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廖虹雷:《童谣“月光光”》

廖虹雷:《童谣“月光光”》

凤凰网 2014年07月26日 08:17  来源:深圳晚报

  本专题搜集、选录的童谣,原则上不作改动,尽量保留原生态。这里介绍的主要为方言童谣(粤语童谣与客家话童谣),其次是普通话中的传统童谣。借此机会,对提供参考的坂田扬美文艺、叶恩麒的《乡韵》、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陈景中《西乡文化志》以及《南方都市报》中饶原生、邓培青、段亚平、吴少忠、林慧文、江佐中、吴英姿等先生发表的期刊文章,表示鸣谢。

  深圳自古有广州方言(俗称白话)和客家方言两大民系,因而流传着许多生动、谐趣和饶有兴味的地方儿童歌谣。

  童谣历史很悠久

  儿童歌谣,古代称“童谣”或“歌仔”、“小儿谣”、“孺子歌”等。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说道:“儿歌有狭义儿歌、广义儿歌之分。‘儿歌’一词的使用,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

  “儿歌”叫法的时间虽短,但“童谣”的历史在我国却非常悠久。童谣,众所周知它是指由儿童传唱的、带韵脚和音节的简短歌谣。《国语·晋语》韦昭注里说:“童,童子。徒歌曰语。”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亦记载:“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至清朝时期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等。名称虽不同,内容却一样。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于没有文字的族群都有童谣。传统童谣属于民间口头文学之一。钟敬文教授指出,由儿童自己顺口而出或由大人教唱但内容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并能被儿童理解的歌为狭义儿歌;广义的还包括反映大人特别是妇女的生活情感、虽由奶奶妈妈教唱却由儿童传唱开来的歌。童谣通常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读来朗朗上口。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童谣的分类:按照国家划分:有中国和外国童谣。按照年代划分:传统童谣和新童谣。传统的童谣是靠口头传诵。新童谣是新文化运动中,由书面和口头流传而称之的“童谣”。按照地域划分:有方言童谣和普通话童谣。按照其功用划分:大致有游戏歌、教诲歌和训练语言能力的歌,而其中又按艺术形式划分的:有催眠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和谜语歌等10多种。

  本地童谣,伴深圳孩童成长

  童谣,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曾经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我记得孩提时代,在风和日丽的榕树头下、在晚风习习的村边巷口、在青砖黛瓦檐下的麻石板上,甚至在月皓星闪的晒谷禾坪前,宝宝们躺在妈妈怀抱里,抑或躺在摇篮中,听着缓缓的催眠歌,随着搧着葵扇的一阵一阵凉风,很快进入了梦乡。此情此景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乡间朴实的画面仍历历在目。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那首《月光光》,至今仍感到温馨、舒坦和难忘:“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捕鱼虾啰,阿爷睇牛要上山岗,哦哦哦……虾仔你快高长大啰,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哦哦哦……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捕鱼虾啰,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哦哦哦……”

  随着宝宝的成长,童谣也在随着变化。当到了会行会走、会唱会跳时,妈妈和奶奶又教:“排排坐,食果果,猫儿担凳姑婆坐,坐烂个屎脗唔好赖我,赖番个隔离个二叔婆”、“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孙打锣,媳妇灶背炒田螺,田螺厾,厾倒家官肉,家官哎呀呀,媳妇笑哈哈”、“ 打掌仔,打哇哇,捡猪屎,培黄瓜,黄瓜黄,摘来尝,黄瓜大,摘来卖,卖到几多钱,卖到吊八钱。有了钱,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卤,学摇橹,摇橹圈圈转,学卖碗,碗底深,学卖针,针头屈,阿弥陀佛。”孩子学礼貌,拿凳让坐,尊敬长辈,开始接触农家的生活知识。

  孩儿长成会跳绳、跳飞机、打玻珠、滴铁圈等健身游艺时,学习“点指隆隆,水浸马龙,马尾一摄,除减这只阿宝八”、“点指美目,桃花哔卜,哔卜开来,遇到哪只阿出碌”等等游戏歌,在《伏匿匿》“一就预备,二就匿埋,三就开盘,四就嚟到,砰到算数”的玩法中,孩子们捉迷藏,交朋友,学处世。当长到入学前时,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便用“数字歌”或“问答歌”相教:“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只篮子手中提。七种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和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又:“一二三四五六七,肥婆跳舞跳第一,跳得高,裤头甩,跳得矮,唔好睇”。问答歌:“哪边高?这边高。哪边矮?这边矮。一锅豆腐做成十二块。嫩豆花,好的菜,今天做来明天卖。”

  为锻炼孩童记忆,识别瓜果蔬菜,便教唱:“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韮菜,韮菜打连花,种金瓜。金瓜仔,甩蒂仔,蒂仔好像耳环仔,圆叮当,掌牛阿僬读文章,读识文章马路走,扚转马头天大光。”

  这些童谣虽然话语显浅,没有多大的高深道理,但不失民间的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圳的农村城市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慢慢消失,许多民间俗语,包括童谣逐渐式微。人们的生态环境改变,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了风扇、空调、电视、手机,再用不着摇着大葵扇在村头、树下、巷口和祠堂前纳凉,一个个母亲抱着婴儿催眠吟诵童谣的景象,难以重现。许多有韵味的童谣,也只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流传着百数十年的民间文化瑰宝——童谣,离我们渐行渐远。

  10多年前,深圳还能听到鲜活的童谣

  10多年前,我从大鹏、南澳到罗湖、南头、蛇口、西乡、沙井的广府村落寻古访俗,到石岩、布吉、龙华、观澜、龙岗、坪山的客家地区进行民间采风,还可以听到鲜话的童谣。我想,如今我守不住千年古村落,也守不住百年老房宅,但可以记录、整理和留存一份本土童谣。于是,我相机不离身,本子不离手,记下乡间的民谣;和老乡、老同学、老朋友在饮茶聊天中,记下精彩的儿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带来各地方言,其中赣南、闽西、桂东、粤西、粤东、粤北的白话和客家的童谣,让我增长见识,拓宽眼界。比如光是“月光光”,我就收集到各地不同版本的24首。可见,大家都喜欢在“月光下”的诗情画意中,为宝宝催眠。唱催眠歌时,有的说花说草,有的诉说“没米饿断肠”的生活境况;有的说织网、捕鱼、捉虾、帮爷爷看牛羊的希望,有的更是直接唱出让孩童读书识字、学打棉、打砖、打铁、养猪等农家技术的要求与愿望。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一个“月光下”,唱出不同的“月光光”,尽管有些内容差别不是很大,但经过传唱者自然的加工和补充,就有了差异。打一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正如同样大家都种稻谷,辗出白花花的大米,但是扬州做出“扬州炒饭”、广州做出“广州炒饭”、海南做出“海南鸡饭”,广州人磨米浆做出“沙河粉”、顺德人做出“陈村粉”、东莞人和河源人做出“东莞米粉”和“河源米粉”、梅州人做出“老鼠粄”,而深圳广府人则做出“烧鹅濑粉”、客家人做出“濑锅边”……一种米,百种风味。

  同理,这数十首“月光光”童谣的“骨架”不变,却呈现出各地斑斓的人文特色。

  廖虹雷

  世居深圳。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著有《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等民俗专著,分别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和广东省民间艺术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