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专家讲述天津殡葬习俗演变 倡导绿色缅怀

民俗学专家讲述天津殡葬习俗演变 倡导绿色缅怀

新华网 2014年02月22日 09:46:00  来源: 每日新报  

     天津频道 近几天,本报与天津市民政局殡葬事业管理处开办的“引领文明绿色祭扫”专栏引起不少市民关注。昨天,记者就很多市民读者关心的天津人丧事大操大办的陋俗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传承究竟是怎样的等话题,专程走访了天津著名的民俗学专家、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先生。罗先生开宗明义表达了对殡俗新风的倡导:慎终追远,绿色缅怀。用绿色行动缅怀故人,正是时代的要求。

    罗先生今年已是76岁高龄,但给人感觉却是精神矍铄,思路敏捷。罗先生对殡葬习俗的演变发展颇有研究。他说:“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礼仪传统非常悠久的国家,但在丧葬礼仪方面,一般来说还是很简朴的。直到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阶级才兴起了厚葬之风。动用执事铭旌,焚烧纸绢札彩,送路出殡,是后来的事情;燃放鞭炮,更是近年的陋习。”

    ■ 清初丧仪朴素简单 出大殡因有人牟利

    罗澍伟先生指出,清初以前,天津的丧仪也是朴素而简单的。据1675年刊行的《天津卫志》记载,亲人“临危不复,故后哭奠于城隍庙、土地祠。三日变服,其服制,男女俱遵家礼而行。”也就是只穿三天孝服。而且为减轻丧家负担,抬埋送葬,大都是自助形式。而后才出现浮靡的丧礼,所谓“修蘸行香,以亲友多为盛;出殡之日,纸人、竹马、彩童、花架……观美之费不一。”但当时的官府对于这种举动,是严厉禁止的。

    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习俗发展,涌现出一批富有之家,出大殡的习俗自北京传至天津。据罗先生讲,当时出大殡的另一个原因,是有借此牟利人群的存在,有倡导禁止者,这些人“群起为难”,以致难以为禁。到了晚近,丧仪日趋繁复。上世纪20年代有人详细地记录了彼时天津丧仪的细节,其中的一些迷信举动距今已近百年,但今人看来并不陌生,因为其中的历史投影,不少已重现于今。

    ■ 清明本意万物华发 唐代开始祭扫风气

    罗先生说,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大力提倡移风易俗,许多丧葬陋俗遭到遏制。但自上世纪80年中期以来,丧仪中不但迷信举动回潮,且变本加厉,增添了一些天津地方本来没有的做法,这就是大放鞭炮,据说是用“响动”驱逐“丧气”,而且愈演愈烈。罗先生说,缅怀亲人,本来需要安静肃穆,这样大事声张,是对逝去亲人的惊扰,是对他们走好人生最后一步的不尊重,同时对空气环境也造成严重的污染。

    还有就是烧纸,“倒头”烧,“送路”烧,“出殡”烧,“圆坟”烧,按“七”(三七、五七)烧,“一百天”烧,“周年”烧,而且一定要在路口烧,据说是不如此,亡者接不到。本来,清明节是万物发华、“皆清洁而明净”的时节,古人方谓之“清明”。前人多在这段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自唐代开始,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祭扫成为风气,并把过去用金属货币或纸钱作随葬品的习俗,改为祭祀时焚烧纸钱。特别是对新故的亲人,一定要在清明隆重祭祀。其实,很早就有人对焚烧纸钱的陋俗提出质疑,所谓:“三日无火(指寒食)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

    ■ 墓而不坟思念深埋 缅怀亲人别背离文明

    罗先生认为,大张旗鼓并非是掩盖“生离死别”之痛的最好办法。有人主张“事死不如事生”,即在亲人生前尽孝道,让亲人充分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不让他们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才是最真实、最可贵的。用科学发展观对待人的生死,用文明行动、绿色行动缅怀我们逝去的亲人,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那些离开我们渐行渐远的亲人对我们的期待。

    古人的做法“墓而不坟”,是指人死后埋入地下,不留任何纪念性标识,如同今天的海葬,把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先生认为,嘈杂、喧闹实际上是对逝者的不敬。用不张扬、不炫耀的方法表达对亲人离别后的珍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丧事大操大办,在浪费资财的同时,又造成了城市卫生环境、空气环境和噪音污染,干扰了交通秩序;与科学、现代的精神文明是相背离的,应当淘汰。

    如何推广普及现代、科学、文明的丧仪?罗先生指出,首先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提倡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不抱残守缺;第三是加强民政、街道、公安、消防、市场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生命的可贵在于自身的尊严。一个对生命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一定会主动成为当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推进者,这是时代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要求,我们应努力践行。(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