐怕本身也存在问题,当然更说明了咱们自己学科建设给外界的导向也有问题,更重要的可能是第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得彻底。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TOP

回复 7# 的帖子

学术的“民俗”与民众的“民俗”一定要重合吗?多大的程度重合?学者的综合性成果能否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生活世界”?这个已经有周星、吉国秀两位老师讨论了。我觉得他们的思路很好,注意到了表述的差异,也明确了我们学术的有限性。正是因为存在研究主体和生存主体两个世界,因此不能老是对“民俗学”求全责备,不然就有杀人马者道旁儿的嫌疑。当然,时过境迁,现在学术界对任何学科的建设都是紧绷着一根弦的,咱们能够摸着石头过河犯犯错(何况咱们也没出多大问题)再修改的空间不是很大了,必须要成熟理性地逐步往前推进,所以啊,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滴。

我们不能听风就是雨,别的学科是要作为参照系,但是没有自己的时间轴,就真的容易不知所云,更不知道箭头指向何处。生活世界是重要,但是民俗事项真的就要弃之如敝屣,就没有任何学术阐释力(刘晓春教授与杨利慧教授的反思)?为什么历史学也会提出通过民俗研究历史,到底是因为“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是伪命题,还是这根本就是任何人文学科研究的起点、切入点呢?我觉得这些问题还要想清楚些,以后才会更利于我们与其他学科的对话。最近在读某本人类学作品和孙郁《谣俗谱》,发现他们解释自己使用某种概念的原因是“民俗学的概念还没有确立”(早期中国民俗学的概念建构),说明外界已经在使用或者兼顾我们的研究成果了,只是还很少,但是情况应该还乐观吧。当然,我也不是认为要圈养“民俗学”,只手遮天,只管咱们一亩三分地,别人就不准在里面蹦跶了。

回到多多说的那个例子。我倒是觉得这样才是好的。民众有民众的表述,学者其实也参与其中的知识体系建设,因为有一些时候,民众生活于其中,他们并不会有非常大的反应,“原来,这个很有价值”,“这种文化还要保护起来”。还要理解我们是在表述民众话语的同时,也表述了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不是替民众说话,民众和民俗文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否则我们在“改造民众”的时候,自己的思想可能也会被“改造”,还会让主体回避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个有前车之鉴。因此,要倾听谁在说话,但是观念更重要。

你们说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