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4年03月03日16:29
5000多个摊位中,卖此类传统产品的摊位仅有300余个。拍友陈伟标摄
农历二月初一,瞿溪会市开锣。当天上午,在雨雾蒙蒙的开春时节,这场浙南地区影响、规模最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如期而至,共举办五天。
会市,本是一场乡村民间物资交流会,让商贸流通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丰富的生活物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是依托地域特色民俗文化而设的传统会市却逐渐变味。早年以备耕采购为特色的“会市特供”产品开始没落,而如今兜售的商品又因档次低廉,满足不了市民的文化与消费需求。传统会市因多年变迁已难觅地方韵味,反而给人留下垃圾如山、交通阻滞、喧嚣纷扰的印象。
作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瞿溪会市,如何在展现民俗文化传统的同时,提高经营质量,是百年会市一道“谋变”的难题。
“士林夜市”当主角
本土美食仅一两家
一个是拥有200多年传统的民俗集市,一个是具有10多年历史的台北夜市,今年的瞿溪会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入台湾的“士林夜市”。
记者前天上午10点在瞿溪会市现场看到,“士林夜市”50个摊位前人流如织,但并未出现竞相尝鲜的场景,排队的情况只有“蚵仔煎”一个摊位前有出现,大多数的食客都很随意,看对眼了就买。记者留意到,原本作为主推的台式柠檬鱼、蜜糖果香花枝丸等摊位前,鲜有人光顾。
记者采访了许多参加会市的市民,他们大多数都是会市的常客,而这次主要就是冲着“士林夜市”的招牌来的。“味道还可以,毕竟和羊肉串、铁板鱿鱼有些不同。”几名趁周末结伴来品尝美食的初中生告诉记者。
委员观点
方汝将
市政协委员
瞿溪会市应该是温州目前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民俗民风活动之一,我认为应该更多保留它的草根性、本土性、传统性。
我是从事瓯剧表演艺术的,瓯剧也是国家非遗项目,像这种会市就是古时候的庙会和集市,应该融入温州本土的戏曲样式,“逛庙会看大戏”是会市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
记得10多年前,我从艺术学校刚毕业时参加过一次瞿溪会市演出,场面热闹非凡,观众人山人海,舞台下买卖的吆喝声与舞台上演员铿锵有力地叫板声相互辉映,好一派激荡人心的场面。游客们寻得就是这般喧热,品得就是这份激情。
近些年,我们瓯剧艺术研究院都没收到瞿溪会市的演出邀请,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合作,让温州本土的民俗文化和温州本土的戏曲艺术联姻,成为最具传统,最具温州特色的“会市”,让它代代相传。
欧阳后增
市政协委员
瞿溪人把会市看得比春节还重要,邀请到家做客的亲朋好友越多就越体面,二月初一当天我也被朋友邀请去“吃酒”,不过到客4桌,路阻3桌。
历年参与瞿溪会市的第一印象就是车辆拥堵,交通不畅。这次又碰上雨天,去的时候堵车2小时,回来的时候公交排队候车2小时,会市上充斥着低档货,看上的东西又因物件太大扛不动,让人没什么购买欲。
目前会市吸引的人群,一是来寻找童年回忆,二是亲戚朋友聚会,三是去购买农家自制平常市面较难买到的一些农制用品。
传统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瞿溪会市,需要创新以适应新需求。这种创新要在继承民间节日特点的基础上,从瞿溪当地特色出发,结合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农副产品等,突出会市的特色,形成会市本身的竞争力。
引进台湾“士林夜市”可以提高会市美食的档次和服务质量,是可取的。但更需要的是做精、做细,如果会市做得太高端、太华丽,不仅成本高,当地政府部门也负担不了相应费用,同时可能会让农耕、商贸等体现本地民俗文化特色的会市传统流失。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陈若
“虽说是引进了台湾的厨师,但我现场没听到几个真正有台湾腔的。”一名参加过10多年瞿溪会市的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引入台湾美食,风味的确与以往有所差别,不过特别合胃口的并不多,我转了三圈都不知道要买什么。价格有点贵了,买了50元的券只能吃两三种东西。”
美食一直是瞿溪会市最聚人气的一部分。但是记者在会市现场转了一圈,除了温州大馄饨和瑞安捣年糕稍稍让人与本地风味美食有所联想,剩下的就是走“台式”路线的“士林夜市”,和新疆烤肉串、湖南酸辣粉、长沙臭豆腐等各地小吃一条街的“熟客”。
一市民戏称,“士林夜市”当主角,烤串、臭豆腐是配角,而本地美食是只有一两个镜头的“群众演员”。
“历年来,瞿溪会市的美食都是以外来小吃为主,存在档次不高、管理失序的问题。”瞿溪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王绍起告诉记者,往年一天下来,美食街上垃圾成片,塑料餐盒、竹签、一次性碗筷等堆起来都有六七公分高,人们都是踩着垃圾买小吃,一天近30吨的垃圾根本来不及清运,环卫工人甚至要忙到凌晨三四点。
传统项目摊位仅占1/20
“1元起”商品销路很一般
“瞿溪会市以民间自发组织为主,政府引导设摊为辅。”王绍起透露,瞿溪街道中心约有5平方公里,而会市占地面积几乎达到了五分之三,“5000多个摊位中,由街道负责的搭棚、引进的摊位仅117个(不包括50个士林夜市美食摊位),其他的全部由民间自发组织,街道负责疏导和管理。”
记者在这117个摊位集中亮相的会龙路上走个20米,就可以看到6家“十元三样”的摊位,此外“童装全部19元”、“断码清货甩卖”、“厂家出清贱卖”、“图书十元三本”、“全场1元起”等字眼随处可见,每走一步都会听见从不同摊位上高音喇叭中传来的各种不同的拼杀价格的促销口号。但记者调查发现,断码、清仓、厂家直销等“金字招牌”虽然价格低廉,销路却很一般。一些市民坦言,逛会市和逛路边摊没多大区别。
“五天能赚个一两千就不错了。”一名内衣摊主说。而另一名卖“北京老布鞋”的老摊贩每年都会跑好几个会市,他担心今年可能要亏本,明年打算“退市”了。
“鞋子最贵也就六七十元,牛仔裤最好的也就100多元一点点。”王绍起坦言,现在的瞿溪会市,走的是档次低、价格低廉的日用商品路线,想要提高档次非常困难,“去年曾引入广告策划公司负责招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今年也曾邀请温州的几家品牌鞋服企业入驻,但是都嫌会市整体档次太低。”
记者了解到,和去年一样,今年的瞿溪会市也招揽地产商与车商加入,共有20多个摊位,比去年多了七八个,不过这些“高大上”的展厅挤在“全场一元起”的会市上,显然只能引来“视觉消费”。
事实上,各种平常难以买到的锄头柄、竹梯、磨刀棍、谷筛、竹椅、木耙等农具,以及耕牛买卖和后来出现的果苗、树苗等交易,才是百年会市的传统项目,然而这些摊位现在只剩下不到300个,只占总摊位数的二十分之一。
街道一工作人员表示,去年也曾给竹雕、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安排摊位,但大家只是看看,几乎没有购买的,会市上现在只有那些捏糖人、米塑等流动摊贩与传统民俗沾边。
百年会市陷入同质化尴尬
民俗文化特色该如何重现
瞿溪会市,是我市唯一一个以“会市”为内容列入省非遗名录的民俗项目。
在采访中,问起百年瞿溪会市和永嘉上塘、乐清白石、瑞安海安等地方会市的区别,王绍起坦言“其实没有区别”。
有网友吐槽,温州的各个会市除了名字不一样,卖的商品、小吃都大同小异,只是在比拼人流量和车流量,挂个民俗会市的招牌,但地方民俗特色已逐渐消失。
王绍起介绍,上世纪80年代,每年二月初一会市期间,瞿溪都有社戏迎神举办“对台戏”的活动,即同一时间在瞿溪河的两岸同时上演两台戏,看看谁家的戏有看头,比比哪方的观众更多,热闹非凡。上世纪90年代,还有戏班、鼓词、杂技等娱乐活动演绎当地的民俗风情。近年来由于河道改造,社戏多数移到了室内,当年的那种台上龙腾虎跃,台下叫好声不断的场景也逐渐淡去。如今,只有瞿溪人对二月初一的酒席依然不会怠慢,会选在这一天摆酒设宴,招待客人,不是正月却胜似正月。
百年会市陷入同质化的尴尬,民俗文化特色该如何重现?
市民俗学会会长金文平表示,非常赞赏瞿溪人能够坚持在每年的二月初一办会市,非常难得,是对民俗文化最好的延续。重要的是,地方会市必须要以地方民俗为主,离开本地的民俗,就不是会市。随着时代发展,民俗也应该迎合时代,不能够一成不变,一些时新的东西也可以纳入传统会市,温州民俗学会要为会市在民俗传承、地域文化、人文精神方面的发展建言献策。
市民俗学专家叶大兵建议,地方政府要有目的地对地方民俗特色进行挖掘和发展,通过引入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特色项目,让会市既好逛又好看,依靠打造文化氛围推动会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