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统文化节日如何面向现代

传统文化节日如何面向现代

传统文化节日如何面向现代

【作者】高小立



  冯骥才在山西绵山“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论坛”上发出呼声: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上要发出自己强烈的声音
     
  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如果你仍然像过普通双休日那样,睡几天大觉,看几天光碟,上几天网,那过得就没意义也没意思了,你错过了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因为节日和假日不同,清明节作为我们的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一个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务院之所以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法定假日,正是因为这几个节日不仅是休闲的假日,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节日有文化内涵,有历史记忆,有文明礼仪的传承,还有一种情感的寄托。为此,面对在今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恢复“五一”长假的压力,国务院仍坚定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假日进行到底。从中看到了国家把传统节日定为假日的良苦用心。
  自去年国务院把清明、端午、中秋定为三个法定假日后,许多民俗专家就开始关注这样一个话题——如何过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在去年的清明时节,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山西绵山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第一届中国传统节日论坛”,今年的清明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伴着“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节日诗意再次齐聚山西绵山,在感受了对介子推的祭拜仪式后,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
  自去年把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后,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传统节日诗会,有人还建议把这几个传统节日定为中国的诗歌节,本报为此也发表文章意在推波助澜。放诗是对传统文化节日最好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发展恰是本届论坛的主题。在首届基础上,本届重点论证、探讨、建言的是传统节日如何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
  介休绵山是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清明(寒食)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在山西介休应运而生。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将传统节日论坛融入文化节中顺理成章。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数次到绵山考察,连续两届出席论坛,并在今年的论坛上再次做主题发言。
  记者多次听过冯骥才在诸多会议上的发言,他一贯的作风是不说空话、虚话,只谈实在话,诚恳中不乏犀利的语言。中国传统节日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一个平台,冯骥才就此尖锐地指出,作为国家软实力代表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缺失的,发出的声音不够强烈或干脆没有声音。比如,中国660个城市都一个模样,城市审美充满了浮躁、充满了伪豪华,我们的人文知识分子是有责任的。言归正传到论坛主题——我们的传统节日,冯骥才说,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就是要让我们的理论能针对现实,能思考现实,能解决现实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就是我们的国宝,一个民族的DNA鲜明地表现在我们的民族节日里,节日是一个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表现。但我们的传统节日随时都会因它的农耕文化特点、传统文化曾经被中断、现代生活的全球化,以及人们对历史情怀和文化情怀的缺乏而被淡化或湮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发展是当下需要研究的课题,专家学者要为其提供理论支持。
  冯骥才还以一份表格对中国具有全民性的7个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在挖掘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传统节日增添时代内容是将其传承下去的关键。比如春节,除了旧年俗之外,现在增添了电话、短信拜年,观看春节晚会等新年俗;比如清明节增加了植树、对英烈的祭奠等。但现在七夕的爱情、重阳的敬老氛围还远远不够。
  在谈到如何重建我们的传统节日时,冯骥才建议:媒体要负起文化责任,大利营造节日氛围,传播节日文化,尤其是对一些活态的、新生的要大力宣传。教育要从根本抓起,从孩子做起,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节日情怀,节日教材应介入教学,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但不能为此增加考试内容。社会各界要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企业家、商家应积极投入到节日文化市场中,比如清明食品在绵山随处可见,饮食文化通过老百姓的嘴是最易传承的。学者、工艺美术设计家要开动脑筋研究和传统文化节日相关的新发现和新产品。
  就传统节日如何面向现代的话题,与会专家还提出:传统不等于过去、传统节日应该是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要抓住其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不断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辅相成的新内容,使节日做到服务大众、服务时代,让我们的节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需要。
  参加论坛的学者还有刘魁立、贺学君、陶思炎、安德明、萧放、陈连山、王恬、刘宗迪、张勃,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主持会议。

【原载】 《文艺报》2009-04-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