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学位论文情况汇总(已更新至2015届)
世俗与神圣的对话
【作者】 廖海波;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3, 博士
【副题名】民间灶神信仰与传说研究
【摘要】 灶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颇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神灵。灶神信仰和传说是民间世俗生活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和驳杂。作为一个民间俗神,灶神又是中国宗法社会民间意识的形象化体现,是探究中国人国民性和文化心理的一个媒介。 本文首先从灶神信仰的历史发展角度论述了灶神的来历。灶神的原型从古至今纷繁复杂、说法不一,其中有古籍记载,近、现代学者的考证和民间传说的演绎三方面来源。有灶神是火神炎帝、祝融,灶神是黄帝演变而来的说法,还有灶神叫张单、苏吉利,以及灶神是女性神的说法。还有学者从图腾信仰、古文字音韵学等方面考证出灶神原型是图腾动物蛙和灶间动物蟑螂的说法。民间还有许多人间凡人成为灶神的传说。灶神走出原始社会之后,在其历史发展中承载了许多世俗生活观念,从最初掌管饮食之神,逐渐发展为“司命”之神和“一家之主”,主宰一家人的寿夭祸福。这与道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灶神还成为道教中的重要神灵,从他身上可以看出道教的一些思想。灶神的祭祀方式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一些主要的祭灶习俗如黄羊祭灶、送灶上天、灶糖祭灶、接灶等,以及与祭灶相关的一些习俗如送穷、跳灶王、老鼠嫁女等都有相应的演变过程。小年祭灶的时间也是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才被固定为每年的腊月二十二(或二十四)的。灶神信仰及其传说有着主要形式形态的较为普同性的模式。这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另外,无论汉族、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有关灶神的民间传说,灶神形象繁杂多样,祭灶习俗也是在普遍性上存在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灶神信仰是民间世俗观念的产物,实际上,神灵完全是人心造的产物,是种种凡俗世相的投影。民间信仰完全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心理需要,而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透视灶神信仰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信仰观念。信仰习俗和民间传说除了显性的叙事层面,对它们的考查,还要深入到象征层面。灶有着家庭和祖先的象征意义,灶神被称作“一家之主”,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产物,一方面民间意识在官方文化和国家意识的压抑之下呈现出接受的状态。另一方面民间意识又呈现出对国家权力话语的消解和对立。这在灶神信仰和传说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凸现出来。 人的文化性决定了原型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作家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灶神原型是文学作品在灶神信仰叙事和象征两个层面的守旧和翻新,它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阐发。
【关键词】 灶神; 民间意识; 民间传说; 宗法社会; 中国民间信仰; 世俗生活; 民间文化; 道教的影响; 老鼠嫁女; 祭祀方式;
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
【作者】 李小玲;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3, 博士
【摘要】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人们对他多有评论和分析,但关于他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却鲜有人论及。笔者以为,这是胡适文学观中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本课题选择民俗与文学交叉的视点,着眼于探求胡适文学观中民俗理念的独特性和开拓性。 因为本文的思考是对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进行较全面而系统的考察,本文的主体部分将分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胡适文学观中民俗理念之成因;第二大板块是胡适民俗视野中的文学观之表征;第三大板块是胡适俗文学观的影响及价值评判。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导言的第一个部分,在对民俗概念诠释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论述对象——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第二部分是对胡适文学研究的学术回顾,第三部分是对本课题的几点思考,包括论文提出情况的分析,论文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内容等。 第一章 中国乡土情怀的积淀和民间文学的浸润 本章分为四个小节:女性情结的积淀;桑梓情怀的沉蕴;徽州文化的濡染;时代潮流的感召。母亲情结抑或女性情结和桑梓之情熏染熔铸了胡适的民俗情感,徽州文化的传统理性积淀合力促成了胡适平等观念和民俗意识的形成,而文化下移的时代潮流又为他民俗情感的外化即以民俗学业内的民间文学为突破口的文学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契机。 第二章 西方民俗意识的烛照与实验主义的导引 本章为三个小节:美国民主政治的洗礼和基督教文明的感染;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迪;实验主义科学方法的引导。美国的民主政治和基督教精神强化了胡适业已形成的民俗意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民间返回民间的文学运动的成功经验又给他以启示,杜威的实证主义哲学则为他领导中国文学革命提供了哲学武器和科学方法。 第三章 文学革命: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 本章共分为俗民思想文艺观;白话文学即俗民的文学;俗民文学理论的建构三个章节。胡适的俗民思想文艺观决定了他文学观中的思想预设成分,白话文学观和俗民文学理论的建构都是其民俗理念在文学中的投影。 第四章 民俗学意义上的文学方法论 本章具体为如下三个章节:方法论的发生和民俗学上的意义;民间歌谣和“比较研究法”;中国古典小说考证和“历史演进法”。方法论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思考,宏观至“评判的态度”、“历史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等哲学思想方法,微观到论胡道又字观中的民俗理念“历史演变法”和“比较研究法”的实践操作方法,都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第五章胡适的和声与论敌 本章主要从三条主线进行概述,一是民俗学方法的继承—以顾领刚、董作宾为例;二是从《白话文学史》到《中国俗文学史》;三是从学衡派看胡适民俗理念的偏差。从胡适的影子与和声中,看其俗民文学观的影响之大、波及之远,从胡适的论敌与反调中,反观其俗民文学理论和方法的空疏与偏颇。 最后通过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潮之探寻来凸显胡适于中国现代民俗学上的贡献,这既是对本文写作的一个交代,也作为本文的结语部分。
【关键词】 胡适; 民俗; 文学;
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
【作者】 郑土有;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4, 博士
【摘要】 吴语叙事山歌是指流行于吴语地区民间、用吴方言演唱的,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两个以上人物出场的韵文作品。根据篇幅长短,可分为短篇、中篇和长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五姑娘》的公开发表以及大量叙事山歌的相继搜集整理,长篇吴语叙事山歌在学界引起了轰动,也曾发生过一场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伟大的发现”,打破了汉族无长篇叙事诗的定论,也有人对它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因为中国民间文学界热点转向民俗学研究,对长篇吴语叙事山歌的研究也转入低谷,但事实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本文从吴语叙事山歌的演唱传统出发,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文本分析,力求深入到它的“本体世界”之中,探求它的传承、编创规律,给它以合理的定位。 本文共分七章。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吴语山歌、吴语叙事山歌发展史、搜集整理史、学术史的回顾,是一种学术上的梳理;第二、三章属第二部分,是对吴语叙事山歌基本情况的分析和判断,根据现已发掘的三十多首中长篇叙事山歌,分析它的主题类型、地域分布特征;从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角度探讨其生成的各种内外因素;第四、五、六、七章属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探讨叙事山歌是在怎样的语境中演唱的,演唱的三种典型形态及其特点和功能,演唱传统中逐渐形成的各种叙事类型套式,长期的山歌演唱传统是如何模塑一代又一代叙事山歌歌手的,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歌手是如何传承的,歌手在学唱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他们是如何在演唱过程中采用“调山歌”手法将各种现成的套式巧妙地运用于叙事山歌的编创活动的等等。 通过上述初步研究,我认为吴语叙事山歌是吴语地区山歌演唱传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短山歌基础上逐渐丰满、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丰富的、各个层次的套式,为歌手编创长篇叙事山歌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山歌(包括叙事山歌)演唱是旧时吴语地区民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时刻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是人们最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同时也是他们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吴语叙事山歌是优秀歌手运用“调山歌”的手法编创而成的,它从来没有固定的文本,一次演唱过程结束就标志着一次编创的完成,由于一次连贯演唱的机会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一套一套分时段演唱,每“套”可以单独唱,也可以“连牢唱”,这种演唱习惯形成了其结构松散、弹性大、生长点多的特点。总之,吴语叙事山歌是一种具有吴语文化特色的自成体系的活态的口头叙事诗。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吴语叙事山歌; 演唱传统; 表演语境; 套式; 歌手;
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
【作者】 常峻;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4, 博士
【摘要】 中国新文学发展伊始便与民俗学结合在一起的天然联系,为我们从民俗视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拓荒者。本文从民俗文化视野观照周作人的文学思想及创作,着重考察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民俗文化观,及其在周作人文学思想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并探讨周作人以民俗学视角观照文学的缘由,确立其作为文学的民俗文化批评开拓者的历史地位。 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综述周作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第二章从社会、时代背景、区域文化传统和个人文化选择的角度,阐释周作人选取民俗学视角观照文学的原因,侧重分析周作人自我文化建构的心路历程——浙江越文化传统的浸润给周作人以民俗学的感性认识,而世界民俗学的理念赋予他注重民间文化的理性精神;第三章考察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及先锋意义;第四章进一步探讨周作人的民俗文化观,分析他确立的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兼及他从民俗学视角进行的中国文化研究;第五章分析民俗学理论及民俗文化观在周作人文学思想生成中的影响,着重论述周作人关于文学起源和文学发展史的民俗学阐释、文学的民俗人性观,以及从民间立场出发所具有的“平凡的人道”、“有情的滑稽”等文学审美原则;第六章从创作实践方面,探讨周作人文学作品的民俗文化意蕴,进一步论述周作人将文学与民俗结合在一起的实绩,并揭示二者以“人”为核心的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从而呈现出周作人较为完整的文学风貌;最后是余论,指出这一研究的启示。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周作人; 民俗学; 民俗文化观; 文学思想; 文学创作;
俗文学的地域个性与都市消费情结
【作者】 柯玲;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5, 博士
【副题名】清代扬州的个案观照
【摘要】 清代扬州是个引人注目的大城市,它不只经济十分发达,文学艺术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辉煌峰顶。以清代扬州俗文学作为个案,对它的盛衰成因与文化特点试从地域文化个性视角进行分析,既是继承扬州俗文学传统的现实需要,也是复兴扬州俗文学事业的理论准备;还是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展的今天,为适应提高市民素质迫切要求所作的有益探索。 本文共分6章。第1章为“清代扬州俗文学活动述略”。清代扬州俗文学界名家辈出,名作如林。虽然没有建立社团,标榜门户,但共同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却使扬州的俗文学具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风韵与标格。他们以描写风土、反映现实为己任,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扬州派”。俗文学活动的主体是普通的市民与艺人以及一批知识分子。清代扬州俗文学述略,笔者用了最粗略的划分,即按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口承俗文学活动和笔传俗文学活动。口承俗文学活动中又根据功用的不同侧重将其分为:侧重叙事的扬州评话、侧重抒情的扬州戏曲。其中扬州戏曲还可以分为扬州戏剧和扬州俗曲。笔传俗文学活动分为:竹枝词、风土笔记文章以及侧重游戏的扬州灯谜诗钟等等。 第2~5章分别从“文化地理条件”、“历史传承脉络”、“都市民俗风情”、“生产消费特征”方面分别剖析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各种因素。笔者从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社会地理条件中提取了三个代表:即水、盐和杨柳;从“诗文扬州”、“歌吹扬州”和“礼俗扬州”三个方面来分析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历史积淀;从“方言民俗”、“仪式祭祀”、“茶肆书坊”、“行规惯制”四个角度来梳理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都市民俗风情;从“实用性”、“夸示性”和“人格化”三个层次提炼了清代扬州俗文学的消费特征。 第6章为“清代尾声中的扬州俗文学活动”,简析了清末扬州俗文学活动中几种“相反相成”的比照关系,从以后兴起的“鸳鸯蝴蝶”来看其对清代扬州俗文学活动的“精神延续”。最后对当下都市俗文学蓬勃发展之必然趋势作了反思。笔者觉得俗文学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是本土的,这一点无法改变。发展中既要保持与时代同步,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既要有广博的胸襟,又要有前卫的意识。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清代扬州俗文学; 文化地理条件; 历史传承脉络; 都市民俗风情; 生产消费特征;
涵化与归化
【作者】 毛巧晖;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5, 博士
【副题名】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
【摘要】 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是在承继晚清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间文学学术积淀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国重视民间文学的传统以及当时中共领导的核心地区延安的文化生态环境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学在中国政治体制影响下发生了涵化,同时民间文学本身固有规律产生地张力,使得这种偏移向本位归属,在这种合力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民间文学”,它被当作单纯的文学来对待,与民俗学研究完全隔离,同时知识分子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构建了一个想象的“民间”,与真正的民间产生隔阂,这一理念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语境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而且从客观上也促进了当时民间文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后来的民间文学学术研究承继了这一研究理念,那就是对民间文学的研究落入单纯的文学巢臼,而且研究者不能真正站在民间的立场,而是陷入自己构想的“民间”中,但没有将科学的研究经验继续深化和发扬。这样随着特殊历史语境的消失,这种理念就成为当今民间文学学术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瓶颈,因此当今民间文学学术界必须转变观念与立场,才能使得民间文学的研究发生质的飞跃。 本文本论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清朝中后期,中国特殊的社会形势,使得知识分子积极地寻找拯救民族之路,在向外国学习中,他们发现了民众,将目光定格在了“民间”,因此这一时期就形成了“民间”思潮的先声,在这样的情形下,知识分子中间形成了对民间文学零星、片断的看法和理解,也就出现了前学科的民间文学理念,而这就为延安时期民间文学的出现作了学术积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民俗学伴随着新文化运动诞生,与文学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者涉及民间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文学革命,因此它只是文学革命的一种工具,也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研究的文学性倾向,这一传统在延安时期得到了极至发挥:而文学革命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而形成新的民族国家,文学革命的提倡者当时处于启蒙者的立场,这样他们就从民间文学中寻找与启蒙一致的思想,因此他们构建了一个想象的“民间”,这一理念在延安时期得以延续;第三章论述了影响延安时期民间文学的发展和兴盛的另外两个因素,即中国重视民间文学传统和陕北生态环境中丰富的民间文化蕴涵,前者使得延安时期中共在民间文学领域形成一套较成熟的政策,将民间文学纳入到了文学的体系,而且将其作为结合群众的一种表现,成为更好地领导群众,让群众了解中国政策的一种方式;后者则为延安时期解放区民间文学的兴盛提供了环境境遇。第四章通过对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对民间文学的改造、作家的民间文学创作以及民间艺人的民间文学这四个层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民间文学”的涵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涵化; 归化; 延安时期; 解放区; “民间文学”; 民间;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
【作者】 刘颖;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6, 博士
【摘要】 晚清和五四这两个阶段确立了中国现代性由器物、政体到精神文化,由“强国保种”到“新民”再到“立人”的启蒙主义价值体系的架构,而此期的文学则感性地体现了晚清至五四中国现代性发生和构建的历史过程,也因此被称作启蒙文学。启蒙价值体系中的“种”、“民”、“人”、“国民性”等概念则暗含了民俗学的研究范畴,“强国保种”到“新民”再到“立人”的启蒙主义价值的渐进实际上也指示了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理念在中国的滥觞、运用、确立的过程。基于这一思路,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学与风俗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入手,确立从民俗学的角度来探究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发生、确立以及文学创作的形式与内容的转化等问题,理清清末民初及五四的民俗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内在关系,即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发生原因,怎样发生以及发生状况如何等问题上,民俗及民俗学理念究竟起到了什么样或多大程度上的作用。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之形成”,主要探讨晚清社会在西学影响下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的转变、文学运行机制中新因素的出现以及传教士这一新型民群的文化影响尤其是对他们对中国社会风俗的批判与改造思想等对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启蒙民俗思潮。假借进化论之名而被介绍到国内的西方民族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又促使中国民俗学的滥觞。以上这些可以说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提供了一个民俗学的语境。 第二章“文学观念转型开端的深层民俗学机制”,主要是对于文学观念转型背后的民俗学理念的挖掘。小说、戏曲一改其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地位而被视为“文学之最上乘”,文学由“载道”的政治附庸地位转向独立的艺术门类的悄然开始,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另一方面得力于晚清民初的民俗理念尤其是注重民俗比较以及人心风俗的改造——的推动。而创造新文学的第一人梁启超提出的新民说,则是晚清“人心风俗”改造理论之集大成。他所倡导的三界革命,就是为如何“新民”而找到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小说界革命,从此揭橥文学的国民性改造主题,并且将小说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章“现代转型的确立期文学与民俗学之血缘关系”,从文化立场观念的转变与民俗学的确立、五四时期的文艺民俗观、新诗与民歌的关系、问题小说之问题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乡土小说的确立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五四时期文学与民俗学的这种密切关系。 第四章“文学表现主体的确立与民俗学之‘民’”以及第五章“文学旨归的定向与民俗学之‘俗’”主要是从内容上来论述转型期文学与民俗学的关系。从 更多还原
【关键词】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民俗学语境; 深层民俗学机制; 表现主体的确立; 文学旨归的定向; 文学的世俗精神;
中国异类婚口传叙事类型的地域性研究
【作者】 王晶红;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6, 博士
【摘要】 民间叙事研究,是民间故事研究的延续。地域性研究是针对故事类型的历史传承性研究而提出的,因为类型文本更具有地域间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使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这本工具书,确定以几则代表性的中国民间“异类婚”故事类型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作为活态的、口头传承叙事文本之地域性问题,阐释其地域性表现特征及成因;同时,也兼论地域民俗文化空间的整体性问题。研究方法上,借助符号学理论进行故事“母题”层面上的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地理方法进行时空结合的文化研究;研究意义方面,通过地域性研究剖析了语言文学艺术的原生态民俗本质,并对心意性民俗地理做出探索。 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从“人地关系”、“民俗符号”、“文化圈层与空间”几个角度论述异类婚口传叙事与民俗地理的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先验式的预设阐述于具体的资料分析之前。第三、四、五、六、七章分别进行具体的异类婚故事资料分析。其中,第三章,论述仙妻故事类型中角色母题、巫术母题与自然生态物种分布、乡土俗信间的密切关系。第四章,论述中国龙女故事结构形态特点,阐述了这一叙事文本的形成演变与地域信仰控制力的关系。本文认为:作为中国王权统治的龙神信仰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力直接影响了口传叙事文本结构形态的演变。第五章,论述中国巫女故事中多重信仰融合的地域传承特点。同时指出民间口传叙事中表达了人类心灵中的二元对立结构,这种结构作为一种文化原型普遍存在于文学创作及生活世界中。第六章,论述中国“猴儿娘”故事类型的成因。通过韩信传说,指出以男权话语为主导的国家政治制度、以及中国民众审美理想对故事的创编。韩信传说形成了以汉族民众生活区为主的传承地域。第七章,论述433D蛇郎故事类型、440A神蛙丈夫故事类型、465A1羽人丈夫故事类型的地域性特征与成因。指出,相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统治而言,地域性族群文化对口传叙事的影响力也十分鲜明。 总的来说,异类婚故事类型的民俗地域差主要是“母题”上的地域变异,这种变异往往与口传叙事发生的自然气候条件、与自然生态物种的分布、地域乡土俗信、国家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制度、地域性的族群文化有关,这些因素直接造成活态的类型性口传叙事之地域差异。 第八章,本文运用地方志、民俗田野调查方法,就一地的民俗文化空间进行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口传叙事文本是讲述中的文本;口传叙事是民俗空间的文化构成要素之一,与地域性的景观文化相依相偎,配合地域乡土信仰仪式展开叙事。当今“活态的”异类婚故事往往生存于古老的农耕社会中,类型的地域性研究,可以大致确定一则类型的区域特征,故事内容的变异直接与当地的器物文化、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地域性; 异类婚; 口传叙事; 类型; 母题; 民俗空间;
民众生活理想的视觉展演
【作者】 尹笑非;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7, 博士
【副题名】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的理论阐释
【摘要】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是通过谐音、寓意和变形的手法,用吉利祥瑞的物象符号表达民众日常生活理想的独特视觉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民间俗信,是民众生活智慧和文化心理的外化符号,是民众日常生活理想的视觉展演。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道德内涵、民族审美情趣、形象思维方式,是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既古老又时尚的艺术形态。论文建立在丰富的田野调查和图像搜集基础之上,走访了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北京、安徽、辽宁等地,旨在对吉祥图像进行资料和理论的双重梳理,着眼于吉祥图像在当代的生存内容、方式和际遇,做出深入探索。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对吉祥图像的研究现状和意义进行概述后,对文中吉祥图像的定义进行了细致阐述,并对其研究范围进行了简要的界定。第一章由表及里地对吉祥图像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从其表层构成分类方式到其中层附属的吉祥语和传说故事,到其深层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随后几章则以“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的“吉祥”、“民间”、“传统”、“图像”这四个关键词为基准,分别从吉祥的生活理想、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的影响、视觉图像的思维四个方面予以分别论述:第二章以“吉祥”为核心,先是纵向梳理了吉祥图像产生发展的历史,继而横向对吉样图像表现的精神理想,尤其是在当代的生活理想作出分析和个案研究。追古溯今地将吉祥图像这一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活态艺术呈现出来,并通过个别的原型透视整个吉祥思想观念的内涵,追溯中国人浓厚的求吉思想形成过程和原因。第三章以“民间”为核心,分析了吉祥图像的创造和接受主体“民众”的群体构成,分析了吉祥图像的民间信仰性质和其日常生活审美化表征。第四章以“传统”为核心,论述了吉祥图像思想内容上受儒释道经典文化的影响以及变异,并以吉祥图像为例,提出上述经典传统之外的民间传统,同样以非文字的方式表达了一套系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第五章以“图像”为核心,论述图像是更接近本民族思维习惯的表达方式。继而从微观上讨论了吉祥图像色彩与构图的视觉效果,并在视觉浪潮的文化背景下对吉祥图像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的结语部分结合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对吉祥图像的传承和保护和研究工作谈了个人的看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提出了总体的规划。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吉祥; 民间; 传统; 图像;
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
【作者】 戴岚;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7, 博士
【副题名】英国十九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研究
【摘要】 十八世纪前后,英国女性作家文学创作兴起,并渐渐进入男性话语所统治的文坛,此后的维多利亚时代,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小说家”,从此揭开了女性写作小说的新篇章。童话长期以来“寄生”于民间,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文人才开始自觉地创作并使之逐渐成为独立的文类,其中,女性也显示出种种参与的痕迹。将英国维多利亚前后女性小说与童话作比照,首先,是缘于女性与儿童的社会边缘性处境,“弱者”的叙述话语体现了她们内里相通的精神情态,女性作为孩童最亲密的启蒙者,也成为童话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女性创作与童话之间或明或暗、千丝万缕且无法割舍的关联为我们从童话模式角度理解女性小说提供了可能。而深入了解童话概念的演变、发展,更进一步彰显出知识女性在童话独立化过程中所发挥的潜在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文艺民俗学的视角,从源于民间的童话这一侧面切入,考察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的某些特质,经由发生、叙事、主题、结构形态以及审美等方面入手,深化我们对该时期女性作家小说之童话性特征的认识。本文追溯女性与童话之间的必然关联、女性书写的童话思维模式、叙事方式等问题,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女性经典小说与童话内涵作了比照和文本分析,力图细致、全面呈现的内容,除了女性小说与童话创作表层相似性,还有两者深层的同质特性。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关于女性创作”,主要探讨作为社会边缘的女性的创作环境、生存状态,“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纷纷以边缘的身份展示平淡但却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相,在小说话语中反馈自我的主体性,女性主义批评肯定了女性话语建构的过程,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它的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从边缘向中心的迈进,累积了几代女性的抗争,从被迫“失语”到主动建构,从被书写的客体到积极张看的主体,她们在边缘与中心的游走摆荡的写作的历史,清晰地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她们自始自终,是叙事的主体。第二章着重于“童话”这一文类的起始、演化和发展。童话并非是由儿童创作的,它最初不但是一种成人的叙述,并且是以成人自己为受众的叙述;童话来源于民间,其故事元素存在于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之中,但伴随着对“童话”内涵的误解,和启蒙运动前后包括女性在内的知识分子的不经意的叙事“策略”,它逐渐成为独立的文类。而这一文类的独立,标示着人类对“童年”的发现,影响深远。“童年”的发现和女性作为“人”的发现几乎始于同一历史地平线,这为考察两者的关联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三章“女性小说与童话创作的同源同构”从发生的角度深入探析,指出童话的兴起也是女性介入社会话语、建构社会身份的发端。女性深入创作的过程经历了民间故事的书面化、经典化,并逐步走上自觉自在的书写,这与童话的萌芽轨迹有某种同构性。第四章关注“女性创作的童话叙事方式”这一话题,从童话和小说的再生态环境——沙龙,考察两者“说故事”的类同叙事,在故事演绎过程中,情感的交流以及人物日常对话的陈述形式,使女性小说创作与童话拥有共同的私语空间。文本所具有的内在的和谐性、情感的超越性因素,需要我们以立体多元的思维方式来透视两种叙事文类的本质内核。第五章“女性话语的童话化内涵”从主题的角度指出,女性作家的童话化内涵是多元综合的,道德感、灰娘追求、善恶角逐等话语主题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都曾出现,“二元对立”式价值评判主题在女作家笔下屡见不鲜,超自然的鬼怪故事回荡着哥特式小说的阴魂,而爱的主题在女性小说和童话中获得永恒的定义。第六章“女性创作之童话形态与原型意象”从文本结构的角度,试图用普罗普的形态学方法,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关照作品。第七章“女性创作的童话审美情趣”从审美角度,探讨女性小说与童话如出一辙地将艺术提炼的真、善、美与生活中的理、智、情相互融通,最终外化为文本式的心路记载,而内化为精神领域的人文诗性关怀这一审美特征。第八章“女性创作的童话策略”指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作家以自己的话语/书写实践试图破解男性话语的魔咒,她们籍由“姐妹情谊”,小心翼翼地采用替身策略树立自我的规范,以象征性的表述手法建构自我的真实形象,她们不自觉地重述并重塑童话。 更多还原
【关键词】 英国十九世纪; 女性小说; 童话模式;
颠覆与顺从
【作者】 周晓霞;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7, 博士
【副题名】再读中国机智人物故事
【摘要】 机智人物故事,是指由一个特定的机智人物作为主人公贯穿起来的、富于幽默滑稽色彩的系列故事。在国际通行的民间故事AT分类法中,这类故事部分归入生活故事类,多数归于笑话类。在中国,对该类故事的研究发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徐文长故事研究,而“机智人物故事”的术语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祁连休研究员首先提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机智人物故事研究的高潮。1984年召开的全国性的“机智人物故事学术研讨会”是该领域的里程碑。2001年出版的祁连休先生的《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是该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之后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纵观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的历史,笔者认为研究者比较注重从现实出发,用社会批评、阶级斗争等角度来审视这一形象和故事群;研究的导向也多从正面来评价这一群体,把机智人物看作是普通民众智慧的精英,甚至被当作民间文化英雄来看待,而对机智人物故事中所蕴含的多棱文化信息尚研究不够。本文将以文艺民俗学为视角,尝试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后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对机智人物故事进行重新审视,客观分析机智人物故事备受欢迎的深层社会因素,探讨机智人物调皮任性、滑稽幽默和爱耍欺骗手腕背后的动因,引发人们思考严肃的文化价值和世俗秩序与人的自然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通过梳理中外机智人物故事研究的历史,指出该研究领域目前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作者的主要观点。第二章从机智人物故事背后的社会图景入手,分析类型和非类型化的机智人物故事中所隐含或折射出的或清晰或模糊的信息,从而得出这种清晰和模糊对机智人物故事再生及流传的特殊意义。第三章将机智人物看作世俗秩序的“颠覆者”,分别从文学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来探讨机智人物故事中的阈限以及其和社会秩序的关系,剖析其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第四章从机智人物的社会特性出发,探讨其相互矛盾的特点,他们或贵或贱或善或恶时贤时愚,造成了扑朔迷离、难以言说的审美效果。笔者尝试在几对相互对立的关系中去找寻他们的位置,揣摩他们的身份。第五章则通过分析归类机智人物采用的机智手段,探讨中华民族尚智重文的传统对这类故事流行的影响。最后一章将机智人物故事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话语结构中审视其机智手段的本质,指出机智人物不按常规,试图颠覆世俗秩序,但反过来更使人意识到秩序规矩的存在。论文从颠覆和顺从两个相反相成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机智人物故事中的反叛规矩行为和顺从心理的意识形态本质。机智人物体现了一种原始存在,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混同体。机智人物是社会维系和转变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社会中如果没有这类人物,则会处于停滞状态,不会产生变化。与此同时,机智人物反过来又强化和维系了世俗的社会现状。对这类叙事的研究有助于引导我们反思这样一对关系:基于人类理性和日常习俗形成的规范制度和人的自然本性发展之间的平衡。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本文研究关注的重点。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 颠覆; 顺从;
市民文化与都市想像
【作者】 华霄颖;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7, 博士
【副题名】王安忆上海书写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文学迅猛发展,都市文学的研究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都市文学的内涵、外延,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的关系等等都成为研究的热点。因而,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显出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王安忆以温婉细腻的笔触,书写特定时期的弄堂生活,在繁复琐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凸现了城市的本质,蕴蓄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特质。因此,本文运用文艺民俗学理论,研究上海市民文化如何影响、制约王安忆的都市想像,而后者又如何呈现出王安忆对于上海市民文化的情感凝聚。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在对评论界二十余年王安忆上海书写研究的综述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在回顾中国与西方都市文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概括市民文化与都市文学互融共生的关系,并论述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着重论述其对上海近现代都市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论述王安忆与上海的关系。通过回顾王安忆儿时的弄堂生活,分析她如何被市民文化涵养同化,并在创作中从自发到自觉,表现文化身份认同的主题。第三章和第四章勾勒王安忆对于上海的都市想像全貌。王安忆想像中的上海是凸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都市,表现在上海市民社会的时空建构、锦衣玉食及世故人情三个方面。在异质文化的映照下,上海市民文化又体现出与乡村的隔膜与偏狭心态以及在全球化处境中的尴尬境地。为了抵抗逐渐粗鄙化的现实,王安忆在农村题材中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方式。第五章从故事、人物及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市民文化如何通过审美原型模式影响王安忆上海书写的审美特点。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王安忆创作经验对当代都市文学创作的意义。本文附录为作者对王安忆旧居田野调查的纪录。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文艺民俗学; 市民文化; 都市想像; 上海书写;
诗意的家居
【作者】 衣晓龙;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09, 博士
【副题名】明清徽州民居的审美研究
【摘要】 民俗学是研究人类传承性生活模式的学科,在民俗中,生活样式是表象,背后是人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文艺民俗学的任务之一则是将民俗生活模式作为审美研究对象,从而揭示模式中内含的民众心灵生活之美。民居这一民俗事象作为民众的“家”居同样具有文艺民俗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论文选取中国传统民居中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民居为研究对象,突破民俗学界传统研究中侧重关注民居中仪式、习俗的研究窠臼,将民居置于文艺民俗学的视域下进行审美研究,重点挖掘其作为生活艺术的美学内涵,并将民居提高到民众诗意心灵图像的物化表达的层面进行解读。论文综合运用民俗学、文艺学、美学、建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以田野考察、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三重论证法”为研究方法,以文艺民俗学为理论工具,尝试对徽州民居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论文的绪论论述了建筑、民居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并对中国传统民居(含徽州民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梳理,对论文的关键概念和思路予以阐述。除此之外,论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天时、地利、人和”即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人三个角度来阐述徽州民居艺术风格的形成,以说明徽州民居是徽州先民在处理“天、地、人”三者关系中做出的最佳选择,不但满足了遮蔽、栖息的功能性需求,更具有独特的诗性气质。生活艺术体现在生活方式中,生活方式又以民居为载体。第二章则着重从传统文化对徽州民居艺术特征、美学风格的影响入手,以“统辖”、“渗透”、“润泽”为关键词具体阐释“儒道佛”三大传统思想对徽州民居的影响,并由“俗”世力量将三大思想消解俗化为民间俗信,使徽州民居“充溢”着生活的诗意。第三章则将徽州民居作为民俗事象,从“民俗意愿”、“民俗智慧”和“民俗技艺”三个视角进行民俗生活审美的赏析,进一步说明徽州民居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典范之作。第四章则将徽州民居视为先民诗意心灵图像的物化表达,从时空两个向度阐释其艺术气质的形成过程。第五章则将徽州民居置于历史演进的视野下,进行了从传统到现代艺术品格的转换考察,推而广之地思考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活艺术和诗性智慧在当下的意义、存在的可能和方式,提出当下民居建设重归“家”居的设计理念。结语对论文未尽之意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补充说明,并对选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及目标进行了展望和交待。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徽州; 民居; 审美; 诗意家居;
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
【作者】 沈玮;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0, 博士
【摘要】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它们结构稳定、言简意赅、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汉语俗语不仅反映着汉语的语言特点,具有语言学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展现着鲜明的文学色彩,并且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汉民族民俗文化信息。本论文在分析了汉语俗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文艺民俗学视角出发,以文艺作品中的汉语俗语及其下属类别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全面解读汉语俗语这一结合了语言、文学、文化的特殊的立体形态,重点研究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与文艺及文化的相互关系。通过文艺作品考察汉语俗语与文艺的关联和对文艺创作的积极影响,通过民俗事象展现汉语俗语对汉民族文化的反映,强调俗语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与语言图像的特征。本论文除绪论以外共分六章。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汉语俗语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对汉语俗语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语言学的层面,缺少对其文学性、文化性等其他独特性质的整体和深层把握。由此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虽然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不在汉语俗语的语言问题,而侧重其与文学、文化的关系,但是毕竟俗语的第一性质还是语言。因此第一章“汉语俗语的概念和范畴”,通过汉语俗语与其他相关语类的比较,提出了本论文对汉语俗语的界定标准,解决了汉语俗语的概念和范畴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汉语俗语的文学基因解析”,从汉语俗语的一般特征切入,指出汉语俗语是最短小精悍的民间文学形式,并讨论了其作为民间文学的语言特征: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接着以文学理论的“文学语言”概念为指导,又概括出汉语俗语形象生动、节奏鲜明、情感丰富、虚实相生的四大文学语言特质。同时本章还介绍了汉语俗语常用的一些文学修辞表现。第三章“汉语俗语与文艺的联姻”,回顾了先秦至今汉语俗语与文学、戏曲、曲艺等多种文艺形式的紧密关联,强调汉语俗语与文艺的互相推动,包括俗语对文艺创作的积极影响和文艺作品对俗语的推广传播。第四章“汉语俗语与文艺联姻的基础”,在上一章对汉语俗语与文艺关联的历史考察基础上,先由不同文体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汉语俗语进入文艺的合理性,接着强调了文艺作品中的汉语俗语在设置典型环境、勾勒人物形象、烘托主题思想、产生艺术通感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优越性。汉语俗语不仅是文学的语言,而且还是不脱离文化场景和情感因素的语言。第五章“汉语俗语的语言图像机制”,结合图像理论,分析汉语俗语的语言图像特征,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汉语俗语的语言图像机制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文学呈现出草根化、图像化、狂欢化的创作特点。最后一章“汉语俗语文学化的现代嬗变与传承”,注重俗语在现实社会中与文化文艺建设的紧密结合。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汉语俗语; 文学语言; 语言图像;
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
【作者】 潘倩菲;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10, 博士
【副题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的上海民俗戏曲研究
【摘要】 本论文将文艺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在都市民俗学的视野之下,通过特定时期上海民俗戏曲在上海都市民俗生态中的生成、发展和繁荣,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分析阐述20世纪30年代前后上海民俗戏曲达到鼎盛的原因,为今天的民俗戏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论文首先通过“民俗戏曲”概念的界定,将“中国传统戏剧”意义上的戏剧和中国曲艺两大类同时纳入研究对象,并借由这一概念强调了两者与民俗的特定联系以及天生所具有的“民俗”的内涵。这一概念的产生,为民俗戏曲和上海都市民俗生态的相关研究做了铺垫。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篇论文阐述的基础。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把民俗戏曲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把恢复和构建上海都市民俗生态作为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的原因。文章指出从文艺民俗学的专业角度来说,研究民俗和文艺的相互影响,探索民俗学关照之下的文艺发展之路,是一个必要的命题。同时在民俗的视野下进行文艺研究既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也拓宽了研究的角度。另一方面,戏曲所面临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正是传统文艺所面临的困境。如果能充分认识到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民俗戏曲和文艺的生存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实都市民俗生态语境中,一定传统民俗生态的恢复和构建,来保护民俗戏曲以及文艺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也就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因此这正是本论文选题的意义所在。第二章则是贯穿整篇论文思想的理论基础。说明了文艺民俗学和都市民俗学在上海民俗戏曲研究中独特的研究角度和应用。同时特别提出了“都市民俗生态的文艺指向”和“地域民俗差”两大概念,前者是联结起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研究的内在纽带,它是都市民俗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后者则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在整个生态空间中的多重民俗结构。尤其是心意情感上的地域民俗差,强调在同一生活空间中存在着的精神需求和归属感上的明显差异。论文强调了都市民俗学视野对于民俗戏曲在都市场景下的研究如对城市特质、城乡差异和都市化过程的把握上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之上,论文的第三章到第五章试图从都市民俗生态的角度来理解上海民俗戏曲的发展过程,阐述了上海民俗戏曲在上海都市民俗生态下生成、发展和繁荣的过程及原因,并将上述三阶段概括为都市民俗生态孕育了民俗戏曲的真正的形成和定型、对民俗戏曲的发展起到制约的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促成了民俗戏曲的繁荣兴盛的发展历程。论文首先在第三章中从共性出发,分析上海民俗戏曲在都市民俗生态中整合和认同的具体表现,证明它们在新的都市生活场景中发生改变的必然性。在第四章通过具体分析进入上海的各种剧种和曲种的变化,包括它们各自如何以“新生”、“演绎”和“变形”的方式来适应新的都市空间并和都市民俗生活发生一定形式的关联,以此来表明上海都市民俗生态对上海民俗戏曲生存的重大影响。第五章主要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上海民俗戏曲的面貌作为资料背景,阐述民俗戏曲繁荣的原因,强化了都市民俗生态“立体”“和谐”“稳定”的理念及其重要性。在论述过程中,始终以“生活相”为基础,通过对日常生活种种现象以及细枝末节进行梳理、整理和归纳的方法,描绘出都市民俗生态的整体场景。论文的第六章,关注到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将目光转向今天的上海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今后的发展。通过民俗戏曲新民俗生态环境的培养和对民俗戏曲新受众体的探讨,也通过现实中的新现象,提出了问题和设想。论文总结第三章到第五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指出如何在既保持传统、又不背离现实民俗生态的基础上,随着时代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民俗戏曲进行合理的重塑的问题。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民俗戏曲; 都市民俗生态; 上海;
洪迈与《夷坚志》的民间性问题研究
【作者】 叶静;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0, 博士
【摘要】 从民间的视角考察文人作者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生态,能够在老套的文学史叙述框架之外获得富有新意的理解;对古代文人价值观念中的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作细致的研讨和分析,也能为现代的知识精英与底层写作提供可贵的历史参照。南宋士大夫洪迈(1123—1202)通过《夷坚志》的写作找到了文人与民众交流对话的渠道,作为这部小说集的采录者、编辑和出版人,洪迈历经60年不断积累起来的《夷坚志》不仅保存了南宋时期的小说文化,而且对后世的小说创作影响深远。本文以文艺民俗学的理论视域,通过对洪迈的民间立场、民间视角和《夷坚志》叙事方式的考察,试图准确地刻画出洪迈的文化性格,分析其文学观念中的民间倾向,描述南宋的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碰撞,同时对《夷坚志》的民间叙事及其意义作出新的阐释。本文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相关学术回顾和研究情况述评,对本文使用的主要学术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通过洪迈的家世生平考察民间立场在他内心世界中的确立。相关问题主要是:他为什么会有民间立场,民间立场在他的价值取向、人文情怀等方面的体现,以及洪迈民间立场的特点。我们认为,洪迈的民间立场是在对“士”的理想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思想的主体部分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和经世济民的责任。第三章主要考察洪迈的民间视野以及《夷坚志》的写作方式,这是洪迈与民间的关系之一。我们发现,在洪迈的民间视野中,风俗、民间信仰、社会传闻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他善于观察现时的风俗变迁并作出历史的考证;信仰习俗对他个人的信仰观念以及生活实践发生过重要影响;对于充满怪力乱神的民间传闻,他热衷于搜采和记录,《夷坚志》的不断出版调动了民众的叙事热情,使民间文化的能量得到释放。第四章对洪迈文学观念中的民间关怀进行专题考察。洪迈所生活的南宋中前期是一个文学发生历史性转向的重要时期,精英文学与非精英文学之间的显著区别此时正在消解,各自的内部发生了一些性质上的改变,两者也能够互为所用。本章对洪迈在文学写作中的民间倾向和民间关怀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综合运用叙事学、民俗学以及文化功能主义的相关理论,考察《夷坚志》的民间叙事问题。本章结合与《夷坚志》同时代的相关笔记小说资料,通过对相同母题故事的比较,分析《夷坚志》在叙事视角、叙述方式、情节叙事等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小说集的叙事特性作出阐释性的概括。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视域中去解析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生态和文人的创作方式,的确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我们开阔文学的研究思路是颇具启发意义的。我们研究古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古人而去了解,我们更希望对今人有所增益。中国知识分子和所谓的“草根”阶层是渐行渐远,还是相互对话与沟通,取决于知识分子的立场是居高临下的审视还是真心诚意的陪伴。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同样需要对研究对象真心诚意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理解和吸收民族文化遗产的能力,也才能在不断开展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宽。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洪迈; 民间; 《夷坚志》;
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
【作者】 袁瑾;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1, 博士
【摘要】 巡会指的是信众组成队伍,抬着神像按一定路线迎送、巡游,其中往往伴有大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关于这一类民俗事象,各地叫法不一,在绍兴一带,民众习惯上将之称为“巡会”或者“迎会”,其中的艺术表演形式就被称为“会货”。本文以绍兴舜王巡会及会货表演传统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民俗学与艺术学两方面入手,建构会货表演的传统模式。在研究中从当地民众日常生活场景与地域文化系统出发,探讨会货表演艺术样式的生成、制约机制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深层群体意识形态。主神出巡型祭祀活动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受到古代祭祀、佛教、道教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各类民间表演历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敬神手段,并且种类日趋丰富,逐渐显现出世俗化、娱乐化的特点。绍兴舜王巡会及会货表演一方面继承了这一类活动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又承载了绍兴会稽山区特有的生活气息与文化风貌,是民众生存与生活信仰化、艺术化的表达。作为现实生活的信仰化、艺术化实践,舜王巡会及会货表演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并借助仪式行为、艺术表演而得以实施。同时在不断的重复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并凭借形象、生动而直观的各种艺术符号表达着当地民众的信仰心理、生活诉求以及深层次的观念意识。因此,本文主要从民间艺术与整体性生活场景的联系入手,解剖巡会及会货所处的多重复合空间体系,建构由表层艺术技艺模式,中层生活诉求以及深层观念意识形态共同组成的表演传统立体模式。传统是往昔的东西,建构传统的意义在于发挥它在当下的作用,为的是反观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中舜王巡会及会货的复兴之路,厘清其中的一些问题,探讨变化产生的根源,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保护的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个案经验。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巡会; 会货; 表演传统; 艺术技艺; 生活场景; 观念意识; 保护;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
【作者】 毛海莹;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2, 博士
【副题名】以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的女性民俗书写为例
【摘要】 “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于文艺民俗学学科平台,将“女性民俗”有机地融入文学、文艺研究,使之成为阐释文学、构建理论的独特路径。为了便于论述,本文选取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相关“女性民俗”主要涉及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跟女性有关且女性特征鲜明的民俗,或发生在女性个体身上的外在的和内在的、物质形态的和精神形态的、行为层面和心意层面的民俗。以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批评来论,本文所选取的“女性民俗”是一个合适而新颖的切入点。文化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标志性”符号,而民俗作为文化的底层又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女性文学表现对象的“女性”,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文化层面上都与“民俗”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舍的联系。民俗是人俗,它是构成不同文化的底色,女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体生命正是通过其身上民俗文化的差异来体现的。女性是民俗的“化身”,民俗是女性的“灵魂”,两者在文化和文学的时空中有机交融。因此,我们从融会于文学作品女性人物身上的“女性民俗”入手,便能触摸到女性民俗浸润下那些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女性文学形象,也能较好地体会和把握住这一血脉相通的女性文化生命。这一研究视角是独具特色并富开创性的。当然,从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中我们也发现,由于长期借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话语,我国女性文学在芯子里缺少本土化、民族化、原创性的引领创作与批评的话语,这也是导致当代女性文学出现“变异”的个人化、欲望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女性民俗”的引入无疑给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话语增加了新的亮点,也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不足”。正因为此,本文以“女性民俗”为切入点的文学研究也就具备了现实的意义与文学史的价值。受理查德•鲍曼民俗展演理论的启发,本文对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化过程的研究通过“文学展演”这一关键词来进行创造性建构。我们认为,文学展演中也存在一个例行的、可预见、规则的群体行为系统和行动场景,它包涵了一个社会对传统、理想、群体意识和日常生活艺术方面的期待。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选取了“文学展演”作为贯通女性民俗在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塑造中的发展脉络,主要从展演场景、展演路径、展演过程、展演特点、展演理论及展演价值等几大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从女性民俗展演的江南生态语境入手,分别从江南自然生态场景、江南人文生态场景和江南语言民俗场景等三个视角去阐释江南语境的女性特征、立体审美特征及女性俗世理想。第二章运用文艺学作家创作论的视角展开对女性民俗展演路径生成的研究,主要从发生论、创作论、传播论三方面入手,以发掘现代文学江南作家选取女性民俗作为创作质素的内在动因。第三章将从作品论和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女性民俗展演过程进行评鉴,大致从女性阅读的民俗启迪、女性心理的民俗阐释、女性民俗的日常生活审美等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第四章主要论述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特点。本章将择取江南范畴内的乡村女性民俗和都市女性民俗两种民俗形态对其特点进行文学的剖析与概括,主要涉及婚姻礼俗、生养习俗、民间信仰、生产习俗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文学原型、文学叙述模式等视角对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内部进行考察。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第五章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讨论“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立锥体”式的理论框架,其基座是“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立锥体的三面分别由女性民俗的文化文学融合论、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女性作为民俗主体的价值论构成,为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主要探讨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的当代价值。结合田野调查、个案访谈、问卷分析等方法透视女性民俗与当代江南女性的重要关联;同时,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女性民俗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特别是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文艺民俗学学科理论的统领下展开研究,同时也涉足了文学、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女性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除了人文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之外,本文还特别运用了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等方法,三年来先后赴江南地区10余个县市区对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民俗物象、活动以及江南作家从事民俗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进行田野考察、调研,并对80余位江南老中青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一定的民俗访谈,为论文充实了鲜活的女性民俗资料。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的创作同时给当代女性文坛那些颇有争议的“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提供创作经验的启示与借鉴。综观当代女性文坛,受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女性文学的局部出现了“欲望化”、“快餐式”、“随意性”的写作倾向,其塑造的扁平式、概念式、单一化的女性人物形象与现代文学的经典女性形象相趋甚远。而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进行女性形象的塑造,实则是将“民俗、人俗、人学”进行创造性地理解与整合,在此基础上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是真实、原始而富有活力的。不仅如此,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对女性进行人性的开掘也将更有深度和力度,因为作为文化底层的“民俗”是人一生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域,人在这个生活的民俗场中会表现得更自然、更原始、更具人性。女性的压抑首先是人性的压抑,因此在民俗中挖掘女性自然的人性,在民俗中表现女性深刻的人性,这不仅符合新时期“文学是人学”的人本价值取向,也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日趋颓废的“身体写作”倾向的人文主义反拨与矫正。以“女性民俗”为基点所创建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则给当代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它反过来也能促进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全面繁荣与良性发展。“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以“民俗”为特色、以“人学”为导向,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精神着陆于中国本土,它作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的“利器”,对于匡正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物化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女性民俗”和“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作为新的理论关键词,它既是对“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当代性拓展,同时又是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它们对中国21世纪及以后的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将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女性民俗; 文学展演; 江南作家; 女性民俗文学批评;
“原生态”的幻象
【作者】 田素庆;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2, 博士
【副题名】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
【摘要】 本文开篇明旨: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的“原生态”概念,不适宜在西方术语"Authenticity"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原生态”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新观照与建构。本文就是在完全符合“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的“原生态预设”下,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2010、2011两届石宝山歌会进行的田野调查及白曲现场收录,扩展延及歌会所处的剑川民俗文化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白曲歌唱等大的“原生态”场域中,试图以一个个案田野的调查研究形式,参与此理论话语的本土化过程。在对“原•生态”进行词源追溯和组词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原•生态”有相对意义上的时间维度和生态场域维度,其指向就是当下生活本身,唯其主体才能评判其生活本身的价值。本文“原生态”的学术话语构拟,更多是一种“朝向当下的田野”的“原生态”的立场,是对民俗生活“生活场”、“生活相”和“生活流”的学理观察和学术判断。这与现代民俗学重新树立的当下生活整体论存在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反思了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本身和知识生产结果,如何才能贯通学术理论话语建构的“原生态”概念与民间生活“原生态”的内在关联,也即:学术理论话语以何立场观察生活、以何方式描写生活和如何发现生活本身的价值等等具体问题,如此才可真正称得上是整体式生活论立场的现代民俗学学科根基。石宝山歌会原是完全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节日,有其自然生成传承的生态脉络,1999年后成为剑川县的民族节日,2008年登录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歌会是剑川白曲得以集中演唱的重要场域之一,白曲对唱也是歌会的正面主打活动,“会”与“曲”相互依存,不容偏废。本文在原生态田野的时间维度上,梳理了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和官方立场主办歌会的十一年历程,明示了即使同为歌会习俗的主体,其价值诉求也有不同,也为本文朝下当下田野的,两年歌会现场的生态场域调查铺垫历史维度的参照系。调查笔记的写作形式和现场白曲的收录解读,也是在反思作为研究者的民族志知识生产,或许以观察、描写、记录,来代替通常意义上的对被研究者的建构、批判和想象才更为客观有效;“天真的”研究者或许才更接近原生态的田野。随后,将对歌会、白曲的考察放入剑川民俗生活的(大)生态场域,充分倾听本土叙述者的“倾诉”、解读当下田野所收集到的剑川白曲,在其日常生活的意义、生命意识的感悟和认知上发掘其价值维度,并以此贯穿全文对原生态民俗文艺“生活相”的价值立意。而此原生态民间生活、民俗文艺的“生活相”,才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石宝山歌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此意义上,本文也不回避“原生态的幻象”之由产生,至少在学术领域,与(部分)学术话语的高屋建瓴建构、学术行业生态不平衡甚至民俗事相研究的碎片化有关。其次,本文溶入式的田野生活经历还观察到,在更为现实的全球化、消费商品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以及国家相关时政推行的背景下,歌会、白曲、歌手原有的生成生态,正在面临着诸如中小学“撤点并校”、白语(母语)自然习得过程的“优先后置”等等传承生态场、传承语言载体的“生态危机”;以及普遍意义上,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对着的“文化变迁的逻辑”。由此,“原生态的幻象”还有其隐喻意义和警喻价值。总之,“原生态”的视角及理论构拟,是本文正视学术自身发展,力图保持现实人生关注和不回避时代要求的学术立场,以及为之的一个努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要想在生活场和生活流中“活态传承”,对“原生态”的认识及价值维度的发掘就需要更为本土的、客观务实的学术态度,需要充分尊重文化主体的文化意愿。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原生态; 幻象;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宝山歌会;
朱子诗经学的民间立场
【作者】 李云安;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2, 博士
【摘要】 本文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说明问题提出的因由、研究现状述往,对本文使用的主要学术概念进行界定,进而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论述朱熹诗经学中的民间立场形成。本文认为,朱熹诗经学中的民间立场,首先源自其日常生活的实践。长期的、传承性的民俗生活,使朱子具有丰富的民间立场。而朱熹仕宦中提出的“爱民如子”、“取信于民”、“与民同乐”、“富民为本”等重民主张,大都基于其民间立场提出,只是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儒家入世思想和经世济民的历史责任感。此外,宋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求真精神,催动朱熹在平心格物求理的过程中,使朱子的民间立场具有独特的情韵。第三章、《诗集传》中的民间素质开掘。本文认为,《诗集传》集中体现了朱子诗经学中的民间立场。首先,通过有序的有形物质民俗和行为社会民俗展演,体现朱子对理想民间生活的向往;通过揭橥无形心意民俗,解读《诗经》中的民间祭祀空间。此种民俗生活世界,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累积生成的文化意义之网,它既有远古的《诗经》时代所本有的民俗生活、民俗情趣和民俗事理,又融入了朱子时代的、为朱子所体验的民俗生活、民俗情趣和民俗事理,更有朱子所向往的、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理想民俗生活、民俗情趣和民俗事理,是朱熹民间立场在诗经解释中的自然流露。第四章、朱熹诗经阐释过程中的民间立场。分四节。第一节以如下三个方面论述随文释义中的民俗叙述:引用方言、俗语和街陌巷语来训释词意;阐发诗句的文化义;解释诗文创作的民俗土壤。第二节探究诗艺评点中的民间立场。第三节、探求诗旨提炼中的民俗立场。此节分两个话题展开:以人情说《诗》为立论点批驳“美刺”说;有意识搭建民俗语境来提炼诗旨。第四节、朱熹理想民间的诗性建构。通过品读朱熹提炼的诗旨,笔者爬梳出朱熹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和淑世情怀:《诗经》中的民俗生活方式及其理念,或因契合朱熹的理想民俗观而被朱子大加赞美,或因完全与他的理想民俗观相违逆而遭到批判,或与他的不完全相合则借以引申,朱子对民间社会秩序和民间价值本源的追问亦可窥视一斑。总之,我们唯有动态地考察朱子诗经学中的“民间”,将传统的“民间”看法从静态的、闲散的、乡土的民众生活空间走向动态的、密集的、庙堂的民众生活空间,此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朱熹诗经学中的“民间”弥散于《诗集传》的每一个角落,其民俗生活无处不在,民俗事理无所不有,只不过形态发生空间转化,由《国风》中的乡土、邦国,转向《雅》、《颂》中的宗族、庙堂。“民”的华丽“转身”,让我们看到:朱子对《风》《雅》《颂》的注疏,内在蕴含着一以贯之的民俗诗“理”,是朱子“理一分殊”哲学理论的诗性表达。而朱熹诗经学坚守的民间立场是他生活时代的民俗生活的艺术折射。我们研究古代文论,只有立足于文本产生时代的民俗情境和作者本有的民俗叙事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古代文论的“文心”现代转型。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朱子诗经学; 诗集传; 民间立场; 民俗叙事;
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
【作者】 梅东伟;
【导师】 陈勤建;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民俗学, 2013, 博士
【摘要】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当前的话本小说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相对集中、片面和研究视闽的相对狭窄等。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话本小说中的叙事是深入和拓展话本小说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话本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婚俗叙事”研究正是基于当前话本小说研究现状的适宜选题,它是民俗学和叙事学交叉的文艺民俗学研究,而这一视野下的的“文艺民俗叙事”则是切入这一论题的有效角度。文艺民俗叙事是从叙事学切入文艺民俗学的研究,侧重于叙事研究的“故事”层面,主要关注民俗的叙事价值、情节模式、民俗角色和叙事方式(如场景)等;在方法上遵循民俗阐释与叙事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婚俗与婚俗生活与人生密切联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唐传奇为代表的文言短篇小说对此类生活内容已有所关注,并形成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婚俗叙事现象,比如因姻缘天定观念形成的婚俗叙事的“宿命结构”,说媒场景和婚俗叙写中侧重于人情的价值取向,等等。但唐传奇重在“写心”、“传奇”的倾向使它较少对此类日常民俗生活进行细致摹画,因而其中的婚俗叙事多体现为概要,而较少场景式的表现。唐传奇的婚俗叙事特征是与唐代婚俗文化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宋元以来兴起的以话本小说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其关注点开始转向民众日常生活。婚俗生活自身的伦理性、世俗性等特点与小说家对话本小说文体定位的结合,使婚俗书写在小说叙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盛,诸如妇女的贞节与再嫁、婚姻论财和婚俗角色等婚姻礼俗内容在小说文本中大量存在,它们对话本小说的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话本小说中婚俗叙事的繁盛主要表现在婚俗角色人物、婚俗叙事场景、婚俗叙事情节模式和婚俗题材小说的大量出现等方面。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表现了多种价值取向:以俗为教、以俗为趣、以俗为戏和礼顺人情等,多种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宋元明清时期多元化的婚俗价值观念有关,与话本小说作者的小说观念有关,也与该文体自身有一定的联系。婚俗生活自身的“程式化”潜在制约着文本的结构,并形成了婚俗叙事的众多情节模式,如婚礼情节模式、悔婚模式、贞节模式和再嫁模式等。婚俗叙事的情节模式是婚俗程式化的文本表现,也熔铸了叙述者的情感表达倾向。话本小说还叙写了大量的婚俗“场景”,它是婚俗生活的叙事展演,其中尤以说媒场景最为精彩,其次是洞房场景;婚俗场景不仅再现了婚俗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世俗气质的渲染和情节变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婚俗角色”是话本小说中值得关注的现象,这类“角色人物”如媒人、节烈妇女、丈夫;从“功能性角色”的角度,我们发现媒人不仅具有某种类型化的形象特征,还带有明显的叙事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是与媒人的“民俗角色”身份密切相关的;而从民俗角色的角度重新考察婚俗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和丈夫形象,我们也有意外的发现,并能从中感受到明清时期婚俗观念的深刻变化。话本小说的婚俗叙事研究是从“民俗”基层文化着眼的叙事研究,它证明了文艺民俗叙事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叙事文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叙事学”的构筑增添了新的维度。中国小说中大量存在的包括婚俗在内民俗叙写则为此类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多还原
【关键词】 话本小说; 婚俗; 文艺民俗叙事; 婚俗叙事;
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
【作者】 毕旭玲;
【导师】 田兆元;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08, 博士
【摘要】 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20世纪前期现代传说研究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整理,并探索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代知识者的学术关怀和人文关怀与传说学的学科建设之间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知识者的学术关怀促生了传说研究,导致了传说学的发生。知识者的人文关怀则促使传说文体受到重视,并促进传说学向纵深发展。但现代知识者的学术关怀与人文关怀对传说学学科体系建设也有反面影响。20世纪前期的传说学虽然经过了建设,却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本文呼吁尽快建立独立、系统的传说学学科体系。本文的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探讨现代传说概念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如何发生并进行初步演进的。传说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1910年。1913年周作人对其进行了初步界定。此后胡愈之、周作人及鲁迅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界定。到1923年,中国现代传说概念已经比较成熟,现代传说学由此起步;第二章从多角度论述了20世纪前期的传说研究情况,分为文学角度、历史学角度、民俗学角度、社会学一民族学角度。并得出中国传说研究的发展规律:从书斋走向田野,从简单走向纵深;第三章是对传说专题研究进行的讨论,介绍了以孟姜女传说、祝英台传说和徐文长传说为代表的人物传说专题和地方传说专题的研究情况。并探讨了当时的自由主义社会思潮与传说专题研究发生发展的关系;第四章是以《歌谣》周刊和《民俗》周刊为例,论述了现代报刊的发展对传说研究的促发作用。随着现代报刊的发展,传说研究从单个学者的单一研究成为众多学者的集体研究;第五章是对海外学者中国传说研究情况的论述,分别从欧美学者的研究情况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情况两个角度展开,并穿插论述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中国现代传说研究从诞生开始就被纳入到世界学术体系范围内了;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现代知识者与传说学学科建构联系起来,分析传说研究如何在现代知识者的学术关怀和人文关怀中发生发展,及知识者对传说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更多还原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传说研究; 学术史; 知识者; 学科建构;
上海竹枝词研究
【作者】 程洁;
【导师】 田兆元;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10, 博士
【摘要】 在上海地区,竹枝词这种文学样式曾经十分壮观,不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创作者众多。本文首次对上海竹枝词进行了整体研究。所谓整体研究,一是指时间跨度上从元代至解放前;二是指包括文本、功能、作者等在内较为系统的研究。除绪论、结语及附录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上海竹枝词研究的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厘清风俗诗、风土诗、民俗诗以及人类学诗等概念,明确上海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诗性智慧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风土诗为中心的感性载体,以及历史诗学的思维与策略,四位一体,构成了上海竹枝词独特的外观形态与深层结构。上海竹枝词是一部诗性的风土志。无论是内容、写作手法,还是创作群体,都表明上海竹枝词的诗性身份不妨碍它“以诗补史”的价值与信度。第二章介绍上海竹枝词的主要内容。通过以“兴观群怨”为纲、以风土为目这种建构性的分类,以及传统的诗文细读的分析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上海竹枝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诗性风土志,它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地区数百年来的风土与社会。第三章论述上海竹枝词的功能。上海竹枝词以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气魄建构出了上海文化模式,这是上海竹枝词的一个重要功能。纵观物质与景观文化以及行为与观念文化,上海竹枝词描述和建构了一种“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近代市场意识、社会平等观念、肯定人欲、追求自由的伦理观念、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等,既具现代性特征,又兼具诗性特征,诗性与现代性共同作用,造就出上海自在、开放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角度看,该文化模式中的“诗性”与“现代性”一直处于变化、调适状态。与现代性建构相比,诗性建构越来越趋于弱势,当前,诗性精神几乎沦丧殆尽。上海竹枝词“诗性”的现代性建构对于上海地区文化精神的阐释具有独特价值。第四章分析上海竹枝词的作者群体。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学术背景使得“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在知识者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启蒙心态。上海开埠之后,这群生活在条约口岸的知识者在传统与现代中挣扎、徘徊。上海竹枝词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民俗民众观及地域文化观,充分体现出知识者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以及知识者们面临文化冲突时的犹豫与矛盾。现代性的发生最终引发了知识阶层的心灵绎动,遂有这一诗性风土志的书写。就竹枝词而言,它因自身的民间性而获益,成为知识者用以建构现代性的审美工具。自心而生的竹枝词,也是一部知识者走向现代性的心灵史。第五章思考上海竹枝词当下的生存危机。全球化这柄双刃剑的消极一面使得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样式的挑战,介于口传与书写之间的上海竹枝词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群体与渠道,流传了千年的记述工具已然处于濒危境地。保护上海竹枝词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一方面,竹枝词是我们民族和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全力加以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上海文化模式中的“诗性”精神正处于历史最弱势,城市精神的迷失也隐喻在竹枝词的式微之中,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坐视蕴涵巨大诗性力量的竹枝词趋向枯萎而无动于衷,必须从诗性主体的重建与诗性土壤的培育两方面逐步推进对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让诗性的书写运动在这个现代都市继续下去。
【关键词】 上海竹枝词; 风土; 诗性; 现代性; 文化模式建构; 危机;
晋南帝尧传说研究
【作者】 张晨霞;
【导师】 田兆元;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 2012, 博士
【摘要】 帝尧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经过孔子等儒家思想的圣化,其“德”之精神得到传扬,他所开创的尧天舜日更成为中国古想政治生活的投影。帝尧传说具有高度的神圣性,通过历代社会的治道和实践,帝尧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符号,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由此形成了帝尧神圣文化的“大传统”。这一传统在区域社会中逐渐地方化,晋南将帝尧传说视为本地的传统资源,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构拟,将传说与地方风物、山水遗迹、风俗传统相结合,创造了帝尧文化的区域特色。帝尧传说植根于晋南生活之中,成为一个容纳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神圣秩序意义与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载体。帝尧传说与地方社会发生联系,其形成、展演与持续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民众通过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将传说与地方风物相结合,延续了帝尧传说的口头叙事传统,表现了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民众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分配、解释与命名,从而构筑了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神山圣水。在尧都区、翼城县、浮山县、洪洞县、绛县等区县形成的地域文化圈内,帝尧传说的分布状态和叙事主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众有时将传说与本地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威风锣鼓的源起、砂锅制作技艺等,增强了传说的表现力。帝尧传说已经融入了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节庆习俗方面,民众精英、香客与普通民众三个阶层的不同诉求,最终强化了晋南的尧王信仰。民众对庙宇神像的集体记忆、修庙时的禁忌、与大传统的冲突以及文化重建,都表明了他们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认知。地方学者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中介,特定的身份使他们成为尧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以乔忠延为代表的地方学者群体经过去神话化和功绩化,生产了真实而丰满的帝尧圣人,塑造了帝尧“国祖”、“文明始祖”的形象。他们以尧都平阳立论,通过追溯帝尧时代重现了临汾的过去圣地和历史中心地位。帝尧传说中体现的地域关系,不仅联结了临汾与周边区县,而且折射出临汾在这个晋南区域内的重要地位。在帝尧圣人与尧都圣地建构的基础上,地方学者从血缘、地域和尧文化主题三个方面使帝尧根祖化,创造性地发展了“圣人子孙”的身份,以此勾连起民众与帝尧、民众与本地、本地民众之间、帝尧与本地、外地民众与本地域等多重关系,为晋南烙印了“帝尧文化圣地”的地域标签。在面对外在的质疑和危机时,地方学者寻找了更加恰切的传说叙述模式,以演述的权力和自身的权威进行圣地建构。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力量、重塑神圣象征意蕴等实践方式,谋划了晋南地方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他们使权力政治与商业资本合谋,以追求旅游和经济效应为目标,将帝尧的传说内容及象征意义展演开来,具体体现为国家化、景观化、文化产业化,以期实现文化生产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更迭、相互的利益之争,导致尧文化传统建构的断裂,甚至出现危机。尽管如此,政府的积极建构使帝尧传说附加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得到传播,新的文化象征重新在地方话语中活跃起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借助国家话语,开发本地尧文化资源,谋求地方新的发展,然而单纯的经济意识将使政府陷入文化发展的困境之中。晋南地区的帝尧传说,在多主体多层次的神圣叙事过程中,努力建构了当地的圣地形象。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晋南; 帝尧传说; 神圣叙事; 圣地建构; 文化生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
【作者】 何华湘;
【导师】 仲富兰;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文学与传媒, 2010, 博士
【副题名】以女书为例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随着老辈传承人的逝世,他们身上的文化内涵也就随之消亡。这种对人的极大依附性限制和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适应当今正在急遽变化的传播环境,必须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本文以流传在湖南江永、道县一带的女书为参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播进行了整体剖析,明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播的关系,勾勒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与规律,对当前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阐释,并进一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设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传播策略。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播的关系,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传播的要求在内,它必须是经得住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并且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所形成的动力又促使其自身继续传播下去。传播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的必然要求。第二章运用文化传播的方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结合实例,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载体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传递、接受进行研究,通过与物质文化比较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第三章首先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地理、人口和传播技术等各要素对形成传播环境的作用,随后分析传播环境的变迁,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变迁后的传播环境的适应情况。第四章引入伦理学的方法,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伦理的概念,从传播学与伦理学、法学交叉的角度,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存在的若干伦理问题进行解读和辨析。第五章专门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根据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传播情况,勾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理想效果图景。最后,根据前面五个部分的研究和探索,针对我国国情,第六章提出对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传播策略,包括:善用媒体;亲近校园;重视民间;慎对“产业化”等。 更多还原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女书; 环境; 伦理; 效果; 策略;
[ 本帖最后由 程鹏 于 2015-5-25 10: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