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勒·克莱齐奥的孤独与根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0月15日   


25年前其作品引进出版上译、译林、人文三社同推

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受到持续关注

记者舒晋瑜

--------------------------------------------------------------------------------

  本报讯 几乎每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都会引起国际性的关注以及出版热潮。10月9日,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摘得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国内诸多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重版旧作,争夺新作,新一轮的竞争拉开了序幕。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许钧是中国最早接触勒克莱齐奥的学者之一。早在1982年,他与钱林森翻译勒克莱齐奥的第一部作品是《沙漠的女儿》(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许钧曾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向勒克莱齐奥咨询过,他都给予过解答,此后他们一直保持联系。上世纪90年代,柳鸣九约许钧翻译《诉讼笔录》(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1998年译文出版社重新出了新版《诉讼笔录》,此后,勒克莱齐奥在国内出版的近5部作品均由许钧推荐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或研究生翻译。许钧说,相对于其他获诺奖的外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中国是较有影响并受到持续关注的作家。也是法国文学研究界熟悉和赞赏的较多的作家。《诉讼笔录》在中国有不同版本出现,《流浪的星星》(花城出版社1998年)获由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全国外国文学图书三等奖,《乌拉尼亚》获“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6年度)”,“中国人写的所有20世纪法国文学史,勒克莱齐奥是必然要写的一个人。我相信对他的作品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推介。”许钧表示,自己对勒克莱齐奥最突出的印象是,他的语言使用特别有力量,掷地有声,创作一直在不断创新探索,不断变化。

  勒克莱齐奥对中国读者的影响,25年来是逐渐扩大的。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助理赵武平介绍说,1983年,柳鸣九曾主编“法国20世纪文学丛书”,收入了勒克莱齐奥的书,当时只印了1000册。而且由于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图书比较分散,新书的发行渠道不畅,读者群很少。上世纪90年代初勒克莱齐奥的书出版,中国还没有加入版权公约,发行量极少。至1998年前后,上海译文社出版“法国当代文学丛书”,也选了勒克莱齐奥,这时国内正式购买了版权,印了6000册。至2007年,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印到近万册。赵武平说,勒克莱齐奥在法国一向地位很高,他既是严肃作家,同时每一本作品又会进入畅销书排行榜。这次获得诺奖后再会成为中国某一阶段的出版热点,几乎不用怀疑。赵武平认为,对一个作家和作品的判断,归根到底还得从作品本身来讲,诺奖不是发给某人的某部作品,勒克莱齐奥写长篇、短篇还写随笔,同时还是哲学家,不同的作品读者认可度也不同,要看作品内容是否契合当下语境,《麦田守望者》、《在路上》之所以畅销,是因为作品锲合当下人的状态。“对出版而言,外国文学的出版像带着镣铐跳舞,作为专业出版社,只要在国外有评价的有影响的,都要出版,尤其是获了诺奖的作品,媒体短时期的关注聚焦,会拉动图书的购买力,我不认为多些出版社出版齐奥的作品是‘一窝蜂’,有很多人参与出版是好事,让读者多些选择,有什么不好呢?”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续约《诉讼笔录》的中文版权,10月底即可推出新版。

  曾出版过去年诺奖获得者莱辛的《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的南京译林出版社,曾出版过勒克莱齐奥的《战争》。获诺奖的作品再出版必然比获奖前发行量大,但未必都能畅销。译林出版社大众图书事业部副主任王理行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有其纯粹的文学性、创作的独特性及对世界文坛的贡献,作家创作的独特性,这跟中国大多数普通读者的价值取向不同,他们喜欢看故事性比较强的文学作品,所以指望诺奖作品非常受读者欢迎,或者成为畅销书是不现实的。“一般说来诺奖作者的代表作销量会相对较大,其它作品一般也就在一两万册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家对诺奖作品怀有期待,是因为诺奖是当今能轰动世界唯一文学的事件,正因为有这种期待和需求,所以诺奖颁布后,只要出版足够快,任何一部作品都会有市场销量,至少比获奖前的作品销量好。这种现象已超越了文学本身。另一方面,获诺奖的作家本身有很高的文学水准,这时候出版社多出一些作品,不管是否有其它非文学因素,总归是积极的现象,至少能让更多的读者关注、阅读有较高文学水准的作品。”目前,译林社已与勒克莱齐奥续签版权,重新设计封面和版式,推出《战争》新版,并计划引进他的另外几部作品。

  今年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就联袂将2006年度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授予勒克莱齐奥的新作《乌拉尼亚》,中国与世界评奖结果的不谋而合充分印证和体现了中国出版界和学界的国际化眼光以及与世界同步分享人类最新优秀文学作品的全球化立场。责编黄明霞介绍,《乌拉尼亚》首印8000册,在勒克莱齐奥获奖后立即加印15000册,一两天内即可入库,并正与勒克莱齐奥联系商谈出版其它作品。

TOP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0月15日   


勒克莱齐奥:其人,其作品

■ 董强

--------------------------------------------------------------------------------



勒克莱齐奥




  1940年4月13日出生于尼斯,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63年,年仅23岁的勒克莱齐奥凭借他邮寄给伽利玛出版社的小说《诉讼笔录》一跃成为法国文坛的新星。在巴黎领取勒诺多文学奖的经历使他对巴黎的名利场十分厌恶,从此远离首都,在全世界旅行、生活。目前主要居住在毛里求斯岛、尼斯、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和巴黎。他作品颇丰,由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论著、译作等组成。1993年被法国《阅读》杂志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2008年10月9日以其“世界主义”的全部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2008年10月9日,现年68岁的法国作家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获得本年度人们最关注的奖项之一:诺贝尔文学奖。

  由于这一结果与国内的一些预料相差太远,许多人连勒克莱齐奥的名字都写不全,顿时网上出现一些惊人之言,什么勒克莱齐奥只不过是上世纪的二三流作家,什么诺贝尔评委们再次让人大跌眼镜之类,其言下之意十分清晰:咱是什么都知道的,连咱都不知道,可见……

  确实,我的这位法国作家朋友,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小。以至于我在这里还需要纠正他名字的译法:勒克莱齐奥的勒字后面,不需要加·,或者-,虽然法语中空了一格。因为我听到许多记者都把他误叫成了“克莱齐奥”,这与把亚里斯多德叫成“里斯多德”一样不能让人忍受。

其人

  18年前的1990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用法语直接撰写了一部小说,并寄给了伽利玛出版社。不久之后,我收到了一封信,居然来自大作家勒克莱齐奥。他在信中约我见面,并留下了电话。我激动地与他联系,结果约在了一家墨西哥风格的酒吧。后来我才知道,他对玛雅文化、印加文化情有独钟。当时我一个人去赴约,他有两个人相随,其中一个是他的夫人,摩纳哥人热米娅。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只有他一个人说话。我记得,我们交谈的内容主要是三点:一点是关于我的书稿,因为他是伽利玛出版社的作品审阅委员会的成员;一点是超现实主义,我们谈论了洛特雷阿蒙和亨利·米肖,米肖是他的忘年交;一点就是中国,尤其是老舍,因为中国文明是他最向往的文明之一,而老舍是他最喜爱的中国作家。当时的他,刚刚为法语版的《四世同堂》写了序。

  他身材高大,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眼睛是他的故乡尼斯、蓝色海岸的那种纯粹的蓝色。我记得他当时穿着卡其上装,牛仔裤,站立的时候笔挺,远远看去,像个军人。整个过程中他都保持严肃的神情,其间不知因为我说了什么,让他觉得幽默,突然微笑了起来,那时候,我感到眼前突然明亮:他有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笑容。

  他表示很喜欢我写的东西,但说他没有能够说服其他委员,所以,我的稿件被伽利玛回绝了。他提出可以推荐给其他出版社。我向他表示感谢,表示自己可以处理。具有自知之明的我后来一直将它压在箱底。它从来没有发表,但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让我与一位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成为朋友,并让我对法国文学从此再也不感到陌生。

  我后来在法国发表的作品或译著,如果自己满意的,就会寄给他,他都会回信,表示他的感想。他是一位行踪不定的人,我甚至不需要知道他在哪里,只要一个邮寄地址,不管是在哪里,他都像一个忠实的朋友,会给我回信。

  2003年,我已回到北大任教。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他的电话。他刚下北京的飞机。他获得了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设立的一个奖,来北京领取。由于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他的突然出现,让我十分惊喜。我决定好好让他感受一下北京,就特意带他到我刚刚发现不久的北京城市规划馆,给他看北京的变化,和将来可能会变成的样子。这一次参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我谈他的女儿,说希望他女儿能够学些中文,但不一定能学会,因为她们长期接受了美国式的教育。我们聊中国的变化。给我感慨颇深的是,他的思维非常超前。总的来说,他是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前后涌现的大作家,对红色中国有很深的怀念。他对毛泽东、对长征的看法,是一种传奇式、史诗般的理解。在国外有许多这样的人,当他们看到中国二十年来的变化时,往往无法接受,充满了批评态度。而勒克莱齐奥不同,他不是研究中国的专家,但关注中国,深深地理解这样一个大国在新时代必须有新的改革,相信各个国家的人民可以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方式。我听他如此分析中国,对他充满了钦佩,因为这说明,他是一个具有高度敏锐的观察力、具有悲天悯人的深刻人性的作家,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能永远保持一种激情,一种对美好世界的探求。

  2005年夏天,我在巴黎,翻译《波德莱尔传》。一天出去散步,在人流中遇到了他。圣日尔曼街区的人流,堪与天安门城楼前的人流相比,然而,他是那么的高大、英俊,在人流中将他认出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刚刚从美国飞来不久。为了女儿的教育,他妻子认为他们每年至少应该在巴黎居住一阵,因为毕竟巴黎有着法国最好的学校。恰好,我们住在同一个区。就在我们偶遇的街道的拐角处,有一家著名的面包店,里面完全采用传统的手法,烤出来的面包又香又脆,远近闻名。在柜台的上方,用油漆刷着一行勒克莱齐奥在一本书中关于面包的描写。我顺便问他,是否知道里面引用了他的文字。他笑着说,卖面包的人一定不读我的书,他们的面包还是卖那么贵!我请他到我的住所坐坐,喝杯茶,他欣然答应了。

  今年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他的作品《乌拉尼亚》颁发了“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由于他在韩国讲学,就顺道来北京领奖。低调行事的他连法国使馆都没有通知。我得知后,从中牵线,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在法国大使官邸宴请他。在宴会上,在京的几位法国重要人士对他毕恭毕敬,充分体现了一个文化大国对作家的尊重,而他始终十分谦逊,说话不多却谈吐幽默。授奖仪式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安排了一个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小型研讨会。当我陪他走进小小的会议室,吃了一惊。所有人加起来,算上我特意叫来的两名博士生,不足十人!社科院的法国文学专家如吴岳添、余中先、树才等人在场。就这么几个人。我一面心中为法国文学感到悲哀,一面连打圆场,生怕他感到被冷落。我说:在座的都是最好的法国文学专家,都是您作品的热情爱好者。这样少而精,反而好!之前,我特意通知了热爱法国诗歌的胥弋,他说要带录像机来录下这一重要的时刻,但他迟迟没有出现。讨论到了一半,他终于到了,一声不吭地录下了接下来的讨论。他的记录也许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份关于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影像资料。

  由于人少,我与勒克莱齐奥坐在一边,大家都坐在对面。大家推举我来主持,我就做起了司仪。渐渐地,话题打开了,我觉得人少不再是问题,他好像也不在意。我们谈论了法国当代文学,谈论他的创作。他对将他归于“新寓言派”的分类表示不以为然,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文学流派。当问到他对自己的创作是否满意时,他谦虚地用了一个比喻,说这就好比农民耕地,有的年头好,有的年头差。他表达了他对语言的热爱,表示创作对他来说,是一种内心需求,是一项工作,好比荒诞派大师、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贝克特所说:“我只会做这事!”我对他说,我同意一些人说法,你的文风的特点是有一种“含蓄的抒情”。他笑着说:“是吗,你给的评价太高了!”他的平易近人与幽默让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所有其他研究者都深感惊讶。结束后,这位平时在法国不愿意任何记者照相的大作家与所有在场的人都合了影。

  北大法语系的一位博士生冀可平女士正好专门在写关于他的博士论文,我就请她陪同勒克莱齐奥在北京参观一些地方,她惊讶地发现,她心目中的这位文学大师那么的可爱,在午饭的时候,像小孩一样提出要“吃饺子”!

  知道他喜欢老舍的北京,我这次陪同他在北京留存的一些四合院区和胡同中漫步。他提出要到我的家中一坐。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因为这一回,是在我的祖国,在我自己真正的家中接待他。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他要走了,我很想送他一件东西,却不知送什么。想来想去,也许是最具有个人意味的东西最有意义。看到他对桌上一本小小的附有北京照片的年历十分感兴趣,我就说,送给您吧,这是我自己拍摄的北京照片,刚刚做成了年历,只有一件,送您做个纪念吧。他说,我这样不夺人之美吗?我连连说,不,不,正相反!他说,那好,我就接受了,我会放在我的桌子上。

  就这样,这位法国大作家带着一本小小的年历离开了我家,年历中的十二张照片上,有故宫的夜色,景山的雪,甚至有我书房窗口看出去的老北京四合院的屋顶。

其作品

  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是一部横空出世的小说。描写一个生活在西方现代文明边缘的人,叫亚当·波洛。亚当这个名字,自然让人想到世界的最初状态。我们第一次交谈时,我就知道,勒克莱齐奥深受两位大作家的影响,一位是19世纪英年早逝的天才,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的作者,超现实主义的先驱。另一位是带有超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著名诗人、画家亨利·米肖。洛特雷阿蒙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与奇妙,是对正统文学的彻底颠覆,米肖则自称洛特雷阿蒙的精神之子,一生追寻他国文化,探询原始文化中可以为西方文明带来精神寄托和藉慰的元素。洛特雷阿蒙只活了二十多岁,而且生活中充满了谜,又是19世纪的人,所以只是在精神上影响了勒克莱齐奥,而米肖则到80年代初才去世,一生创作极其丰富,深受勒克莱齐奥一代作家的崇拜。米肖热爱中国,尤其热爱中国的水墨画和京剧。他在20年代末撰写的《一个野蛮人在亚洲》中,对中国的戏剧艺术、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是米肖最早发现了赵无极,并热情推荐给巴黎的艺术评论界,没有米肖,也许赵无极就没有今日的光辉。米肖对勒克莱齐奥也是十分欣赏,勒克莱齐奥后来对中国的兴趣,对墨西哥原始艺术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米肖的影响。勒克莱齐奥属于在人类学中汲取了许多养分的作家。除了米肖以外,今年过了百岁高龄的伟大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家斯特劳斯也是他所欣赏的知识人士。从这一角度来看,勒克莱齐奥是典型的法国文化境遇中的现代作家。

  这部小说使他声名大振,受到法国文学界大师级的人物如雷蒙·格诺、让·吉奥诺的力挺。哲学家福柯、德勒兹也对他表现疯狂的作品表示赞赏。但他的作品后来出现了不少变化,简要地讲,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诉讼笔录》、《战争》、《逃遁之书》等为代表,主要表现对西方文明的不满。第二阶段直接表现为对他国文明的追求,如《沙漠》、《寻金者》、《乌拉尼亚》等,第三阶段是对自我的探索,主要体现为对自己家族的故事的兴趣,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如《奥尼恰》、《非洲人》等。这种自传往往与异国风情联系在一起,他对非洲大陆的兴趣来自他的父亲,他对北非的兴趣来自他的妻子。第四阶段,是他现在刚刚开始的一个阶段,带有某种回归的涵义,类似一种对现代社会初始时期的怀旧,《电影漫步者》表现出他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接下来表现巴黎,更是在他笔下从未出现过的主题。

  勒克莱齐奥还是一位短篇小说的高手。短篇中他更可以表现他的诗意和温情。像《从未见过大海的人》等作品都是充满人性、接近童话的佳作。他的文笔极其精炼、简洁,而且追求简洁到了极致的地步,有人将他的文风形容为“一根极细而不断的金丝”,而反对者则认为近于平淡。

  由于他的作品内容反对西方现代文明,并出现《诉讼》、《发烧》、《战争》等字眼,勒克莱齐奥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反叛者,控诉西方文明对人的约束。然而,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极其温和,极其善于聆听别人的人。他一直抱有一颗赤子之心,对世界的探索一直保持一种纯真的眼光。他为人正直、谦逊,说话不多,却幽默雅致,在西方作家中显得非常与众不同。他的这种纯真为他赢得了无数读者,也有法国的反对者讥笑他幼稚。面对这样的讥笑,他真诚地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宁愿被人说成幼稚,也不愿意卷入世故的争斗。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中国翻译了一些。但没有得到读者的较为广泛的认同,其影响还局限于法国文学中,他的声名远不及昆德拉、杜拉斯,甚至不如与他齐名的莫迪亚诺。我觉得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基调有关。读者一般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喜欢表现“一地鸡毛”的琐事,或者表现直接的、赤裸裸的情感。从法国文学来看,杜拉斯被推崇,可以说主要是因为形式、语言与感觉,昆德拉被欣赏,是政治,是性,是哲学高度,是情节,是对社会体制的深刻表现,是人生的悲凉和无奈中抒情的迸发。而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背景,与中国一般读者的关注对象没有太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勒克莱齐奥的两大特点:世界情怀与超现实,都是我国大多数读者的盲点。

  这种现象,会不会因为他获奖而有所改变?信步走到王府井书店,入门处的畅销榜上,霍然打着一些“本周畅销书”的题目,有关于健康的,有于丹读《论语》读出心得来的(还有心得!),有李嘉诚讲财富的,没有任何一本外国文学书。到了四层专门卖外国文学的专柜,也看不到他的书。是脱销了,我心中暗喜。为了确认一下,我问一位女售货员,法国诺贝尔奖的书有吗?看来,我的话问得过于简洁了,她说,需要问一下。她发问了:“《法国的诺贝尔奖》这本书有吗?”我赶紧纠正,法国获诺贝尔奖的那个人的作品有吗?她又重复了一遍新问题,一位男售货员从一堆书中拿出一本给我。定睛一看,果然是,《乌拉尼亚》。往那一堆书中一看,有一摞《乌拉尼亚》,近三十本,都是反着放的,也就是说封底朝上。难怪刚才没有找到!出于职业习惯,我翻开这本新书,上面印着的,依然是“2008年1月第一次印刷”。

  呜呼,难怪无人知道勒克莱齐奥。难怪有的评论家们会觉得这个诺贝尔文学奖让人“大跌眼镜”。多么可惜的事情啊:让本来就近视的评论家们的眼镜都跌碎了,他们还能看到什么呢?

  这一刻,我真想去做一家小书店的老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0月15日   



勒克莱齐奥:文学游牧人和世界公民作家



--------------------------------------------------------------------------------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又一个欧洲作家赢得了诺贝尔奖。猜测虽然终止,谣言已经平复,但争吵还将继续。

  开奖之前,瑞典学院终身秘书贺拉斯·恩达尔公开批评美国文学“孤立”而且“自闭”,引发大西洋对岸的酸楚与愤怒。

  今年的大奖得主断然不会被戴上类似的帽子,事实上,他可谓完美的多元文化主义者,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甚至称之为“所有文化的儿子”,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也把他称作“世界公民”。

  10月9日,恩达尔受命宣布,68岁的法国作家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成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还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58万元)的奖金。

  他是继2000年的高行健以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法国作家,从头数,也是第14位赢得诺贝尔奖的法国人,其中包括得了奖但拒绝接受的让-保尔·萨特。

  瑞典学院认为,勒克莱齐奥是“(不断开始的)新旅程、诗意历险和性迷醉的作家,以及超越主导文明,以及被这种文明压抑的人性之探索者。”

  至少从数据上看,恩达尔说得不错——“欧洲仍然是世界文学的中心。”迄今为止,72%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自欧洲,16%来自北美,仅有12%来自世界其他地区。这是问题,也是现实。

  勒克莱齐奥获奖的消息公布后,法国驻华大使馆立刻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出外交部长库什内的贺信。“这是一位‘世界公民’作家特殊劳动的体现。”库什内说,“正如他自己所言,周游世界是为了理解‘我是谁,他人是谁’。从阿尔伯克基到首尔,从纽约到巴拿马,从伦敦到拉各斯,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在那里生活、旅行,他热爱众多国家和它们的人民,热爱它们的文明和文化。他善于让读者分享他对墨西哥的热爱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的丰富历史知识。”

  正如库什内所言,勒克莱齐奥的获奖,让“法国现代文学界所有人都感到荣幸。”在勒克莱齐奥的第二故乡毛里求斯,也是一片欢呼之声。“让我们所有的钟都为他的荣耀敲响吧。”《毛里求斯时报》热情洋溢地写道,“全体毛里求斯人都应当为这次胜利欢庆几个星期。应为此次壮举在公共场所树碑,让所有人都能永远看到。”

  勒克莱齐奥拥有毛里求斯和法国双重国籍。他于1940年4月13日生于法国尼斯,但在非洲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没有学校束缚的快乐童年,他的英国爸爸就是生在毛里求斯,后到英属奎亚那,再到尼日利亚,担任英军军医;他妈妈则是法国人。在1991年的半自传体小说《奥尼沙》(Onitsha)中,勒克莱齐奥写了一个小男孩跟着妈妈去非洲找爸爸的故事。

  他在英法双语环境中长大,在法国念完小学和中学,再到英国的布里斯托尔、伦敦,以及法国尼斯和普罗旺斯上大学。1960年,他娶半法国半波兰血统的罗萨丽·皮克马尔为妻,后离婚再娶。1966到1967年,他曾在泰国佛教大学教过书,此后又在墨西哥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任教。不断的旅行在他的书中多有反映,由此出发,他广泛涉及文化冲突、全球化不平等的另一面,以及对西方理性主义统治地位的质疑。

  文如其人,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同样具有跨文化的品质,在大陆与大陆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自由转换,从无限制。他早先受到新小说流派的吸引,一度追随,但很快与之分道扬镳。1963年,他出版了小说处女作《诉讼笔录》(Leprocès-verbal),获得了当年的雷诺多奖。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他完全抛弃了实验色彩,不再执著于痛苦的思索,而是通过对童年、青春期和旅行的描写,面向更广大的读者。在1994年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调查中,他获称当代最伟大法语小说家的盛誉,有13%的读者投了他的票。

  他已经出版了大约30本书,包括长短篇小说、随笔,以及古代玛雅经文的译文。他的小说在中国亦有出版,漓江、译林、花城、湖南人民、安徽文艺、人民文学等多家出版社出版过他的《诉讼笔录》、《战争》、《少年心事》、《流浪的星星》、《沙漠的女儿》和《乌拉尼亚》等作品,其中《乌拉尼亚》还于2008年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最佳外国小说奖”。

  今年年初,勒克莱齐奥亲自到北京领奖。余中先回忆,寒冬腊月的北京,60多岁的勒先生只穿了双凉鞋。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中国,前两次悄无声息,这一次的影响大致也未超出北京的法语文学研究圈。在那个时候,谁会想到八个多月后,凉鞋先生竟然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呢?




1963年11月19日,23岁的勒克莱齐奥与太太玛丽娜在巴黎的伽利玛出版社接受媒体采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0月15日   



电话采访勒克莱齐奥



--------------------------------------------------------------------------------

  10月9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刚刚揭晓之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Nobelprize.org)的主编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立即打通了勒克莱齐奥的电话,7分钟的采访全程实录如下:
  勒克莱齐奥:喂,我是勒克莱齐奥。

  亚当·史密斯:喂,我是亚当·
史密斯,我从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基金会网站打过来。

  勒:好的。

  史:我只跟你在电话里聊五分钟,行吗?

  勒:行,没问题。我正等着呢。

  史:太谢谢你了。你在许多国家住,可现在我们正好在法国把你给找着了,对不对?

  勒:对,对。我这会儿就在法国。本来我过几天就要去加拿大的,可现在我还在法国。

  史:你成长在许多国家,又满世界地住,说到这儿,你把哪儿当家呢?

  勒:噢,事实上,我会说是毛里求斯,那是我祖辈呆过的地方,我真把它当成小小的祖国。所以,就是毛里求斯。

  史:你在双语环境下长大,可你写作老是用法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勒:嗯,有的。事实上,我小时候是说法语长大的,是在一个法语公共学校。所以我与文学的首次接触就是通过法语,这也是我用法语写作的原因所在。

  史:你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作,非常多产。你已经写了30多本书。写起来很容易是吗?你喜欢笔落到纸上的感觉吗?

  勒:是,绝对是。不管在哪儿,坐到桌边都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我没有书房,在哪儿写都成。我拿过一片纸,放到桌上,然后就开始旅程。说实在的,对我而言,写作就像旅行。脱离我自己的生活,过另一种生活,也许是更好的生活。

  史:真不错。人们常说阅读像旅行,没想到写作也像,不错。

  勒:对,我同时有了这两种生活。身处一个新的、陌生的国度,从未踏足的地方,总是让我感到愉快。我也很喜欢开始写一本新书的时候。这就像成为另一个人。

  史:你写别的地方,别的文化,别的可能,许多许多,尤其是你还写过一本关于美洲印第安人的书。他们的文化说起来有何特别之处?

  勒:嗯,也许因为这种文化迥异于欧洲文化,另一方面,它没有机会表现自己。所以我觉得对欧洲人而言,其中蕴涵着一种强烈的信息——我本质上还是个欧洲人,要欧洲人去接触这种与欧洲极为不同的文化。从这种文化,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中,他们有许多东西要学。

  史:你也写了许多殖民时期的体验。要现代欧洲文化以这种方式去检视自己的过去,你觉得很重要吗?

  勒:是的,因为我觉得欧洲——我认为美国社会同样如此——因为殖民时代的所作所为,对当地人民亏欠甚多。我想说的是,欧洲从殖民地的糖、棉花中获得了财富。有了这些财富,他们才开始工业化。因此,他们对殖民地人民有很多亏欠。他们得还债。

  史:你的作品涉猎极广,难以分类,可是就写作目的而言,有没有什么相通之处?

  勒:拿我本人来说,主要还是以最精确的方式表达自我。我觉得作家如同正在发生之事的某种见证人。作家不是商人,也不是哲学家,他只是要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做个见证。写作是成为见证人的一种途径……作证的最佳途径。

  史:那些不熟悉你作品的人该从何处入手?你有什么建议?

  勒:噢,没有。我不敢提什么建议。我想说,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实践。你一定,一定别被那些条条框框牵着鼻子,你要跟着感觉走。我认为读者是自由的,可以从自己想要的任何书开始。在阅读的时候,他们没必要听从人家的安排。

  史:答得真好,谢谢。对了,最后一个问题。诺贝尔奖会令人声名大增。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要通过这种名声来传达给大家的呢?

  勒:嗯,我得想想。这……咋说呢,很难对付这种情况,因为我不熟悉……这不是我习惯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还是这么说吧,我更喜欢被阅读,更喜欢我的作品使人有所感悟。我呢,不管怎么说,当然得去诺贝尔学院做个演讲,这样一来,也许到时候我会找到一些我要表达的信息。

  史:那我们就等到12月份吧。

  勒:是的。

  史:好。我们等着,看到时候你在斯德哥尔摩会说些什么。太谢谢了。

  勒:我也特感谢你。史:还要恭喜你。勒:再见。史:再见。

王胡

TOP

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法国文化并未衰落
2008年10月11日 09:31:43  来源:新华网








    克莱齐奥在法国巴黎的资料照片(1997年11月24日摄)。 新华社/法新




【专题】法国作家克莱齐奥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专电  刚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9日在巴黎用捍卫自己祖国文化的一番讲话来庆贺自己获此殊荣。      据法新社9日报道,勒克莱齐奥在瑞典文学院当天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后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法国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法国文化并不存在“衰落的危险”。      报道说,勒克莱齐奥这番讲话是为回应美国《时代》周刊去年一篇名为《法国文化之死》的文章,这篇文章在法国文学界激起了热烈讨论。      勒克莱齐奥认为人们应该“不断向自我提问”并“坚持阅读小说”,因为这是接受世界的一种好方式。“小说家不是哲学家,他并非语言技师,只是不停写作的某个人,不停向自己提问的某个人,”他说。      勒克莱齐奥此前接受瑞典电台采访时说,获奖后他既激动又感动,他为自己获奖“深感荣幸”。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勒克莱齐奥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其作品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社会底层阶级的人性进行了探索。      据悉,勒克莱齐奥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式接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奖章和一张价值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支票。      现年68岁的勒克莱齐奥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曾在多个国家工作和生活过,他的作品也因此融入了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不同元素。
    勒克莱齐奥1963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引起了极大关注,而作为小说家取得突破的作品是1980年出版的《沙漠》,其他代表作还有《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



TOP

叶匡政:诺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属三流作家  

2008年10月10日 10:18:47  来源:生活新报


    尽管国内在上个世纪便把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翻译成了中文,然而对他有所了解的作家或评论家却少之又少。几十个电话打出去,好不容易捞到了两个读过他作品的作家,海男和叶匡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叶匡政对这位今年诺贝尔文学得主并不感冒,并且直接了当地下了定义:在上个世纪的文学世界中,勒·克莱齐奥属于二、三流作家。

    叶匡政告诉记者,他读过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和《少年心事》。“这是两本小开本图书,巴掌那么大,”在叶匡政的书架上,这两本书和许多诗集摆放在一起,“修辞很美,也许诗人会更喜欢一些。”叶匡政说。

    叶匡政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阅读的《少年心事》,“那个时候喜欢看,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的作品比较纯净,不会对成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克莱齐奥的作品个性也并不鲜明,只表现出对语词的一种迷恋。或许阅读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应该说,尽管国内引进克莱齐奥的作品很早,但并没有对中国作家产生过太深影响。昨晚,记者致电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先生,他也认为这是一位没有对中国文学形成过影响的作家,而且从来没有朋友谈起过他。

    “文学奖就像割韭菜,”叶匡政认为,克莱齐奥获奖并不表明他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是在法国,属于他的那一拨作家过去以后,只剩下他了。这就如同沈从文死后,巴金成了文学泰斗。这实际是一个论资排辈的问题。而克莱齐奥的作品之所以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并不证明他的作品就影响力很大,而是因为法国文学的翻译在国内一直是很前沿的。“在法国作家当中,我觉得他还不如马格丽特?杜拉斯。”

    “他的作品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审美习惯,或许他的文学精神更精粹一些,但诺奖尊崇的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理想在进行评选。”叶匡政说。即使是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辛,在英国也属于流行小说作家,她后来的写作围绕科幻小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莱辛后来的精神世界是没有成长起来的。

    那么,为何会把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克莱齐奥呢?叶匡政回答先从诺贝尔文学奖本身说起,他认为,实际上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被看作是风向标,而到了今天,它更多是一种对作家的追认,像一座纪念碑一般,早已失去了它指南针的意义。即使是近20年来对世界文学产生过影响的作家,也很难进入评委的法眼。这跟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年龄结构也有关系,一帮七八十岁的老人,思想与阅读习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如今的诺贝尔奖已经没有了悬念,”叶匡政说,“谁获得都一样,都不会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而真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很多大师被他们错过了。”

    有人说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国人的一次集体“痛经”,而叶匡政却认为,“如今的诺奖已经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效应,这种眼球吸引持续不过三天。”(记者 包倬)

TOP


勒·克莱齐奥获奖美欧“论战”

日期:[2008年10月12日]  版次:[GB17]  版名:[阅读周刊 封面]  稿源:[南方都市报]   


  1960年代的勒·克莱齐奥与其夫人在一起。其1963年的作品《诉讼笔录》为他赢得了雷诺多奖,并使他进入了法国文学的世界。这张照片的作者,即是被称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顺便说一句,今年恰好是布列松诞辰100周年。


  去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勒·克莱齐奥担任电影节“基石单元”评审团成员(该评审团主席为中国导演贾樟柯)。今年年初,勒·克莱齐奥到北京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授予他的2006年度最佳外国作家奖,他的小说《乌拉尼亚》也于今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曾园
  □媒体人士,广州

  授奖辞
  “开拓新起点、展现诗意冒险与感官喜悦的作家,主流文明体制内外的人性探索者。”


  美国人没戏了

  10月4日,查尔斯·麦克拉斯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翻译中迷失?一个瑞典人对美国文学的冷淡》。导语是这样的:“如果你是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就不用操心电话账单的事了,反正下周也没有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这表明欧洲和美国围绕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新闻拉锯战又开始了。读者当然会猜到一些陈腐的话题会披上新的修辞外衣占领文学或娱乐版面。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否则麦克拉斯的语气不会这样激愤。
  10月2日,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雷斯·恩达尔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露了个口风:美国的任何作家今年都没戏了。不知为什么他要宣称“文学的中心在欧洲,不在美国。”他还暗示美国作家“太封闭,太孤立了。他们翻译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远远不够,也很少参加文学对话,他们的无知正抑制文学。”请注意这里用的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全称判断。如果不顾及礼节,反驳的话是很容易找到的,比如说“美国的二十万个写作者你每个都认识?”“美国翻译的每本书你都看过?”“我们什么时候说过文学的中心在美国了?”当然,文明人很难在被无端攻击时大声宣布自己的优点,但不妨放大对方的缺点:“你们的每件事做得就很好吗?”麦克拉斯请瑞典专家解释一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博尔赫斯、乔伊斯、纳博科夫和奥登为什么没有得奖,他们远远比你们那个花名册上的许多名字更重要。就说肖洛霍夫,他的《静静的顿河》或许是剽窃的……


  媒体上的“美欧战”
  所以,当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GustaveLeClézio)在10月9日北京时间19点被宣布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全球大多数媒体仿佛都在期待美国人表态,因而没有花精力想一个有概括力的标题,标题基本上都是陈述这个事实:《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美联社也不例外。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涌动,美国媒体介绍他的成就时文字都非常精简。美联社将获奖理由中的“sensualecstasy”(忠实于内心感受?)特意加上引号,似乎强调———这是对方观点,本社对此观点持保留看法,并提请读者注意欧洲人不可理喻的措辞:“sen-sualecstasy”,有没有“沉湎于肉欲”的意思?
  法新社自然是兴高采烈,但并非对这场美欧之战没有警惕。它的标题是《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美联社的标题一字不差,大约也绷紧了新闻一定要客观的弦。其中提到了“瑞典文学院向68岁的他致敬”,“勒·克莱齐奥对瑞典电台说他‘非常感动’。”“新的获奖者是法国作家之一,在法国之外也广为人知,他的作品主题涉及范围极为广泛。”这里提到“法国”并非没有必要,说明这也是法国的荣誉,而且作者的水平不容讨论———全世界的读者都认同。后面又一次提到他的作品的适应性非常强,可以置于墨西哥、撒哈拉、伦敦和巴黎,他出自名门正派(罗伯-格里耶本人亲自创立的“新小说”),获得过很多奖,作为一个热情的旅行者,他向往伟大的先驱史蒂文森和康纳德。我们应该注意到了,法国媒体没有像以往那样,热情提供获奖者生活中的有趣细节,而是一再地用力将他推入名人堂。仿佛在给满怀狐疑的读者打预防针:作家的水平相当高,不容置疑———是不是意识到了彼岸虎视眈眈的美国人?记者还借法国作家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之口说:“勒·克莱齐奥是高耸于法国文学之上的伟大纪念碑。”最后透露:作家将领取传说中的证书、奖章和支票(142万美元),并出席12月10日的晚宴。就是说,这事定了,任何怀疑都属徒劳。
  美国人会否定勒·克莱齐奥的成就吗?那未免太没有风度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人再一次不知道获奖者究竟是谁。《时代》这样写道:“美国记者搜索‘维基’的声音震耳欲聋。”《时代》在巴黎的记者是最早醒悟过来的:恩达尔关于翻译的言论也许就是指勒·克莱齐奥在美国的译本太少了。
  彭博社在去年就批评过诺贝尔奖老是给一些“政治作家”(欧洲作家喜欢就政治发言,相比之下美国作家热情不太高),不过,该社记者提到了勒·克莱齐奥所受的文学影响不仅仅来自法国,除了左拉和洛特雷阿蒙之外,他说他还从史蒂文森与詹姆斯·乔伊斯那里得到启示。后两个作家都是英语作家。
  专业水平更高的CNN先用蒸馏水文风陈述了事实,然后裁剪“法国政府出版的杂志《今日法国》”的一篇文章来谈这个作家。这本杂志提到了作家与美洲的关系,他在墨西哥服役时曾对土著美洲人入迷。他对杂志说他在巴拿马的经历是一种带来“深刻感动的经验”,“与他了解的欧洲生活完全不同”。除了欧洲媒体提到他的家乡尼斯和家族的毛里求斯背景外,其实他还有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生活的一个阶段,欧洲媒体不提、欧洲媒体更不会提的这一点被CNN发掘到了:“勒·克莱齐奥说他在自己的国家有一种流放的感觉。”他曾说过,“我长大后告诉自己,别的什么地方才是自己真正的祖国。”“总有一天我要到那里去。”“另一方面,我爱法语。法语可能是我真正的祖国!说到法国,我必须说我基本上没有什么认同感。”CNN等于是说勒·克莱齐奥不过是碰巧出生在法国罢了,他其实更愿意生活在别的国家。尤其是那些给他带来灵感、有认同感的国家。听上去很像是美国。
  世界大报《泰晤士报》在第一时间几乎无所作为,从题目到内容,和法新社几乎没有多大区别。英国人如同美国人,都不太爱说英语之外的语言,也就是说对翻译事业不那么积极。但英国地处欧洲,毕竟不能和邻居翻脸。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有些段落都和法新社一模一样,未免让人失望。因为一般来讲《泰晤士报》总是能对重大新闻提出一些看法的。英国的《卫报》的消息更短,没有观点。
  《纽约时报》在消息发布后的新闻很克制,涉及到了专业文学问题,如作家在某阶段“开始寻找新的叙述方法”,还提到勒·克莱齐奥挽救了被大众话语污染的词语,他赋予词语新的活力去书写真实的世界。
  《华盛顿邮报》显然有些气急败坏。在列举作家名字时竟然将“村上春树”的名字拼错了。而且文风不佳,看来是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就仓促上阵了。比如说将“立博”公司的赌博名单拿出来证明全世界读者都承认美国作家的地位,批评贺雷斯·恩达尔时用的是棒球运动员韦·威利·基勒的话:“选择打击对手疏于防守的地方。”“婉转地说,恩达尔的这番话没有被美国人充分认可。”还说出了伤感情的话:“勒·克莱齐奥在法国当然很有名,但在美国不是。”
  他们也发现了勒·克莱齐奥在新墨西哥呆过,但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转而执著地给瑞典人开书单。显得有些失控的是,记者引用加里森·凯勒在《草原一家亲》里挖苦瑞典人的话,说瑞典文学就像“一个人长时间的沉思,直到一个什么东西重重地落在他的脑袋上”。
  也许可以提一点的是,全球大多数媒体在以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发布后,都会就这个话题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外行话、八卦内幕,对作者的政治背景、瑞典文学院的政治意图进行大胆推测,但这次很少见。也许觉得不合适,或者是觉得插不上嘴,或许是不想得罪交战的任何一方。


  克莱齐奥的诗意
  不过,勒·克莱齐奥本人倒真是个不错的作家。在中国为人熟知的《诉讼笔录》毕竟是23岁时候的作品,法国人编的《理想藏书》中收入的是他的《战争》,可称是他的代表作。
  巴尔扎克在对《巴马修道院》的批评中区分了法国文学中三种各具特点的潮流:“思想的文学”、“形象的文学”、“折衷的文学”。其中“形象的文学”以作品语句的严肃性、广度以及诗意的丰富性为特征。《理想藏书》的编辑将雨果、格拉克、儒弗、季奥诺和勒·克莱齐奥划归这一类。
  勒·克莱齐奥的“诗意的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思想。以《战争》为例,他开头这样写:“战争开始了。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又是怎样打起来的,但事情就是这样。他就在人的脑袋后面,如今,它在人的脑袋后面张开了大嘴,正喘着气。……战争时刻在扩展,只要抓住什么,就将之碾为灰烬。在它看来,什么都值得一击。”
  当然,诗意仍然是有力的:“尖利的军刀在搜觅人的喉咙和心脏,偶尔还有肚子。沙地要饮血。……道路期望人们摔倒……大海要压碎人的气管。宇宙间,有着可怕的意念,要用虎钳将星空严严实实地钳死,让群星不再闪烁。”
  感受力也很深广,“白昼,它的武器是光明;夜晚,它使用的是茫茫无边的寒冷和沉寂。”
  而当“战争启程了,要持续一万年,比人类历史更长。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也没有任何人来谴责。”这一段沉思具有历史学家笔下才有的深度。巴尔扎克所谓的“折衷的文学”,强调的是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勒·克莱齐奥的文字其实也可以算作这一派的代表了。


TOP

变化之外只有虚空:勒克雷齐奥作品印象  

写完这篇后看了曾园兄摘的《战争》,似乎比《金鱼》之类更值得看。《乌拉尼亚》也是不错的,我这文里没提。把他跟让-吉奥诺、于连·格拉克等人归为一类太合适了,或许还可加上马塞尔·帕尼奥尔;比跟图尔尼埃并举更合适。
文载《南方都市报》。原版《Ourania》封面美极了,乌托邦果然迷人。




变化之外只有虚空



云也退





法国文学发展到上世纪后半叶,被人诟病为不肯好好讲一个故事,作家似乎也不再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老想着偏离现实,以貌似半游戏的心态在形式上做文章。这股风气的始作俑者是常年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在他的小说如《无法称呼的人》、《是如何》中,文字、情节高度混乱,透着一股濒死——说好听点叫“归元”——的气味,读者在这种撒开了组合的词语群中找不着北,完全捕捉不到作者要表达什么。因此,后来批评家在定义广义的“新小说派”时也经常把贝克特这个外来和尚列入一群本土法国人之中,事实上还应把他视为最早从事这类实验的先驱。

后来又有所谓的“新寓言派”,一种大大受益于新小说实验,但通常有象征性的主题,读起来也不那么费解的流派。米歇尔·图尔尼埃和勒克雷齐奥为其中两名主将,而勒克雷齐奥一出道,他的《诉讼笔录》就以其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和酩酊大醉的文风被视为新小说的又一位后继者,可以和贝克特、克劳德·西蒙等人联系在一起。但是《诉讼笔录》有一种强烈的青春气息,作者的实验性被批判性盖过,它更接近萨特的《恶心》那种“处境剧”似的写作,虽无连贯的情节但凭一种氛围让读者浑身不自在,甚至产生大难临头的预感。主人公亚当·波洛是个地中海南岸海滨的漫游者,一个对社会极度不满的神经质的年轻人,终日无所事事,视线像入夜城市里的大厦射灯一样无目的地四下扫来扫去,但当他突然在公共场合开口说话,立刻就遭到众人的冷眼和警察不由分说的拘禁。

勒克雷齐奥不属于天赋极高的作家,论构思,论语言魅力,论现实洞察力,论博学程度,或论新小说的形式创新能力,哪一方面都不算突出。他此后的小说里继续书写漫游,流浪,旅行,在此过程中揭示都市文明的种种阴影,同时借助对史前时代、化外之民、自然界和非人类的描述,表达一种一切都在变化过程中,人不应该以主宰世界的力量自居的思想——只需看看其小说的书名就可以感到这一点:《洪水》(1966)、《巨人》(1973)、《地球上的陌生人》(1978)、《沙漠》(1980)。这样他就逐渐脱离了赖以成名的那种与新小说派的形似,而转变为主题更为鲜明的寓言体写作,巨大的想象冲动支配着他的人物不停地游走,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咖啡馆的香气之间,在白日梦里。他的人物喜欢漫步海边,这与其本人曾在非洲和一些岛国游历的经历有关,更重要的是渺不可及的海平线提供了一个对未知世界进行想象的可能。《诉讼笔录》中那种指向平庸现实的萨特式的厌恶,后来渐渐被这类更为积极的探索之心所取代。

与图尔尼埃讽喻文明社会之非人性的寓言如《铃兰空地》、《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相比,勒克雷齐奥后来的创作通常不那么富有杀伤力。他喜欢让孩子做主人公,赋其一种神圣初民的天真无邪和对世间万物无垠的好奇心,而他们结交的友伴也都是些居无定所者,一些有机会博览世态炎凉的牧民、渔民、流浪汉。这是因为勒克雷齐奥本身是旅行狂人,足迹布满五大洲,从而形成了“一切都有可能”的理想家心理,他很可能相信其笔下人物所幻想的东西的真实存在,而不以揭露梦想在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为满足。在《梦多及其他故事》(1987),小男孩梦多的漫游状态被蒙上了一层童话色彩,让人想起史蒂芬森的《金银岛》。在长篇小说《云人》中,勒克雷齐奥这样阐发自己对不断移动的旅行状态的哲学理解:“有某种天赋,将游牧族与定居者分离开来了,就像是船上水手的天赋,或者是冰层上爱斯基摩人的天赋。这种天赋可以分辨极为细微的变化,这种天赋赞赏事物的千变万化:只有变化是不变的,此外都来自虚空。”

勒克雷齐奥基本排除了被归类的可能,尽管他仍可以视为“新小说派”的一个延续,但年过而立以后,他的写作一直在回归传统,并未给他的玄想包装以文体实验的外壳。其书的行文温和而淡淡感伤(因为幻想总要破灭,地球深陷危机,文明依然脆弱,等等)的意味,我视为那种典型的“旅行忧郁”的写照,对普通读者和批评家皆有亲和力。然而他的缺点也是无可讳言的:除游记外,对异域风光的描写在他的笔下往往为了服务于主题而失之单薄,他的波希米亚人物经常表现为单个的符号,无血无肉,随聚随散。勒克雷齐奥是一位理想主义作家,希望读者能跟随他进行诺奖评语里所说的一次次“新的启程”,然而,他飞往天边的道路更多的情况下还只能借助白日梦的翅膀。为了探索一条不同于享受现有文明的更迷人的生活道路,勒克雷齐奥似乎还缺少一些充分沉入现实的耐心。

原文链接:
http://yunyetui.blogcn.com/diary,20212027.s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勒克雷齐奥:西绪福斯在旅途中  

写吧,前年为帕慕克前后写了四篇,今年要克制下。
我有他全部七个中译本,这倒没啥特别的:稀奇的是,我能在半小时内找出其中的四本。




西绪福斯在旅途中



云也退






自克劳德·西蒙和罗伯-格里耶这一代人以来,法国的新派小说家总爱把自己同萨特之间的关系撇个一清二楚。西蒙不喜欢19世纪以来刻板的现实主义,他称晚至萨特的那一批法国作家,其文学声誉都是来自对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继承或曰模仿。然而,知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早在1964年,也就是萨特获得并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年,就颇具预见性地写道:“一切都经由萨特,不单因为他作为哲学家天赋异禀,更因为他知道怎样发明新东西。”西蒙的小说几乎质疑一切客观存在的现实与历史,甚至用刁难读者的文风直接质疑小说的可能性,但他或许低估了萨特的贡献:若无后者的创新,新小说派写作还需再等上几十年才能被承认。

这种创新可称作“感觉”,描写的视角高度个人化,用我国昔日的说法,属于极端唯心主义思想的文学表现。比罗伯-格里耶整整小一轮的让-玛利·居斯塔夫·勒克雷齐奥,踏上文坛的时候也被舆论视为手法出奇的先锋,但他那本处女作《诉讼笔录》却可以看作向萨特的小说《恶心》的致敬。“感觉”二字渗透在每一段主要情节之中,主人公亚当·波洛竟日无所事事,视线忽而射向咖啡店的景致,忽而移往手边的静物,忽而又转至报上的标题和零零碎碎写下的笔记或情书,仿佛用感官把外界的现实直接扫描到纸上,再间或插入或长或短的玄想。波洛的行止和萨特笔下百无聊赖的洛根丁十分相似,只是《恶心》中以法国北方城市勒阿弗尔为原型的阴冷的小城背景,在《诉讼笔录》中换成了阳光明媚的北非海滩。

勒克雷齐奥以青春写作的形象登上文坛,《诉讼笔录》以一种虚无、反传统甚至醉醺醺的认知姿态反映内心深度的焦躁不满,剧情进入高潮时,波洛在晴空万里之下,站在四周一片祥和的街道上发表长篇忏悔:“你们想知道一件事吗?我的众兄弟。我们拥有地球,我们大家,只要我们存在,它就属于我们。……我们创造了魔鬼——魔鬼,是的。就像这种电视机,或这些做意大利式冰激淋的机器,可我们都保持着我们的天性,不越雷池一步。正是这一原因,我们都富有才华——在地球上,我们没有做过任何有益的事……”随后他向听众们描述史前时代可能重临的危机,声称欣欣向荣的工业文明随时可能毁于一旦,在尽情享用文明中耗尽自身的人类短浅而愚蠢。这些话固然逻辑粗疏,充满臆想而欠缺科学论证,似乎只是发泄郁结胸中的怨气,波洛也理所当然地被警察当作疯子带进监狱,随即又开始了此前神志恍惚的状态,听任感官挪移,近似白日做梦。但当年的法国人为之击节,嘉以勒诺陀奖,表彰作者的新锐探索。

勒克雷齐奥于1940年生于法国尼斯,因有一个毛里求斯后裔的父亲,故幼年在非洲呆了许久,熟悉那里的人文风貌,后又长期定居伦敦,在那里念书、任教,并保持四处游历的习惯,曾在泰国曼谷的佛教大学教书,深入美国西部,到过墨西哥,遍游印度洋,甚至在巴拿马与印第安人部落共居了四年之久。因此当他刚开始写作时,两种气质便同时交汇到笔下:一是挪进了萨特式感觉主义的新小说气质,脱离传统的故事性叙事,专注于物质环境中人的主观状态的变化;二是旅行家气质,视野中注入有一种永恒运动的宇宙观,据此,客观现实往往成为一帧一帧一掠而过的剪影,供人在主观上则展开超越时空的纷繁想象。勒克雷齐奥对人类文明的基本认知正发源于这种变化观,而他的典型人物通常也是漫游者,最早的如波洛还对现实社会抱有鲜明的敌意(一如写《恶心》时的萨特),后来则理想主义气息渐浓,脱离现实的象征色彩加重。

1978年出版的《梦多及其他故事》中,主人公梦多的家庭身世完全是个谜,他在孩提时代就喜欢坐在海滩上冥想,他跟茨冈人、哥萨克等以游牧著称的少数民族来往,同能出海的渔民结为友伴,跟着他们去看风筝比赛,对前往“海那边”和飞上九霄云外心驰神往。而到了1997年发表的《金鱼》中,主人公仍然是个孩子,仍然因为被拐卖而身世不明,作家依然对具体的社会问题兴趣不大,而是描写了小女孩一次次逃离寄宿之所,从摩洛哥逃到西班牙,浪迹法国,继而远赴美国,最后又回到摩洛哥寻找记忆的旅程。区区十万字的篇幅覆盖了一个巨大的时间段,在女孩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作家不断走马观花地叙述人物变动不居的所见和遭遇。人物的年龄、国籍、时代背景皆被淡化,只有她始终随身携带的一本弗朗茨·法农的《全世界受苦的人》,依稀揭示了那是北非不安宁的五六十年代。

既无心搭筑宏大的故事布局,也无意进入迷宫般的文体实验,勒克雷齐奥执定其象征化的小说叙事,从而被归入“新寓言派”的一票人里,与“新小说派”相比,他的写法更传统些,有鲜明的主题,对文字游戏兴趣不大,而倾注笔墨于对未知时空的想象之中。此种风格延续到今年年初他访华时带来的新作《乌拉尼亚》,在这个让人想起威廉·莫里斯笔下的“乌有乡”的故事里,勒克雷齐奥与工业文明分道扬镳的乌托邦情结,指引我们随他一同漫游墨西哥的一处世外桃源。当然小说仍以美梦碎于现实面前收尾,与《梦多》中茨冈人被警察抓走、哥萨克成了醉鬼、渔民不再出海的结局异曲同工;作家总是在不自觉地重复一些既定的观念,他最擅长的那种风物描写,总是因渗透了观察者过多的主观色彩而随时可能变成一声意料之中的梦呓。

一次次无功而返的纸上旅途,何以今番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德勒兹是深谙游牧气质的后现代哲学家,他早早发现了勒克雷齐奥小说的价值:不仅仅是技术上对感觉主义的深化,更是在主题上对“旅行”之真义的发掘。德勒兹说游牧人其实是“最不爱旅游”的,他们只想抓牢故土,才因此而不得不追逐着日渐失去的土地不断迁徙,才成其为游牧人。真正的旅行者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心智决不羁于现实,他们梦见一种颜色,醒来后会去求证其确切存在。从而,他们愿意一次次开始新的旅程。我想,这就是瑞典人的评语中所谓的“新的出发”(new departures,departure用了复数),它让旅行成为一项不断地在现实中求证理想,又不断地在理想破灭后重新开始的行为,它将旅行变成一种真正的断裂。幼年的漫游者,逐渐成长为西绪福斯式的旅行家,探入到只在现实的左右手之间递来递去的占统治地位的文明之下,寻找那可以超越之的人道精神。勒克雷齐奥本人在长篇小说《云人》中写下了如下一段意味深长的辨析,尽管他依然用了“游牧”一词:

“有某种天赋,将游牧族与定居者分离开来了,就像是船上水手的天赋,或者是冰层上爱斯基摩人的天赋。这种天赋可以分辨极为细微的变化,这种天赋赞赏事物的千变万化:只有变化是不变的,此外都来自虚空。”

原文链接:
http://yunyetui.blogcn.com/diary,20179458.s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October 17,  2008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孤立、自闭的反面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for 上海壹周

2008年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并称赞“他的写作开拓了新的文学领域,充满了诗意历险和感官喜悦,探寻了潜伏在主流文明中及超越主流文明之上的人性。”勒克莱齐奥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950万人民币)的奖金,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叛逆家族的传奇家史

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布列塔尼区莫尔比昂(Morbihan)省的勒克莱齐奥家族的一名男子却拒绝参军。他的理由很简单:他不愿意剃掉自己的一头长发。于是,只剩一条路可走:逃离法国。他携家登上一艘印度邮轮,打算前往印度。然而当船停靠在毛里求斯的时候,他们就下了船,因为他的妻子正来自那儿,在岛上仍有家人。勒克莱齐奥家族的毛里求斯分支由此而生。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便是这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后代。他的父亲拉乌尔·勒克莱齐奥出生于毛里求斯,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的母亲西蒙娜·勒克莱齐奥是位法国人。最神奇的是,他的父母竟然拥有相同的祖父尤金·勒克莱齐奥爵士。

四海为家的漂流人生

1940年4月13日凌晨三点,勒克莱齐奥生于法国尼斯。他的童年是在尼斯边一个山间村庄洛克比利埃尔渡过的。二战期间,因为父亲在尼日利亚为英军担任外科医生,八岁的勒克莱齐奥跟随母亲搬去了那里。1991年出版的半自传性小说《奥尼沙》就来自这段经历。

勒克莱齐奥在尼斯上学,1957年他通过了中学毕业会考(BAC),此后的两年就读于布里斯托尔大学,随后又在伦敦大学和尼斯文学院就读,1964年,他以一篇有关法国诗人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普罗旺斯—艾克斯大学的硕士学位。

1966年,勒克莱齐奥在泰国的一所佛教大学教书服替代兵役,却因参与反对童妓的抗议活动被转调往墨西哥,并先后在墨西哥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阿尔伯克基的新墨西哥大学任教。1969至1973年,他前往巴拿马东部与印第安土著生活在一起。1971年的散文集《Haï》便是对这段经历的诗意描述。1983年,他以一篇有关墨西哥早年历史的博士论文获得了佩皮尼昂大学的博士学位。1990年起,他轮流居住于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毛里求斯和尼斯,并辗转于世界各地任教。2007至2008年,他在韩国首尔的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法语。

勒克莱齐奥有过两段婚姻。六十年代初,他与法国、波兰混血儿罗莎莉·皮克马尔结婚,生下一女帕翠西亚;离婚之后,1975年他又与摩洛哥人杰米娅成婚,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安娜。

从实验文学到新寓言派

从1963年获得勒诺多文学奖(Prix Renaudot)的处女作《诉讼笔录》到2008年伽利玛出版的最新小说《饥荒的间奏》(Ritournelle de la faim),勒克莱齐奥在35年的写作生涯中一共出版了26本小说、11本散文集和2部童书,其文风既简洁又浓烈,既是印象派的又是严密控制的,既有怀旧色彩又具有当代性。太阳、大海、光和水是勒克莱齐奥钟爱的意象。他的人物经常是孤独的旅人,试图找寻一种方式以对抗现代生活和科技,或者与都市环境产生冲突。

勒克莱齐奥的写作可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1963至1975年间,他的小说师承新小说派,极具实验色彩,探索的主题主要有疯癫、语言和写作本身,并启发了后来潜在文学工厂(Oulipo)的代表人物乔治·佩雷克和米歇尔·布托。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对其也赞誉有加,认为勒克莱齐奥是创新者和反叛分子。然而七十年代初在巴拿马与印第安人一同生活的数年彻底改变了勒克莱齐奥,他抛弃了实验文学,以愈加传统的方式书写更加宽泛的主题——儿童、青春期、旅行、生态、全球化以及文化冲突等,成为“新寓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了《诉讼笔录》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1970年出版的小说《战争》、1980年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保尔·莫朗大奖的《沙漠》、1992年出版的《流浪的星星》及获选人文社“21世纪年度最佳法国小说”的《乌拉尼亚》等。

1994年,在法国著名文学杂志《读书》(Lire)举办的一次调查中,勒克莱齐奥以13%的得票率,获选“最伟大的在世法国作家”。不过,勒克莱齐奥对法国文学的生态倒颇有微词,他认为法国文学界有一种把来自于世界其它地方的思想归类为“有异国风味的”(exotic)、从而将之边缘化的不良倾向。他认为西方文化变得太过坚如磐石,过分强调了都市的和技术的层面,以至于阻碍了其它形式的表达,人类未知的那部分以理性主义的名义被遮蔽了。或许正是这个缘故,勒克莱齐奥才如此向往其它文明,其写作也越来越多元化。

孤立、自闭的反面

由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过程并不透明,瑞典文学院的老学究们对“短名单”守口如瓶,所以每次诺贝尔文学奖都予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但除了博彩公司的赔率变化(据说这是结果已被提前泄露的证据)外,这届颁奖过程前后却仍有不少蛛丝马迹,使勒克莱齐奥的得奖变得有迹可寻。

9月底,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霍勒斯·恩达尔破天荒地在一次访谈中说道:“美国文学太孤立、太与世隔绝了。他们翻译得不够多,并未真正参与宏大的文学对话。那种无知很有限制性。”此言一出,在美国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Adam Kirsch在《Slate》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反驳文章,指出“瑞典人对美国文学一无所知”。

然而当10月9日奖项揭晓之后,美国文化界的反应却恰好印证了瑞典人没有说错。《洛杉矶时报》在一篇名为《勒克莱齐奥:他是谁?》的文章中写道:“我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书。哈罗德·奥根布伦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执行总裁也这么说。”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也幸灾乐祸地写道:“勒克莱齐奥得奖,是撒在美国人伤口上的一把盐。”

因此,倘若我们带着这样一种后知之明回顾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前后后,那么勒克莱齐奥的得奖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因为他代表的正是霍勒斯·恩达尔口中那“孤立的、与世隔绝的”的美国文学的反面。无论是勒克莱齐奥四海为家的漂泊经历还是他多样化、难以定义、充满多元文化特质的书写,都是独立和自闭的反面。难怪他得奖之后,不但法国总统萨科奇喜形于色,连毛里求斯国内也是一片兴奋之情。《毛里求斯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所有的毛里求斯人都应该一起来庆祝这个奖项。这项功绩应该被刻在石头上,放在我们的公共区域,让所有时代的所有人看见。”



btr注:本文只是匆忙之间参阅各类资料综合而成的八卦/经历为主的介绍文,国内媒体较好的评论文章有——
对勒克莱齐奥很有研究的云也退先生的文章:变化之外只有虚空:勒克雷齐奥作品印象 和 勒克雷齐奥:西绪福斯在旅途中
南方都市报的 勒·克莱齐奥获奖美欧“论战”  (曾园)
中华读书报的 勒克莱齐奥:其人,其作品 (董强)

原文链接:
http://btr.blogbus.com/logs/3031827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