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七夕节信息贴·观点

广州的乞巧节

2009-08-05 14:33 来源: 大洋网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TOP

鹊桥坎山:打造空港后花园

2009年8月10日 7:27 www.xsnet.cn 萧山网  


  鹊桥坎山:打造空港后花园

  ——“天宝地藏、鹊桥坎山”系列报道之一

  

  灯火坎山。 全光泉 傅展学 摄

  坎山,这个历来被视为风水宝地的地方,如今正越来越散发出新的魅力。

  由民俗发展的现代工艺,由古刹带来的旅游前景,由空港优势带来的商贸机遇……坎山,古朴又新潮,经典又创新。

  坎山的一边,矗立着千年古刹地藏寺,传说珍藏着天上的奇珍异宝;坎山的另一边,是现代化的空港,一架架飞机正翱翔天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坎山的“祭星乞巧”民俗活动,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祈祷,为期盼幸福家庭和巧妇持家而祈祷。在坎山漫长的农耕历史中,“祭星乞巧”延续至今,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打下烙印。

  坎山带着“鹊桥”这一美好愿景,正要跃然天际,聚众成桥。

  千年古刹与“祭星乞巧”的自然统一

  坎山是农耕时代完美的理想家园,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祭星乞巧”民俗活动从未间断。

  “祭星乞巧”的民俗活动包括妇孺仰望双星、姑娘们在月下穿针引线、比赛挑花等,借此向巧手的织女致敬并乞求心灵手巧。坎山镇最热闹的“祭星乞巧”活动在千年古刹地藏寺举行,每当农历七月初六夜到初七,寺里彻夜举行“祭星七巧”民俗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姑娘赛巧,青年男女借机约会。

  这所地藏寺在1073年由宋代高僧建造,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两所地藏寺中的其中一所。

  2008年,我省首次确立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坎山“祭星乞巧”节被列入其中。著名民俗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吕洪年在调查考证后赞道:“关于七夕节的民俗有很多,坎山的七夕节民俗文化,传承保留得最好。”日前,“坎山七夕祭星乞巧”这个项目已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七夕给坎山带来的美好愿景,更被赋予了现代意义。花边,就是集中体现了妇女们心灵手巧的载体,而坎山正是萧山花边的发祥地。上世纪初,坎山已是浙江丝茧、棉花集散地,商贾云集。这里的妇女们擅长植棉织布、养蚕缫丝。1919年,上海商人徐方卿看中这块生财之地,率领4 名工人从上海来坎山,首批组织24名女工学习挑织花边。1923年,坎山第一家花边厂——“沪越花边厂”应运而生,标志着坎山成为萧山花边的发祥地。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坎山家家户户的媳妇、姑娘们几乎都会挑花,挑花所得成为家庭收入的一大来源,当时的小伙子找对象,也会以姑娘精不精通挑花为标准。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并进

  坎山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更被寄予了经济发展的厚望。如今的坎山,以厚积薄发的气势,展现出一座现代化乡镇的风采和实力。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超百亿,获得全国千强乡镇、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区经济发展优胜镇等荣誉,形成了电气电缆、机械五金、纺织印染、建筑建材等四大支柱行业。

  这是一方适合创业的热土,坎山工业园区是这座现代化新镇的发展新平台。占地4.2平方公里的坎山工业功能区块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成为全镇招商引资主阵地。近年来,坎山镇着力打造发展软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落户坎山。该镇制定了班子成员项目联系制度,帮助企业落实项目,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开展“企业服务月”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政府在创业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帮助,通过镇政府的协调和帮助,公司解决了发展用地问题,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现在,坎山的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员工们工作也更加安心了。”据杭州瑞丰汉艺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万里介绍,这个以花边起家的企业正在生产两类产品,一类是机械制造花边,依托空港优势走进千家万户,一类是手工挑花制品,作为一种工艺品销售。

  令人惊喜的是,现代化并没有削弱传统文化的延续。坎山镇的下街,有一家经营了45年的花边收发站,这是萧山现存的惟一一所花边收发站。它坚持以手工挑花为主打产品,大多出口海外,其中一款花边,曾在国际上获得金奖。为保护好这个独特的地方手艺,坎山镇规划建立“花边博物馆”,借此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并继承坎山的这一传统手艺。

  空港商贸与文化旅游的创意结合

  坎山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区又一经济重镇,而机场二期扩建将给坎山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

  “依托空港和机场二期扩建的功能辐射,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把坎山建成空港型商贸新镇。”坎山镇以这样的发展思路,积极与大杭州的跨江、沿江发展战略和瓜沥组团发展规划相对接,利用机场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机遇和机场出口的地理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向服务业倾斜,拉动坎山的金融、物流、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优良”,坎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空港后花园”,它的潜力,已被广泛看好,它的魅力,已初步显现。

  坎山镇将“祭星乞巧”传统与现代旅游业搭桥,让文化得以传播,商机得以交流。去年8月,2008中国(萧山)七夕文化节在坎山开幕,吸引了许多市民共聚佳节,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齐聚地藏寺坐夜祭星乞巧,焚香祈愿。该镇将把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佳节继续办下去,将“地藏祭星”打造成为一张旅游文化的金名片。以地藏寺为中心景点,周边还将陆续建起“牛女景观点”、“鹊桥相会景点”、“七夕文化创意中心”等景点。坎山的传统商贸街“十里老街”也将逐步修缮,为上述景点配备特色商贸和餐饮服务。

  依托空港,“祭星乞巧”这个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正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古朴而现代的坎山,正向我们展示一幅绚烂的画卷。

TOP

学者:称七夕为“情人节”实在牵强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7日 09:43 来源:大河报


  七夕原本是一个与星辰有关的时点,自从汉代融入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就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情感的一个,但现今把它叫做“中国的情人节”,本人以为实在有点牵强。

  据我所知,七夕中没有什么文化元素是指向“情人节”的。试想:哪有拖儿带女会情人的?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演进,中国传统节日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日本就是一个很会衍生节日文化的国度。他们抓住七夕传说故事中牛郎织女有一双儿女的情节,在家庭亲情、亲子关系上大做文章。其实,如此突出少儿的七夕,我国两宋时期就已有之。南宋笔记《梦粱录》卷四“七夕”条,说这一日“倾城儿童女子,无论贫富,皆着新衣”,而且“手执新荷叶,效摩合罗之状”。摩合罗,是当时孩子们的七夕玩具,一种泥塑的偶人。只是,中国后来渐渐丢失了这么好的一个节日意蕴,除了浙江有个沿海小岛、台湾一些地方还把七夕过成“小人节”外,绝大部分地方恐怕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了。

  当然,我们可以学习日本七夕的一些做法,也可以传续宋代的一些七夕活动,或者推广浙江石塘的“小人节”经验。除此以外,各地也可以有自己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七夕节,不必非与“情人节”扯上关系。(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翁敏华

TOP

传统节日的嫁接:七夕能否称为“中国情人节”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5日 09:25 来源:文汇报 


  传统节日的衍生、嫁接与新创

  ——从七夕能否称作“中国的情人节”说起

  七夕原本是一个关乎星辰的时点。自从捏合出牛郎和织女,七夕节就增添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承载了厚实的天伦之致,成为中国节日系列里最具情感性的“这一个”了。传统节日文化的衍生和新创,就像一棵大树的分叉和长枝叶一样,是自然的、必然的事情,当然也不会拒绝若干“嫁接”——只是嫁接得对纹路、通脉络

  明天又逢农历七夕。报纸上又有关于它的说辞,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如同“贺岁片”一样,今年七夕节据说也有“情人节原创电影”上演,并将以此为“序幕”,展开“中国首届情人节嘉年华”系列活动:“月光宝盒现场活动”、“爱情手势墙行为艺术”、“‘爱我就……’博客表白大赛”,等等。也许会不错。但其实,把七夕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实在有点牵强附会。把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七夕节摊开、收拢、分析、概括、演绎、归纳,没有什么文化元素是指向“情人节”的。名之为“爱情节”、“家庭节”什么的还差强人意。试想:人们哪有拖儿带女谈恋爱的?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情人节”是三月三。

  传统节日自其发端就一边衍生着、一边新创着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演进。两千年来,中国传统节日自其发端之后,就是一边衍生着、一边新创着走过来的,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端午原是个防病防灾的日子,却因大诗人屈原增添了纪念层面的意义,增添了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悲情、齐心协力救助生命的悲壮;因了陶渊明酷爱重阳,因了他酷爱的菊的勾连,重阳节衍生了“颂陶”的文化意蕴,歌颂他“人淡如菊”的精神境界,“重阳无酒”也成了知识分子安贫乐道的形象写真。近年来,重阳节又衍生为“敬老节”,因为“重阳”在字面上有“再度阳光”的意思,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民俗节日,“敬老节”在尊老爱老、倡导孝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夕原本是一个关乎星辰的时点。自汉代开始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正是从星宿名称衍变而来。自从捏合出牛郎和织女,七夕节就增添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承载了厚实的天伦之致,成为中国节日系列里最具情感性的“这一个”了。

  岁岁七夕,今又七夕。今天的七夕节又是怎样一种境况呢?2006年,七夕节与其他5个节日一同,被列为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2007年决定、2008年实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里,七夕节却并不放假。于是,七夕节就有些尴尬,也不太被人们所重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放假了,放假后这些节日怎么过?这是一个问题;七夕、重阳没有放假,不放假的传统节日又怎么过?是又一个问题。

  各地可以有自己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七夕节

  日本是一个很会衍生和创新节日文化的国度。他们抓住七夕传说故事里牛郎织女有一双儿女的情节,在家庭亲情、亲子关系上头大做文章,老故事早已被改编为新的童话,七夕节的衍生产品有漫画书、动漫影视等,语出强调仙女下凡和上天,以及她与两个孩子的关系。近年,日本的迪斯尼乐园又在七夕节那天推出由米老鼠“米奇”和“米妮”扮演牛郎织女的表演,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其实,如此突出少儿的七夕,我国两宋时期就已然。南宋笔记《梦粱录》卷四“七夕”条,说这一日“倾城儿童女子,无论贫富,皆着新衣”,而且“手执新荷叶,效摩合罗之状”。摩合罗,是当时孩子们的七夕玩具,一种泥塑的偶人。只是,中国后来渐渐丢失了这么好的一个节日意蕴,除了浙江有个沿海小岛、台湾一些地方还把七夕过成“小人节”外,绝大部分地区、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了。

  诸节皆热闹起来了,七夕怎么办?

  传统节日文化的衍生和新创,就像一棵大树的分叉和长枝叶一样,是自然的、必然的事情。

  当然,我们可以学习日本七夕的一些做法,亦即传续宋代的一些七夕活动,或谓推广浙江石塘的“小人节”经验,也把少儿的主题凸显出来。除此以外,我觉得各地可以有自己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七夕节。上海嘉定有一座牛郎庙,对河的江苏太仓有一座织女庙,两地可以联手搞活动,把那些健康朴素的节庆仪式、节日精神恢复起来,围绕着节日的民间艺术更需要保护和传承。

  在上海,还可以把对黄道婆的纪念,与七夕节捏合起来。黄道婆及其乌泥泾棉纺织技术,现在已经是上海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了。黄道婆是江南乃至中国千千万万个“织女”的代表。可惜的是,不但她的事迹不详,而且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所以,要想为她安排一些常规性的纪念活动,必须寻找一个能够周而复始的时间节点。七夕节是最好的时点。“织女”是可以大力运用的文化元素。七夕,乞巧,学习和发扬黄道婆的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时代所用,保持中华民族“巧手民族”的优点不使失传。

  传统节日就像参天大树,不会拒绝若干“嫁接”

  最近数十年节日的状况是:一方面,传统节日正慢慢被人淡忘,另一方面,又凭空“生”出颇多的“节日”来,一个地方有什么土特产,就可以为它度身定做一个“节日”,比如“风筝节”、“豆腐节”等等;待到市场经济一介入,更加泛滥,甚至到了不严肃的地步。整治这些多如牛毛的所谓“节日”,可以有两个做法:如是纯商业性的、毫无意义的,取消便是了;如是有一定意义和影响的,则可以归并到传统节日里来。如“风筝节”、“桃花节”之类,可以根据日期的接近归并到清明节里;而最近正在热议的“知青文化节”,我看可以放在七夕节。

  机缘巧合,两年前佳木斯市“知青文化广场”奠基那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初七。所以我建议:我们终于有了纪念知青这一群体的空间上的保证,但还要有时间上的保证才行,这时间保证,就是今天的七夕节。当年,我们是“牛郎”,我们是“织女”,像牛郎一样苦干,像织女一样巧干,苦干加巧干,正是我们当年的口号;今天,当我们重返第二故乡,则像极了走“鹊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今天和明天之间,牵线搭桥,做着沟通和联络的工作。知青们,不老的知青们,把这七夕的文化元素,体现得题无剩义。知青文化节放在七夕节过,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参与。

  传统节日就像参天大树,分叉长叶、枝繁叶茂的同时,当然也不会拒绝若干“嫁接”——只是嫁接得对纹路、通脉络。

  翁敏华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