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元宵节研究:专题汇集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今夕何夕春灯明 月散瑶光满禁城

吃元宵、看花灯、盘点京城正月十五最热闹的灯市

■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史海钩沉·



  汉代在上元节就有放灯火之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春节之后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早在汉武帝时期,每到此节,宫中就有放灯火之习俗。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按佛教规矩,于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灯祀佛。此后逐渐形成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放灯之说,后流传民间,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到隋朝,隋文帝禁止放灯,以示节俭;而炀帝却大举放灯,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

  至唐代国富民安,上元节放灯达到一个高潮,唐代实行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特许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夜行,为的是让百姓观灯游玩。唐代在灯火制作上也有提高,出现了“灯树”、“灯楼”等花样。到了宋代放灯的日子,又比唐代延长了两日,在原来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基础上,又加上了十七、十八两日,共为五日。灯火制作上又出现了像“鳌山灯”、“无骨灯”、“琉璃灯山”等奇巧制品。

  到明代又延长了灯节的时间,从正月初八到十八日,其中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罢灯”。永乐七年,皇帝还特准百官放假十天以过灯节。清代的放灯时间较之明代又缩短为五日,即正月十三至十七日。


  因灯市而得名的灯市口大街

  明代京城的灯市,原本设在五凤楼前,后来迁到东华门外,即现在灯市口大街一带。东华门外灯市长二里,白天是市场,夜晚张灯火。灯市期间白天街道两旁列市,市场上售卖的物品种类繁多,既有闽粤海外的珍异,又有三代六朝的古董,还有日用百货,四民穿着的服饰,老少皆喜的食品等等。每到夜幕降临,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便张灯结彩,供游人饮宴作乐。

  每到此时,酒肆满座,贫富贸易,老少观灯。各铺户悬挂着用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观灯的时候鼓乐齐奏,施放焰火,还有杂技表演等娱乐项目,更显热闹。明朝宰相张居正曾有诗《元夕行》,描述灯市的盛况:“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到了清初,东华门的灯市盛况不再。这是因为清廷规定,内城只准旗人居住,将汉人全都迁到前三门以外。而且内城不准举行集会等活动。于是东华门外的灯市就移到了外城。灯市虽然不在了,但是在东华门外,还保留了灯市口的旧名,一直沿用至今。


  曾经兴旺的灵佑宫灯市

  自清朝康熙后期,灯市便不再设在灯市口了,而是迁到了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和东四、西四、新街口等处。清初查慎行在《凤城新年词》中就有了:“才了歌场便买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佑宫前另结棚”的诗句。

  清康熙年间,把灯市从内城迁到前门外以后,天桥西北的灵佑宫便成了京城一处热闹的灯市。每年灯节,这里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灵佑宫本是明朝建的十方道院,万历时,进行扩建,名为真武庙。辟地十亩,建有高阁,并有大殿五层。清朝赐名护国灵佑宫,也有人传说此宫系由东华门移来。每年正月十五,灵佑宫点燃彩灯,庆祝灯节。可惜,时过境迁,当年热热闹闹的灵佑宫早已无存,只剩下一条灵佑胡同记载历史。



  因灯市而兴起的琉璃厂厂甸

  琉璃厂厂甸,是京城著名的春节庙会型集市,兴起于清朝初年。据学者考证,厂甸春节庙会集市,因明代灯市,于清初南移至此,而逐渐兴起。

  厂甸本是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辽金时代,此地是京城东郊海王村的一部分,元代在此设琉璃窑,为皇宫烧制琉璃瓦,窑间隙地便被称为厂甸。明代进一步扩大了琉璃窑的生产规模,建有琉璃厂。琉璃厂是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故厂甸又名琉璃厂厂甸。清乾隆年间,琉璃窑迁到了京西门头沟,但琉璃厂和厂甸的名称在这里仍保留着。

  清初,灯市南移于琉璃窑前,使这片原本冷清的街巷,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商贩们在这里搭棚悬灯,好不热闹。灯市期间,日间,窑厂之前有集市,集市上百戏杂陈,锣鼓震天,游人纷集。为适应游人之需,集市上还出售书籍、字画、古玩、玩具及风味小吃。入夜,此处则张灯结彩。琉璃窑前的灯市因地近厂甸,故又称厂甸灯市。

  厂甸附近原有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庙宇,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而且都在农历正月开庙,开庙期间佛事兴盛,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每逢春节期间,从初一起,庙前列市半月,售卖各种珍宝书画、儿童玩具、风味小吃的商贩摊位鳞次栉比,逐渐形成厂甸庙会。厂甸庙会主要在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一带,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

  清朝乾隆年间修著《四库全书》,众多文人学者进京参与修书,他们多居住在宣武门外一带,再加上宣武门外是各省会馆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文人学者、应试考生闲暇时多往琉璃厂游逛,因此京城书肆和文物、南纸店云集此地,更加促进了厂甸庙会的发展。当时的厂甸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



  每当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是厂甸庙会的最后一天,都要在东琉璃厂西口处燃放“盒子”,每到此时观者甚众,庙会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盒子”就是一种大型烟花,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燃放“盒子”前,先架起一个铁架子,将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有时码起的盒子,会有九层之多。码好盒子,再把架子挂起来。盒子里装的一层是礼花,二层是花炮,点燃起来,一层一层飞上天空。这些烟花在空中呈现不同的景象,有讲究的盒子里燃放出的烟花情景,还有故事性,有时盒子里的礼花,还会在空中组成吉祥的祝福语等等。



  大栅栏花灯轰动京城

  大栅栏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原名廊房四条,因乾隆时在胡同口修建起高大的木栅栏,老百姓就形象地称这条街叫“大栅栏”,而它的本名却被遗忘了。大栅栏街里店铺林立,在清末全盛时有店铺约80家,而且家家都是名店,像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孟记绸布店、张一元文记茶庄,还有广德、三庆、庆乐等戏园子。

  正月十五,去大栅栏逛花灯是旧京最为轰动的活动。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大栅栏里店铺多,而且各个店铺都是财大气粗,为了招揽生意,他们不惜工本,买来各式各样的新式花灯,悬挂在店铺外。他们挂出的花灯,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种类上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还有西洋灯。灯上还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有花卉如兰、菊、梅、竹,有飞禽走兽如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

  每到灯节时,大栅栏街附近的打磨厂、鲜鱼口、廊房胡同、珠宝市等街的花灯点燃,五颜六色,异彩纷呈,整个大栅栏街区成为了花灯的海洋。逛花灯的人群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涌来,大家摩肩接踵,乐此不疲。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京城妇女流行走桥、摸钉、观灯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皇宫的正前方,而俗称“前门”。

  正阳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一座城楼、箭楼都保存完好的城门。元代此门名“丽正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新修城墙、城洞。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瓮城、石桥及牌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同时改“丽正门”为“正阳门”。



  正阳门,因位于皇宫的正前方、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因而与内城其他八门规制不同。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设券门,但在明、清时期此门平日不开,只供皇帝出入。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瓮城,瓮城呈圆弧形,东西两侧建有闸楼,下设闸门以通行人。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瓮城辟二门,其余均开一门。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风俗。是夜,妇女们都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地手挽手,肩并肩出游。前头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凡有桥处,妇女们则相率过桥,谓之“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此外,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因“钉”与“丁”同音,寓意家丁兴旺。更有许多妇女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正阳门城门摸钉,因正阳门秉“正阳之气”,摸了正阳门的门钉,宜生男丁。



  清代灯市从灯市口移到了外城后,外城灯市要数正阳门灯市最为热闹。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要算是临街店铺了,而尤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正阳门两侧,当时是京城主要的繁华商业区,聚集着众多名店,各家店铺到了灯节这几天,张灯结彩,借着灯会或放焰火来招徕顾客。当时在正阳门外有家叫正明斋的馍馍铺,在灯节前就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他们便在棚里支案,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生意十分兴隆。去正阳门走桥、摸钉的妇女们,平时难得迈出家门,借着灯节的喜气,正好在正阳门附近的商业区观灯、逛灯市,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廊房头条曾是灯笼一条街

  明朝初年,北京作为都城后,并不繁华,城内城外遍是空地,于是朝廷先后在皇城四门及内城九城门外建房,并“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因之,明永乐初年,北京谓之廊房的地方很多,但是廊房虽多,却大多没“火”起来,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名多有改动。只有正阳门外廊房,不但繁华了数百年,“廊房”的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廊房胡同从北往南有四条,到清代改称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最初廊房的店铺经营品种繁杂,清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

  据《旧京琐记》载:“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随着灯市从内城迁往正阳门外廊房头条,廊房各条胡同在灯市期间也跟着热闹了起来,大栅栏里、珠宝市街的各家店铺,在节日期间都争挂花灯,招揽顾客。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廊房头条内,聚集了20多家灯笼铺,逐渐发展成为“灯笼一条街”。那时廊房头条,比现在窄许多,但狭窄的胡同中汇聚了文盛斋、华美斋、秀珍斋、美珍隆、秀珍隆等名冠京师的灯笼铺。廊坊头条的灯笼铺大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生产的灯笼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圆纱灯,这种圆炒灯是用竹条做成灯架,外蒙红色或白色的纱,红纱灯多做喜庆宴会时用;白纱灯为观赏花灯,灯上画有色彩艳丽的人物或花鸟鱼虫等图画。

  另一类是宫灯,宫灯是用硬木或其他上好木料,做成菱形或多边形的灯架,灯架上还要雕出各种玲珑剔透的花牙和各式饰物。在灯的各个方格上镶着画有各种图案的玻璃或纱绢。这些各式灯笼,不仅作为生活照明用品,而且还是精美的手工艺品。那时每到邻近灯节,各灯笼铺都将自己的灯笼挂出来,从街头向街尾远远地看去,每家铺子门口的灯笼,连成一条长龙,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在这些灯笼铺中,尤以文盛斋最有名,这家店铺建于清嘉庆年间,主要做宫灯和纱灯。他家的灯笼做工考究,用的都是楠木、缎子等上等材料。因为手艺好,灯笼样式新,还承办了皇宫及各大王府的宫灯,而更加名声显赫。据说其制作的宫灯曾荣获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文盛斋等几家灯笼铺,联合成立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的那八盏大红宫灯,就是由该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的。



  老北京上元节最热闹的事——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特有的一项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判官,烧火判儿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判官用火给烧了。京城烧火判儿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吕祖祠;另一处是在地安门外西侧皇城根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

  要说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就数宛平县城隍庙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内相继建有三座城隍庙,一座为都城隍庙在复兴门内成方街;一座是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还有一座就是这座宛平县城隍庙。到了明代,城隍神亦执掌阴司冥籍,并负有监察官吏之责,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要烧火判儿了。



  宛平县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五天的庙会活动,那里的庙会说是庙会,实际上主要是晚上“灯节”的活动。庙会期间,庙前东西各半里许的街旁,设有灯笼摊、爆竹摊、各种风味小吃摊、玩具耍货摊等各类应节物品摊。庙内各壁间遍悬纱灯,每至夜间,万灯齐明,辉煌耀目。

  每晚掌灯后,游客便云集而来,等着看灯节里最热闹,也是最吸引人的活动———烧火判儿。只见在庙的正院内安放着一尊用泥塑的空心“判官”,也有人说是钟馗。判官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头上戴一顶双翅的纱帽,帽子形状就像一个大砂锅。判官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块铁板,也有用泥塑的,原来牙笏上面写着:“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为提醒游人防盗,改书:“当心扒手”。判官腹中是空的,其实就是一个砖砌的大炉灶,炉膛里面装上煤,大概可填煤炭200余斤,生着火以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耳口鼻眼、肚脐和双乳冒出,煞是好看,惹来大批游人围观。烧火判儿所用之煤,都是个人和商号、京西煤矿等捐的。

  据说,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旧时隆福寺冰灯最惹人,现代龙庆峡冰灯争奇斗艳

  正月十五的灯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其中最奇巧者当为冰灯。早在明代即有冰灯,不过做工简单,浇水成之。后来冰灯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化。旧时的冰灯以隆福寺街的最为有名,而到民国就所剩无几了。此外,早年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也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游人前来观看。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年间,清雍正元年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发生大火。被火烧毁天王殿后,一直未重修,于是,庙中喇嘛便将庙内外的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因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隆福寺在灯市期间展览的冰灯,堪称灯市上的异彩,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引起游人无限的遐想,大家无不交口称奇。

  现在北京亦有冰灯,不但市区有,在延庆县的龙庆峡亦有。龙庆峡的冰灯洁白高雅,晶莹壮观,匠心独运,更为可贵的是,在冰灯中还特别运用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了一种色彩纷呈、亦真亦幻、如梦如仙般的神奇效果,令人赞叹不已。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本期悠客出场:

  尹玉泉从小生在皇城里,长在景山下。也许是借着“大学夹道”的智慧,在上千人的考试中竟考进了景山小学。上课之余,最爱荡舟北海,最爱登临景山,最爱琼岛的春荫,最爱西山的红叶,古都的美在那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元宵节 中国人的狂欢节(图)  

新华网  2008年02月19日 14:22:59  来源:北京日报  




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 记者方非摄


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 记者孙戉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到人似玉,灯烧月如银”。再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将在绚烂的花灯和甜蜜的元宵中画上句号。虽然年年都过元宵节,但是我们对元宵节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来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黄涛和我们聊聊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它的现代意义。

    初始祭祀太一

    记者: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元宵节的核心是什么?

    黄涛: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
在古人信仰中,星宿主宰着人间万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命。太一即北极星为众星之首,古人认为太一神作为星空之帝,主管着对农业丰收至关重要的风雨、水旱、灾害,以及关系到生活安定幸福的兵戈、饥馑、疾疫。正月为春季万物生机萌动之时,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开始发情交配,古人也在此时祭祀星宿尊神太一,祈求一年内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并祈求人的生殖繁衍。

    记者:元宵节最初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吗?

    黄涛:据文献记载,太一祭典始于汉代。《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由此可知,西汉祭祀太一神并不是在十五日,而是在上辛日。后来祭祀太一神的日期发生变化,转到了十五日,这是由于后世该节转变为夜间娱乐欢庆的节日,这些活动在月明之夜进行更方便。

    记者:现在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元宵祭神的习俗,似乎看花灯、吃元宵是唯一特点,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黄涛:魏晋之后,星宿信仰淡化,太一祭祀习俗衰微,元宵节成为一个举行各种狂放的欢庆娱乐活动的节日。这些习俗大都跟早期的祭星、祈求生殖的节俗有内在的联系。最显著的习俗是张灯,灯一方面是星星的象征物,一方面是生命与人丁的象征物,元宵灯俗的最初含义是祈子。第二大代表习俗吃元宵也跟祭星有渊源,元宵就是星星的象征物。在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团圆美满的意愿。

    独具公共特色

    记者:有人将元宵节比作中国的狂欢节,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黄涛:唐宋以来的元宵节的确堪称中国的狂欢节。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一般都深受儒家思想浸润,注重人际关系的密切与整合,而元宵节的活动则以热烈奔放、轻松快乐为主调,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唐代皇帝热衷赏灯,让人制作巨型灯笼、灯楼、灯树,玩灯期为三天,宋代放灯期延长为五天,明代灯期则有十天之多,百官也放假十天。

    记者:元宵节的与众不同,又有什么现代意义呢?

    黄涛:中国传统节日的庆贺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生活空间举行,而元宵节的灯会、唱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欢庆活动是在社区内举行的群体性公共活动。通过良好有序的公共庆贺活动,可以加强民众的公共意识、社区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创建社区的和谐氛围。在现代社会,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应加强传统节日的公共节庆活动,注重公共活动的元宵节正适合现代人过节的趣味。

  过罢元宵年才完

    记者:从历史记载看,元宵节是一个独立节日,可是现代人习惯于把它当作春节的一部分,这对这个节日的传承会有什么影响吗?

    黄涛: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是一个独立的节日。近代以来,元宵节成为春节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元宵节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当代社会,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节日,那么它就是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第三大节,甚至也可以说它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和生活中可以和中秋节相提并论:从正式的节期来说都是全天过节,按传统习俗要吃三顿节令食品;从天文物候来说,都是月圆之日,只不过一个重在赏星,一个重在赏月;一个在开春祈求丰年,一个在秋后庆贺丰收。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高潮期:腊月二十三到春节前忙于准备节令物品,除夕到初十左右忙于祭祀、团圆、拜年,人们都在出于礼俗要求和功利驱动而在家院内忙碌,期间大多数节俗活动都是庄重严肃或依照礼俗规范而进行的,到了十五前后,这些依礼而行的活动都已完成,剩下的就是近乎完全的娱乐游戏了。所以元宵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转向户外,以大规模的游艺娱乐活动为重。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

TOP

元宵节张灯结彩说法多(图)  

新华网 2008年02月19日 13:49:17  来源:北京日报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资料来源:《春节》) 新华社发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或为历史记载,或为民间传说,或为宗教礼仪等等。从不同的传说或记载中,可以看出元宵节作为民族节日从形成起就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涵,值得仔细回味。

    ■ 汉文帝平吕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大封诸吕为王。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祸,遂共谋篡乱。此事传到了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伐讨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等取得联系,经过周密部署,“诸吕之乱”终被平息,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

     平乱之后,汉文帝刘恒登基,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之日。在古代,“正月”又称“元月”,“夜”与“宵”同义,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名为“元宵节”。戡平诸吕,历史上确有此事,但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说法却查无实据,只能算是传说而已。

  ■ 汉武帝放灯说

    元宵放灯起于西汉武帝时。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就请来上郡的一个巫师来通神,结果太一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将好,愿在甘泉宫相会。没过几天,汉武帝果然病愈,为感谢太一神就在甘泉宫建坛,并于正月十五以灯祭祀,通宵达旦。

   ■  元宵燃灯尊佛说

    元宵燃灯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东土有关。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便下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张灯,以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自此以后,正月十五张灯便蔚然成风。其实,元宵节起源于佛教的说法也根据不足,不过佛教利用元宵节的机会燃灯,则实有其事。

  ■ 道教祭神礼仪说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起源于中国的道教祭神礼仪。关于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并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

   ■  元宵灯节成于唐代说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风气,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除了以上种种说法,还有一些元宵节起源于农业劳动的说法。据说汉代时,人们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虫赶兽从而演变成以后的火把节。如今在江苏兴化一带,每到元宵节,百姓不燃灯、观灯,而是点火把、舞火把;还有元宵放灯起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的传说,是指元宵之夜,农家在长竹竿上挂一盏灯在田间,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增添了元宵节的神秘性。一说,在很久以前天帝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传天兵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便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一位老人想出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又说,元宵点灯的来历与东方朔和元宵姑娘有关。传说一名叫元宵的宫女,十五月圆无法与家人团圆,不禁伤心。东方朔便设计使汉武帝相信大灾当前,只有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点放烟火爆竹,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天子、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杂在庶民中消灾避难。这样一来元宵的父母也来城里观灯,并看见了元宵姑娘,惊喜万分。汉武帝看一夜灯火,京城安然无恙,便敕令今后每逢这天都挂灯放烟火,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摘自《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元宵节》)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正月十五 中国“狂欢节”



来源:文化中国   2008-2-18  作者:佚名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俗称正月半,或正月十五。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古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外国友人称这是中国的“狂欢节”。


        正月十五 中国“狂欢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俗称正月半,或正月十五。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古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外国友人称这是中国的“狂欢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向来众说纷纭,无有定论,有说起源于汉武帝时的宫女元宵,正月十五回家团聚的故事。也有说汉文帝为纪念勘平“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典故。还有说是古时祭太一时的风俗演变。此外,还有元宵始于唐睿时期的传说,另有种说法是与佛教相关。尽管传说种种,今人已无法考证,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元宵节在民间的流传,都不可能抹去中国老百姓对元宵节的情结。



        元宵节的首项活动,即为张灯结彩,民间一般从十三日“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一直到十八日为“落灯”。自从元宵节张灯结彩形成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旧时,沪上元宵节颇为壮观,元宵节前几天,城隍庙的灯市就热闹起来。在上海的大街上有用竹板结扎铺盖的灯棚,一片热闹景象。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兔子灯,或拉或提,情趣盎然。元宵节的燃放烟花,也是一大盛事,上海放烟花的中心在城隍庙九曲桥,燃起的光焰冲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吃汤圆,也是元宵节的重要风俗。另外,猜灯谜、闹社火、耍龙灯等娱乐活动,更能让人如醉如痴,欣喜若狂。





        扎花灯

        扎花灯,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故元宵节,又有“灯节”之俗称。

        花灯,又称“彩灯”、“灯彩”,也叫“灯笼”,它是中国举世无双的精美艺术品。我国民间从迎春节开始到元宵节前夕,人们就要动手扎花灯,家家户户举烛张灯,结彩为戏,形成了花灯闹元宵的风俗。据记载,制彩灯工艺形成于西汉。唐朝时,除了用彩灯照明外,还做建筑艺术装饰。花灯最好玩的是走马灯,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元朝侍谢宗可有咏走马灯的诗:“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彩灯艺术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创造,彩灯已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族,千姿百态,有山水人物灯、鸟鱼花竹灯、动物吉祥灯、宫灯、龙灯、绣球灯、生肖灯、戏文灯等等。

        上海人过元宵节,扎花灯的名目也繁多,自家扎的是简朴的“兔子灯”。还有专售花灯的店铺,著名的有小东门内四牌楼王长兴与城隍庙内的笺扇店,这些店出售的鲤鱼灯、蚌壳灯、元宝灯、蝙蝠灯、荷花灯、金蟾灯、走马灯,五彩缤纷,非常精美。除此,大街上还要扎灯棚,寺院门前扎“塔燎”。农村还要扎“望田灯”。扎花灯,成为元宵节最闹猛的娱乐活动。





        龙舞

        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舞龙舞的习俗。“龙舞”,又称“耍龙灯”。

        我国民间的龙舞流传历史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它起源于汉朝,经历代而不衰。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的称“龙灯”,不燃蜡烛的称“布龙”。有的地方在元宵节这一天,还要举行“出龙会”,以此欢庆元宵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锣鼓,声闻十里,热闹异常。

        上海人将伞灯称为“文灯”,而“武灯”则指龙灯。上海人的龙灯是用绸布和竹篾制成,长者十三节,短龙九节,舞龙灯沿街翻腾,蔚为壮观。在龙前有灯牌为导,牌上写有“五谷丰登”等字样。同时还有种编扎精巧的纸球,很大,中藏灯火,滚动时居然灯火不灭,而且不烧着纸,称为“滚灯”。传说龙有恶习,遇滚灯必械斗,叫“龙抢珠”,若两龙对峙合舞,就叫“双龙抢珠”,非常壮观。《沪城岁事衢歌》云:“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游艺项目,后延伸到过年的娱乐活动中。

        灯谜,是我国艺苑中的一种独有的文艺形式,也是一种文人游戏。又称“谜语”、“灯虎”,用老虎难以射中,形容谜底的难猜。上海人俗称“猜迷迷子”。我国的谜语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了谜语的雏形“弹歌”。到了汉朝,产生了谜语,《文心雕龙•谐隐》云:“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每年元宵节放灯,一些好事之人便把诗谜写在灯上让人们猜,这时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灯谜”。从南宋到清朝500年间,一直方兴未艾。清代出版了众多的谜语集子,如《俞曲园灯谜大观》、《春灯谜》、《灯谜品话》、《翠春灯谜》等,一直沿用至今。据说谜格有100多个,常见的有“秋千格”、“卷帘格”、“求凰格”、“徐妃格”、“白首格”等。例如“今天”(打一国名,秋千格),谜面是“本日”,但根据秋千格的要倒过来读成“日本”。

        解放后,灯谜形式更为扩大,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灯谜制作,从而使猜灯谜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有益于健康的文字游艺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游戏。





        吃元宵

        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应时食品,其中惟有元宵节的元宵,是用节名直接命名的食品之名的。

        “元宵”,又称“汤圆”、“汤元”、“汤团”、“圆子”。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见于唐代,那时这种食品称作“面茧”、“圆不落角”,中裹以馅,同后来的汤圆制法是一致的。宋周必大的《天国续稿》一书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从北宋以后,吃元宵成为元宵节的一大食俗,并世代相袭,清著名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吟咏:“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细;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上海因是移民城市,吃元宵的品种很丰富,汤圆有甜咸之分,在乡下有一种“荠菜圆”,清代李行南《申江竹枝词》写道:“元宵锣鼓镇喧腾,荠菜香中粉饵蒸。祭得灶神同踏月,爆花正接竹枝红。”上海的甜汤圆要算“宁波汤圆”最出名。还有用糯米搓成细小的珍珠圆,用酒酿一起煮烧。

        除了“吃元宵”外,上海人还有十六吃馄饨的习俗。另外,还有“上灯圆子落灯糕”与“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走三桥

        在民间,元宵节之夜有妇女走桥的风俗。在上海则称为“走三桥”。

        元宵节走桥,为的是祛病保平安。此俗历史很悠久,《帝京景物略》载:“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遇。贫富相贸易,人物齐矣。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该书又载:“元宵,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上海竹枝词写道:“元宵踏月闹春街,同走三桥笑坠钗。一路看灯归去晚,却嫌露湿牡丹鞋。”

        旧上海元宵节“走三桥”风俗很盛,过桥被称为“度厄”,有钱的人在途中抛些铜钱“卖病”,都反映了“走三桥”和除病度难有关。古时上海城内外,河道纵横,桥很多,因此“走三桥”并不难。上海妇女走三桥,特别讲究那桥的名称,最出名的三座桥是小东门的益庆桥、天官牌坊南的长生桥、邑庙东的如意桥,合起来就是“益庆、长生、如意”。既吉祥,又动听,而且益庆较高大,有二十四级,走起来有劲。





        元宵祭神

        古代,元宵节时要祭拜许多神灵,以求福祥。原来,元宵节本身就是一个起源于宗教性的节日。

        汉代,元宵节主祀“太一神”,所谓太一神就是太乙神,又称天神。道教称太乙真君。太一即为最大的主宰一切的大神。后来,又演变成祭天官大帝,这是北魏后的事,民间年画中有“天官赐福”,即反映此信仰。明郎瑛《七修类福•元宵灯》:“上元张灯,诸书皆以为沿汉代祀太乙,自昏至明,公其遗事。”

        祭门神,其俗也很古。《荆楚岁时记》:“今州里风俗,正月望日祀门。其法以杨枝插门而祭之。”这插柳之法,是避邪的古法。到了近世,祭门神随时陈设供品而祭。
祭紫姑神,紫姑神也称厕神、坑三姑娘。民间流行正月十五在厕中祭祀,此俗沪上尤盛。传说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卿。据南朝刘敬权《显异录》记载,紫姑原系寿阳李景之纳妾,为李妻曹氏所嫉,于正月十五阴杀于厕。天帝悯之,命为厕神。乡村妇女用香烛茶酒祭请紫姑,俗称“请姑姑”。祭祀时,还边敲拍子边唱:“姑姑灵,姑姑圣,姑姑有灵应。”另外,还要问吉凶丰歉,传说紫姑姑很善于猜谜。

        沪上元宵,还有夜接财神的风俗。




        元宵求子

        元宵节虽有祀神、驱疫等活动,但最终目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元宵求子,正是这方面的民间风俗。

        在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许多求子活动,方法也不一样。“送灯求子”,徐珂《清稗类钞》有:“淮安有送子之俗,恒在元宵后,二月初二前,凡年老无子,及成婚多年而未育者,戚友咸送纸糊之小红灯,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麟桥堍,否则无效”的说法。“拜桥梁求人”,广东吴川地区在正月十五把桥装饰一新,挂许多纸花,白花为男孩,红花为女孩,人们拜桥求花,祈求生子。”

        “向陈靖姑求子”。陈靖姑,又称“临水娘娘”,是与妈祖齐名的中国两大女神之一。海内外公认陈靖姑是“救产、护胎、佑民”的神仙。福建的福州、古田,浙江的温州等地在元宵节向陈靖姑烧香、求子。“拜石狮求子”,《点石斋画报》记载,在广州元妙贞门外有一对石狮,其中一只还背负小狮子,妇女都在正月十五前去拜石狮,认为可以得子。
上海地区流行的是“走桥求子”,此俗很古老,在《帝京景物略》与《长安客话》中都有记载。古时,上海多水道。桥梁遍处,妇女们在元宵节之夜,成群结对,走桥求子。






        闹社火

        闹社火,旧时民间在元宵节时的重要娱乐活动。闹社火也称“舞队”,民间习惯叫“闹红火”,它是一种古老街头造型艺术。

        “闹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而盛行于宋,至今仍流传。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中说:“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釐(xi)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到了明清两代,表演的节目更加丰富,被称为“走会”。据史料记载,社火节目更加包罗万象,各种表演的内容有不同,大约有70多种,例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耍和尚(大头娃娃)、扑蝴蝶、跑竹马、八音会等等,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多少世纪以来,社火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每年元宵节前几天,许多群众总要组织起来,自筹资金,购买戏装道具,自扮各种角色,热热闹闹地红火几天。此时,人们扶老携幼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分列街道两边,竞相一饱眼福。在上海的历史上,也曾经十分流行元宵“闹社火”活动。近年来,群众性的“闹社火”活动,一般都溶入庙会,也成为都市广场群众文化中一种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

(来源:三山会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东风夜放花千树 古代元宵节灯会经济


青丝


新华网  2009年02月04日 14:18:45


图中是宋代宫中庆祝元宵节的情景。图片来源:文汇报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民间习惯于通衢大道通宵张灯,供人观赏猜灯谜,猜中者多可获赠奖品,以增添情趣。这个流传已久的民俗,谓之逛灯会。

      灯会起始于汉朝,最盛于宋。李商隐曾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描述了唐代的都城灯会:“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平白浅易的诗句,彷佛一幅徐徐打开的滚动条工笔画,晚唐时期的街市上,游人仕女如织、车马喧阗竟夜的场景,如在当前。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满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也生动记述了南宋时期的灯会盛况。

      宋时的灯会兴盛,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很大关系。《武林旧事》中记叙,南宋中兴之后,都城临安一些茶馆每临近元宵节,就顺带悬挂花灯售卖,数年后渐成气候,遂形成了专业的元宵灯市。灯市于每年元宵节的前几天开市。为了繁荣市场,京城的行政长官每年都会派专人巡视,并且根据每家商铺门前悬挂的花灯数量,补贴相应的蜡烛、灯油以及费用。到了元宵之夜,京尹会亲自前往视察,并随身携带一只装满了纸币的口袋,市场上的每一个游动叫卖的小贩,都能获得一个由京尹派发的红包,以感谢他们为繁荣市场所做的贡献,谓之“买市”。

      与此同时,各级地方官员也会在维持秩序、治安安保方面下大力气,以保障观灯百姓的人身安全。灯会期间,城中凡是热闹人多的地方,都点有巨烛或松柴照路,大量的兵卒罗列在旁,形成了一个个治安岗。有时在路灯旁边还会有被示众的犯人,披枷带锁,身上注明了犯罪的缘由,如乘人不备偷抢妇女的环钗饰物,抑或品行 不端,趁着人多故意在妇女身边耍流氓。实际上,被示众的犯人在此之前就已犯罪入狱,拿来顶缸示众的目的,意在警告心怀不轨之人,杜绝不良意图。

      南宋的皇帝对于民间灯会也非常感兴趣。每年的元宵节,到了二鼓时分,皇帝就带领着内宫中人,乘小车到宣德门的门楼上观赏鳌山。鳌山是用竹木材料扎盖而成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通常位于在灯市的最中央,上悬数百盏各式花灯。鳌山的规模,在《大宋宣和遗事》里有记载:“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而在皇帝观赏灯的时候,京尹会挑选一批衣着整洁、食品干净卫生的小贩,另外还有一批歌舞曼妙动听的艺人,于宣德门外等候。赏完灯,皇帝会召这些人到门楼上表演,平时难得外出的妃嫔内人,也纷纷购买小贩售卖的零食。由于她们不了解价格,所费比常人往往要高出数倍,甚至有商贩因此而一夜致富。

      到了明代,福建一带的灯会也很兴盛。凡富贵人家,不论是曲院回廊,抑或内院寝室,都会张灯,有的人家一年甚至要张设上千盏灯。到了元宵之夜,这些人家就会洞开院门,任人游览,以炫耀家势。街市上的人家,门头上都会悬挂两盏灯,每十家则合建一座彩棚,各种造型图案的花灯应有尽有。每年元宵的黄昏时分,街市上就开始有小孩子手拉着手,大喊“求饶灯”,成为一种特有的民间风俗。

      而在京城,元宵之前的几天,东安门外迤北大街的灯市上,就汇聚了各地的客商和能工巧匠,引来的观赏者也是络绎不绝。短短的数天时间,做花灯生意的客商,不仅要拚制作工艺,也要比并经商的实力。因为灯市附近的商铺和住房,每邻近开市,租价就会连翻数倍,一般的小生意人轻易不敢问津。灯市上,各种各样工艺新颖的花灯,无所不有,有镶嵌珠宝珍玩的花灯,也有从海外贩运回来的洋灯,其中的价昂者,一盏就要卖上千蔖银子。

      明代笔记《尧山堂外纪》中载有一事:某年的元宵灯节,京城有巧匠用糯汁烧成琉璃瓶的模样,其中放养了几条小鱼,在烛光的映衬下,尤为精致美丽。黄岩人王古直花重金买了一盏,爱不释手,某天他一不小心,把琉璃鱼灯碰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他悲叹道:“吾平生家计在此,今荡尽矣!”由此足以一窥明代花灯的精巧程度,以及价值几何。而在明万历乙酉年的元宵灯会,发生了严重的失火事件,大火烧毁了千余户人家的房屋。第二年,官府禁止搭建彩棚和鳌山,灯会也不复昔日之盛。(香港文汇报 青丝)

TOP

古代元宵节的“创业商机”

来源:挖贝网 2009-05-09 17:29:16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虽然元宵节目前还不如“五一”、“十一”等节日这般“黄金”,但这两年来,对节日经济乐此不疲的商家又开始瞄准元宵节。那么,历代元宵节的商业情况是怎样的?历代商人是怎样抓住元宵节商机的?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一个花灯五文钱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因为人们都有张灯的习惯,这个习惯起源于汉朝。到了唐朝,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元宵灯节发展到盛况空前的灯市。唐朝王维诗《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酉甫)宴应制》有云:“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每当临近元宵,家家户户都想买花灯,再加上花灯的制作工序繁琐讲究,于是,制作和销售花灯的“灯市”应运而生。

  据了解,今天北京的灯市口,是明清时候的灯市。灯节期间,入夜之后,灯市就会悬挂由民间艺人制作的各种宫灯、壁灯、挂灯等,供人观赏,同时出售。当时这条二里长街早上为市,晚上放灯。开市之日,商贾云集,经销各地出产的商品,应有尽有。而一些贵族富豪,还临时租用街楼,好让全家人观灯,甚至形成“人不得顾,车不能旋”的拥挤场面。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正月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直到今天,灯会还是以民间主办为主。

  元宵灯会上展示的花灯,大多数是由民间艺人制作。汉代时形形色色的灯具制作为灯彩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造型和工艺基础。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宋代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出现了专门的灯市,以供元宵节狂欢。明代元宵节更加热闹,是古代灯彩艺术发展的巅峰。繁盛的工商业使明代形成糜然向奢之风。明清时代花灯专业产业云起,由苏州、福州、新安、开封等,出现了著名的工匠,并且有不少花灯收藏者。

  张双志是京城著名的灯笼制作艺人,被誉为“小灯张”。他的灯笼手艺源于其父亲。他告诉记者,泥瓦匠出身的父亲平时多给京城的王公贵族修葺屋舍,但因为天气的关系,在冬天却比较难接到活。这样,一家老小生计就会出现问题。一家之主的父亲发现了制作灯笼可卖钱,于是就在冬闲的时候,开始召集全家老小一起制作灯笼。

  张双志的父亲当年卖一盏灯笼的价钱,根据灯笼的大小,大约在三到五文钱之间。三到五文钱什么概念?张双志告诉记者,当年一碗豆浆的价钱大概一文半钱左右。他说,这样的价位,至少能收回成本,能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这样一来,张双志的父亲决定夏为瓦匠冬制灯,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他的手艺还为自己赢得了“小灯张”的美誉,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现在,他的后人,小儿子张双志继承了他的衣钵。张双志现在制作的最简单的四角灯笼,最少也能卖到20元左右的价钱。而他卖出的每个灯笼,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不过,他现在做灯笼都是按照订单数量制作,不再摆摊出售。“订货的都是一些熟客”,张双志告诉记者,他下一步希望自己的灯笼能够推广到小学手工课堂,“让孩子自己将零件组装起来,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历来的花灯夜市上,还有许多如闹社火,舞龙灯等传统风俗节目。

  “灯和丁谐音,元宵节人们舞龙灯,有希望人丁兴旺的意思。”北京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家陈连生告诉记者,元宵节舞龙灯的班子有的是纯粹赚钱,由有钱人出钱,舞给家人看的;有的是免费舞给老百姓看的,实际上是给自己挣名声,做宣传,希望来年过节有钱人家包;还有的是官宦人家包养的艺人在节日舞,宣扬排场的。当时舞龙灯的艺人,其实已经有了自我宣传的营销意识。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元宵节最普遍的节目就是吃元宵,赏花灯和放烟花了。但不少现代人有所不知的是,历代元宵佳节也会卖皮影,演皮影戏。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告诉记者,历代元宵节还会举办民间花会,出售一些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就包括皮影。

  据了解,皮影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汉武帝刘彻心爱的妃子李夫人死了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上面的诗歌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到了唐代,皮影戏是一个人表演一个人说唱,但没有故事情节,到了宋代皮影戏是一边演戏,一边有丝弦伴奏,有了故事情节,也是在宋代有手工业者专门卖皮影。

  北京皮影戏路家班第六代传人路海是北京著名的皮影艺人,对于皮影戏和皮影,他可是行业的权威之一。他告诉记者,皮影艺人在演出的时候,有自己的水牌,是供人点戏用的,上面写着戏码,有文戏、武戏等。当时北京有几个皮影小剧场,如西单、劝业场、老东安商场等,一般都是剧场老板与皮影艺人合作演出。“一次元宵节,有人出了30万元(当时以万为单位的,相当于30元钱)给皮影艺人,这就相当高了!”路海说。演出结束后,收入一般是三七分成,老板得三成,艺人得七成。当时在小剧场看皮影戏,实行计时收费,进去时给个牌,写上几点,然后出来时计算时间,十分钟两分钱。

  而皮影的价钱怎样呢?路海告诉记者,1948年他的爷爷卖了两个皮影给英国人,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猪八戒,共卖了5美元,这在当时可谓天价。

  谈到元宵节的皮影市场,路海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皮影艺术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外国人比较喜欢。”他在今年元宵节前夕,丰田汽车公司的联谊活动做了演出,十几分钟的节目,报酬是1000元。这几年元宵节,都是一些大公司和饭店请艺人表演皮影戏,有丰田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高尔夫俱乐部、顺义国际公寓的外国人等。但是,“今年元宵节我们倒闲起来了,看皮影的孩子少喽。”路海的话,道出了皮影戏在国内的现状。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唱歌卖元宵招来顾客

  民以食为天,说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

  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百姓纷纷购买,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果腹解馋之余,也表示收到了新春美好的祝福。

  其实,我国南北方对元宵的叫法还是有区别的。现在,南方还是习惯称元宵为“汤圆”,做法也有所区别。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卖元宵的商家使出各种绝招招徕顾客。最为有趣的是摇晃笸箩的伙计们,一边摇晃笸箩一边唱歌,俨然歌者舞者,这会让行人不免驻足观看。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大庭广众之下,边摇边唱,边唱边做,边做边卖,仿佛大戏里唱念坐打,生意自然兴隆。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小伙子和大笸箩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旋转式电动滚筒。翻滚的过程依旧能吸引好奇的孩子。

  但是,历代元宵的买卖与这些年元宵的热销相比,依旧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元宵一般都是自家制作自家吃”,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陶立璠想挖贝网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自家做元宵自家吃”的情况越来越多地被“买元宵回家吃”取代,尤其是在一些没有老人的三口之家。再从供给方——商家来看,元宵节是一次商机,有这么多人要购买元宵,怎能错过机会?一来二去,造就了北京市民排长队购买元宵的火爆场面。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对此认为:“商家利用传统节日抢商机,每年元宵节元宵大战逐年升级,一些大的食品公司大的饭店竞争激烈,这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是和谐社会的砝码。”

  元宵节待挖商机

  元宵节其实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新年刚走,接踵而来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了。在古代,元宵佳节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在宋代,甚至比新年还热闹,而到了近代,则渐渐冷却了。可见风俗也是随着时代变迁的。

  也许,不少人还不知道,元宵节在古代还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古时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性友人幽会谈情。所以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有诗为证,宋代欧阳修一首《生查子,Wabei.com》:“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展现出了古代的情侣们元宵约会的情景。辛弃疾更是长声吟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这是当年元宵节最好的写照。

  提起情人节,相信更多人所熟知的是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那漫天飞舞的玫瑰花瓣,那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甜蜜巧克力,那罗曼蒂克式的王子公主的美妙相约。

  今年,传统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恰巧仅隔一天。在众多商家的心目中,两个“撞”在一起的情人节,到底谁的分量更重些呢?如果单纯从消费而言,情人节的商机和受关注度显然是略胜一筹。但辨证地看,也表明元宵节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平时两三元一枝的红玫瑰在情人节那天的价格要比平时高出5倍、10倍甚至几十倍。如果想买到略微便宜一点的鲜花,起码要提前一周预定。此外,以情人节为“诱饵”的纺织品、电子、珠宝市场更是火爆得一塌糊涂。反观我们自己的情人节——元宵节,似乎除了汤圆、看花灯、逛庙会及烟花爆竹外,似乎还缺乏销售热点。

  诚然,对于节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文化渊源,不应只停留在消费的层次上面。但商品经济的今天,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更多商业内容才能给整个经济市场带来活力。如此看来,打造多元化的节日经济,将成为我国传统节日面临的课题之一。

  历史上的灯市

  小说《李自成》中这样描绘崇祯年间灯市盛况:

  西从东安门外起,东到灯市口大街的东口止,估计二里长,几条街全是灯市。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到十七日结束,共有十天。白天是市场,晚上看灯。在灯市场上会集着各地商人,有南北两京的、各省的,以及外国的各种货物。从年代和范围上说,有三代以来的各种古董,有时兴的锦缎、刺绣、布匹、手工艺品、家常用具,还有西洋的自鸣钟和稀奇玩意儿。商肆按行业分类,各占一段街道。一吃过早饭,大小街道都涌着人流,到已时后就拥挤不堪。人们有买东西的,有看热闹的,有看稀奇开眼界的。

  俗话说,灯市是九市开场,就是指附近的许多街道和胡同在灯市期间都随着热闹起来。晚上,店铺关门,通宵赏灯,放烟火。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安街,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缙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串钱。从灯的质料说,有烧珠料的、夹画堆墨丝的、五色彩纱的、明角的、纸的、麦秸的和通草的。从形式说,有百花、鸟兽、虫鱼、走马灯,巧夺天工。至于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从晚到晓,叫做太平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元宵轶闻

  千金竞买米家灯

  明清以来,北京因是帝都,故元宵节灯事甚盛,但当时名灯皆是出自南方,或者由南匠所制作。真正在当时称得上京城造灯工艺者的,米家灯可以为代表。

  米家灯,为明末上元张灯之珍品,非仅制作精巧,且以绘米家园景及游赏活动为其特色,故为观灯者赞不绝口。因数量不多,到明初时便已经成为珍贵文物,价值千斤,为权贵家所争购,而仿制者亦不少。康熙年间高奇士所谓《灯市竹枝词》:“堆山掐水米家灯,模仿黄徐顾陆能;愈变愈奇工巧匠,料丝画更新兴。”可见其制。

  唐宋帝王的奢侈元宵

  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皇上不惜耗费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花样设计尽善尽美,让人目不暇接。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朝不仅在灯的制作上花样翻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宫中的歌女头戴花冠,身披霞帔,每一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300贯,整个元宵庆典的奢华可以想见。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为5天。因为放灯时间较长,商家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推出花样新灯。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皇宫内的灯山,上面有彩缯结成的文殊菩萨跨狮、普贤菩萨骑百象等装饰。工匠用轱辘绞水设计,随着菩萨手臂摇动,手指中流出5道水。

元宵节 创业 商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