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

来源:四川政协报 | 发布日期:2012-06-05 | 万中华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传下去难度很大。”说起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叙永县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的传承,传承人陶福然的忧心大于申遗成功的喜悦。

  叙永县分水镇木格岛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川南特有的苗家村落,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在这里传承了数千年,苗家儿女用这一独特方式缅怀先祖,祭奠已逝的亲人,它在苗家神圣的祭坛上演奏着神秘和庄严,演绎着苗家数千年的丧葬文化。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源于叙永县分水镇木格岛,流传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由于该鼓乐用于苗族祭祀活动,数千年来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外人知之甚少。鼓乐于2007年7月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苗家的远古时代

  相传大约在四、五千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即苗族祖先)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展开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蚩尤部族被打败,在逃亡的途中,随军迁徙的牛把蚩尤部族的经书吃了,引起了部族的公愤。这时,牛开口说话,叫战士们杀了它,然后吃它的肉以解饥饿,并用它的皮制成大鼓,用反复捶打发出的声音祭奠死去的战友,鼓舞战士的斗志。

  战败的蚩尤部族大部分向南流徙,其中一支就来到了赤水河流域的木革岛,历史上称乌蒙、茫部地区定居,牛皮鼓也就随之传入这一带,祭祀鼓乐也传承到现在。至今,苗族人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信奉蚩尤为其始祖。倘若有同伴去世,他们就敲击家族的大鼓,召集同胞,共同祭奠逝去的同伴。

  在制作打鼓时,家族人员仅休息时喝掉的白酒就达100公斤

  制作牛皮大鼓时要将材料拿到有山洞的大山顶上,而且选择制作的地点最好是正处于山洞的上面。待牛皮蒙好后,就用山上的藤条抽打牛毛,直至皮面光滑、无一丝牛毛。这样,皮面就没有小毛孔,制作出来的鼓才会响声如雷。制作一个大鼓往往要整个家族的几十家人辛苦10天左右才能完成。陶福然家在制鼓时,光白酒就喝了100公斤。牛皮鼓的鼓框只能用圆木香樟树掏空而成,两端蒙以整块足够大的生牛皮,皮边四周用竹钉固定。鼓面有直径50厘米、60厘米,鼓高73厘米、56厘米两种。鼓两侧各设一鼓环,以方便搬运和悬挂。同时,在制作牛皮鼓时,家族中的每家人必须参与,否则就没有用鼓的资格。

  在击打牛皮鼓时,均配以规范的打跳套路,再用芦笙乐器配合演奏,充分体现了舞蹈与鼓乐的完美结合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称之为“鼓舞”,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苗族文化、历史和审美的因素,木格岛“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其祭祀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木格岛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娱乐画面,充分体现了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表演的地方特色。

  表演过程中,打鼓的人员首先开始轻缓地敲击牛皮鼓,随后是芦笙手按节奏参与进来。待鼓声节奏与芦笙配合奏出适当的旋律后,身着苗族服装的同胞便顺势踩着节拍,围着牛皮鼓逐渐形成一个圆圈,以他们独特的舞蹈动作边转边跳。在打鼓与芦笙舞蹈动作的配合中,鼓打得慢,舞蹈动作就慢,鼓打得快,舞蹈动作就加快,可以说这是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

  在木格岛村的苗寨里,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小到几岁的小孩,几乎人人都会基本的苗鼓打跳套路。更有甚者还会创造性地表演“倒立"鼓舞"(即利用头肩倒立在地上配合鼓声的节奏吹奏芦笙)”,或吹奏芦笙时还单手翻筋斗。

  过去牛皮鼓只用于苗族祭祀,现在也用于大型的欢庆仪式,只是鼓绝不能像祭祀那样吊着敲

  在古代,鼓不作为娱乐之用,而是祭礼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从大禹至今,苗族祭祀鼓乐只用于亲人去世、迁坟和祭祀表演。打鼓的基本节奏有一锤、二锤和三锤鼓,在亲人去世场中打三锤,做斋场中打二锤,迁坟场中打一锤,这属于基本节奏型。

  每个苗寨家族就有一个牛皮鼓,一般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保管。平时就悬挂在房梁上,不准任何人触碰。苗寨有同胞去世的时候,就将牛皮鼓悬挂在丧家门前,敲击三下,家族人员听到鼓声后自然就会知晓某人家有人去世了,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赶来帮忙或者参加祭祀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牛皮鼓的使用范围也逐步在扩大,近些年在大型的公益欢庆仪式如庆祝公路通车、庆祝丰收等喜庆活动中也在演奏牛皮鼓,但必须立放在地上边跳边敲,绝不能像祭祀那样将鼓吊着敲。

  目前,分水镇正在争取资金,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规划、包装、打造成文化旅游品牌,让这一数千年的苗族文化,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