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歌运动:唱自己的歌
来源:东方早报 2013年5月14日 早报记者 钱恋水
1970年代,台湾经济刚刚开始起飞,却在国际舞台上节节败退。年轻一代除了仰望稀缺的舶来文化,只能生活在老一代外省人从大陆逃荒而来的恐惧之中,在贫瘠的精神生活中苦苦挣扎。文艺思潮总是紧随社会思潮之后。强烈的失落感促使台湾人在文化上努力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文学方面发生了现代诗论战与乡土文学论战,诉诸音乐则成为这场“现代民歌运动”,并由此开启台湾拥有自己流行音乐的历史。
那时电视每晚10点以后停播。除了舶来的西洋音乐,本土音乐的主题则多为灯红酒绿、浪子心声、酒廓怨妇。幸运一点的年轻人还可能读到《文星》杂志、乡土文学、1930年代的影印小说,或者拥有驻台美军电台拷贝出来的美国排行榜塑胶唱片。
1975年6月6日,杨弦和胡德夫二人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了新作发布会暨“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会上所推出的几首新作均被收录于杨弦的首张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中。这张专辑正式标志着台湾民歌运动的开启,“中国现代民歌”这个提法也因此引起关注。在这场演唱会中,最受瞩目的是8首杨弦为余光中《白玉苦瓜》诗集中的诗作谱曲的民谣。更重要的是,在座的学生和知识分子终于找到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另一种可能。 杨弦曾写过一篇题为《寻找一条沐浴心灵的清溪》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到:“西洋现代民谣的传入已有多年了,年轻一代也大都喜爱过这种节奏鲜明、旋律轻快的音乐。但由于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当一个中国青年在聆听、学唱,并咀嚼外国文字寻找共鸣之际,在感觉上总是会有一层隔阂的。反过来回顾我们本国的歌谣,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形式一直不易在大众之间普及,时下流行歌曲又多为有志之士所诟病。”
这场现代民歌运动在最初的时候曾备受指责,原因在于什么是民歌。《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民歌是指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也就是说,在台湾学院派传统民歌论者的眼中,民歌必须产生于民间,一旦流传之后就演变为集体创作,且未被写定之前,它必须口头流传过相当长的岁月。然而在长期扶植台湾民歌,被称为“民歌之母”的陶晓清看来,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和台下的人能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歌就可以被称作是民歌。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至1980年代初终结,共发展出三条主线:一是1975年开始的以杨弦、赵树海、韩正皓、吴楚楚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民歌”,这条主线的发展可以延续到校园歌曲时期;二是1976年开始的以李双泽、胡德夫、杨祖珺为代表的“淡江―《夏潮》”,现在只有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胡德夫依然活跃;三是1977年开始的以李建复、施孝荣、苏来、蔡琴、齐豫等为代表的“校园歌曲”。1977年新格唱片公司举办的第一届金韵奖青年歌谣大赛在台北诞生,从而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得以参与到流行音乐的改造中,加之新格公司所推出的一系列金韵奖合辑,迅速扩大了民歌运动的波及面。然而过多的商业介入最终成为民歌运动终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