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兔灯

中新网 2011年09月07日 16:15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每年,纷纷涌现的中秋月餠广吿入目,对我发挥不了提醒购买作用,而是让我想到,该快快去看看哪儿有扎作精致的兔灯,好让买几只回来,哄哄我的一众“心上人”和小朋友开心。

  中秋节花灯款式日新月异,可我只独爱传统的纸扎兔灯。

  童年时,中秋节晩上,一家人在门前赏月,能拖着燃亮了蜡烛的兔灯和隔篱邻舍小玩伴通街跑,是过节中最快乐的事,比吃到月餠和水果还要高兴。要是拖兔灯玩得小心,不使灯翻给火烧掉,节后就用旧报纸把兔灯包裹封存起来,留待明年中秋节赏月继续玩。

  人长大后,中秋节到来,买花灯送给亲友的小孩子,我首选的是兔灯;这不止因我喜爱兔灯,是肯定兔灯最能讨得小孩子欢心。


  其实,我也喜欢买免灯送给我的“老亲人”和“大朋友”。就像去年,买了五只兔灯作礼物,受礼的只有两个是稚龄小辈,其余三人,则有和我年岁差不了几许的,或是靑壮年者;当然喽,他们都是老妪我的“心上人”。

  其中一只兔灯,是送给吾妹。妹妹虽非富豪,惟生性澹泊知足,子女孝顺,生活不缺少甚么;送她一只兔灯,让她重温儿 时中秋节玩兔灯的欢乐;看她接过我递上兔灯时的那份惊喜,欣赏着兔灯时那种乐滋滋,就可见兔灯的魅力多大。

  吾家小女儿也收到我送给她的兔灯。但我知道,过去多年,妮子心目中已有一只只更吸引她的兔灯,而那些兔灯的美,不在于扎作的工夫,或是造型从传统中翻出创意。为母亲的我绝不介意送的兔灯在外形上给比较下去;每年中秋节前,当我买到认为美丽的兔灯,一定有一只给她,因乐见她甫看到我给她兔灯时的兴奋和喜悦,自小时候至今不减。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林蕙)

TOP

“小饼如嚼月”:民俗专家细说“月饼”由来

  2011年09月10日 14:11    周润健、蔡玉高    来源:新华网

  (中秋时节话中秋)“小饼如嚼月”:民俗专家细说“月饼”由来

  新华网天津9月10日电(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又是一年中秋至。古往今来,月饼作为合家团圆欢聚喜庆的象征,是中秋节必食之品。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古往今来,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秋节吃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于民族拜月的仪式。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只是这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宋代时,有关“月饼”的记载开始多起来。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外,“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也是在宋代,但这时月饼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清代时,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不仅制作精美,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随处都可见到。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时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和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

TOP

台湾中秋三大件:月饼、柚子、烤肉

2011年09月11日 08:58 来源:新华网

  10日是台北中秋假期的第一天。佳节来临之际,台北的大街小巷总能闻到文旦(一种小型柚子)的清香,这种又名“团圆果”的应时水果为节日增添了几分祥和气息。

  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仁爱路口附近的一处花市。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在此与市民们一起比赛剥文旦。戴“柚子帽”是台湾的中秋风俗。比赛完家长们把文旦剥下的皮划成几瓣,做成瓜皮小帽让孩子们带上,让孩童们乐开了花。

  这处花市平时是停车场,周末假日就成为从台北周边各地前来的园艺人士摆摊的集市。记者看到,不少市民趁着假期来此选购盆栽或鲜花。“这种花在大陆的名字是纸巾花,形状很像啊,台湾叫九重葛就比较雅。”一位花摊老板热情地招呼说,今天第一天生意不错,快过节了大家都想让家里漂漂亮亮。

  “月饼、柚子、烤肉”,这是台湾过中秋“吃”的三大件。前两者自不必说,后者有别于传统习俗。究其源头在于十几年前,台湾的万家香酱油推出了一支“一家烤肉、万家香”的电视广告,相关商家纷纷跟进推波助澜,使台湾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把烤肉当成中秋节的重要活动。

  不过这几年,台湾医卫、环保等部门都提出烤肉热量过高,且木炭燃烧污染环境,呼吁民众少烤为妙。但中秋烤肉已深入台湾百姓心中,台北超市里的烤肉用品依然卖得十分火爆。

  中秋三天假期还推动了“返乡潮”。记者所在的信义区处于台北繁华商圈,平时一到周末就人满为患,但从9日晚上开始这里反而人气大减。据台湾交通主管部门统计,台北出城高速路在10日午前已达到100万辆次,全天可望达到210万到230万辆次。(记者李寒芳 李凯)

TOP

台湾民俗:过中秋吃甜芋

  2011年09月09日 10: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台湾旅游,可听到一句食谚:“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这句食谚说的便是中秋节期间的芋头最为好吃。特别是台湾特产的一种叫“槟榔芋”的芋头更是令人齿颊留芳,食之难忘。

  台湾人种芋头的历史悠久,清代乾隆年间《番社采风图》中就有一幅台湾凤山县原住民挖土种芋情景图。可以说,台湾人对芋头既有普遍爱好,又有着特殊的感情。清代周亮工《闽杂记》中的记载有:“闽人称芋大者为芋母,小者为芋子……犹母子之义。”芋头往往是一个大芋周边连着很多小芋,在台湾人看来这寓意多子多孙,家族人丁兴旺。另外,芋母、芋子被当作母子亲情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 台湾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买芋、吃芋,这是不是借此在明示子孙后辈毋忘祖国母亲的心迹呢?

  台湾同胞过中秋有吃甜芋习俗,这习俗与沿海抗倭斗争有关。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屡歼倭寇,功劳卓著名扬海内外。有一次,戚家军受到倭寇袭击,退到山头,断了军饷。情况危急之时,戚继光动员士兵吃野草充饥,以待援军。当时有的士兵挖到野芋头煮着吃,临时解决了缺粮问题。后来人们趁倭寇不备时冲杀出去,大败敌人,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后来,中秋节吃芋头成了习俗,从大陆传进台湾,一直保留下来。不管怎么说,台湾同胞崇芋、吃芋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台湾,芋头不但可充主食、可当菜肴、可为甜点、可以疗疾,而且被拟人化,被注入人情味,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确非一般,这是一般食材难以匹比的。(林长华)

TOP

我国有20多个民族“邀明月,共此时”喜过中秋

  

  2011年09月11日 15:43    周润健、蔡玉高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9月11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民俗专家表示,不但汉族过中秋节,侗族、苗族、畲族、壮族、傣族、黎族、满族、朝鲜族、高山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邀明月,共此时”。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被人们看做是亲人团圆团聚的节日。“月圆”象征着“团圆”,即使有时虽亲人各在异方,但当一轮明月顶空照之时,人们仍可以两地遥望圆月“千里共婵娟”。

  王来华说,作为全民性节日,我国20多个民族过中秋的习俗各不相同。汉族的中秋节曾长期被视为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中秋之夜,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摆上香案,置上月饼和各色水果,祭天、祭地、祭祖,然后全家赏明月吃月饼话家常,追求和谐安详的家庭氛围。

  而一些少数民族则在中秋之夜走出家门,载歌载舞,热热闹闹。比如苗族的男男女女,每到中秋之夜,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像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畲族把中秋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

  壮族在八月十五这天,除了要赏月和吃月饼外,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就是“闹哥孩”,因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叫“闹哥孩”,其实就是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各民族过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像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过得更充实更有品位,将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TOP

月名趣谈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08日 17:57 来源:光明日报 

  又到中秋赏月时,其实月亮有许多好听的别名,简述如下:

  一是因与日相对应而起的名字:如星、魄。古人常以阳、阴对称日月,日为阳,月为阴,称月亮为太阴星、月魄。《西游记》第九回:“不觉红日西沉,太阴星上。”唐李端《和李舍人中书对月见寄》:“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二是因光亮而起的名字:如玉、冰。月光洁白如玉,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故有此名。唐赵嘏《新月》:“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苏东坡诗:“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三是以其形状起的名字:如轮、盘、镜、环、规、钩。月有圆缺,诗人就以形似的事物来比喻月亮。唐罗隐《中秋夜不见月》:“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李白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贺《七夕》:“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四是用动物的名字指代:如兔、蟾蜍。传说中月中有兔、蟾蜍,故称月亮为玉兔、兔魄等。卢照邻诗:“沈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曹松《中秋对月》:“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五是用植物的名字指代:如桂树。传说月中有仙桂,所以月又称桂月、桂魄等。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六是用人物的名字指代:如嫦娥、婵娟。嫦娥是月中美神,又为古代美女的典型,而婵娟也可以形容美女,所以用来指代月亮。唐李郢《中元夜》:“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薛莹《中秋月》:“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TOP

说月饼:唐代出现“饼师”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08日 17:58 来源:光明日报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可谓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民间也就陆续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了唐代,民间出现了专门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的街上也出现了糕饼铺。据传,一年中秋,有大臣向唐玄宗敬献胡饼。当晚,唐玄宗与杨贵妃赏月食饼,玄宗觉得“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明月,脱口而出“月饼”,太宗听后甚喜,便传旨将“胡饼”改称“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到了明清之时,中秋吃月饼在民间更加流行。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记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师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月饼当时已经是民间相互馈赠的社交礼物,其分量颇大,必须众人分而食之,和现代月饼越做越精小截然不同。

  现代月饼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制作更加考究,样式更加精美,口味更加繁多。中秋之夜,人们围坐纳凉,赏月尝饼,谈天说地,的确是别有情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