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二月二专题汇集贴

传统岁时习俗:“二月二,龙抬头”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16日 15:18 来源:今晚报

  传统岁时习俗,有些直接源于天文,比如“龙抬头”。古典天文学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星空四象,人们真的就看到那星宿组成的青龙,由潜迹而抬头,一岁一周期。这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恒星年运动。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青龙七宿与太阳处于同一方向时,太阳光掩没星光,青龙不见了。过一段时间,随着地球位置的移转,龙又重现。于是,有了《说文解字》讲龙的话:“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也有了《周易·乾卦》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从秋后的潜,到初春的龙角崭露;以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这样的卦辞。再比如,不举火的寒食节,也是源于东方青龙,源于“龙心”那颗夺目的大火星。

  “二月二,龙抬头”,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这是提示农事的日子。民间传说龙治水,管着风调雨顺,也就管着庄稼收成。靠天吃饭之外,人们也不忘激励自己,在地上画两条线,一条表示引龙(懒龙)出户,一条表示引龙(勤龙)入门,此俗就叫“引勤龙”。用谷糠在地上画龙,象征黄龙至家,名曰“引钱龙”,则是风俗的增饰,与农事渐远。蛰伏一冬的龙抬头了,人们不免想到惊蛰后的虫,便有了薰虫驱虫的节目,有了“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露面”的流口辙。如今仍流行吃焖子,清乾隆初年《天津县志》记为“煎糕粉”,其含义也在“薰虫”。如清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所言:这一天“用黍面枣糕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二月二,女红停,只怕动针线扎了“龙眼”。龙抬头,又是理发的好日子。

  “二月十二花朝节”,见1934年《静海县志》。相传此日为百花生日,宋代《梦粱录》记,“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就有了花朝节。

  “寒食不举火”。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不动火,吃冷饭,此俗以山西最盛。相传介子推被焚于绵山,寒食禁火纪念他。此说流传虽广,实为后起,并没说到本源。古人如此委屈自己的胃肠,最初是出于仰观天宇的畅想——由七组星宿连成的青龙属木,春时、东方都属木,其龙心之星却偏偏红亮,星名“大火”。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求得一种平衡,求个风调雨顺,古代人们甘愿在乍暖还寒的时节,承受冷饭伤身的自我牺牲。寒食禁火,又称“龙忌之禁”。

  “清明祭扫”。报本反始,追远尽敬,这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清代周宝善《津门竹枝词》:“年年墓上培新土,种得松楸直接云。”正值万物生长,清净明洁的时节,称为清明。又有折柳踏青、荡秋千、放纸鸢的风俗。

  “三月三,祀文昌”。清同治年间《天津县续志》:“三月初三日,文士祀文昌帝君于城西庙中。”文昌帝君即文昌星,俗称文曲星,相传是主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运之神。

  “三月上巳,曲水流觞”。《后汉书·礼仪志》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春风和煦,到水边洗濯,清洁身体,也明快了心情,如同《论语》描述的情景:暮春三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到了晋代,上巳节一次文人雅集,曲水流觞,吟诗饮酒,为书法史留下里程碑式的杰作《兰亭序》。上巳节期,本不固定,要看三月第一个巳日在哪天;魏晋以后,逐渐固定于三月三日,所以又称重三、三月三。

  成 者

TOP

河东民俗“挖野菜”:源于唐代“二月二”踏青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31日 16:18 来源:黄河新闻网

  挖野菜,源于唐代。是一项集春季踏青,生产劳动和民间饮食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农历二月,正是麦苗返青、百草丛生之时。这个时节,在我省河东地区的广大农村有一种传统民俗,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儿童都要臂挽竹篮,手执铁铲,到麦田去挖野菜。

  据专家考证,此俗源于唐代。当时,京都长安的人们,为了活跃生活,便乘二月二龙抬头之机,三五成群地来到郊外踏青,有些妇女还提篮执铲去挖鲜嫩的荠荠菜佐食。特别是关中一带,还将“二月二”定为“挑菜节”。后来,此俗传入山西河东地区,逐步传承演变为挖野菜民俗。

  挖野菜的民俗是集春季踏青、生产劳动和民间饮食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它的内涵首先是踏青。在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很少外出活动,体力下降。春季来临,能趁挖野菜的机会到田间走一走,活动活动,这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在河东一带素有春季遛百病的说法:“春季田间游,百病不露头”,“阳气吸在身,百病不缠身”,而这种挖野菜的民俗,正好是踏青、遛百病的活动。其次是农田生产劳动。挖野菜的民俗大多在麦田中进行,可以借此除去田间的杂草,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其三是民间饮食习俗。当地人称吃野菜为“吃青”或“吃鲜”。据说,春季麦田里的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清热败火。

  挖野菜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民俗活动。如果有暇去领略一下这种民俗,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杨进升

  来源:太原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