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春灯明 月散瑶光满禁城
吃元宵、看花灯、盘点京城正月十五最热闹的灯市
■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史海钩沉·
汉代在上元节就有放灯火之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春节之后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早在汉武帝时期,每到此节,宫中就有放灯火之习俗。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按佛教规矩,于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灯祀佛。此后逐渐形成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放灯之说,后流传民间,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到隋朝,隋文帝禁止放灯,以示节俭;而炀帝却大举放灯,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
至唐代国富民安,上元节放灯达到一个高潮,唐代实行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特许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夜行,为的是让百姓观灯游玩。唐代在灯火制作上也有提高,出现了“灯树”、“灯楼”等花样。到了宋代放灯的日子,又比唐代延长了两日,在原来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基础上,又加上了十七、十八两日,共为五日。灯火制作上又出现了像“鳌山灯”、“无骨灯”、“琉璃灯山”等奇巧制品。
到明代又延长了灯节的时间,从正月初八到十八日,其中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罢灯”。永乐七年,皇帝还特准百官放假十天以过灯节。清代的放灯时间较之明代又缩短为五日,即正月十三至十七日。
因灯市而得名的灯市口大街
明代京城的灯市,原本设在五凤楼前,后来迁到东华门外,即现在灯市口大街一带。东华门外灯市长二里,白天是市场,夜晚张灯火。灯市期间白天街道两旁列市,市场上售卖的物品种类繁多,既有闽粤海外的珍异,又有三代六朝的古董,还有日用百货,四民穿着的服饰,老少皆喜的食品等等。每到夜幕降临,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便张灯结彩,供游人饮宴作乐。
每到此时,酒肆满座,贫富贸易,老少观灯。各铺户悬挂着用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观灯的时候鼓乐齐奏,施放焰火,还有杂技表演等娱乐项目,更显热闹。明朝宰相张居正曾有诗《元夕行》,描述灯市的盛况:“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到了清初,东华门的灯市盛况不再。这是因为清廷规定,内城只准旗人居住,将汉人全都迁到前三门以外。而且内城不准举行集会等活动。于是东华门外的灯市就移到了外城。灯市虽然不在了,但是在东华门外,还保留了灯市口的旧名,一直沿用至今。
曾经兴旺的灵佑宫灯市
自清朝康熙后期,灯市便不再设在灯市口了,而是迁到了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和东四、西四、新街口等处。清初查慎行在《凤城新年词》中就有了:“才了歌场便买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佑宫前另结棚”的诗句。
清康熙年间,把灯市从内城迁到前门外以后,天桥西北的灵佑宫便成了京城一处热闹的灯市。每年灯节,这里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灵佑宫本是明朝建的十方道院,万历时,进行扩建,名为真武庙。辟地十亩,建有高阁,并有大殿五层。清朝赐名护国灵佑宫,也有人传说此宫系由东华门移来。每年正月十五,灵佑宫点燃彩灯,庆祝灯节。可惜,时过境迁,当年热热闹闹的灵佑宫早已无存,只剩下一条灵佑胡同记载历史。
因灯市而兴起的琉璃厂厂甸
琉璃厂厂甸,是京城著名的春节庙会型集市,兴起于清朝初年。据学者考证,厂甸春节庙会集市,因明代灯市,于清初南移至此,而逐渐兴起。
厂甸本是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辽金时代,此地是京城东郊海王村的一部分,元代在此设琉璃窑,为皇宫烧制琉璃瓦,窑间隙地便被称为厂甸。明代进一步扩大了琉璃窑的生产规模,建有琉璃厂。琉璃厂是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故厂甸又名琉璃厂厂甸。清乾隆年间,琉璃窑迁到了京西门头沟,但琉璃厂和厂甸的名称在这里仍保留着。
清初,灯市南移于琉璃窑前,使这片原本冷清的街巷,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商贩们在这里搭棚悬灯,好不热闹。灯市期间,日间,窑厂之前有集市,集市上百戏杂陈,锣鼓震天,游人纷集。为适应游人之需,集市上还出售书籍、字画、古玩、玩具及风味小吃。入夜,此处则张灯结彩。琉璃窑前的灯市因地近厂甸,故又称厂甸灯市。
厂甸附近原有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庙宇,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而且都在农历正月开庙,开庙期间佛事兴盛,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每逢春节期间,从初一起,庙前列市半月,售卖各种珍宝书画、儿童玩具、风味小吃的商贩摊位鳞次栉比,逐渐形成厂甸庙会。厂甸庙会主要在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一带,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
清朝乾隆年间修著《四库全书》,众多文人学者进京参与修书,他们多居住在宣武门外一带,再加上宣武门外是各省会馆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文人学者、应试考生闲暇时多往琉璃厂游逛,因此京城书肆和文物、南纸店云集此地,更加促进了厂甸庙会的发展。当时的厂甸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
每当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是厂甸庙会的最后一天,都要在东琉璃厂西口处燃放“盒子”,每到此时观者甚众,庙会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盒子”就是一种大型烟花,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燃放“盒子”前,先架起一个铁架子,将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有时码起的盒子,会有九层之多。码好盒子,再把架子挂起来。盒子里装的一层是礼花,二层是花炮,点燃起来,一层一层飞上天空。这些烟花在空中呈现不同的景象,有讲究的盒子里燃放出的烟花情景,还有故事性,有时盒子里的礼花,还会在空中组成吉祥的祝福语等等。
大栅栏花灯轰动京城
大栅栏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原名廊房四条,因乾隆时在胡同口修建起高大的木栅栏,老百姓就形象地称这条街叫“大栅栏”,而它的本名却被遗忘了。大栅栏街里店铺林立,在清末全盛时有店铺约80家,而且家家都是名店,像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孟记绸布店、张一元文记茶庄,还有广德、三庆、庆乐等戏园子。
正月十五,去大栅栏逛花灯是旧京最为轰动的活动。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大栅栏里店铺多,而且各个店铺都是财大气粗,为了招揽生意,他们不惜工本,买来各式各样的新式花灯,悬挂在店铺外。他们挂出的花灯,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种类上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还有西洋灯。灯上还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有花卉如兰、菊、梅、竹,有飞禽走兽如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
每到灯节时,大栅栏街附近的打磨厂、鲜鱼口、廊房胡同、珠宝市等街的花灯点燃,五颜六色,异彩纷呈,整个大栅栏街区成为了花灯的海洋。逛花灯的人群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涌来,大家摩肩接踵,乐此不疲。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京城妇女流行走桥、摸钉、观灯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皇宫的正前方,而俗称“前门”。
正阳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一座城楼、箭楼都保存完好的城门。元代此门名“丽正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新修城墙、城洞。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瓮城、石桥及牌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同时改“丽正门”为“正阳门”。
正阳门,因位于皇宫的正前方、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因而与内城其他八门规制不同。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设券门,但在明、清时期此门平日不开,只供皇帝出入。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瓮城,瓮城呈圆弧形,东西两侧建有闸楼,下设闸门以通行人。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瓮城辟二门,其余均开一门。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风俗。是夜,妇女们都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地手挽手,肩并肩出游。前头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凡有桥处,妇女们则相率过桥,谓之“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此外,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因“钉”与“丁”同音,寓意家丁兴旺。更有许多妇女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正阳门城门摸钉,因正阳门秉“正阳之气”,摸了正阳门的门钉,宜生男丁。
清代灯市从灯市口移到了外城后,外城灯市要数正阳门灯市最为热闹。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要算是临街店铺了,而尤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正阳门两侧,当时是京城主要的繁华商业区,聚集着众多名店,各家店铺到了灯节这几天,张灯结彩,借着灯会或放焰火来招徕顾客。当时在正阳门外有家叫正明斋的馍馍铺,在灯节前就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他们便在棚里支案,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生意十分兴隆。去正阳门走桥、摸钉的妇女们,平时难得迈出家门,借着灯节的喜气,正好在正阳门附近的商业区观灯、逛灯市,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廊房头条曾是灯笼一条街
明朝初年,北京作为都城后,并不繁华,城内城外遍是空地,于是朝廷先后在皇城四门及内城九城门外建房,并“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因之,明永乐初年,北京谓之廊房的地方很多,但是廊房虽多,却大多没“火”起来,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名多有改动。只有正阳门外廊房,不但繁华了数百年,“廊房”的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廊房胡同从北往南有四条,到清代改称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最初廊房的店铺经营品种繁杂,清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
据《旧京琐记》载:“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随着灯市从内城迁往正阳门外廊房头条,廊房各条胡同在灯市期间也跟着热闹了起来,大栅栏里、珠宝市街的各家店铺,在节日期间都争挂花灯,招揽顾客。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廊房头条内,聚集了20多家灯笼铺,逐渐发展成为“灯笼一条街”。那时廊房头条,比现在窄许多,但狭窄的胡同中汇聚了文盛斋、华美斋、秀珍斋、美珍隆、秀珍隆等名冠京师的灯笼铺。廊坊头条的灯笼铺大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生产的灯笼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圆纱灯,这种圆炒灯是用竹条做成灯架,外蒙红色或白色的纱,红纱灯多做喜庆宴会时用;白纱灯为观赏花灯,灯上画有色彩艳丽的人物或花鸟鱼虫等图画。
另一类是宫灯,宫灯是用硬木或其他上好木料,做成菱形或多边形的灯架,灯架上还要雕出各种玲珑剔透的花牙和各式饰物。在灯的各个方格上镶着画有各种图案的玻璃或纱绢。这些各式灯笼,不仅作为生活照明用品,而且还是精美的手工艺品。那时每到邻近灯节,各灯笼铺都将自己的灯笼挂出来,从街头向街尾远远地看去,每家铺子门口的灯笼,连成一条长龙,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在这些灯笼铺中,尤以文盛斋最有名,这家店铺建于清嘉庆年间,主要做宫灯和纱灯。他家的灯笼做工考究,用的都是楠木、缎子等上等材料。因为手艺好,灯笼样式新,还承办了皇宫及各大王府的宫灯,而更加名声显赫。据说其制作的宫灯曾荣获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文盛斋等几家灯笼铺,联合成立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的那八盏大红宫灯,就是由该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的。
老北京上元节最热闹的事——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特有的一项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判官,烧火判儿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判官用火给烧了。京城烧火判儿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吕祖祠;另一处是在地安门外西侧皇城根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
要说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就数宛平县城隍庙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内相继建有三座城隍庙,一座为都城隍庙在复兴门内成方街;一座是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还有一座就是这座宛平县城隍庙。到了明代,城隍神亦执掌阴司冥籍,并负有监察官吏之责,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要烧火判儿了。
宛平县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五天的庙会活动,那里的庙会说是庙会,实际上主要是晚上“灯节”的活动。庙会期间,庙前东西各半里许的街旁,设有灯笼摊、爆竹摊、各种风味小吃摊、玩具耍货摊等各类应节物品摊。庙内各壁间遍悬纱灯,每至夜间,万灯齐明,辉煌耀目。
每晚掌灯后,游客便云集而来,等着看灯节里最热闹,也是最吸引人的活动———烧火判儿。只见在庙的正院内安放着一尊用泥塑的空心“判官”,也有人说是钟馗。判官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头上戴一顶双翅的纱帽,帽子形状就像一个大砂锅。判官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块铁板,也有用泥塑的,原来牙笏上面写着:“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为提醒游人防盗,改书:“当心扒手”。判官腹中是空的,其实就是一个砖砌的大炉灶,炉膛里面装上煤,大概可填煤炭200余斤,生着火以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耳口鼻眼、肚脐和双乳冒出,煞是好看,惹来大批游人围观。烧火判儿所用之煤,都是个人和商号、京西煤矿等捐的。
据说,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旧时隆福寺冰灯最惹人,现代龙庆峡冰灯争奇斗艳
正月十五的灯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其中最奇巧者当为冰灯。早在明代即有冰灯,不过做工简单,浇水成之。后来冰灯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化。旧时的冰灯以隆福寺街的最为有名,而到民国就所剩无几了。此外,早年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也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游人前来观看。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年间,清雍正元年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发生大火。被火烧毁天王殿后,一直未重修,于是,庙中喇嘛便将庙内外的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因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隆福寺在灯市期间展览的冰灯,堪称灯市上的异彩,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引起游人无限的遐想,大家无不交口称奇。
现在北京亦有冰灯,不但市区有,在延庆县的龙庆峡亦有。龙庆峡的冰灯洁白高雅,晶莹壮观,匠心独运,更为可贵的是,在冰灯中还特别运用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了一种色彩纷呈、亦真亦幻、如梦如仙般的神奇效果,令人赞叹不已。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本期悠客出场:
尹玉泉从小生在皇城里,长在景山下。也许是借着“大学夹道”的智慧,在上千人的考试中竟考进了景山小学。上课之余,最爱荡舟北海,最爱登临景山,最爱琼岛的春荫,最爱西山的红叶,古都的美在那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