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讨论】持续雾霾,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该何去何从?

雾霾之下重启春节禁放?专家称根本在于治污

中新网 2013年01月31日 08:15 来源:北京晨报

  雾霾之下,重启春节禁放?

  近期被雾霾笼罩的京城一片迷茫,生活在这种灰蒙蒙的空间里,让人的心情变得很阴郁,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空气污染状况的担忧。而此时又恰逢春节临近,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对空气质量以及环境的影响,便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不少网友呼吁春节期间重启烟花爆竹禁放机制,诸多门户网站也纷纷发起是否禁放的讨论。

  燃放烟花爆竹究竟是否会加剧环境恶化?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除夕当天,车公庄站点PM2.5研究性监测的浓度值分别在中午和晚上两度突破200微克/立方米。去年春节期间北京空气质量5天不达标,其中初一、初五、正月十五3天受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污染严重。

  在网络讨论中,支持禁放的网友认为,“现代城市高楼密集,不仅造成噪音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粉尘也难以扩散,雾霾之下,更加剧环境问题,为了市民身心健康,为了久违的蓝天,应该尽量少放,或者禁放”。而反对禁放者则认为,“空气污染非燃放烟花爆竹一方所致,禁放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拿传统习俗开刀不是治理的良方。且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更加缺少了年味儿”。

  那么,禁放烟花爆竹究竟是否可行?习俗与环境是否又有必然的联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兴国说:“我认为,应该提倡和引导少放、不放,但政府考虑是否实施强制禁放的行为时应该慎重,这不仅涉及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也涉及民族文化、人们精神寄托的问题。”

  提倡不放,慎发禁令

  北京晨报:最近北京雾霾严重,从而引发了大众对春节期间是否重启禁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对此您怎么看?

  李兴国:我看许多调查都显示,大多数的人支持不放,甚至有80%认为不应该放。我个人支持不放,我自己也很多年不放爆竹了,但是禁放的问题一定要慎重。

  北京晨报: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兴国:对于春节等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我们曾经实施过禁放令,后来又开放并对燃放限时限地,不是不可以再禁,但理由一定要充分,程序一定要科学,否则会有朝令夕改之嫌。同时,重大传统节日放烟花鞭炮有文化传承的意义,是一种民俗,这种民俗的改变更需要宣传和引导,如果强制禁止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此外,如果在今年春节期间重启禁放令,对于花炮生产商来说也不利,现在花炮已经生产出来并上市销售了,再禁止不太好。因此,我觉得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引导,提倡人们过年不放炮,根据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空气流通情况好,可以允许放,在特定情况下,如没有风、雾霾严重等情况下可以临时禁放。

  李兴国:禁或限如何抉择  

  燃放烟花爆竹是把“少数人的快乐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吗?许多反对燃放的网友似乎都赞同这种观点,然而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即便大多数人也不能剥夺少数人的权利。那么,又该如何去调节空气污染和燃放烟花鞭炮之间的矛盾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兴国认为:“作为民俗文化,燃放烟花爆竹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多种功能,但燃放带来的粉尘污染确实存在。因此,除了从根本上治理污染之外,对于是否允许燃放的问题,非政府组织(NGO)和媒体应起到更大的作用,通过宣传、引导以及社会辩论去逐渐改变人们的习惯,让社会中的各个群体自然协商和辩论,最终达成一种新的观念。”

  禁放与开禁的纠结

  北京晨报:近二十年来,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我们禁放过,也开禁过,究竟哪种更适合?

  李兴国:最开始禁止的时候,确实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人们本身还有这样的需求,很多人长途跋涉跑到不禁止的城市去燃放或去海边燃放等。鉴于某些民众的这种需求,再加上那时我们还没有PM2.5的检测,也不知道粉尘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因此重新开禁。而且,空气污染非一两个单位、一两个城市的问题,更不是某个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开禁也可以理解。

  北京晨报:如果此次再禁,是否会有不好的影响?

  李兴国:那倒也不会。因为具体的情况在变,环境变了,条件变了,政策随之变化也是理所应当的,固定不变才是不对的。不过如果要重开禁令,一定要慎重,程序合理、理由充分,才会让人信服。此外,充分的辩论和民意表达也同样需要,否则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

  根本问题在于治污

  北京晨报:您认为如何解决环境污染和燃放烟花爆竹之间的矛盾呢?

  李兴国:最根本的,要从解决污染的问题上综合考虑,网上80%的网友认为应该禁放,其实也是对污染的一种担忧。但是污染的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比如有人认为放鞭炮可能会加剧污染,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就好像许多人把污染问题归咎于轿车太多,实际上世界上有许多城市车辆保有率比北京更高,但他们那里并没有这么严重的雾霾。所以,环境污染是个综合问题。我觉得有关部门也要认真研究,到底污染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才能真正治理污染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北京晨报:那么,对于春节期间重启烟花爆竹禁放令以防污染加剧的观点,您怎么看?

  李兴国:过年放鞭炮,作为一种民俗,确实会产生粉尘,但如果刮风、空气流通比较好的情况下,问题并不大,如果空气流通不好,问题就会严重一点。所以我觉得应该通过宣传和引导,提倡人们不放。在禁放的问题上,在程序科学、理由充分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多种方案,比如有风、空气流通好的时候,可以允许燃放,没有风、空气不好的情况下,可以临时禁放,这样既考虑到环境问题,也不会剥夺人们过年的快乐。

  民俗与环境的矛盾

  北京晨报:反对禁放者认为,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民俗文化,不应该禁止,您认为呢?

  李兴国:首先,尊重文化是应该的。所有的文化都需要载体、仪式,没有了载体和仪式,文化就是空的,而放鞭炮无疑就是一种仪式。其次,热爱我们的民族、国家,也同样需要载体,而民族认同感的建立,往往是通过共同的载体和仪式实现的。现在,传统的节日内容剩下已经不多,传统文化已经断档了。这样的情况让人担忧,过年习俗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的斗争精神,是一种文明、文化的传承。

  北京晨报:那我们该怎样面对传统习俗的问题呢?

  李兴国:现在人们对于传统习俗的态度,要么是全都放弃,要么就主张不加辨别地继承,其实都不太合适。民俗本身历经了数千年的流传,有好的但也有不科学的东西,应该将文化和迷信加以辨别,通过民俗来传承文化,抵制封建迷信,这比空洞的口号要更有意义。放在鞭炮问题上也是如此。

  放花炮“痛并快乐着”

  北京晨报:有人认为不放烟花爆竹就没有了年味儿,您如何看待这一过年习俗的意义呢?

  李兴国:放烟花爆竹是一种民俗传统,不仅是过年放,结婚、开业等都会放,传统时代更多的是为了驱邪、吉庆等目的,在今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暗示。人是非常复杂的,心理的自我需求一旦被社会的自我所约束,就可能会非常痛苦。

  北京晨报:有人认为民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快乐不应该被禁止,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快乐不该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对此您怎么看?

  李兴国: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绝不是“少数人的快乐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上”可以概括的,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它不仅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有教育的意义。当然,除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外,燃放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的生活中并非缺少危险,像游泳、滑冰等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再游泳或滑冰了吧。所以我不主张重启禁放令,而主张通过宣传和引导改变人们的观念。

  辩论、协商达成新观念

  北京晨报:公众对禁与不禁的争论,您觉得如何才会达成一个共同的观念呢?

  李兴国:香港的传统文化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过年人们会穿红衣服、照全家福等,但是香港是禁放烟花爆竹的。所以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我觉得改变观念,最终依靠的不是政府的文件,也不是法律条文,更多是通过社会辩论达成的,人们通过辩论、自然的协商机制,最终产生新的主流的观念,政府通过传播、讲道理,引导人们形成新的观念。而在这其中,社会组织和媒体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北京晨报:那禁放与不禁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吗?

  李兴国:在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时候,通过行政方式禁止,可能就会伤害到人们的意愿,伤害到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所以要慎重。如果是引导和宣传,提倡人们尽可能少放、不放,效果未必就不好,比如网上80%的人主张不放,其实就挺好,如果真的有这么多的人过年不放炮,那些主张放的人可能就因此会少放,甚至就不放了。

  晨报记者 周怀宗

  北京燃放花炮管理变迁

  1986年12月1日至1993年11月30日,北京市实施《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采取“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管理方针。

  1993年12月1日至2005年11月30日,《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本市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

  2005年9月9日,《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获得审议通过,北京开始可以在限定时间、限定区域燃放烟花。

  2005年12月1日起至今,实施《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这意味着本市实行了13年之久的烟花爆竹禁放令解除。

  2011年,北京市政府将原来的禁放区域增加,首次将居民区纳入禁放区域,全市禁放点达到6.4万处。

  李兴国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感受经济学”创始人。主持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北京市城市形象系统(CIS)设计及其舆论导向》和十一五规划《国际大都市视觉指引系统》等项目。

TOP

雾霾引鞭炮禁放讨论多数网友赞同少放禁放

凤凰网 2013年01月31日 02:27 来源:重庆商报

原标题:雾霾引鞭炮禁放讨论多数网友赞同少放禁放

近期,北京雾霾天气断断续续。转眼就到春节,雾霾若与春节叠加,烟花爆竹,放还是不放?对此,环境专家表示,去年春节因放烟花爆竹污染严重,建议提供“烟花燃放指数”引导燃放。中国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表示,春节放炮不能因为霾就全面禁放,放与不放应当由每个人自己选择,“换一个角度说,一个春节如果一点响声都没有,也太没意思了,不过也支持大家去燃放一些电子烟花,这样就能避免污染环境。”

针对春节放炮仗话题,多家门户网站发起话题讨论,多数网友均赞成在春节期间少放或不放烟花,并纷纷表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据京华时报

TOP

# 持续雾霾该不该禁放鞭炮 #

新浪 2013年01月31日07:19  新华日报 微话题

  近期,全国多个城市雾霾天气断断续续、挥之不去。转眼就到春节,雾霾若与春节叠加,空气质量又将受到影响。烟花爆竹,到底放还是不放?环境专家表示,去年春节因放烟花爆竹污染严重,建议提供“烟花燃放指数”引导燃放。鞭炮禁放与否的争论成为不亚于春晚的又一热点。

  @柳儿青青:春节一年就一回,没有鞭炮能叫过年吗?大不了多戴一副口罩。

  @bluedd:不应禁放,但应节制。鞭炮是民族的传统,不应简单粗暴地禁掉。

  @鹏亮工贸:虽然说放鞭炮不是雾霾天气的原因,但是遇到持续雾霾天气再燃放大量鞭炮会加重环境恶劣。

  @江南米米:鞭炮早就该禁止了,又吵又闹又危险,最主要污染空气,弄脏了一地还不是加重环卫工人的负担,人家不用过年啊?

  @小强Emperor:建议折中点吧,由市民散放改为官方设礼花燃放点统一集中燃放供市民观礼,在年三十晚上燃放几分钟即可。其余时间禁放。

  (原标题:# 持续雾霾该不该禁放鞭炮 #)

TOP

《12点报道》 电子鞭炮面世

连续雾霾天引鞭炮禁放讨论

新浪视频  2013年02月01日12:13

http://video.sina.com.cn/p/news/v/2013-02-01/121361994407.html

TOP

《新闻午报》 武汉八成受访市民支持禁放鞭炮倡议

TOP

梁江涛:禁放鞭炮不能靠河南大桥坍塌惨案警醒

2013年2月3日11:47齐鲁网评论

  作者:梁江涛

  2月1日9时许,河南三门峡,连霍高速公路742公里处义昌大桥因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爆炸发生桥面坍塌事故,造成连霍高速南半幅阻断。河南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战洲1日下午向中新网记者证实,连霍高速三门峡渑池段义昌大桥坍塌事故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11人受伤。(2月1日中新网)

  大桥坍塌造成多人伤亡,惨不忍睹,令人错愕。从事故现场能闻到浓烈的炮药味和烟火味来看,这起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元凶可能是货车运输的鞭炮。尽管事故的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确认,但鞭炮之祸已然凸显,为节日运输、销售和燃放鞭炮敲响沉痛的警钟。

  不难想像,春节临近,鞭炮厂家加紧生产、急赶发货,黄金季节的利益诱惑使安全生产这根弦松弛下来了,鞭炮生产包装环节、装车运输环节等原有的制度要求很难再严格执行到位,最终在运输环节酿成惨剧。“海恩法则”揭示,重大事故的背后有着若干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若干事故苗头,而这些征兆与苗头无不是由每一个掌控关键环节的人的疏漏导致的。问题还不仅仅产品流通的细节上,本来鞭炮就不是人们节日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们改变了习惯就可能避免因由鞭炮引发的灾祸。

  鞭炮之祸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鞭炮不仅在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就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而且在燃放过程造成火灾,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节日期间尤盛。禁放鞭炮一度成了北京等大城市的立法和争议话题。放了禁,禁了放,好了伤疤忘了痛,一纸禁令根本打不过根深蒂固的“惯性定律”。人们往往在节日气氛中乐以忘忧,随意燃放的危害性被抛之九霄云外。政府监管在“人性化”上左右摇摆,步入“松紧带式”的怪圈,而鞭炮之祸始终是政府与社会的一块“心病”。

  连日来,挥之不去的雾霾令人担忧。鞭炮燃放就是PM2.5的“制造商”,造成的噪声、烟尘加重雾霾的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往年到了除夕,一些大城市深受燃放鞭炮之苦,空气质量一落千丈,一夜之间空气指数优良从变成“重度污染城市”。去年除夕夜烟花爆竹致北京PM2.5升高50倍,成为龙年第一天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1月29日,多家门户网站都发起了相关微话题讨论。其中,新浪微博一天中的讨论量近800万条。多数网友均赞成春节期间少放或不放烟花。今年春节在即,南大桥坍塌事故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政府和公众带来警示和决心,祭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值得关注。

  禁放鞭炮不能靠惨案警醒和一时之功。千百万人的习惯是最可怕的势力。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每一位负责任的公民,都应从春节少放、不放鞭炮做起。而要想从根本上禁绝个人燃放烟花爆竹,必须强行入轨,以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处罚,使不放鞭炮成为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香港禁燃令既出,警察跟进监督,连边边角角的小村落都不放过。几年前,香港警方获悉一个村子庆祝元宵节要按习俗燃放爆竹,他们在前一天晚上提前出警搜查,警员配备了小型灭火筒,随时准备扑灭点燃的烟花爆竹,将搜出爆竹的全部销毁。不让鞭炮的烟尘与肆虐的雾霾会合,不让公众在担惊受怕中过节,从河南大桥坍塌事故汲取血的教训,刻不容缓。

TOP

鞭炮还是“禁放”好

2013年02月02日 11:07:02  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晚报

    最近,从媒体上得知改“禁放”为“限放”的北京,在去年春节期间因燃放鞭炮,使空气中PM2.5指数超过500,天气连续几天超过五级的重度污染,这样的消息,使我希望春节对鞭炮恢复“禁放”的愿望更加强烈。

    落实到贵阳,从报纸上得知贵阳实施PM2.5监测以来,在全国近二十个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的同时,贵阳市城区也连续出现多天“中度污染”。如果不恢复“禁放”,今年春节期间,来之不易的“生态文明城市”会不会也变成空气污浊的地方?

    作为一个贵阳市民,我建议:今年春节期间环保部门、医院、消防部门以及环卫站等相关单位,都认真收集放鞭炮带来的不良后果,并在节后一一公之于众,让人们认清燃放鞭炮对生态文明的破坏。

    消除大气污染源,要从源头抓起。为最大限度地清除PM2.5这个“隐形杀手”,作为正在“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贵阳,当理直气壮地带头恢复“禁放”。

                          谢又开

TOP

北京正研究烟花禁放写入污染应急方案

网易 2013-02-04 02:27:53 来源: 新京报(北京) 



2012年1月23日凌晨,从国贸三期80层高处俯视,北京满城烟花绽放,远处的建筑物笼罩在一片雾霾中。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

新京报讯 蛇年烟花明日在五环内开售。受前段时间雾霾天气的影响,业内人士预期今年烟花销售可能低迷。另据了解,北京市正研究将烟花禁放写入重污染天应急预案。

摊主认为销量可能减少

昨日下午,望京一家烟花零售点外,摊主正在清理积雪。摊主说,很担心今年的销售情况,受污染天影响,一些市民肯定会减少燃放量。“订货的时候没想到,这行是越来越不好干了。”她称,其实在开售前已经有一些摊点偷偷卖了,他们这样守规矩的最受影响。

记者昨日获悉,北京市五环以内地区将于明日(农历腊月廿五)开始零售蛇年烟花爆竹。

内筒型烟花依然不准卖

北京市烟花鞭炮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环境污染等问题,今年的鞭炮技术多采用纸打底,这样的爆炸效果更好,也更轻。像以前一车鞭炮5吨重,现在也就3吨,使运输油耗大大降低。同时,炮捻中也明令禁止使用氯酸钠,使得鞭炮燃放的化学性质更稳定。

按照北京市去年开始执行的烟花新“地标”,内筒型烟花依然不允许上市销售,内筒型烟花采用黑火药将药弹打向高空然后爆炸,声音响、粉尘大,容易造成污染,也存在火灾隐患。今年北京市烟花鞭炮的所有组合烟花都严格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采用的是镁粉、钠粉等金属原料,将污染降到最低。

北京对烟花集中检查

北京烟花协会秘书长康纪永表示,由于河南义昌大桥坍塌事故,今年烟花开售前,北京全市各职能部门展开了集中检查。

另据他透露,北京市政府正研究将禁放烟花写入重污染应急方案中。“污染严重的时候,可能启动烟花禁放。”他透露,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需要气象等部门先制定相应的气象级别,比如大风到几级不能放,颗粒污染到多严重不能放。

他介绍,烟花的污染是短时的烟尘,可以很快通过流动的空气消散,但如果是雾霾天,烟尘就容易聚集,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禁改限大事记

1987年

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并采取“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管理方针。

1993年12月1日

《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施行,规定“城八区”为禁放地区,远郊区县则暂不列为禁放区域,能否燃放,由区、县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2004年

北京市“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修改《禁放规定》,建议将“禁放”改为“限放”。

2005年春节前

北京市政府规定,城八区五环以外的居民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禁放”规定开始松动。

2005年12月1日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实施,规定在除夕至正月十五限制时间内,五环内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燃放烟花爆竹。

观点

知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

建议个人明年开始禁放烟花

郑渊洁说,春节燃放烟花是中国传统习俗,不过,古代建筑和人口不像现在这么密集,空气比现在好。如今,烟花燃放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火灾。“每个烟花零售点都像囤积大量烟花弹的弹药库,随时可能给城市带来威胁。”为此,郑渊洁在网络上多次呼吁禁放烟花。他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有84%的人支持禁放。

郑渊洁说,今年各摊点已经进货,但明年起最好全市禁止个人燃放烟花。同时,为了兼顾人们的燃放需求,北京市政府可以统一燃放。“就像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烟火燃放。效果很好,也好控制。”

北京市人大代表陆杰华

烟花燃放不能简单以禁代限

陆杰华认为,对于春节燃放烟花这个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民俗,很难因为要降低污染度,就简单下令禁放。“一刀切”的政策,会带来有法不依以及管理上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陆杰华称,政府相关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可以发出倡议和呼吁,将燃放烟花带来的污染和安全隐患讲清楚,鼓励市民尽量少放或不放。

陆杰华说,公众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法规政策的强制性约束,更要靠社会的弹性引导。在减少烟花燃放这个问题上,立法同时,政府和全社会还应积极寻找多种有效的民俗替代方式。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静

可以引导市民购买电子鞭炮

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上,王静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市政府采取措施,同时全民自觉减少或者不放烟花爆竹。

她说,2012年从除夕傍晚开始,伴随着全城各处的烟花,三项污染物浓度迅速增加。鉴于今年的天气,如再像往年那样随心所欲地大放烟花爆竹,将使北京的环境雪上加霜。因此,她提议今年及以后春节期间不放或少放烟花,为空气减负。

王静认为,民俗是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要与最新的科技结合,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电子鞭炮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可引导市民购买电子鞭炮替代传统花炮。

北京市烟花协会秘书长康纪永

当务之急是加强行业监管

康纪永也认为,烟花燃放是立法层面的问题,开禁之初就是应市民的呼声,现在遇到问题,不能简单地以禁代替限,应呼吁市民自觉少放烟花。

他说,从外地禁放的效果看,禁放投入的政府管理成本更大,也难控制不超标的烟花。“北京在全国的标准是最高的,而周边地区随便可以买到超北京地标的烟花爆竹,限个人购买和商品流通比较难。”

说到安全问题,康纪永说,出事的都是伪劣或者超标烟花,当务之急是加强行业监管,引导市民正确燃放,并大力推广污染小的新产品,既满足了传统需求,又能将污染降到最低。


市民、嘉锋传媒执行董事吴波

建议由政府集中燃放烟花

“近几年发现身边的朋友们过年买烟花越来越少了。”吴波说,他自己家多年来一直就很少燃放,基本都是买一挂小鞭炮了事。

他说,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除夕夜的空气味道感受到。近阶段,北京面临重污染天的危害,减少或者禁止燃放烟花应该提倡。而且从安全方面考虑,市民也应该少燃放。

他建议政府集中燃放,集中资金购买的烟花可以保证效果也能满足市民的节日气氛需求。自己燃放既“烧钱”,也不环保。

TOP

爆竹声中“左右为难”

作者: 新华社长春电 | 来源: 河南日报 2013年02月03日 |

  新春佳节临近,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那么,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持续雾霾让禁放之声再起

  “春节期间,我赞成少放或者不放鞭炮的倡议。”北京白领刘兰兰女士说。连日来由多地媒体和网络发出的春节不放或者少放鞭炮倡议行动,这个行动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

  这个话题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多地2013年以来的持续雾霾天气。1月28日,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预警。卫星遥感监测表明,污染带贯穿中国中东部,雾霾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历史罕见。

  在媒体等推动下,长春市消防、公安、安监、执法、环保局和文明办的负责人纷纷表示:“今年过年,让我们大家一起过个低碳新年。”

  古老习俗的尴尬

  近年来,“过年放炮”的古老年俗一直是公众巨大的心结,每逢新春佳节,都会遭遇涉及安全与环保的质疑。

  浏阳花炮发展业务经理张运贤说:“虽然我们的经济利益会受到一些损害,但我支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限制在城市燃放烟花爆竹。”

  而一些市民和民俗专家却担心禁放烟花爆竹就让春节没有了年味儿。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过年放鞭炮的确容易造成污染和损失,但是绝不是空气污染和PM2.5攀高的唯一原因。“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内心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

  环保依靠每个人的自觉

  张运贤表示,现在销售的烟花爆竹主要还是传统的烟花爆竹,环保型的烟花爆竹虽然燃放效果好,也比较安全,但是其价格偏高,消费者也不愿意购买。他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传统习俗,不能一禁了之。政府应该适时出台政策强化对环保烟花爆竹的工艺改进和推广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烟花爆竹对空气的污染。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在此间倡议,又逢春节,大家还是少放或禁放烟花,每个人各尽其责、各尽其能,环保事业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持续向前。

  “对于燃放烟花爆竹,无论政府禁止还是不禁止,每个人都要自觉自律为城市扫除雾霾作出贡献。”刘兰兰说。 (据新华社长春2月2日电 )

TOP

禁放爆竹,你支持吗?

网易 2013-02-04 02:10:07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少了鞭炮声就好像少了年味。既放烟花,又响爆竹,年味倒是浓了,空气污浊的味儿也浓了。尤其是今年,我们遭遇了十面“霾”伏,蓝色似乎成为奢侈的颜色。鞭炮声响起,争议声也响起,在蓝天与灰色之间,我们是禁是放,面临取舍,你会如何选择?

别让禁放禁掉了年味儿

连续多天的雾霾,让公众对过年该不该燃放鞭炮争论不休。网上赞成的和反对的,针尖对麦芒,谁也说不服谁。因此,有人就把禁放的旧话重提,希望把放鞭炮这个事再次禁掉。

要说到禁止,问题可就没那么简单。由老北京民谣“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便可得知,过年燃放鞭炮,乃是京城多年的习俗,不单是一个传统,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信你扫听一下,但凡是老北京人家,无论穷富,过年不放点鞭炮的,恐怕找不出几户。为什么?“爆竹声中一岁除”,忙了一年了,大伙儿都想图个喜庆。


凡事不能走极端,更不能一蹴而就。净化空气确实重要,却未必非要跟过年这么几天较劲。更要紧的,还是要从平日对各种污染排放的严格治理入手,包括倡导人们绿色出行。假如为了一年中的那么几天,这年过得也实在没味儿。再说了,就是真的要禁放,就当下而言,能真的禁住吗?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一点不加限制,由着各位性子放,也不大好。我看就不妨再限制点,比如初一到十五都免了,就在大年三十儿夜里放点成不成?

我小时候,曾手拿着二踢脚燃放被崩着过,至今心有余悸。但每每想到过年,还真是期待除夕之夜那一阵澎湃的爆竹声。我觉得对很多人来说,那声音可能并不单是一种动静儿,还是心里对日子的一种希冀。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乃康

TOP

北京:烟花爆竹是否“禁放”今年立法尚未涉及

新华网 2013年02月01日 09:21:5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市民对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的担忧开始反映在立法上,但据记者了解,“禁放”是否立法今年并未提上日程。

  目前,《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正在征求民意。草案送审稿并没有提到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污染,但不少网友在留言时,还是建议增加限制或禁止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对此,市政府法制办有关人士表示,草案送审稿的征集截止日期为2月8日,之后市政府法制办将对市民的建议进行梳理,是否增加“禁放”规定还不得而知。

  记者查阅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计划发现,《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该条例今年5月份进行一审,然后再进行二审或三审,但是否会对“禁放”做出规定尚未提上日程。此外,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法规立项论证和法规预案研究也没有涉及“禁放”的内容。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1993年12月1日,根据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从即日起,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远离市区的农村及其他远郊区、县则暂不列为禁放区域,由当地区、县人民政府另行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

  而早在1986年12月,北京市政府就发布了《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对烟花爆竹采取了带过渡性质的“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政策。

  “禁放令”在实施12年之后的2005年,北京市对烟花爆竹“禁放令”做出重大调整。《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首先征集市民意见,与老法规相比,新法规对10个郊区县全面解禁,放鞭炮不再受年节限制。但城八区只能在除夕到正月十五期间燃放。

  为了在立法中扩大民主,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于2005年8月14日就《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举行市民听证,对“限放”区域、限放时间进行了修改。

  2005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一直延续至今。条例规定,本市五环路以内的地区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七时至二十四时,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五环路以外地区,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国家、本市在庆典活动和其他节日期间,需要在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予以公告。

TOP

雾霾天,呼唤低碳民俗“双响炮”

2013-02-04 10:10   来源:河南日报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河南日报报道:新春佳节临近,烟花爆竹即将上市。而连日驱之不散的雾霾天气,再加上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发生垮塌事故,让“禁改限”之后,今年烟花爆竹还能不能燃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春节放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但运输、燃放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风险,易造成空气污染。在营造节日气氛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抑制它有害的一面?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调查。

  春节禁放爆竹呼声起

  “亲,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您怎么看?”

  “春节期间,我赞成少放或者不放烟花爆竹。看看郑州持续的雾霾天气,想想连霍高速刚出的事故,我想大家也要响应这个倡议啊!”郑州市直机关的潘女士在网络问卷上写道。

  近年来,“过年放炮”的传统民俗一直是公众巨大的心结,每逢新春佳节,都会遭遇安全与环保的质疑。一边是安全事故频发,据郑州市烟花办统计,龙年春节期间,郑州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情57起,受伤172人;一边是造成空气污染。

  “燃放烟花爆竹的确容易造成安全和环保问题,但绝不是唯一原因。”河南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张振犁说,过年放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从传承文化的角度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而是应该合理引导和规范。

  环保烟花破双重难题

  有没有一种既安全、又环保的烟花爆竹,让传统民俗在安全与环保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郑州市烟花办一位负责人说,2008年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上,鸟巢上空燃起的烟花就是环保烟花,具有无纸屑、无残渣、无刺鼻味道、烟雾小的特点,这种烟花郑州也有销售。

  记者在荥阳湘豫烟花爆竹的展厅内看到,这种环保烟花与普通烟花看上去无异,其奥妙在于火药配方和烟花外筒中。销售员岳文晶说,环保烟花的配方中不采用含有重金属和硫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减少二氧化硫气体和其他硫化物的生成,环保烟花的外筒采用淀粉材料高温发泡压制成型,密封性和坚韧度更强,运输过程不会发生炸筒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州市环保烟花的进货量只占到5%。

  呼唤“低碳”过年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不少市民也开始自觉地过起了“低碳年”。

  有不少受访的市民认为,可以借鉴国外“低碳”欢度节日的办法。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就以通电方式,设计逼真闪光和声响的电子烟花爆竹,来替代真实的烟花爆竹燃放,将传统民俗和低碳时尚兼顾。 (记者栾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