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尚能饭否?
沈宏非
东方早报 2009-9-27 5:43:52
捧着爆米花不放的加菲猫早有名言:“我并不是每次吃完饭就看电视,有时我边吃边看电视,生活中有些改变会增加乐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广电总局最近颁布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除对电视剧插播广告的次数和时长再次做出严格限制之外,这次比较有看头的,是首次规定“播出商业广告应当尊重公众生活习惯,在6:30至 7:30、
11:30至12:30以及18:30至20:00的公众用餐时间,不得播出治疗皮肤病、痔疮、脚气、妇科、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和妇女卫生用品广告”。
虽然条文中“妇科及妇女卫生用品广告”似有歧视妇女之嫌(公正的做法,应该对“男科以及男子卫生用品广告”一视同仁),但大方向绝对正确,其之所以有看头,不仅在于首次确认了6:30至7:30、11:30至12:30以及18:30至20:00属于公众用餐时间,而且第一次对人体生理反应予以高度正视,认定了“皮肤病、痔疮、脚气、妇科、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和妇女卫生用品广告”与吃饭之冲突,使公民在吃饭时免于呕吐之恐惧。
“办法”之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它的依据,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之外,相信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一日三餐,广大人民群众都是边吃边看电视的。即便不在家里,就算在街上的餐馆,现如今凡是有吃有喝的地方不仅得有吃有喝,而且必定会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媒体在侧伺候。“三陪”人员中,电视、报纸或音响必有其一。一家没有电视的餐厅和吃晚饭时没有电视看的一家人,都是不能想象的。吃着那种 unplug晚餐,就像看着一台没有了图像的电视,我们是一千个不情愿,一万个不答应的。边吃边看、看看吃吃、且看且吃——电视机在饭桌前的主要作用,就是要保证进食者的感官全部都处在工作状态,口眼耳鼻喉,一个也不能少,也决不让一个掉队。电视不开,胃口似亦难开。谁不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电视里的?
事实上,在大众媒体和大众餐饮空前发达的时代,影像、文字和声音与吃喝的关系已不尽局限于传统上的“助兴”和“佐酒下饭”,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在把这些烟视媚行的“三陪人员”像饭菜一样直接吞到肚子里去。规定用餐时间不准播出倒胃口的广告,等于间接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电视内容(含广告)具有佐餐作用,尤其是当内容足够扣人心弦时,观众们往往只是抢在插播广告时才匆匆扒几口饭。当然,电视台在节目里插广告,我们在广告时插吃喝,都是“插”强人意。
媒体影响着大众,大众改造着媒体。一方面,吃饭时间是法定的休息时段,不仅宜吃喝,而且宜看电视,因此,这个时段也就成为媒体的黄金时段;另一方面,媒介因载体不同而各自固定的出版及广播时间,也在调节着不同时区内受众的用膳钟点,也就是说,吃饭和媒体是互相影响,互相“按摩”着的。用一句传播学名言来说,即:“重要的是不要看媒体对大众做了什么,而是要看大众对媒体做了什么。” (Not what media do to the people,what people do to the media)。
其实饭桌本身就是一个媒体,当它和酒菜﹑食客﹑电视﹑报刊之间达成了一项通讯协议之后,餐饮从此成为了一个超级媒体,媒体也从此成为一家超级餐馆。麦克卢汉还说过:“人们实际上从不读报,他们每天翻翻报纸就像洗一个热水澡。”如果说用来佐茶的报纸是一种具有冷水澡性质的冷媒体,那么我们现时在饭桌前几乎已离不了的电视,就属于热水澡/热媒体,最适合用来送饭。就阅读者/饮食者的心态而言,饮茶时不仅放松,而且别有一份散淡,吃饭就不同了,放松之外尚不能免除那股动物性的急躁和攻击性,毫无疑问,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是与大多数观众的进食状态相适应的。
然而电视既开,开出来的是什么,也就由不得吃饭的人了。我个人充满着纠结的一段经历,可以为“办法”提供常识之外的另一个证据,即看电视确实足以影响进食。曾几何时,我的“佐餐电视”节目,就长期锁定为CCTV的“每周质量报告”。根据我对世界各地饮食类电视节目的研究,这类节目的成功秘笈,乃在于播出时间,即千方百计地避开黄金时段,务必锁定在上午10时至11时,或者更为要命的夜间11点到12点之间准时播出。在上述这些时间段里,绝大部分观众皆处于空腹或半空腹状态,故杀伤力相当强大。
当然,“每周质量报告”里虽然一直有大量的食品(包括成品以及半成品)出现,但节目本身能否归类为“饮食类电视节目”,则属见仁见智,然而令人绝倒的是,这档节目的首播时间,却是牢牢地锁定在中午的饭点。
就这样边吃边看,吃着自己的,看着别人的,自己都吃了些什么,实在是记不住了,而且也不想记住了,别人都干了些什么,却久久地难以忘怀:原本用来浸泡尸体的福尔马林,是怎样被用来泡面的?杀虫用的敌敌畏,又是怎么跟金华火腿有了一腿?剧毒的亚硝酸钠,为什么会被灌入香肠?人体的毛发,又是如何能酿出酱油?鸡精里为什么没有鸡?葡萄酒为什么不含葡萄汁?羊胎怎么能够造出鹿胎膏?墨汁又如何染出“黑”木耳?垃圾纸是怎样变成的餐巾纸?怎样才能用工业染料孵出长势喜人的豆芽?废旧饮料瓶如何被吹鼓了重新装进“新水”……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毫不相关之物在那些“拼贴艺术大师”手下就这样“闯入”到另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里,其视觉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绣房里钻出大马猴”。
前面讲过,“每周质量报告”里虽然一直有大量的食品(包括成品以及半成品)出现,而且其首播时间也定在午饭时间,却不能据此而将它武断地归类为 “饮食类电视节目”。事实上,被“每周质量报告”报告过没有质量的东西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然而不知何故,记忆中这个节目每一次在公众中引起哗然,几乎都与食品有关。印象最深的一次,揭发的是从医院里收来的血迹斑斑的废纱布是怎样被“打造”成供食客在餐厅使用的一次性餐巾的。
苏格拉底若有幸观赏到“每周质量报告”,我想他一定会再一次引用自己的名言:“我不想要的东西,真是何其多啊。”
说到餐厅,在饭馆里点菜时,若点什么没有什么,点菜人和承点人一来二去只消两三个回合,性子急的前者往往就会恼羞成怒地把菜牌往桌子上一扔,同时把这句话扔给后者:“干脆,你直接说你们都有什么吧!”看不惯“每周质量报告”的观众,义愤和恶心一起填膺之际,不知道会不会也把类似的话扔给“每周质量报告”:“干脆,你直接告诉我们还有什么是能吃的吧。”
清人张潮论读书:“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诸子宜伴月,以寄神远;读佛经宜对美人,以免堕空。读史书宜倚瘦竹,以约缥缈。”吃饭和读书,境界各有高下,但就“吸收”而言,功能上的接近性还是相当之高的。最起码,选择何物佐餐,重要性并不亚于读书时的“四宜”。我的意思是说,之所以认为“吃午饭宜对《每周质量报告》”,既不是为了“约缥缈”,也不是为了“免堕空”,而是为了反思以及反思在哲学层面上之强化。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惊险”,就着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电视画面来进食午餐,更容易令人产生“尘归尘,土归土,垃圾入,垃圾出”这样的宗教或者类宗教情怀。即使功利主义当头,以“每周质量报告”佐餐显然也具有超强的减肥功能。
与此同时,如果说信息不对称使人郁闷、有害健康的话,则定时收看“每周质量报告”显然有助于在食品领域里彻底扭转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信息对称了,人就舒服了,看着“每周质量报告”吃午餐,吃得不可谓不“知性”。
台湾曾有调查发现青少年偷看A片的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似已无法制止。于是就有人在网上建议说,既然如此,唯有因势利导。例如,大人撞破小孩偷看A片,务必不可生气,也别抓狂,而应抓住时机进行健康教育:“看看,不要偏食喔,你也可以长得像电视里的叔叔那样壮壮!”——我个人从中得到的一个启发是,“每周质量报告”在我个人饮食生活上所激发的全部正面意义,其实也不外如此,假如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一心一意地边吃饭边看“每周质量报告”,那么瘦下来的就会是一群人,一片人;如果大家的食欲都因此而减退,市场上的食品需求自然随之下降,“黑心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难保不受到沉重打击。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以身相许,与丫们肉搏了。
就电视而言,很难保证使“插入的”和“被插的”同样于胃口和消化无害。但成功的例子也并非绝无仅有。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二十七年来一直都自觉地牢牢锁定在每年大年三十晚上8点整之后,始终避开了18:30至20:00这一晚餐时段,堪称高度自律的光辉榜样。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百种告成研讨会上闻出版百佳评选本社无端出局群情愤然因有所感赋四韵以与同仁共勉
赵昌平
高据翰苑孰称先?
百帙巨编三十年。
身外浮名风起絮,
蓬山事业石穿泉。
和胶续断凤凰喙,
继统育新兰蕙天。
今日群彦相慰许。
二毛犹得舞蹁跹。
奉和赵昌平兄为本社百佳评选无端出局感赋一律以勉同仁韵
聂世美
谁家梨枣绝称先?
心版宜雕未计年。
重镇甲兵催铁马,
百家文集贺金笺。
丹诚偶畏九秋露,
赤仄时遮三教天。(赤仄:钱之代称。古钱以赤铜为边,因名。语本《汉书·食货志》下:“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非赤仄不得行。”陆游《老学庵北窗杂书》诗:“不恨囊中无赤仄,且欣案上有《黄庭》。”)
举国犹嫌薄商贾,
铜山赐铸供争钱。
世美先生赐示昌平公诗奉和一首
胡中行
遗才的论贾簿先,(贾岛尝有诗云:“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是为的论。)
镂枣雕梨三十年。
六子传灯同皓月,(古籍社总编自李俊民至今,已历六任,故称。)
百家戮力得奔泉。(该社名家众多,如何满子、金性尧然,因云。)
钩沉国故功垂地,
荟萃菁华德比天。
饱学从来胸臆大,
娑婆界里足蹁跹。(佛教语,谓三千大千世界。)
奉和赵昌平总编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百佳评选无端出局感赋四韵
庞 坚
坊肆麻沙足占先,
非明非宋竟何年?
癙忧元道嗟前论,(忧愁郁闷。《诗·小雅·正月》:“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元道:晋鲁褒字元道,曾撰《钱神论》。)
冷落康成废旧笺。(郑玄字康成,东汉著名学者,曾为诸经作注,于后世影响深远巨大。所著书近三百种,凡百余万言。)
南国向来称祭酒,(谓尊长。详参清赵翼《陔余丛考·祭酒》。)
东风似此绝尧天。
惘然遵序百家姓,
拜了赵公还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