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汉字“整形”争议

六个繁体字:现实必不可缺还是开历史倒车

凤凰网 2009年08月20日 02:57第一财经日报


韩朝

教育部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汉字繁简之争以教育部“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的表态终结,在征求意见稿中只提出了恢复51个异体字和6个繁体字的意见。

“语言规范需照顾历史发展的历程特点,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还是要慎重。”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次字表共收录8300个字,与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7000字量相比较,新增1300字。

根据字的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 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与一级字合起来共6500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800个,是一些专门领域(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文言文教材)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字,用于满足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对于51个异体字的恢复,除了字理上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尊重人民大众的用字习惯,尊重人民大众已经有的用字习惯。

“过去这些字虽然作为异体字被废除了,事实上很多人取名字还是取这个字。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名字遇到麻烦,比如说有时候可能计算机终端打不出来,带来一些麻烦。这次我们照顾社会的习惯,尊重人民的实践,恢复了这51个异体字。”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李宇明表示。

6个繁体字则是必须恢复的。其中的三个字是过去的规范里已经做了说明这些字是可以用的,相关专家表示,如果不恢复这三个字,字体内部系统就会发生混乱。

“比如一个字(艹+频)和苹果的“苹”,原是混合在一起。现在必须把它拿出来,因为这是跟环保有关的,如果都写成苹果的“苹”,那么意义不一样。从数量上,2000多个简化字,这次恢复三个,以前也是恢复三个,这个量是非常好,这个量说明我们坚持简化汉字的基本政策。”《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表示。

也有学者激烈反对六个繁体字,认为字体系统发生混乱,完全是无稽之谈。那怕是恢复一个繁体字那也是一种态度,那就是近年来某些呼唤恢复繁体字阵营的一大胜利,实质是为复古繁体字开了历史倒车第一步。同时提出的异体字更有声东击西、欲盖弥彰之嫌。简体字的本质是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还社会大众以学习权和发言权。因此任何试图恢复繁体字者其本质都是剥夺人民的学习发言权,这个头绝对不能开,如果开了必后患无穷。

不过,51个异体字和6个繁体字是否恢复还要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以后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将根据这个汉字表进行改动和更正。

此前,有媒体报道,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某门户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92.7%的网友表示反对,3.5%的网友表示支持,3.8%的网友表示无所谓。

TOP

规范汉字请别瞎折腾
青青李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20

    对于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我是反对派之一。理由很简单,这种折腾,看不出必须,麻烦却很多。因为汉字规范涉及面太广,一个小小的字形调整也会引发许多混乱。

    在这方面其实已经有过很多教训。当年硬要把“林荫道”改成“林阴道”,我也就认了,因为估计专家们没有读过董桥,不知道什么叫“字虱”,所以才会把“阴”和“道”搭配——这联想得太远了点,我的意思是,人家改就改吧,我也没有办法,好在它不至于混淆。但把“唯一”改成“惟一”就让人很恼火了,根本想不明白改得有什么道理,很难记得住。后来又说二者可以通用,刚松了一口气,又说虽然可以通用,但其中某一个是首选词。而我当时供职的杂志社标准是,用了非首选词,也算错误——我到现在还犯着糊涂呢,到底哪个是首选?

    话说在我供职杂志社时,每月出刊后,校对老师就会把每个编辑的字词错误列出来,然后,按错误多少进行处罚。当然我不是心疼那几个钱,只是觉得,对于一个受过正规教育、又从事文字工作十余年的人来说,经常有错字太不应该。可认真看看那个表格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避免出错。因为绝大多数错误,都是类似“唯一” 和“惟一”这样改来改去造成的。“语委”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就折腾成了一盆糨糊,让人很抓狂。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这次字形微调的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里还真明明白白写着,“本字表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笔形变异规则为依据”—“笔形变异规则”,好专业的说法,估计只是少数专家能明白的事。而我以为,汉字规范不应该唯专家马首是瞻,而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如何使用汉字,应该成为汉字规范化的标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的用法,根本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地折腾。

    规范汉字当然会有许多具体标准,但最高准则应该是“不折腾”。尽量承认大众的习惯,尽量维持现有的标准,以减少混乱和动荡,而不是相反。

TOP

脱离实际的汉字调整是“穷折腾”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8-20 来源: 广州日报

  仓颉自造字以来,可曾想过他的子孙有这般的创造力,从甲骨、铭文到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随后天下汉字定于两股潮流,大陆书写以简体为主,海外汉字多为繁体。

  如今,仓颉的数代后生们,却又想继续发挥他们的过人“创造力”,在汉字的笔画上打起了主意。据《天府早报》报道,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但却研制出《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 ,最显示仓颉的数代后生们聪明才智的是,其“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

  这里仅举一例子,如拟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这其中也包括“新”字。倘若这番改动成行,恐怕日后,“新华社”、《新华日报》将发布改名通知,同时咱新中国成立60年的大庆,也将得在“新”字头上改改。

  上述拿“新”字举例只为调侃,而意在想说明,语言文字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字源、字理、字形的讲究,足够一位致力于此的学者专家研究一辈子。但同时,这语言文字,也不仅仅是高高在上,束之高阁被学问家“赏玩”的研究对象,它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文字使用的最高准则是什么,笔者认为,并不是符合学问家所言的要符合字理、字源、字形的规范原理,而是咱老百姓用的顺心、自然,用的时间久了,就是那种拿捏使用起来,顺其自然的感觉。而这种来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语言文字习惯,就是它最高的准则、最高的规范原理。

  比如,前不久《辞海》修订,很多网民热议“超女”等词汇是否也应该录入其中。其实,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语言文字的发展,它跟随的是百姓鲜活的生活、百姓充满智慧的妙用,而不是学问家在书斋前苦心研究的结果。因为,倘若依据学问家的“创造力”,那么“躲猫猫”、“楼歪歪”、“被就业”、“贾君鹏”这些被灵活使用,但却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词汇、句式,是学问家断然冥思苦想不出来的。

  所以,笔者认为,脱离于实际的文字规范调整,其实是大可不必的,不但费力不讨好,还会被百姓冠以“穷折腾”的称号。其实,那些文字早已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之中,不是单纯的行政命令与专家的规范研究所能彻底取代。最后,像调整汉字这种涉及到亿万国民日常生活的大事,还是多听听咱百姓的意见为好!    (王海越)

TOP

44个汉字拟改变写法 九成网民认为是“瞎折腾”

2009年08月20日 07:12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商报记者 吴静 实习生 张丽

  “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提”,“亲”、“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对于不少人来说,一些用了大半辈子的汉字可能要改写法,一些人的身份证可能也要换了。

  目前,教育部正在对《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这个历时8年打磨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对写法进行调整。对于这种修改,超过九成的市民和网友认为,完全没必要。

  A

  ■ 缘由

  44个汉字写法可能会调整

  8月12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09年第12次新闻发布会上,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的汉字简繁之争,但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44个汉字的写法是否要修改。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

  同日,《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除恢复51个异体字外,还打算对“琴”、“亲”、“魅”、“杀”、“茶”等44个汉字的写法进行调整。

  调整之后的汉字写法为:“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

  对于异体字,新研制的字表收入了51个异体字,主要用于人名和地名,其中包括人名中常见的“喆”和“淼”等。对异体字不再简单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但汉字表收录了6个繁体字。对此,专家表示目前恢复的繁体字是必须要恢复的,比如硃砂的“硃”是个科技用字,却是一个繁体字。

  B

  ■ 调查

  九成多网友认为是“瞎折腾”

  《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进行调整,此举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

  根据新浪的调查显示,截至昨日18:00,有77280余人参与调查,其中92.7%的网友对修改汉字写法表示反对,3.8%的网友表示无所谓,仅3.5%的网友表示支持。

  多数网友认为,对已使用了几十年的汉字进行修改,属于“瞎折腾”,完全没必要;还有网友戏称,“琴姐,你又要换身份证啦”。

  “对于‘喆’、‘淼’这样的字,我是支持添加的,但对汉字整形就没必要了。”新浪一网友认为,对有些字库里没有的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但最好不要对现行的汉字进行改动,汉字改动会引起很大的麻烦,改44个汉字将涉及太多部门,所有的系统、软件、网站、书本、身份证、户口簿都要重新来过,还会在社会上造成混乱。

  有关部门称,推行新字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比如“刹”和“铩”字中的“杀”字写法本来相同,修改后写法不一致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改革才会有进步,况且修改后的汉字在辨认上不存在困难。只有改革才能进步,不能因一时不习惯而“故步自封”。

  C

  ■ 观点

  改写法还应考虑应用是否方便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打算修改的汉字,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甚至大半辈子。

  “写了十几年的汉字,突然改了还真不习惯,写出来看着很别扭。”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的老师马灵君说,字形的变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看似简单的“微调”,影响面却是很大,老师们要将这些字挂在墙上适应一段时间。

  马灵君认为,汉字的修改极易引起用字的混乱,大街上的各种招牌、父母的指导无形中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处于认字初级阶段的孩子,“以前正确的写法将成为错别字”。

  郑州55中语文老师毛春霞说,如按专家“微调”后的汉字进行规范统一,所有的汉字字典都要重新印刷,否则其收录的汉字就成了错字。她认为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不能光考虑专家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

  D

  ■ 回应

  要不要调整需要斟酌

  拟修改写法的44个汉字,修改前后的变化不大,在识别上不存在大的障碍。

  “好好的汉字,到底为什么要改?”市民李女士非常不理解,她特别希望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比如‘亲’字的写法,为什么‘竖勾’不行一定要‘竖捺’?”

  昨日下午,商报记者致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教育部新闻办一女性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已召开过新闻发布会,目前《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处于征求意见过程中。

  “我们正在接受大家反馈的意见,专家将综合反馈的各种相关声音和信息,进行仔细斟酌。”该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相关事宜已举行过新闻发布会,暂时不便于再接受媒体采访。

  据了解,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对44个汉字的修改理由并没有过多涉及。市民建议,无论是新词的添加还是异体字的规范,每一次调整和改进都应该建立在符合普遍的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上。《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44个汉字要不要调整写法,需要有关专家仔细斟酌。

  44个拟改写法的汉字

  (qiān)          (xùn)

  现用写法   琴   瑟   琵   琶   徵   魅   籴   汆   褰    衾   巽   撰   馔   噀

  (chèn)     (sà)           (tāo)(tiáo)

  现用写法   亲   榇   杀   刹   脎   铩  弑   条  涤   绦   鲦   茶   搽   新   薪

  (nòu)(hāo)(gū)

  现用写法   杂   寨   恿   瞥   弊   憋   唇   蜃   蓐   溽   缛   褥   耨   薅   毂

TOP

教育部回应汉字“整形”质疑:不影响生活

法律界 www.mylegist.com  2009-08-20 07:35  新京报  

1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近日在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 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http://news.mylegist.com/18/2009-08-20/51510.html

教育部日前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此次意见征求将截至本月31日。

44汉字“整形”引热烈争议

征求意见12日开始后,产生热烈争议。对此,昨日,有网站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逾八成网友表示反对。

教育部网站昨天发布消息解释说,《通用规范汉字表》以笔形变异规则为标准,对所收的8300字全部进行了复查,在统一笔形规则的前提下,生成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宋体字形表,其中包括这44个汉字,约占《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总字数的0.57%。

“微调不会影响百姓生活”

目前,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在“前电脑时代”,各印刷厂的铅字都是用铜模浇铸,这些微量的不同仅凭视觉不易察觉;而进入“电脑时代”后,字形的不规范情况就“暴露”出来。

昨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变过来。他强调,微调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尊重各方意见。

综合本报记者 郭少峰 《长江日报》报道

■ 44汉字写法调整

①“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②“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③“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④“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⑤“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⑥“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辱”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⑦“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 回应

教育部:调整与宋体字一致

1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近日在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

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据介绍,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 观点

修改不成熟 “整形”需慎行

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一些“整形”后显得有些怪模怪样的字让人不由心生疑问:好好地写了几十年,为啥要折腾成一个新样子?

已经广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的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恐怕不能光考虑专家们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

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综观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何必改头换面呢?

此次推行新字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但是,一些字在“整形”后反而不规律、不统一,给应用徒添麻烦。例如“刹”和“铩”字中的“杀”字写法本来相同,在修改后写法却不一致了。这说明,此次修改在字的选择上并不成熟。

TOP

看脱离民俗的汉字“整形”能整出个啥

李妍

2009年08月20日 07:46来源:大河网


  经历上世纪初汉字的“废繁从简”,再到今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汉字的“废简复繁”。作为谱写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民间交流的重要载体,汉字,这位以表意形态,向世人绽放出瑰丽视像世界的风情美女,却似乎总免不了成为国人思潮变革的祭品。

  这次,文字革命的“手术刀”伸向了其中的44个汉字:教育部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比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8月19日《天府早报》)

  将早已成型且民众广泛使用的汉字,突然按所谓的汉字“字理”要求动刀整形,难怪网友们要齐声炮轰“瞎折腾”。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书面符号,汉字的使用只要能够明确清晰地表情传意,只要能为人们顺畅通达地使用,它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是每次文字革命中都已说烂说透,众多国人早已达成共识的东西。

  然退身于汉字“整形”争议之外,我们却恍惚看到了屡次文字变革中的国人思潮变革之影——与年初恢复繁体字提议的想法类同,此次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同样也是为了恢复汉字的“字理”,也即是完美地达到传统汉字中“望文生义”的表意形态需求。而这,则正与近年来国内高涨的“恢复传统”呼声相契合。在不少人眼中,“保护及恢复传统”是形成鲜明中国特色,恢复中国民族自信的重要一点。

  再沿历史向度向前延伸,百年前的“废繁从简”,体现出的则是与当今国人完全相反的思潮。那时提倡简化汉字除了扫盲等便利考虑外,更多是随从西方的“汉语拉丁化”思潮。那时的文人普遍认为,繁复的中国文字与现代世界文化格格不入,一些文人甚至极端地倡议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母,以使国人通过更为简洁的字母语言交流,达到真正的国民进步。

  今日看来,这些想法难免偏颇。然转念我们当下屡屡提及的“废简复繁”,甚至对人们普遍广泛使用的汉字进行“整形动刀”,难道不是另一种偏颇?真正的民俗传统保持,不是完全打破现有的民风民俗,再重新捡拾以往的旧风旧俗;同样,真正的汉字传统保持,也不是打破民众早已广泛使用的汉字使用规则,而恢复古老的“望文生义”汉字传统。只要现有的汉字使用不构成语言文字交流障碍,就应该按民俗规则继续使用下去。

  诚然,对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是为了恢复古老汉字表意形态的风情,但脱离民俗动辄进行“动刀整形”,本身就已经背离了民众的审美标准,又何来文字的万种风情呢?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些新的字不断进入民众社会而流通,一些旧的字又不断退出历史舞台。比如这次收入规范汉字表的51个异体字,很多也都是在人们姓氏中普遍使用的“怪字”,但最终将其收入规范字表,也正是尊重了人们普遍使用的民俗。也唯有如此基于现有民俗尊重的改变,汉字才自会透发其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万种风情。

TOP

质疑汉字整改的板子不应打向专家

2009年08月20日 08:26 南方都市报

8月12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多达87.14%网友表示明确反对。(《天府早报》8月19日)

脱离实际的汉字调整是“穷折腾”

语言文字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字源、字理、字形的讲究,足够一位致力于此的学者专家研究一辈子。但同时,这语言文字,也不仅仅是高高在上、束之高阁被学问家“赏玩”的研究对象,它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文字使用的最高准则是什么?笔者认为,并不是符合学问家所言的要符合字理、字源、字形的规范原理,而是咱老百姓用得顺心、自然。用的时间久了,就是那种拿捏使用起来,顺其自然的感觉。而这种来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语言文字习惯,就是它最高的准则、最高的规范原理。(王海越)

“板子”不应打向专家

据有关部门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 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44个汉字的写法调整,是专家们从“字理”角度提出的意见,因此,从学术的角度来讲,专家提出这种意见是应当的。专家就应该实事求是,一切按照真正的科学原则办事,不能因为社会上大多数民众已经习惯了一些错误的写法,就认可这种写法,正如专家不能因为许多人喜欢随地吐痰就证明随地吐痰有其合理性一样。纵然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真正的科学家还是应该宣告说地球不过是太阳系的行星;同样的道理,纵然全中国人都已经习惯于一些字的现有写法,但作为文字专家,仍然有责任告诉世人,从“字理”上来讲,有些汉字的正确写法原本应该是怎么样的。

总之,专家的责任是讲求科学,而不是考虑民意。考虑民意是有关公共决策部门的事情,究竟应该不应该采纳专家建议,调整44个字的写法,既是公共决策部门的职权,也是它们的决策义务。作为公共决策部门,既需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以体现“科学决策”,也需要认真考量民意取向以落实“民主决策”。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调整44个字的写法遭到了87.14%的网民反对,引起了民意的强烈反弹,那么,责任在于相关公共决策部门,而不是有关文字专家。笔者倒是认为,面对绝大多数国人的习惯,相关文字专家还能坚持提出调整文字写法的建议,这种独立判断的精神,倒是值得赞赏的。(郭翠日)

调整汉字写法应算成本账

有必要搬出前几天的一则改名提议。“石家庄市是否改名”成为一些媒体和网站上热议的话题,为此,石家庄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没有为石家庄市改名的规划。据估算,若更改石家庄市名称,废旧换新,没有10亿元人民币是完不成的。而经济损失要远远大于此。

如果说改动“石家庄”三个字的巨大经济损失,还仅仅是涉及地图改版重印、单位名称变更、各类印章变更等废旧换新成本的话,那《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拟调整44 个汉字写法,则涉及废旧换新的内容更为广泛。突出的有所有学生课本、教学类工具书、刊印的模板需要更改;所有涉及的标牌、标记、牌匾以及各类户籍、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需要更正;所有涉及调整写法汉字的出版物汉字使用者都要改动……这些将需要动用多少社会成本,动议改动者算过吗?(周稀银)

TOP

魏英杰:汉字改革能不能不折腾

凤凰网 2009年08月20日 08:26 新闻晨报

作者:魏英杰

公元3500年某日,考古学家从古墓葬中挖出一堆光盘。这些光盘已无法读出,但印在上面的文字却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据考证,该种文字流行于21世纪初的中国。

紧接着,许多汉字研究专家为破译这些文字却发生了强烈争执。比如,他们对轂、毂、毂(“车”上有一短横)三字是否属于同一字产生了不同解释。最后是一名研究“古代计算机”的学者借助非常原始的“谷歌”搜索技术,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毂”是“轂”的简化字,而“毂”(“车”上有一短横)又是 “毂”的 “整形字”。这场汉字改革载于公元2009年一份“通用规范汉字表”档案上,同批接受文字整形手术的有琴、魅、巽、亲、恿、蓐等44个汉字。

未来会否发生如此科幻的一幕不得而知,不过这次教育部公示《通用规范汉字表》,有关专家组的做法已让人看得头晕。对汉字通用字表重新划分等级、增加字量以及恢复部分异体字和繁体字,这也就罢了,毕竟这些汉字早就存在,如今无非是给予不同的“名分”,增减尚不至于造成严重误读。但这44个“整形字”,虽然看上去无非是对笔画、字形动了点手脚,无疑却成了另外一个字。这么做是否有必要,值得好好考虑。

有人说,反正都电脑打字,改不改都无所谓,这是典型的目光短浅。无论这些汉字是添了一横还是“捺”变成“点”,其后果都是很严重的,整个社会都要为此付出巨大成本。这些字原先用得好好的,也没听说有人感觉看上去不美观、不规则。这么一改,别的不说,举凡字典、词典、教材等等出版物,都得跟着修订重印。还有那些校对、编辑人员,或许还得全部重新培训上岗。付出这么大代价,如果只是为了“统一笔形规则”,专家们的这种“技术崇拜”精神显然有些走火入魔了。

汉字改革并非自建国后开始。清末民初以来,面对西方化大潮,出于对本土文化的自卑心态,“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等主张一度十分流行。鲁迅当年也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上世纪中期开始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汉字简化工作,就是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影响。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试用)”的废止为标志,汉字改革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重心也从“简化”悄然转移到了“规范”。近些年来,呼吁恢复繁体字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作对传统文化恢复信心的一种表现。

如果把主张汉字简化或拉丁化者称作“激进派”,而把力主恢复繁体字者叫作“保守派”,基于当前社会现实,我更倾向于采取维持现状的实用主义精神。维持现状的意思是,一方面“不折腾”,即不再人为地对汉字“动手动脚”,顺应文字发展本身的规律;另一方面,协调“繁简之争”,从政策上提倡“书简识繁”,把争议留待历史解决。在简化字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文字工具,海外也逐渐熟悉和运用的情况下,这恐怕才是最为稳妥、务实的做法。

8月1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问题解答”,谈的也都是“汉字规范工作”,延续了新时期以来汉字改革的基本理念。但有关专家组从“规范”角度对部分汉字进行“整形”,等于硬生生地造出了44个汉字。这样做不仅有违文字改革的实际需要,而且会让社会公众感到极大不便。倘若因为这些汉字看上去“不规则”就可以瞎折腾,规范汉字的工作恐怕永远没个尽头了。如此的话,所谓汉字规范工作岂不成了汉语发展的一大乱源?

所以从全局着眼,汉字规范工作应当是在保持汉字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汉字的甄别和用法进行标准化,而不宜再对汉字字形动手术了。

TOP

张娣:汉字“整形”尚需谨慎斟酌

发布时间:2009-08-20 08:33 来源: 荆楚网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表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多数网友表示反对。(据8月19日《四川在线》报道)
  针对此次的汉字整形,87.14%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纯属“穷折腾人”;2.69%的网友赞同,认为修改原因有理可依;7.29%参与调查的网友持观望态度,但“希望有关方面仔细斟酌”;另有2.88%的人认为无所谓,“反正现在都改用电脑了”。仔细观察以上数据,我们不难从中触摸到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近九成网友都反对所谓的汉字“整形”,剩下的人不是“观望”,就是“无所谓”,只有少得可怜的一部分人表示赞同。那么此次的变革究竟有何不妥之处?
  在上面所提到的汉字表中,“琴”“亲”“魅”等44个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理由是为了“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然而,这却让人不由心生疑问:好好地写了几十年,为什么要换成另一个样子?汉字本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需修改。综观此次被“整形”的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书写的特点,它们是中国文化的见证,是经过历史的千锤百炼,由古及今,由繁至简,才定型为现在的样子,现代汉语字典也收录了它们并将其在社会上广泛推传。说明这些汉字本身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时至今日,它们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定了型,此时要将其“改头换面”,笔者认为这难免会引起群众的口诛笔伐。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琴”字左上角的 “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从表面上看,这些变化与我们之前的审美与使用习惯都没有太大的出入,容易被人们接受。而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也由“点”改成“捺”,就未免有让汉字的发展超前的嫌疑,给人一种揠苗助长之感。再者,如果真的那样改,那么“小”也应改成“竖撇捺”;“刹”和“铩”中的“杀”字写法本相同,在修改后写法却不一致了。这些都说明此次修改在字的选择上缺乏规律,前后矛盾。因此,笔者认为,要改就全部统一,不改就都不要动,一些改一些不改会打乱汉字原有的系统,为孩子的书写教育增添了麻烦,应用起来也有违方便。
  有关部门称,对汉字进行如此的改变是为了“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在改变之前大家对那些汉字的使用就不统一了吗?就拿“琴”字来说,左上角的“王”字的最后一笔“横”,让整个字体看起来既简单又美观,改成“提”的想法,笔者认为大概是学者们借用了类似“珏”字的结构原理,认为“王”字只要作偏旁,最后一笔都应该为“提”,可如此一来,既破坏了原有汉字的正常结构,又使其看起来怪模怪样。也许会有人依照“原理”写成“提”,但用少数人的逻辑来改变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未免有失情理,强人所难。
  总而言之,简体汉字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半个多世纪,随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新传播形式的出现,它也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此次研制的字表收入了51个异体字,如人名中常见的“喆”和“淼”。对异体字不再以前那样简单的淘汰、废除,而是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创制和规范。但无论是新字的修改还是异体字的规范,每一次调整和改进都必须建立在符合人们普遍的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上,毕竟使用汉字的并非只是少数的专家,绝不能光考虑专所谓的“字理”问题。另外,虽然信息时代汉字逐渐趋向电脑输入,无论繁琐与简单,打起来都一样,但我们也不可以忽视手写汉字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汉字在自身规律的作用下迟早会变形,但那将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要社会约定俗成,而并非是仅靠出台一部规范表就能得以实现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娣

TOP

汉字微调”缘起电脑时代“暴露”不规范

新华网 2009年08月20日 09:03:30  来源:长江日报


    历时8年打磨、收录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日前终于面世,当下正在征求意见。

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引争议

44汉字“整形”

    其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这引发了争议。

    争议:微调是不是瞎折腾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琴”字的上左“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这些字变化后,从辨认到书写都还不至于出现障碍,但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变形就有点厉害了。

    有网友大呼:“小学白念了!”

    网友“andy”说:“这不是添乱嘛!”

    甚至有网友套用当下网络流行语表达不解:“专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某网对此展开网络调查,截至昨日下午5时,共有1187名网友参与,选择“胡闹,这不是穷折腾人吗”占87.03%。

    回应:微调参考了书法美学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

    李宇明说,比如“籴、汆、褰、衾”的下部末笔“捺”变“点”,可能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转变笔形,是为了使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活化。

    谈到争议较大的“琴”字,他介绍,其实在目前的书写体系中,“柴”、“碧”、“地”的“止”、“王”、“土”部分都是“提”。这次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

    李宇明说,在对该字表进行讨论时,大家参考了包括清华大学美术系、北大方正字体设计专家的意见。

    他强调,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

    他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尊重各方意见。

  缘起:电脑时代“暴露”不规范

    目前,我国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但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

    在“前电脑时代”,由于各印刷厂的铅字都是用铜模浇铸出来的,这些微量的不同仅凭视觉不易察觉;而进入“电脑时代”后,字形的不规范情况就“暴露”出来了。

  思考:书写时代的“没落”

    尽管网友们对微调不甚理解,可更多的人承认,调不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不大。对于汉字书写,普通人已舍弃一份讲究。

   网友们议论:“反正都是打字,爱变变呗”,“好几年没拿笔写过字了”,“他折腾他的,我就不改!反正也不学语文了,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了”。(长江日报 记者李佳)

TOP

汉字改革还需"不折腾"

2009年8月20日 09:06

选稿:陆霖霖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传涛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8月19日《天府早报》)

  44个汉字要整容,这对汉字本身的发展来说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折腾,笔者并不敢说,但是,从汉字的稳定性而言,笔者却只希望汉字成熟规范的进程能一步到位。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这决定了每一个汉字的兴废都会涉及到13亿人的写字规范。我的忧虑是,今天改44个汉字是否意味着我国汉字将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永久性地固定下来?如若不能,汉字岂不变成了少数知识精英改来改去的一种“文字游戏”?

  对于普通大众人来说,汉字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有两种,一是横向的语言交流,二是纵向的知识传承。除去此两种功能之外,大部分人根本不在乎这是一“点”还是一“捺”,更不在乎这个汉字的历史来源和象形意义。汉字的价值首先是一种工具——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于汉字的认识。我们不能责成每位公民都成为文字学家。作为工具的汉字最起码要保持一种本义上的稳定性,要不然我们持续地适应了一个又一个新型的工具,却仍然找不到真正的工具到底在哪?

  汉字的改造是一个非常专业化、学术化的系统工程,显然,知识精英们对此有着更多大的话语权;但是,光靠这些教授们闭门造车也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文字的使用就不止一次出现过混乱现象了,究其原因,是与研究不细、制定随意、公布仓促等主观因素分不开的。

  建国初期,这种混乱事实最为明显。从1950年中央教育部通过了选定简体字的基本原则开始,直到八十年代,我国的文字规范仍然没有固定下来:1952年,拟出《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稿;1954年,文改会又拟出《两千常用字简化表初稿》;1955年,中央主要报刊发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1977年,“二简”字开始在全国的图书报刊上试用;1986年,国务院指示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怎一个乱字了得!用现在最流行的一个政治词汇就是“瞎折腾”!可以追问,哪一个国家的字体像汉字这般“变幻无常”?

  教授们“瞎折腾”尚属少部分人的“折腾”,更为可悲的是,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几代学生也是身中其害,他们学来学去,却学了一批被废止的文字。除此之外,我国的汉字更是被破坏的支离破碎,现在许多不规范的书写方式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不是说汉字不需要规范,也不是说汉字不需要整形,而是说百姓和汉字本身都承受不起这般频繁的折腾。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富于创新性,但是这不能成为少数专家学者们对汉字随意进行改革的理由。如果要对汉字整容也行,请不要用“朝三暮四”的思维改来改去,否则,这不仅会成为汉字发展历史上的最混乱时代,更会成为世界文字改革史中的笑柄之谈。

TOP

汉字改革44汉字被"整形" 高考生受影响最大(图)

2009年08月20日09:46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44汉字“整形”或影响高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薛冰) “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亲”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这是错别字吗?否!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
此举引来不少质疑声音。昨日信息时报记者就此采访广东多名语文教学权威人士,就可能带来的影响发表其看法。

  记者留心发现,44个汉字中,不少字都是平时的常用字。比如:“琴”、“唇”“亲”“杂”“杀”等,而新规范的写法又与原字只是个别笔划上略有变化,整体则相差不大。为此,某门户网站专门开通了网上调查,结果八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

  质疑

  瞎折腾

  小改动无关大碍没必要

  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特级教师邹寿元昨日表示,“我觉得这些汉字的重新规范大可不必!真的有些‘折腾’!”邹寿元说,文字的形成是约定俗成的,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中,绝大部分通行度很高,写了几十年的字突然要改个写法,会令人们感到无所适从。事实上,“琴”字是 “横”还“提”,并不影响人们对字意的理解,这样的规范实在没有必要。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多年担任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的柯汉琳教授,从文字历史演变发展的角度谈了他的观点。

  他首先明确表示,“语言文字是要改革的”,历史事实证明,文字一但形成并没有不能变的道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简化字”的改革就是很好的见证,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改革是可以肯定的。但说到这次44个汉字调整写法一事,柯汉琳认为大可不必。“毕竟这些字的写法已经为社会习惯使用,这种‘无关大碍’的变动实在没有必要!”柯汉琳说,如果一定要规范,不如规范成大家约定俗成的这种写法还更好。

  浪费钱

  字典和课本都得跟着改

  在采访中,网友、社会人士、专家提出质疑,44个汉字的重新规范一但推行,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的代价将难以估量。柯汉琳和邹寿元也都特意提到这一问题。邹寿元说,汉字重新规范一但下文通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学校的教育,字典、词典、课本、辅导材料无一不要重新印刷更改,特别是做语言文字教学的用书,届时少则以千计,多则数以万计的教学用书要花费多少成本?上亿元的花费都不在话下。

  有中学老师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文字重新规范,《新华字典》的变动首当其冲,以一本字典10多元钱为例,《新华字典》出版50年间4亿册的总发行量算,花费成本高达数十亿。更不要说一本词典编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中小学生课本的重编重印其中的耗费就更是难以核算。

  既然如此劳民伤财,为什么还要变更呢?柯汉琳分析认为,可能是很多字在使用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但他个人认为一些无关大碍的字形问题就没有必要再去强制规范了。



  专家:微调是使宋体字笔形变异一致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专家工作组在网站上发表的解读称,《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宋体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取得宋体字笔形变异上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文中提到这次字形调整的四点总原则,其中两点是:

  1.尊重汉字结构:在规定笔形变异规则时,必须尊重汉字结构,不因笔形调整使字的结构模式发生错乱或因调整笔形产生同形字、易混字等。

  2.考虑宋体风格:宋体字来源于雕版印刷字体,经过工艺美术处理,其笔形及笔画交接有自身的特点,总体风格讲求平直方正、对称均衡。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宋体字字形,应尽量符合宋体字的风格特点。

  文中表示,在这次字形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竖钩、横折钩去钩等五类笔形规则,这些规则是从原有字形规范中总结出来的,同时用来复查新的规范字是否符合这些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了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角色”“好象”改革有点失败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指出,最近10多年,有个别汉字的改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比如“像”什么的“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写法都是没有“人”字旁的,但后来硬性规定要加“人”字旁,如今反而造成了混乱。“有些字在规范字形时要慎重,要考虑大众已经习惯的用法,不要本意是在 “规范”,反而“更乱”了。比如戏剧中的“角色”一词,本身念“jue”,后来又规范可念“jiao”,最终导致该字有了两种念法。

  高考生受影响最大

  44个汉字改革一旦通过,将对学校教学有何影响?有教学专家表示,根据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的评判标准,如果这一改革真的实施起来,高考生很有可能最先受到影响。

  中学生“特训”重学字

  具有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的邹寿元表示,现在该汉字表只是征求意见阶段,这也意味着不一定会“贯彻执行”。但倘若教育部真的下文要求各中小学文字教学中要落实该规定,学校还是要执行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校正会容易一些,可以从刚刚学写字就予以规范。但中学生就会受到比较大影响,可能老师们要将这 44个字张贴出来特别“训练”才行。

  中高考生受影响较大

  在采访中,专家们也特别提到,如果44个字重新规范,最受影响的可能是中高考的考生了。“如果说影响最大的可能会是高考作文中碰到这些字如何评判,这就要看评卷组的一致商议才行,否则对考生会有影响,不过现在说这些有些为时尚早!” 邹寿元说。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长期担任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他特别提到,如今高考作文评判是“错一个字扣一分”,如果这一改革真的实施起来,高考生自然不能例外,那时,“不按规定写可能就要视为错别字”了。但这种评判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起码对高考生要有若干年的宽容期才行。比如 “亲”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有考生写错了,就不一定要扣分吧。

  专家们表示,目前教育部只是在征求意见,还没有到下文实施,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人们不得而知,但一旦真正实施,恐怕社会接受程度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到时44个字会有两种写法同时在世间通行,并且会交错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 本帖最后由 Robot 于 2009-9-1 23:03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青年网:看汉字"整形"后专家与民意的背离

2009年8月20日 09:49

选稿:莫严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吴龙贵  

  8月12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天府早报》8月19日)

  准确地说,表示反对的网友不是多数,而是绝大多数。譬如新浪网的民意调查就显示,有9成多的网友持反对意见。不知道这是否会影响汉字“整形”工作的进行,更难以揣摸的是,教育部和参与研制工作的专家学者,是否对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反馈有所预料。

  是否该对这44个汉字进行“整形”,相信专家与普通网友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何在这个公共问题上,专家与民众又一次出现了如此大的背离?按理说,作为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无论学术造诣还是对问题的认识程度,都决定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更高的发言权和认可度,但事实却是民众丝毫没有买账的意思;而剥去学术的光环,专家其实也都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但为何他们所倡议的汉字整形又有点像是在挑战一个社会常识呢?

  表面看,这是汉字“整形”的学术之争,实质上却是公共话语权之争。网友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在向专家们投去不信任票。事实上,正如刚刚被教育部否定的汉字不恢复繁体字一样,44个汉字“整形”虽然给人一种突兀之感,但并不是毫无价值,没有讨论空间的。但显然,绝大多数网友并没有耐心纠缠于此倡议的学术层面,也无意于进行理性的探讨,而是更愿意以“穷折磨”、“吃饱了掌得” 这样赤裸裸的直白语言,来表达一种情绪性的观点。此时,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从数万汉字中选出44个来“整形”,这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不管能否获得认同,至少专家们的付出是值得尊敬的。

  网友需要反思,专家同样也需要反思。根本上说,汉字“整形”关系的不仅是学术考量,更关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汉字“整形”带来的变动,更改,很明显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和不便,以及巨大的社会成本的支出。倘若专家过于偏执,只会钻在故纸堆里寻找意义,以一种脱离现实的方式来进行一项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研究,势必会给人一种故作高深的卖弄之感,让人本能地排斥。

  更重要的是,在汉字“整形”这个公共话题上,专家似乎并没有与公众进行探讨和沟通的意愿,而有一种借助行政权力而居高临下的意味。譬如专家一面向教育部倡导44个汉字的“整形”,但却没有向公众传递出为什么要整形的信息依据。显然,在相关专家的眼里,教育部的认可比公众的许可更有价值。

  有人说,这是一个专家泛滥成灾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只有“砖家”没有“专家”的时代,因为专家都忙着走穴、赚钱、出名、为资本家代言去了。从汉字“整形”后的专家与民意的背离,其实我们都能深深体会一种信任缺失下的集体焦虑。

TOP

汉字整形:“有关部门”和专家共舞的行为艺术秀

作者:谢盈盈 | 来源:中国山东网 | 时间:2009-08-20

  中国山东网20日讯 (作者:谢盈盈)据报载:“有关部门”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打着“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出台了一份所谓历时8年研究出来的《通用规范汉字表》,44个汉字遭遇了整容的命运:“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 “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大有隆胸隆鼻金丝美容的架势。

  


  规范汉字本来是一件好事,出台规则也无可厚非。汉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门一开,网线一接,好的坏的元素扑面而来,面临着外来语言的冲击和网络语言的糅杂,汉语也慢慢地由一盅精致的佛跳墙变成一锅乱炖的东北杀猪菜。此情此景出台一部汉字规范,正本清源无疑是大快人心,然而把写了几十年的字改得怪模怪样,还打着“遵循统一规则”的旗号,就难免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了。

  文字是民族的脊梁,是神圣图腾走下祭坛在日常生活的凝聚。所以就有了仓颉造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的神话,通过惊天地泣鬼神的离奇景象彪炳文字对于文明积累社会发展的功绩;所以也就有了秦始皇统一文字一统天下的历史记载,警示世人文字对于增强民族向心力之无形驱动;所以也就有了都德感人的《最后一课》,启迪国民即使亡了国当了奴隶,“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正因如此,文字的每一次改动总是那么震动朝野,举国瞩目。个中原因,就在于文字凝聚了一个民族最深重的灾难和最辉煌的荣耀,她是一个民族迷途时的指南针,彷徨时的归宿地,是一个民族最初诞生时的那条温柔的河流,也是他们年老衰弱时安眠的那块静谧的墓地。

  回顾中华文字的演变史,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不过六种字体,却缓缓地流过了五千年历史,文字的演变远比朝代更迭政权变换要稳定得多。50年代,繁体字在大陆改为简体字,满足了新中国扫盲的需求,然而却又造就了更多的文盲:我们再也看不懂古人的书卷,再也领略不到古文之美和古人之智了。一个连自己祖宗的文字都看不懂的民族,难道不是莫大的悲哀吗?当季老逝世的时候,举国痛哭大师时代的终结,却不曾反思: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被硬生生割裂,又何来孕育大师的土壤?

  如今不过五十年多年的光阴,居然又要进行文字的变革,这是否反映了“有关部门”对于文化跃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呢?文字当然也要演变,但是纵观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位统治者有魄力有能耐用国家机器成功左右文字的发展历程。即时军事力量强大如秦朝,小篆的出现也是因为其相对于大篆而言去繁就简,而绝非是李斯丞相一人强推之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大肆屠戮,一时间腥风血雨,万马齐喑。然而乾隆还没有玩完,川陕就发生暴动,紧接着太平天国就揭竿而起。由此可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字极其柔弱而又极其坚韧,不管刀枪雨雪,还是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方向走。这点像我们中国人的品质: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正如当年把繁体字粗鲁地改为简体字,而如今繁体字复兴之言论日盛;今日所行的汉字整形,也不免经受历史的考验。意见征求稿不一定真征求,有关部门以民意之名强奸民意也不是没可能。只是他日返璞归真之时,最难看的也许正是始作俑者的脸。其实文字整形,可以扯着复古的大旗,也可以亮出创新的名号,也可以说是有关部门文字专家们不甘寂寞舞出的一场行为艺术秀,只是别再打出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的便民旗号,毕竟汉字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几个所谓专家和有关部门说了是不算的。

TOP

“国家语委”莫非装在套子里

   2009-08-20 14:00     东北新闻网   
  8月19日,有记者就汉字“整形”采访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他称汉字“整形”是微调,不是瞎折腾,是参考了书法美学,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

  几十年来,我们习惯称“王”字为“三横一竖叫做王”,看来今后要说“二横一提叫做王”,并且还要特别强调这只是“琴”“琵琶”等字的上左“王”字才这么叫。你说难受不难受?同样的一个“王”字为什么要搞得差别这么大呢?

  上大学时,教《红楼梦》的教授研究曹雪芹的胡子是弯的还是直的?研究了几十年也没有结论,整天和别人抬杠,我曾私下问他为什么只研究这个?他无奈地说:“曹雪芹已经给人研究差不多了,我也知道研究他的胡子没有什么实际意思,但是想在同行里出名只有研究这个。”

  当前一个时髦的词叫“不折腾”,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的确是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社会不会进步,只能越来越混乱。汉字“整形”也是这样,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了,几个“专家”也许是想出名弄出这个来,他们第一步是改44个汉字,下一步是修改涉及这些字的书籍、字典、软件等,“整形”来 “整形”去,经济能发展?社会能进步?我看不可能,只能是文字越来越混乱,经济越来越浪费。

  就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凤凰网》有个调查,截止到8月19日0时,45042票不赞同“教育部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 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占86.4%。20856票不赞同的原因是“觉得没有必要”,占40%,19314票不赞同的原因是“会引起文字混乱”,占37.1%,6708票不赞同的原因是“调整写法不习惯”,占12.9%。

  不仅是《凤凰网》的调查反对声很大,所有调查都是这样。但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不仅不理会,相反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还站出来,振振有辞地肯定地说:“微调不会影响百姓生活”。我不知道这些“专家”的结论从何而来?依据究竟在哪里?

  唯一的解释就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专家”都是契诃夫笔下表现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从外表、言论到生活习惯、思想方法,都是装在“套子”的。他们不愿意研究新事物、新名词、新变化,只是一味地折腾再折腾,何况还是瞎折腾。

  醒来吧,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专家”们。

  田斌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