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热闹啊!在家偷了几天懒,来迟了,不好意思啦。
说实话去之前我们是满腔的热情,根本就没考虑到什么安全问题,也没特别在意我们两是女生。直到去了那,可爱的师兄和好心的宁姐把我俩安排好了后说我们太唐突了,两个女生在外太不安全之类的,我们才意识到这样的确太唐突了。我强烈建议以后要调查的童鞋们,去调查之前一定要先跟地方取得联系,最好是让老师联系,要不然人家还真不买账的,可不是每次都像我们这么幸运的。说远了,回到这次调查上来。我们下午到的那,说明来意后,文化站站长宁颜艳(宁姐)给了我们大量的关于卸甲坪山歌的资料,我们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熟悉了解这些东西,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这个过程中拟好我们想问的问题,好在调查中不那么被动。
第二天原本是准备去山歌传承人宁远俊老师家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种种原因没去成,临时改成采访当地村民,山路不好走,还下着小雨,特别是问起山歌时我们听到的都是“不了解”、“现在没人唱了”、“不会唱”之类的回答,我们那个心寒呐。不过转念一想,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卸甲坪山歌的现状,虽然残酷可这就是民俗的现状,要是保护传承的很好,也犯不着我们来“抢救”了。这一天就在伤心与纠结中度过了,期待着明天跟“山歌大王”宁远俊老师的见面。
第三天在宁姐的带领我们见到了宁老师,由于山歌传承人是我们这次调查的一个重点,所以跟宁老聊了很多:和山歌的渊源,搜集山歌的初衷和搜集过程的艰辛,家人朋友的帮助,成功后的喜悦以及对目前山歌现状的看法等等。老人很淡然,由于经历得太多,很多在我们看来很气愤的事,老人都轻描淡写的带过了。多年来一个人搜集整理山歌,老人已在孤独中形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
第四天在资料搜集的差比多以后,我们和宁姐认真的交谈了一次,整个谈话的气氛比较沉重。聊到父亲宁远俊老师,宁姐除了敬佩外更多的是替父亲不值;聊到自己更多的事无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作为文化站站长很多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对于卸甲坪山歌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残酷的现实压不垮坚定的信念,宁姐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纸上谈兵,真正的保护措施和经费会落实到最基层的文化站的。
和宁姐聊完后我们的调查也就结束了,合影留恋后由于不忍继续打扰宁姐和师兄我两背着行李就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