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端午节专题研究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Study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radition, Nation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作者】宋颖 【导师】邢莉
【作者基本信息】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2007年,博士


【摘要 (中文/英文)】 中国的端午节是驱疫避恶的节日,相关研究有久远的学术流脉。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法,从民俗学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专题研究。文中参考和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与以往受图腾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理论影响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本文立足于象征符号论、民俗主义等理论,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变迁、民间与官方等颇具张力的关系中探讨端午节的源流和发展,分析端午节这一符号系统的文化建构过程及其特点。 传统的节日,因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态万千而格外繁杂多端。本文前三章分别从时间、空间、族群的角度来研究端午事象,努力提供特定的文化时空中较完整的节日形态。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了“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的概念,指出核心元素的功能在于传承节日的历史记忆,使得端午节在流传过程中,保持着其基本的文化意义和节日内涵;而变动元素的功能在于维系群体的文化认同,加强特定地方的人群在小范围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起群体内部共享的文化符号,维持着一方社区的稳定发展。 第一章依时间顺序进行历史陈述,勾勒比较清晰的节日历时演变形态,传说的变化和元素的增减过程,以及端午成为官方节...更多日的定型过程。第二章主要利用地方志的民俗资料,研究端午习俗共时变化的多样性和变异性,试图从地理条件的差异上,对节日活动内容进行基本分类。第三章从族群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五月节日活动及文化认同心理。一些少数民族受到汉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过端午节;还有一些吸收了端午部分元素,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涵化”;另有一些,虽然五月也有重大的节日,但却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内涵并不是端午节,存在着文化“误读”。 在对节日本体的分析基础上,后两章主要关照现代国家的意识形态、大众传媒和学术研究对端午节的文化表述。第四章讨论了中国从民族意识觉醒到逐渐步入现代社会,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节日有所冲击和影响。近百年的发展给端午节增添了更为独特的政治色彩,与其它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受国际趋势和国家权力的影响,中国国内的文化政策、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民俗文化的表述和展示方式也有所转变和调整。 第五章主要通过我的三地田野调查,对有代表性的端午风俗进行个案分析,来探讨端午节的当前形态和可能的发展方向。2006年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屈原故里”秭归端午习俗、“屈原自沉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以及纪念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等并列成为中国人端午习俗的重要“代表作”。端午节在商业化社会中发生着剧烈地变化,在传统民间活动基础上,秭归、汨罗兴起了政府组织和参与的文人诗会或龙舟竞赛;西塞神舟会的仪式与表现也在政府关注中悄然地变化着。承载信仰的民俗不得不突破当地共享的圈子,走向了国家甚至国际的舞台,因此当地人和各级政府都在文化表述和展示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问题。这前所未有的契机也给民俗研究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结语归纳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端午节,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在民间话动所体现出的宗教性观念和信仰的基础上,还体现出了颇具特色的政治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公共性。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近现代的田野调查报告,或是当代政府宣传性质的材料,都将端午节置于动态的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强大的民间传统和文化现实。学术的反思和自省,促使本论文对端午节的研究从早期的事象辑录、起源追溯、功能认定、结构分析等逐渐走向了纳入国家权力、大众传媒、文化表述等概念的文化研究。

    Study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radition, Nation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is a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 celebrated on the 5th of the 5th lunar month by the Hans and other 26 of 56 ethnic groups in China. Differ from former studies, 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in the festival, to analyze it as a symbolized system with the concept of folklorism, instead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otemism, evolutionism and British structural-funcationism.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The introduction retrospects history of the festival studies and expounds paradigms of this research, which is on the view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symbolic anthropology and public folklore.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elements form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y time orders. Many historical literatures show that folktales, rituals and lots of activities, which be held in daily life, were not appeared together or keep no change. On the contrary, they were continually invented by people in every dynast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functions of cultural items,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wo concepts:Core Factor and Dynamic Factor.Long history and different spaces make folklore elements in the festival appear to be a thing of shreds and patches. However, core factors preserve memory of its cultural meaning, which drive away pestilence and disease and keep people safe and health. On the other side, dynamic factors creat symbols to share among local groups, to construct cultural identity to shape centripetal force and organize them to be a whole. Besides diachronic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 on synchonic diversity and variability of the festival by chorographic archives since the Qing dynasty and intends to classfy folk activities into two main types by geographic situation, that is having water area or not. The third chapter illustrate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China which have festivals hold in the 5th lunar month. Some are same 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ose festivals are influenced by the Han, and others absorb many elements and are similar to it, which are kinds of aculturation.Still others keep their own cultural meanings and characters, which are regarded a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y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On the base of these three chapters, the later part turns to significant impact of ideology of nations, mass media and academic practice that represent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modern styles.In fact, the modernization in recent one hundred years put political feature in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akes it some special tha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Thus, the fourth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governmental attitude,cultural policy and representation of folklore has been adjusted in China to adapt new term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after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UNESCO on October 17,2003. The fifth chapter gives three case studies of my fieldwork in Zigui,Miluo River and Xisai to present modern status of the festival. In 2006, UNESCO ratified a "Conven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imed precisely at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against the homogenizing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Four type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Zigui,Miluo River, Xisai and Suzhou a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May 20,2006. Howeve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ies are also a source of new problems and new politics. Although they are a powerful means of develop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of revitalizing communities, they can also contribute to destabilizing them if not managed properly wit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populations involved. Actually, new rituals are invented for commercial advantage in these places,such as poet gathering in Zigui and dragon boat race in Miluo River,eve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in Xisai is changing quietly and inconspicuously.In this situation, folklore break local shared groups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rena.Not only local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but also folklorists meet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e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claims th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n invention of tradition, so folklore and folklorism in i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ts folk character has been preserved and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meanwhile, its public character has been noticed and prominent particularly in the modernizing natio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ot only a cultural given, but also a cultural construc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ecome a life style in publica.Academic reflectivity in folklorist promotes my study towards to new perspectives such as power, media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to analyze cultural construct and practice in the festival.

【关键词 (中文/英文)】 端午; 传统; 民族; 表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Dragon Boat Festival; Tradition; N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发表年期】2007年02期 【网络出版投稿人】中央民族大学 【DOI】CNKI:CDMD:1.2007.071488

TOP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畅谈成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

  民俗学博客-资讯  发布: 2009-5-17 07:18 | 作者: 强国论坛 编 | 来源: 人民网 2008年06月06日19:41 |

  ·回溯·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远程做客强国论坛

  编者按:2008年6月6日10时,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远程做客强国论坛,以从传统节日到法定假日--泛谈端午节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摘要

  ●在节日里,我们的情感是平和的,而且我们的道德是可以提升的,在这个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协调,彼此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它是处于一种并非常态的一种状况,所以人们的心情特别好,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生活的那种幸福感也得到了体现,应该说民俗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地重要。

  ●饮食在节日当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大概在整个世界所有民族的节日体系当中饮食都占据着相当的地位,包括政事宗教节日也是占据相当地位的。

  ●我觉得过端午节一是要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保重自己,爱护我们周围的人,爱护我们中华民族,爱这个时候我们要特别尊重文化,自己在各个岗位上做出我们可以做好的事情。

  访谈全文

  传统节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刘魁立】:尊敬的人民网的各位网友,你们好,现在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我们会就端午节这个话题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这是我非常荣幸的事。

  【强国一派】:感觉这几十年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刘魁立】:现在大家似乎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感觉是越来越淡了,我个人以为这样一种感觉或许对于城市里面的青年人来说是可能的,但是在乡村的许多同胞们这种感觉未必这么强烈,因为这些年大家仍然保持着对传统节日非常坚定,同时富有情感的这样一种态度,而这样一种态度正说明大家对于传统节日是非常重视的,尽管在我们整个国家体系当中,并没有安排我们传统节日的位置。

  现在这个节日已经被纳入到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体系当中了,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大家共同保持对于传统节日这种怀念和关注的一种结果,应该说我们和自己的传统节日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在我们的国家政治生活里面,它始终没有占据它应该占据的地位。这个时间也相当久了,正早的时间是在1912年的时候,孙中山有一个临时大总统的立书令,规定引进了西方的纪元办法,这些使得我们长期使用的夏历,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农历就处在非常危机的地位,到了1928年的时候甚至于农历禁止使用我们传统的节日。到了1929年过春节的时候,许多人卖年货都被查抄,以后我们传统节日的地位就更加地使我们所有的国人感觉到不满意。因为在整个的国家制定的假日体系当中,始终没有安排我们的民俗传统节日的位置。这件事情到了文化大革命当中就更加的严重了。当时,甚至于有这样的明令,说为了革命形势的需要,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要过革命的春节,春节不再放假。过去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当中,只有春节还有那么很短暂的假期。平时我们所有的民俗传统节日都没有按照规定给予休假,让我们度过的机会。所以到现在我们的党和政府应广大民众的要求,听取广大民众的呼声,在我们的国家法定假日当中纳入了我们民俗传统节日,给它相应的地位,我觉得这是改变历史的创举,它的意义非常非常重大。它在这样一个国际要求文化发展多样化的多样性发展的背景下,同时,也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传统文化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显然我们的传统节日完全可以发挥应有的那种威力。

  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说确实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和谐社会建构的功能。在节日里,我们的情感是平和的,而且我们的道德是可以提升的,在这个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协调,彼此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它是处于一种并非常态的一种状况,所以人们的心情特别好,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生活的那种幸福感也得到了体现,应该说民俗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地重要,现在党和政府应广大民众的互换,确定了这样一种办法,在我们的整个国家的法定假日体系当中,纳入了民俗的传统节日。包括清明节,马上要到来的端午节和中秋节,这就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的文化富有色彩的,非常多的情趣的文化得到一种发扬。这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想它的意义,也许今天我们未必能说得清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节日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饮食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符号

  【登泰山而知小鲁】: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刘魁立】:全球化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特别是经济一体化的这样一个趋势也是我们必不可免。但是文化如何发展,或许是另外一回事,什么标准化,什么趋同现象,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可能未必是很好的一种方向,文化发展一定要多样性才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文化发展才能有动力,假定我们只是一个模式,这种强势的经济,强势的军事,同时创造一种强势文化,文化发展就会枯萎,整个世界就会变成灰色的,我不认为文化发展必须走一条只是强势文化,统领整个人类文化这样一种现象。

  【猫儿眼后的虎眼】: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是不是和宗教信仰有关?

  【刘魁立】:饮食在节日当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大概在整个世界所有民族的节日体系当中饮食都占据着相当的地位,包括政事宗教节日也是占据相当地位的。但是我们的节日体系的许多符号,我们没有很好地把它挖掘出来,在我们的心目当中让它占据特别显赫的地位。比如说我们的节日在植物方面的符号,这个体系也非常丰富,这是别的民族难以和我们相比的。比如说春节的时候,在南方要养桔树,而这个习惯也流传到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比如说日本要同样的在过年的时候也要吃橘子,养桔树。我们其他的节日植物也非常清楚,比如端午这个时候有菖蒲,艾叶,比如到重阳节大家也要采茱萸。在佩饰方面我们也有很多的习惯,我们其他的佩饰符号也很清楚,这些符号和我们在饮食方面的特别是一样的,应该说我们的符号体系,节日的符号体系是相当丰富的,不仅仅是饮食。

  端午节最早出现在中国

  【一天一地一广仔】:对韩国人一直在争夺端午节,搞端午节世界文化遗产那一套怎么看?

  【刘魁立】:韩国人申报了江陵端午祭,它的内容和我们的端午节的节庆活动多少有些差异,我们的韩国这些同行们,他们也很清楚,端午这个节日的来源最早还是出现在中国,我想文化本身有一个特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共享性,这也像我们同胞,甚至一些商家在过国外的其他民族的圣诞节的时候,也要做一些表示,甚至商家把圣诞老人的形象摆在门前作为广告,我想这种共享性的特点在我们身上也会体现出来的。对于他们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个人感觉大,他实际上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这样一个传统,做了相应的民族的处理之后,他们也获得了这种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的恩惠。我个人感觉这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捉也是一种荣耀。

  我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另外一个民族吸收了我们的文化的时候,他们说明了来源,这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既起一种光荣感,我不认为我们因此而受到了某种屈辱,比如说我们的佛教,实际上我们对佛教所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重大的,包括我们在汉民族地区所有的这种信仰,或者是像藏传佛教,有许多改造,但是它的起源并不在我们中国,我想只有我们所有的民族都贡献出自己的民族文化创造之后,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才能够说我们人类文化是一个非常绚丽的百花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世界各个民族保护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个民族都应该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创造我们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能够有一个多样性,这是一个关键,也是必由之路,我们每一个民族都应该做出自己重大的贡献,我想有他们这次申报,我想会加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我们保护的决心。我想像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么丰富多彩,这么美好,而且这么有情趣、有价值、有意义,应该得到我们包括的保护,我想像这样的许多项目都应该得到全世界的公认,而且成为世界整个人类的一种遗产,使大家共同来关注。

  传统节日不会被人民遗忘

  【中国的怒吼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把汉族的民俗节日订为法定假日,您认为其他民族同胞接受度如何?

  【刘魁立】: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友好相处,彼此尊重,我觉得在大多数民众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的许多少数民族的群体,我们这些手足兄弟,同样的应该过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比如说许多民族过自己的三月三,这些在地方法规里面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我觉得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同样的应该受到尊重,也应该有相应的庆祝的时间,这一点我相信在许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有相应的规定,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们少数民族兄弟同胞在这一方面的权利。

  【登泰山而小鲁】:你是远程访谈吧,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吗?

  【刘魁立】:我现在应浙江大学的几位教授的邀请在浙江大学做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报告,但同时应临浦镇的邀请到临浦镇做田野考察,这里是西施的故里,大家对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关注,这里有西施的一些古迹群,当地的群众对西施也特别的喜欢,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潜水听】:我觉得过节的时候许多民俗,甚至包括很多经济都很有意思,可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被人们忘记了呢?

  【刘魁立】:民俗是一个传统,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有非常重要的一些传统,但有些传统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其中包括比如人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它会被我们遗忘。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也会召唤人们回忆起这种传统给我们的益处,使我们能够重新恢复这些传统,让这些传统在我们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上机会发挥它可以发挥的作用。正像传统节日这样,被遗忘了,或者是被冷落了一百年之后,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又特别的关注我们人民群众的这种节日体系,使它能够在我们整个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我想这样一件事情说明,只要对我们有益处的,对未来建设有帮助的这些传统,一定会得到我们尊重的。我想民族文化的复兴也许可以指日可待。

  我们在节日中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

  【村夫遥星】:能否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华文明的基础?

  【刘魁立】:我想把它说成是基础的一部分,或者是组成部分之一,也许并不大错,但是说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个或许言过了,但是节日体系是我们整个生活,叫做日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人除了工作,除了我们要创造之外,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情操,还要有情趣,还要在我们的劳作之余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这当然都会借助于节日体系的,但同时节日体系也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应该说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体系和国外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不一样,就是我们一个特点是我们在节日当中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我们的这个节日体系创造,都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这一点是其他国家很难和我们中国相比的。我们的这些节日,无论是清明也好,端午也好,中秋也好,春节也好,都是建筑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上。国外的许多民族,他们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这个就很难和我们比了。所以把它说成是节日,我们的节日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个文化,或者叫基础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觉得这个话并不错。

  传统节日会更加有情趣有意义

  【海阔任我游】:大家都知道每年要过端午节,而能把端午节真正的传统意义说得出来的可能不是太多,特别是当国家把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列为国家节假日,而这其中的含义和意义凸显了什么?请刘会长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做些分析和回答?谢谢!

  【刘魁立】: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想今后我们在过我们自己传统节日的时候,会逐渐越来越多的来恢复我们对这些传统节日内涵的认识,这样我们过起我们自己的节日就更加有情趣,也更加有意义了。端午节也许我们大家第一个印象是说我们在纪念一个伟大的诗人,纪念一个国际主义的典范,纪念屈原,这大概是多数人会立刻想到的,或许这种感觉不错,但是如果就端午节的起源来说,我想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端午的午是中午、晌午的午,这个是我们天干地支中的那个午,那么这个端午实际上是说中夏的时候,也就是农历的五月第一个午日,也就是五月五日,这个端午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在我们二十四节气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就是夏至,夏至在阴阳学说里面意味着阳气发展到极点。从夏至开始阴气萌生,如果按时间的情况来看,夏至是这一天白天最长,晚上最短。到了冬至,就是夜最长,而白天最短。这是我们在安排,衡量我们一个时间长期,这一年当中两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日影的标志,这个时候根据阴阳学说就是阳气特别的旺盛,已经发展到极点,在这个时候阴气逐渐逐渐上升,在这个时候人们要调整我们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做非常多的准备,非常多的防范,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防止阴气对我们造成各种危害,所以我们要喝雄黄酒,所以要治五毒,所谓五毒过去以为什么壁虎、蛤蟆等等是有很大毒害的一些动物,实际上它们的毒也许并不大,但是当时我们的先祖们是这样认识的,这也是对于那些节气的一种代表而已,在这个时候我们采取各种防范的措施,实际上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应该说端午节除了其他意义之外,还有防毒保健这样一项功能。后来比如说在吃粽子,赛龙舟这个过程中间,我们需要找到非常合理的,非常有趣的,而且简明的说法来解释我们这些习俗,于是就有了纪念屈原等等这样一些学说。刚才我讲到我们的节日传统是我们和自然关系调整中间的产物。这一点在端午节这个节日当中体现的最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增加许多节日的活动内容,这些节日活动的内容除了有祭祀性质之外,还有需要游弋性质的,现在我们把踏青,登高,除了保健之外还有一种游弋的性质,我们使得生活的幸福感能够落到实处了。

  另外在这个节日当中人们彼此之间的问候,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是节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刻。

  传统节日不会被人民遗忘

  【中国的怒吼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把汉族的民俗节日订为法定假日,您认为其他民族同胞接受度如何?

  【刘魁立】: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友好相处,彼此尊重,我觉得在大多数民众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的许多少数民族的群体,我们这些手足兄弟,同样的应该过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比如说许多民族过自己的三月三,这些在地方法规里面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我觉得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同样的应该受到尊重,也应该有相应的庆祝的时间,这一点我相信在许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有相应的规定,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们少数民族兄弟同胞在这一方面的权利。

  【登泰山而小鲁】:你是远程访谈吧,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吗?

  【刘魁立】:我现在应浙江大学的几位教授的邀请在浙江大学做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报告,但同时应临浦镇的邀请到临浦镇做田野考察,这里是西施的故里,大家对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关注,这里有西施的一些古迹群,当地的群众对西施也特别的喜欢,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潜水听】:我觉得过节的时候许多民俗,甚至包括很多经济都很有意思,可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被人们忘记了呢?

  【刘魁立】:民俗是一个传统,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有非常重要的一些传统,但有些传统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其中包括比如人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它会被我们遗忘。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也会召唤人们回忆起这种传统给我们的益处,使我们能够重新恢复这些传统,让这些传统在我们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上机会发挥它可以发挥的作用。正像传统节日这样,被遗忘了,或者是被冷落了一百年之后,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又特别的关注我们人民群众的这种节日体系,使它能够在我们整个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我想这样一件事情说明,只要对我们有益处的,对未来建设有帮助的这些传统,一定会得到我们尊重的。我想民族文化的复兴也许可以指日可待。

  我们在节日中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

  【村夫遥星】:能否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华文明的基础?

  【刘魁立】:我想把它说成是基础的一部分,或者是组成部分之一,也许并不大错,但是说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个或许言过了,但是节日体系是我们整个生活,叫做日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人除了工作,除了我们要创造之外,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情操,还要有情趣,还要在我们的劳作之余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这当然都会借助于节日体系的,但同时节日体系也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应该说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体系和国外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不一样,就是我们一个特点是我们在节日当中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我们的这个节日体系创造,都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这一点是其他国家很难和我们中国相比的。我们的这些节日,无论是清明也好,端午也好,中秋也好,春节也好,都是建筑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上。国外的许多民族,他们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这个就很难和我们比了。所以把它说成是节日,我们的节日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个文化,或者叫基础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觉得这个话并不错。

  传统节日会更加有情趣有意义

  【海阔任我游】:大家都知道每年要过端午节,而能把端午节真正的传统意义说得出来的可能不是太多,特别是当国家把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列为国家节假日,而这其中的含义和意义凸显了什么?请刘会长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做些分析和回答?谢谢!

  【刘魁立】: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想今后我们在过我们自己传统节日的时候,会逐渐越来越多的来恢复我们对这些传统节日内涵的认识,这样我们过起我们自己的节日就更加有情趣,也更加有意义了。端午节也许我们大家第一个印象是说我们在纪念一个伟大的诗人,纪念一个国际主义的典范,纪念屈原,这大概是多数人会立刻想到的,或许这种感觉不错,但是如果就端午节的起源来说,我想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端午的午是中午、晌午的午,这个是我们天干地支中的那个午,那么这个端午实际上是说中夏的时候,也就是农历的五月第一个午日,也就是五月五日,这个端午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在我们二十四节气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就是夏至,夏至在阴阳学说里面意味着阳气发展到极点。从夏至开始阴气萌生,如果按时间的情况来看,夏至是这一天白天最长,晚上最短。到了冬至,就是夜最长,而白天最短。这是我们在安排,衡量我们一个时间长期,这一年当中两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日影的标志,这个时候根据阴阳学说就是阳气特别的旺盛,已经发展到极点,在这个时候阴气逐渐逐渐上升,在这个时候人们要调整我们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做非常多的准备,非常多的防范,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防止阴气对我们造成各种危害,所以我们要喝雄黄酒,所以要治五毒,所谓五毒过去以为什么壁虎、蛤蟆等等是有很大毒害的一些动物,实际上它们的毒也许并不大,但是当时我们的先祖们是这样认识的,这也是对于那些节气的一种代表而已,在这个时候我们采取各种防范的措施,实际上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应该说端午节除了其他意义之外,还有防毒保健这样一项功能。后来比如说在吃粽子,赛龙舟这个过程中间,我们需要找到非常合理的,非常有趣的,而且简明的说法来解释我们这些习俗,于是就有了纪念屈原等等这样一些学说。刚才我讲到我们的节日传统是我们和自然关系调整中间的产物。这一点在端午节这个节日当中体现的最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增加许多节日的活动内容,这些节日活动的内容除了有祭祀性质之外,还有需要游弋性质的,现在我们把踏青,登高,除了保健之外还有一种游弋的性质,我们使得生活的幸福感能够落到实处了。

  另外在这个节日当中人们彼此之间的问候,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是节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刻。

  TAG: 传统节日 端午节 法定假日 非遗 符号体系

TOP

端午节的生命在于其文化内涵
──学者谈端午节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2007-11-08 08:35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廖翊)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
学界的看法,即辟邪说。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罗江而死,吴地所祭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是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东汉孝女曹娥也因父亲淹死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水撒庭院等做法可预防疾病流传,因春夏相交之际疫病容易流传。黄涛表示,这些都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饮药酒”“吃粽子”“赛龙舟”等九大类。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吃粽子”和“赛龙舟”,由于影响很大的“纪念屈原”的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黄涛说,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节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TOP

“黄金周”何必打端午节的主意

发布时间:2009-05-17 07:55 来源: www.ccdy.cn 作者:白峰


   
    “如果要为拉动内需而恢复黄金周,不妨考虑设在端午节前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星亮在今年全国政协会提交提案,建议政府在每年5月28日至6月5日期间,也就是端午节前后恢复“黄金周”,兼顾“拉动内需”和“凝聚民族传统文化”。

    黄金周是能“拉动内需”,这是由节日消费的特点决定的。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去年又被设为法定假期,自有“凝聚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将黄金周设在端午节,至于是否要恢复五一黄金周,需另做考虑。

    按照传统民俗,端午节既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也有迎接炎夏、预防疾病的寓意。在端午节按照传统习俗过节,因各地的情况而异,也因人而变。要让端午节传承民俗,成为继春节之后一个重要节日,既要传承历史,又要不断创新,吸收精华,弃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人思想中生根发芽——让端午节很好地延续,让今人了解传统文化并尊重这些传统习俗,成为现代人也能坚持的节日。

    如果硬要将黄金周设在端午节,其实是对端午节的一种淡化,也是对端午节的不尊。端午节的传统会因为发挥了黄金周的作用而失去,或者被人遗忘。为什么吃粽子?谁人记得屈原?“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鼓,满街路。”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恐怕会被黄金周的“度假”和“拉动消费” 气氛冲淡。

    端午节不能成为黄金周,而应该让其真正成为端午节,真正挖掘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深意,进行传承,不能简单地让“吃”“游”“消费”占据了节日,而要注重文化内涵。在文化的传承上更应把文化内涵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在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关注亲情友情上下功夫,在文化方式和形式上来些创意,从精神上扬弃传统。要确实让端午节丰富起来,活跃起来,让节日文化转起来,唱起来,传下去,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节日理念。

TOP

屈原流放地首次出现另类 专家提出江西婺源新说

2009年05月17日0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人划龙舟、包粽子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期以来,大陆学术界对屈原流放地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江西鄱阳湖地方考古专家杨赤宇日前对记者表示,根据史书记载和他多年来考证研究,认为屈原流放地应在江西婺源。这是大陆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屈原“流放地”首次出现的“ 另类”声音。

  杨赤宇认为,屈原作品《哀郢》中“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是众学者认为在今安徽省青阳县陵阳“流放地”说法的主要论据。他称,陵阳其实是古代传说中的陵阳国,该国为泽国多水,陵阳国侯原是伏羲的大臣,后被水淹死。汉典《战国策?韩策二》和《楚辞?九章?哀郢》中的“阳侯之波”典故,均有此番描述。当年陵阳侯的溺水之处,应是江西鄱阳湖。

  这位长期致力于江西鄱阳湖地方考古研究的学者,向记者旁征博引佐证其屈原“流放地”的新说。

  杨赤宇称,公元前二九八年,四十二岁的楚国大臣三闾大夫屈原,因遭楚王室迫害,被免官职遭流放。流放时,屈原乘船离开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市北),沿长江东下,途经洞庭湖口(今湖南岳阳市北)和夏口(今湖北武汉市东南),其后到达江西彭蠡泽之口。

  史料记载,鄱阳湖古称彭蠡泽、彭泽。彭蠡口即江西鄱阳湖口。杨指出,彭蠡口南岸即今江西湖口县城双钟镇,屈原由彭蠡口南渡鄱阳湖,这就是在屈原《哀郢》中所说的“淼南渡”诗句。

  杨赤宇说,屈原由长江进入鄱阳湖口,经回风矶、梅家洲、江湖合流的石钟山处。他在《悲回风》一诗中,借用回风矶一名为诗题,以借景生情手法,来抒发积压在心中已久的忧伤。

  据南朝梁吏部尚书范云《泛宫亭湖》诗云:“回舻承派水,举帆逐分风”。即指回风矶。此处位于鄱阳湖口梅家洲西北岸的长江之滨,是长江至鄱阳湖船行最危险的地方。

  杨赤宇解释,回风矶处河水急、暗礁多,且风向不定,常有倾船覆筏事故发生。所以,过往船只经此地都要调准风帆,借助回风之力,将帆船分别送往西面的九江和南面的湖口。

  杨赤宇指出,屈原横渡鄱阳湖后,舟要取道庐江。即屈原弟子宋玉在屈原死后为其《招魂》的诗中提到“路贯庐江兮”。古庐江,是江西鄱阳湖南湖区东南岸饶河、乐安江和婺江的总称。此水发源于黄山山脉以南的庐岭山,位于今江西婺源县城北境。古书《山海经》对此水已有记载:“庐江,出三天子都,入彭泽。”三天子都,即今安徽黄山;彭泽,即江西鄱阳湖。

  过庐江逆水而上,屈原乘舟下一站为江西鄱阳县。杨指出,该县为战国时期番邑,即今鄱阳县城。在春秋战国之际,是楚国东境一个与吴越交界的边城。此城邑在《史记》中有记载。屈原由此抵达相距不远的庐江上游的婺源县。

  此外,杨赤宇还列举,屈原流放期间曾泛舟到过江西景德镇昌江和鄱阳湖以南的江西南丰等地,至今在景德镇的江岸还保留有三闾庙的地名遗迹。旁征博引,以大量的引据和佐证,以论证上述判断。

  杨赤宇最后指出,屈原自流放陵阳九年后,仍不见楚顷襄王让其回楚国郢都。公元前二百九十年,已步入五十岁的屈原开始向故乡的方向靠拢,由鄱阳湖经长江向离家乡较近的洞庭湖沅湘一带迁涉。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楚国都城被秦兵攻破,屈原精神上受到了极大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他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记者 张见悦 段长征)

TOP

广东中堂“龙舟景”

发布时间:2009-05-17 08:07 来源: www.ccdy.cn 作者:张波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辖区的西北部,北依东江干流,东江支流环绕四周,是典型的水乡。

    珠三角区域河网纵横,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堂的“龙舟景”民俗活动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明朝崇祯年间张二果和曾起莘编修的《东莞县志》中就有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年),东莞举办龙舟活动,中堂出大标,鹤田村夺冠,有人成诗并流传至今:“中堂出标是元年,果真扒出是真贤。到处龙舟来趁景,第一飞龙是鹤田。”

    “景”指的是“场景”,是当地人对重大民俗活动的描述和称呼,也叫“趁景”,这种称呼在当地乃至东莞已延续几百年。中堂镇每年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在举办“龙舟景”期间,该镇辖内的20个村(社区)中,先后已成“景日”的就有9个村(社区),这些村(社区)年年“招景 ”或“扒标”,500年来一直绵延不断。镇内最大的“中堂景”,景日是农历五月十三,无论出标与否,是日赴“景”的龙舟均过百数。

    “龙舟景”民俗活动的传承方式主要是约定俗成的,带有自发性质。每年到了某一景日,各村龙舟会不约而同赴“景”,参加“斗标”“比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部门、有影响的社团组织以及有实力的民间企业也参与了组织策划实施,使这项民俗活动更具规模,更有影响。由于“龙舟景”民俗活动被当地人民普遍接受,久而久之,这项活动不仅影响越来越大,而且成为了一项传承性很强的民俗活动。
中堂“龙舟景”的民俗活动内容丰富且饶有趣味,大多寓意祈福、吉祥。如新船下水有“采青”,龙舟出赛先“旺船”,对参景、参赛和到访的龙舟,东道主必先“犒船”,受犒龙舟必“朝(回)头”回礼,村“景”东道主招呼“龙船饭”等等,礼义双全,复杂有趣。

    从农历五月初开始,中堂镇的家庭主妇半夜就起床,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迎候亲戚和宾客;青年人穿上抢眼的运动背心,吃过早餐,整装上阵,把龙舟鼓敲响。午饭刚过,大家汇集到江边,这时江两岸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不多时,龙舟从四面八方陆续到来,先划到指挥部报到、犒标。到了中午时分,开始击鼓奏号,观众呐喊助威,鼓声、号子声、鞭炮声与人群的欢呼声奏成一曲赛龙夺锦的交响曲。到了五月十三这一天,中堂镇举办“龙舟景”,届时全镇人倾城出动,齐聚江边观看龙舟竞渡。吉时一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十条龙舟像离弦之箭划开平静的水面,岸上十几万观众呐喊助威,蔚为壮观。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了中堂人与龙共舞的狂欢节。

    中堂镇数百年的“龙舟景”风俗影响越来越大,2006年,中堂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这项风俗活动更加持久和进一步传承下去,2004年,中堂镇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了龙舟广场,2008年又投入近千万元兴建了一个龙舟赛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堂镇“龙舟景”这项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既得传承,又有发展,目前这里已有龙舟队20支、龙舟200多只,还有龙舟制作工场5家。

TOP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6月17日   

唐诗中的屈原形象

■谢模楷

--------------------------------------------------------------------------------

  唐诗中大多称引屈原的诗篇,并没有集中描绘屈原的形象。唐诗作者称引屈原,主要是借以抒发他们自己的情感和现实人生。但在这些称引屈原的简短诗句中,屈原的形象显现出来。透过唐诗中的屈原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和社会。

屈原的生命形象

  屈原的生命形象,在唐诗中是憔悴、悲怨、愤恨和痛苦的集合。唐诗中大量借用屈原的生命形象抒发作者的失意人生,如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杜甫《地隅》:“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许浑《太和初靖恭里感事》:“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李商隐《楚宫》:“湘波如泪色潦潦,楚厉迷魂逐恨遥。”屈原的放逐和行吟的人生经历被唐代诗人较多引用,而由此所体现出的屈原悲情形象,在唐代诗人中更是深入人心。如李嘉佑《夜闻江南人家赛神》:“逐客临江空自悲,明月流水无已时。”柳宗元《汨罗遇风》:“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在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诗中,也较多的体现了屈原悲情的生命形象。如黄滔的《灵均》:“莫问灵均昔日游,江蓠春尽岸风秋。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刘威的《三闾大夫》:“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汪遵的《招屈亭》:“三闾溺处怨怀王,感得今人尽缟裳。”最具说服力的是以屈原的人生悲情来比作音乐的悲声。如白居易《听芦管》:“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李宣古《听蜀道士琴歌》:“愤声高,怨声咽,屈原叫天两妃绝。”雍裕之《听弹沈湘》:“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由此可见,屈子悲、愤、怨、恨的生命形象在唐代几为定格。

屈原的人格形象

  唐诗中屈原最主要的人格形象是“独醒”,它蕴含着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与困苦。如洪州将军《题屈原祠》:“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原是独醒人。”孟郊《退居》:“众听喜巴唱,独醒愁楚颜。”李中《夜泊江渚》:“水乡明月上晴空,汀岛香生杜若风。不是当年独醒客,且沽村酒待渔翁。”皎然《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时中丞量移湖州长史》:“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贯休《晚泊湘江作(一作晚泊湘江怀古)》:“烟浪漾秋色,高吟似有邻。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其次是屈原的忠心、正直、执着、高洁、好修等。体现屈原的忠臣形象,如胡曾《咏史诗·汨罗》:“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贯休《读离骚经》:“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蒋冽《经埋轮地》:“正直死尤忌,况乃未死前。”体现屈原好修名,如元稹《表夏十首》其十:“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李白《笑歌行》:“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体现屈原执着,如白居易《咏怀》:“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如赵冬曦《C湖作》:“盈虚用舍轮舆旋,勿学灵均远问天。”体现屈原高洁,如汪遵《渔父》:“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孙郃《古意二首》其一:“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这些诗篇中,虽然作者的态度与倾向不同,但都体现出屈原相同的人格形象。

屈原的文学形象

  屈原的文学形象,从唐诗评价屈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首先,屈原的文学形象与他的生命形象息息相通,体现出悲、怨、愤、恨、愁的色彩。如司空图《偶诗五首》(其二):“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李白《古风》:“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元稹《楚歌十首》(其一):“栖栖王粲赋,愤愤屈平篇。”齐己《潇湘二十韵》:“《离骚》传永恨,鼓瑟奏遗魂。”刘兼《登郡楼书怀》:“登高欲继《离骚》咏,魂断愁思写不成。”白居易《寄唐生》:“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李群玉《湖中古愁三首》(其一):“奠桂开古祠,朦胧入幽萝。落日潇湘上,凄凉吟《九歌》。”这是唐诗中最多的一类,体现出屈原“感激情深”的文学形象。其次是与屈原的人格形象相应,屈原的文学形象体现出高洁、执着的特点,如韩愈《感春四首》(其一):“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醴。”无名氏《霜菊》:“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倘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陆龟蒙《孤雁》:“骚人夸蕙芷,易象取陆苋。”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芳荪》:“楚客重兰荪,遗芳今未歇。”骆宾王《同辛薄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其一):“芳杜湘君曲,幽兰楚客词。”再次,从对屈原杰出的文学成就的评价中,体现出屈原辞赋的开创者和文学大家的形象。如李白《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严维《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文变骚人体,官移汉帝朝。”徐铉《哭刑部侍郎乔公诗》:“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与屈原的生命形象和人格形象不同的是,屈原文学大家的形象,在唐诗中得到一致的认同。

  以上唐诗中显现出的屈原形象,反映了唐代诗人们特殊的内心世界,以及唐代社会多元的文化特征。唐代诗人大量借用屈原的悲情生命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体现诗人们与屈原相似的人生感悟。他们对屈原不幸遭遇所寄予的同情,表达了他们力图摆脱屈原似的悲剧命运、寻求理想人生的愿望。唐代诗人们对于屈原的人格形象所持有的不同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唐代儒、释、道多元文化碰撞的结果。唐代社会意识形态,不单是儒家的进取精神,释家的空虚理念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深刻影响唐代社会。屈原被公认的文学大家的形象,则是《楚辞》作为文学在唐代大放异彩的体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