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奖盖楼过大年】我们的节日:各地年俗专题汇集帖~~欢迎各位来盖迎春高楼~~~

深圳年俗:罗湖吃甜蔗讨彩头 观澜焖肥鹅过肥年

中新网 2012年01月18日 16: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罗湖炒米饼 (胡江平 摄)


  胡江平

  深圳东部的原住民以客家人为主,深圳西部的原住民以讲白话的本地人为主。地域和语言的不同呈现了深圳本土历史与文化的丰富多样,可谓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世代相沿的各具特色的深圳本土年俗更集中折射出生存其中的风土人情以及原住民的集体性格。

  罗湖:吃根甜蔗讨彩头(年前)

  在农耕时代,罗湖的原住民都有种植甘蔗的传统,每到年关村民把大部分甘蔗砍下榨糖之外,会专门在地里留一部分供家人在春节食用,因为甘蔗的客家话发音意头好,村民也都讨“倒吃甘蔗节节甜”的好彩头来欢欢喜喜过春节。

  罗湖原住民与甘蔗有关的年俗还有:家家户户都用蔗糖做炒米饼。有儿歌这样唱:“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望龙船,我唔望,望鸡仔,鸡仔大,拿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 这也说明罗湖人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由来已久。

  做饼时,全家其乐融融。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磨好的饼粉和上自产的甘蔗糖浆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做馅,按在饼模中,用汤匙来回压紧,再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敲出来,讲究的人家还在饼模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用朱红画上福、禄、寿、喜的字样。一个个形态扁圆、又甜又香洋溢着喜庆的炒米饼,成了罗湖原住民春节的符号和记忆。


春节祭祖 (廖虹雷 摄)

   观澜:焖只肥鹅过肥年(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这天,观澜客家人的饭桌上少不了祖辈传下来的四样菜:客家狗肉、酿豆腐、客家焖鹅、猪肉焖咸菜。其中焖肥鹅年菜最具特色。

  观澜的客家人吃鹅的方式很讲究。首先选购肥大壮实的活鹅,讨“吃肥鹅过肥年”的口彩。所以观澜人一般都在年前半个月左右就把鹅买回家,喂以谷子和大米,将其催肥。到了过年,将宰好的肥鹅从尾部掏一洞,将内脏取出洗净后,把蒜泥、八角、茴香和浆料灌入抹匀,密封,放入大锅烘烤,待其皮又黄又脆后,再加水红焖。焖鹅不但是家人过年的主菜,还是媳妇们大年初二或初四回娘家必带的礼物呢。近年来,由于低脂饮食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新一代的客家人过年虽然还是少不了焖鹅,但已经不再选肥鹅,而转向选购“瘦肉型”的鹅。

春节舞龙 (廖虹雷 摄)


  南澳: 草龙起舞贺新岁(正月初二)

  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一年四季最怕的就是海上刮起的飓风。所以每年在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飓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成为了南澳渔民的传统年俗。

  在整个舞龙过程中,“扎龙”、“舞龙”、“送龙”三个环节要在同一天完成。晚上7时,百余个着黄衣衫、头系红绸带的渔民汉子把扎好的草龙搬到天后庙门前小广场上,锣鼓同时敲响。先把草龙身上的香火点燃,草龙便变成了火龙。火龙在行进的时候,龙头动,龙珠也跟着动,舞龙头擎向右,龙尾就摆向左,一条红色的长龙伴着锣鼓声逶迤曲折地且舞且进,甚为壮观。火龙所经之处,无论是民居,还是店铺,都在家门口(铺头)奉上水果、水酒,并点红烛、烧纸宝、燃放起爆竹迎接火龙。此时,整个渔村一片欢腾,这天就是南澳渔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晚上8时30分左右,舞草龙队伍来到月亮湾码头,举行“化龙”仪式。点燃草龙,并燃放起爆竹和烟花。送龙的村民把手中各色彩珠投向大海。一时间,鞭炮、锣鼓齐鸣,码头火光冲天,场景蔚为壮观。待草龙化为灰烬时,人们才各自带着喜气和欢乐慢慢离去。

做米茶 (廖虹雷 摄)


蛇口:走街串户品“开丁”(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这一天,蛇口街道渔二村的几百户乡亲家家户户都要煮“开丁茶”,人们走街串户互送吉祥祝福,想祝福哪一家,就到哪一家去吃“开丁茶”。谁家来吃茶的人多,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谁家会更加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这就是蛇口街道渔二村隆重的节日“开丁节”。

  “开丁茶”其实是一种饭食,由蔬菜、海鲜、肉类、小吃和汤分次序混合而成。在渔二村人心中,“开丁节”远胜过大年初一,因为春节正是捕鱼的好季节,许多在外捕鱼的男人不能回家过年,直到大年十三,所有奔忙在外的亲朋好友才纷纷返回家中,一起共度“开丁节”,互道平安吉祥。“开丁节”有个传统:谁家里有身在外地的亲人,如果他们在新年回不来没人会怪罪,但“开丁节”却是一定要团圆的,因此对于渔二村居民来说,“开丁节”的隆重远胜过大年初一。


糖环、煎堆小食 (廖虹雷 摄)

  下沙:元宵月圆大盆菜(正月十五)

  春节的元宵节吃“大盆菜”的风俗,在深港地区已经沿袭700多年,但做工、配料、烹饪方式之讲究、盆菜宴席规模之大,当推福田的下沙村。

  相传南宋末年,宋军为抗击元军的南下,退守在现在的深港一带,面对突如其来的宋军,当地贫苦而善良的村民们,你家拿肉,我家拿虾,他家出菜,村民们各尽所有,为饥寒交迫的宋军做了一盆盆香气四溢百家菜,从此大盆菜的名声不胫而走,因此沿袭成风俗——春节的元宵节吃“大盆菜”,并历经700多年而不改。由于福田下沙的“大盆菜”做工、配料、烹饪方式之讲究、盆菜宴席规模之大,成了当今深港地区的“大盆菜”代表,如今更发展成为下沙村民聚亲会友,举办婚礼、添丁、入伙、喜庆丰收的一种庆祝方式。

  每到正月十五,舞龙、点花灯、唱粤剧、吃盆菜,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大盆菜的烹饪方法考究,菜盆里有包括煎蚝、鸡、鸭、猪肉、炸鱼、油豆腐、支竹、牙菇、鳝干、肉皮、云耳、冬菇、芹菜、萝卜在内的15种菜,盆菜一层一道菜,一菜一种味,因此,大盆菜称之为“百鸟归巢”。大盆菜的吃法也十分有趣:食客手持筷子,必须在盆中不停翻找,越是里面的菜,味道越鲜美,所以有人称之为“寻宝”。2002年元宵节,下沙人曾创造同时置办大盆菜5319席、参加人数达到6万人的“最大规模民间宴会——大盆菜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TOP

湖南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剪影(5-10楼)

中国文化报 >  2012-01-18


    中国土家第一村——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   卢瑞生 摄

   本报驻湖南记者  吴啸华  谢  兰  整理
    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及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有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个少数民族中,世居的有8个,按人数依次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人口达639万余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7%。
    湖南少数民族的民俗独具魅力,特别是湘西、湘南,独特的美景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苗族的刺绣、蜡染,演绎着古老而瑰丽的历史文化蕴涵。火把节、芦笙会、四月八、毛古斯舞,飘逸着浓厚的民族情愫。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历来为各个民族所重视。吃年饭、放鞭炮、扎花灯、舞狮子、耍龙灯……这些是大多数民族都有的庆贺新年的方式。除了这些活动之外,许多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过年习俗,这些习俗无不打上一个民族思想、文化、情感、心理和历史的烙印。

TOP

土家族:“赶年”与“抢年”


奔放飘逸的土家族跳起毛古斯舞。  卢瑞生 摄

    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
    湘西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土家年(土家语: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其时间是腊月大二十九,腊月小二十八,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称为“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赶年”这天的下午3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少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便开始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
    土家年,始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明末清初和民国时期,清乾隆《永顺府志》和《永顺县志》均有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永顺府·龙山县志》风俗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日,令民间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土家族过“赶年”不但在时间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年事活动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持续时间长。主要内容有“打粑粑”“做团馓”“插柏梅、贴纸”“贴门神”“吃团年饭”“守岁抢年”等。
    土家族的“调年会”,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近年来,“调年会”越来越热闹,还有耍龙灯的、卖艺耍刀的、唱山歌的。当地政府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多次组织物资交易会,大力促进了当地民族贸易的发展,活跃了民族经济文化市场。

TOP

苗族:“保年树”与“赶年场”


绥宁县苗族群众以飞舞的长龙大闹龙年新春。 覃保来 摄


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群众演奏动听民乐喜迎新春。 覃保来 摄

    苗族原本是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按照苗族习俗在农历十月过苗年,近代以来湘西地区的苗族渐渐改过春节了,但也有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过苗年的习俗。凤凰苗族过年很有特色,每年春节的凤凰古城都会吸引大批旅游者,特别是除夕前一天就有很多游客赶到凤凰旅游,过除夕。
    苗族除夕这天要在房前屋后插上新砍来的榄篱笆树,称为“保年树”。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这一点形式上和各地都一样,却有着不同的内涵。每年的除夕傍晚,全家人一起动手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天喜地吃团年饭。
    饭后,家里所有人都要洗脚,先从小孩洗起,意为“出门处处有着落”。除夕深夜,人们还要占卜来年的气候,看北斗星周围的云雾状预测水涝或干旱。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小孩子们就已经醒来抢鸡头,单等第一声鸡鸣响起,就蹦蹦跳跳地跑到院落里点起新年的第一挂鞭炮。抢到了鸡头,意味着会为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正月初一,凤凰苗族最大的活动就是“赶年场”,十里八乡的苗族人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舞狮子、唱花灯等娱乐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TOP

瑶族:“舞春牛”与“放炮节”


    瑶家过年做水豆腐酿。李光平 摄


    瑶家糍粑是过年的必备美食。   李光平 摄

    “舞春牛”是瑶族过节的一种民俗文艺活动,在春节期间举行。活动分3个部分:迎春牛、耍春牛、送春牛。春牛由两个青年男子扮演,扎黑绑腿,穿紧身衣,牛头为竹扎框架纸糊而成,牛身由一块青土布制成。基本动作包括牛走路、过桥、喝水、搔痒、撒欢、发怒等。春牛进寨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在寨前相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还高声念《迎牛词》。春牛进到表演场中,便开始撒欢、“滚水”。这时,大家都争着摸春牛的眉心,讨开年吉利。送春牛像迎春牛那样,全寨人列队依依不舍地将春牛队送往别的寨子。
    位于南岭腹地的江华大圩、两岔河一带是高山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九,瑶族村寨的瑶胞们都要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欢度他们特有的“放炮节”。几个村寨轮流做东,“聚集一脉男女,生熟表散,摇动长鼓,吹唱笙歌,祭祀歌乐盛会,务使人欢鬼乐,物皁财兴。”男女老少带着各种鞭炮,来到一个宽敞的坪子上,大家唱起婉转多情的瑶歌,跳起花样百出的长鼓舞。气氛最热烈时,大家燃放起自己带来的鞭炮。
    正月十五闹元宵,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的传统节目是“火烧龙狮”。正月十五晚上8时左右,张灯结彩的码市街上,鼓锣齐鸣,龙狮并舞。舞龙队和舞狮队从街头舞到巷尾,各家各户则向龙狮燃放起鞭炮。附近村寨也都派出文艺骨干,拿出龙狮拜年、火烧香火龙、耍春牛等传统节目一比高下,将瑶山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有时要闹到次日凌晨才尽兴而散。

TOP

侗族:侗家“行年”与“芦笙会”


    侗族打粑过年的风俗源远流长。 谌许业 摄

    所谓“行年”,就是春节期间,侗家串寨做客,即以寨为单位,集体去另一个寨做客的习俗。
    集体互访很隆重,此习俗起源于古时侗族村寨之间的联姻行为,即有婚姻关系的寨子之间的集体互访,以巩固婚姻联盟,以后逐步发展为村与村、寨与寨互相往来做客,宣讲款约、增强民族感情、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种集体做客形式。
    “行年”又被称作“乡客”或“鸡尾客”。因为去做客的芦笙队队员身着特制的舞衣,衣边吊有小海螺或小蚌壳,头上插有鸡尾巴上的毛,故名“鸡尾客”。
    “行年”时,寨子每户一人组成行年队伍,选出三五人为卜耶,作为全队的领导中心。卜耶中又推荐一人为耶高,即头客,作为全队的指挥。参加做客的人的一切行动都要按头客的号令行事。大家撑开雨伞,由头客前导缓缓向主寨鼓楼前进,来到寨中萨坪,队伍围成一个圆圈,头客在坪中用罗盘找好位置,安排好芦笙队进坪吹奏的路线后,做一个金鸡独立姿势,芦笙队即吹“进行曲”和“欢乐曲”,边吹边跳芦笙舞,三遍后停止。主寨的男女老少围拢过来亲热道贺,握手言欢,并争相拉客回家住宿款待。
    第二天早餐后,头客把自己带来的队伍聚集到萨坪上,围成圆圈讲款,从“开天辟地”“人的起源”“芦笙的由来”,一直讲到“村规寨约”,以及上团下寨互相友好、彼此帮助等。主寨的男女老少也汇集萨坪,静听讲述。讲完,主寨杀猪相待,设宴摆酒,尽欢而散。
    第三天中午,头客集合全部来客,整顿行装告辞。主寨设长席,宾客相对而坐,献上年礼。客人起身告辞时,男女主人涌向席间,共唱“拦路歌”以挽留客人。而后,大家跳起多耶圆舞,依依不舍地在芦笙曲中上路别行。
    在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中,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TOP

白族:“办年”“团年”与“拜年”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女子舞龙队技艺不凡。 谷利民 摄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湖南省主要聚居地为张家界一带。白族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风韵,同时又受到汉文化的深远影响。
    白族人过年的全过程包含“办年”“团年”“拜年”3个主要环节。“办年”就是在春节到来之前,为过年做一些物质准备。白族农家办年最重要的有3件事:杀年猪、推豆腐、打粑粑。白族有句俗语“年年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有个小年把猪杀”,准确概括了“办年”的情况。
    桑植白族把吃年饭称为“团年”,意思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饭。年饭可以在年三十的中午吃,也可以在晚上吃。吃年饭前先要敬神、祭祖。年三十的晚上要守岁,火塘里要烧大火,俗语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拜年”是新年的事,正月初一不拜年,只是一家人内部晚辈给长辈拜年,一般是大人在正月初一清早给全家的最长辈送一碗甜酒鸡蛋,孙子们要给爷爷奶奶磕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则要给亲朋好友拜年。
    白族人民过新年,还会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将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100多米。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坚强性格。
    春节期间,桑植白族农家还有一些集体的文娱活动。最热闹的就是游神、玩龙灯、打花灯。作为白族人最重视而又最喜爱的一项民俗活动,游神始自明初,世代相传。

TOP

春节习俗八大“最”:最早贺年卡始于汉代

中新网 2012年01月20日 17:12 来源:广西日报

  春节习俗八大“最”

  白杨林

  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时就有“腊祭”之说,腊尽春来,人们杀猪宰羊祭祀老天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到夏朝建立,此俗流传下来,逐渐形成春节。《尔雅》一书说春节: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最早的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称为“除夕”。“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而最早提到“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战国时每逢过年,人们用桃木板刻上传说中镇妖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于压邪,谓之桃符,所以以后用桃符作为春联的别称。桃符传到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每年除夕都命学士作词,题写桃符联语挂在他寝宫门前。《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为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一年是公元964年,它是我国最早载入史籍的一副春联。

  最早贴的“福”字:民间贴“福”字,传说最早始于姜太公。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老百姓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贴“福”字,以驱穷神。

  最早的年画: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年画早在尧舜时代就已出现。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已有门神,贴‘神荼’、‘郁垒’神像。”到了宋代,门神画演变为木版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俗称《四美图》。

  最早的火药爆竹:春节燃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当时还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噼啪”的响声。《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火爆之。”随着火药的发明,便开始出现火药制作的爆竹。据《丹经》载,初唐年间,李田发现把火药放入竹筒,可制成爆炸竹筒的“爆竹”。最早的纸制鞭是在宋代,人们用纸造筒子代替竹子,并用药线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鞭)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岁除爆仗……内藏药线,一热连百余响不绝于耳。”

  最早的贺年卡:贺年卡始于汉代,当时是木制的,时称“名刺”。到了宋代,开始有人把贺年之辞写到名刺上,自此,名刺开始有贺年性质。据南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里记载,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间“敬贺正旦”的墨迹。“正旦”就是正月初一,“敬贺正旦”就是现在贺年卡上印的“恭贺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压岁钱: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日三五结伴作掷钱游戏。为了让嫔妃们玩得痛快,宫廷钱库就撒些钱给她们。王建《宫词》中“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撒与金钱”,即咏此事,后来此俗便开始传于民间。

TOP

文昌春节民俗:贴春联做年糕过年味 肥阉鸡拜祖接福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12-1-23 20:25:00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除夕)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南海网记者在海南省文昌市的普通百姓家,体验了过年的风俗习惯。按照文昌的风俗习惯,除夕要做的事情、要讲究的礼节还真不少,不过再忙再累也不能生气发火。除夕夜更是不眠夜,大人小孩边看春晚边守岁,期盼着来年能有好福气。

  贴春联、做年糕百姓家甜甜过年味

  无论你重不重视过年习俗,大年这天上午,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年轻人贴对联都喜欢用双面胶,透明胶带,老辈人可都是自己打浆糊。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会回老家文昌过年,从小到大,每一年大年三十中午吃完饭之后,我和爸爸就会贴春联。”1月22日,文昌市文城镇下东乡的符健凯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往事,记忆犹新。

  符健凯说,在挑选春联时,特别是正堂室大门的春联,最能反映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企求,因为老百姓一般都通过春联来表达他们对未来的企盼和祈求,而“福、禄、寿、财、喜”就是人们最普遍追求与表达的梦想。在海南文昌普通百姓家,他们贴的春联都无不饱含着对来年的祈祷与企求:穷人希望来年能发财;当官的人希望来年能升迁;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有喜……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文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年糕的习惯,表示新一年的日子会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年还没有到,他们就已经备好了制作糖糕的料,如花生、芝麻、爆米花、沙红等。有的在年夜饭前已经做好,有的在年夜饭开始忙碌着做,并将密封好。

  “这个时候,小孩子也会帮手,团聚的一家人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拉家常。”符健凯说。

  文昌人做年糕,除了供奉祭祀,自己用吃外,还赠送亲友,并祝福亲友在来年的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年初一,邻居互相拜年时,都拿出糖糕招待,并互相祝福新的一年日子会过得比糖还甜蜜。如今在商店里时时刻刻都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糕点出售,食用也非常方便,但文昌人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糖糕”,也称“糖恭”。

  肥阉鸡拜祖燃炮竹迎春接福

  海南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因为在海南,无论多拮据的人家,腊月三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七大盘八大碗的摆满香炉前的八仙桌子祭祖,文昌人过年,至今还保存着延续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文昌人无鸡不成年,一过中秋,家家户户就开始圈养文昌鸡,因为从初一到十五,家家的餐桌上肯定都少不了白斩鸡这道菜。

  除夕这天,许多人家院子里都会摆上一张八仙桌,正中摆一只今年家里养的最肥的“阉鸡”,两旁则满满地摆着猪肉、“咸鱼对”、“红蛋”和饭团等东西,然后由家里的长者行祭祖仪式,待仪式完毕,烧完纸钱放完鞭炮后,一家老小便围坐在一起吃年饭。

  符健凯介绍,在文昌,从除夕晚上开始,家家都会点灯,而且屋屋有灯,昼夜不灭,一直至初四天亮。“这也是我们说的‘发灯’,因为文昌话里‘灯’与‘丁’同音,寓意‘添丁发财’”。

  不仅如此,在文昌,人们不论是祭拜众天神还是敬拜先祖,都要燃放爆竹,其目的是祈望得天保佑,同时也告诉自己的先祖们,子孙们如今过上好日子了,不仅有肥鸡吃,而且还年年有“鱼”,尤其是三十夜,不少人“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

  文昌人最喜燃放“万三三”响的喜炮,“万三三”在海南话中之意是“多多”或是“很多”。谁家燃放了“万三三”,而且燃放的最多,谁家的收成也一定会很多,盈利也会最多。因此,海南人燃放爆竹不仅是肯定过去一年的成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且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祷与祝福。(符泽亢)

TOP

陕西民俗:正月花灯俏 娘舅更成“抢手货”(图)

光明网 2012-01-29 10: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陕西泾阳大堡子村口用甘蔗挑灯笼的姑娘。 张远 摄

  28日是大年初六,年味尚浓。家住陕西泾阳县大堡子村的张坤中午时分便来到村口的商店,在一大堆形形色色的灯笼中仔细挑选,晚上他要给堂姐10岁大的儿子送“灯笼”。
  泾阳县地处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被誉为大地原点。是一片沧桑古老、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土地。其淳朴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保留至今,于陕西关中地区而言有相当的代表性。
  按当地风俗,每逢正月十五,凡12岁以下的孩子都要打上娘舅送的灯笼,以示来年“照舅”,茁壮成长。而灯笼上一般都会印有“长命百岁”等祝福的话语。故此娘舅送外甥灯笼已成为当地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今年23岁的张坤已于去年成婚,也是村里少数几个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之一。于是,每年给堂姐儿子送灯笼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肩上。“按风俗说来,这灯笼应是堂姐的亲兄弟送。”张坤说,但堂姐是独生女,所以送灯笼一事便须由自己去“代劳”了。
  “打灯笼,找舅舅,舅舅躲在门后头。”据张坤的母亲王彩丽介绍,自己儿时的正月十五,都会打着自家娘舅送来的灯笼。“那时亲戚多,送灯笼的场面也比如今热闹许多。”王彩丽回忆道,有些人家的孩子甚至还会收到5、6个灯笼。元宵节,就听见街上传来“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的吆喝声,孩子们便会统统提着灯笼出来玩。小孩都喜欢显摆,拿出灯笼来比,比谁家的工艺巧、个头大。
  据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创盾介绍,大堡子村现有村民近1100人,但在家庭组成上有70%都是四口之家,且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只有60余人。“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其所形成的家庭内部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完整和全面了。”孙创盾说,所以在风俗讲究上必然会出现“以表代亲”的情况,有些小孩收到的灯笼甚至是外婆送的。
  张坤告诉记者,“我们的父辈还有兄弟姐妹,遇到困难还可以互相帮扶一下,而当我们这些‘80后’、‘90后’大多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有的表舅每年都要给不同姓的外甥、外甥女送灯笼。”
  西安民俗专家王智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间接造成新一代的孩子没有叔伯舅姑等亲属的现象,对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现阶段过渡时期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已,通过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这种现象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张远)

TOP

乐在春节:春节民俗一箩筐

2012年1月27日《整点新闻》(晚间版)

主持人:年年春节都相似,但各地的过法却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来关注一下中国的春节民俗。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龙年话龙

解说:为了庆贺农历龙年的到来,汇集了多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作品的《龙年民间艺术大展》春节期间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由民间艺术家精心制作的以“龙”为形象的85件民间艺术品,将让市民在“赏龙”之余领略南京传统民间工艺的绝活精粹。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龙宝贝”涵盖了云锦、剪纸、金箔、金银细工、灯彩、绒花、脸谱、微雕、竹刻、皮影、绳结、泥塑等近20个门类,是南京民间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

除了与龙有关的民俗工艺品,今年的生肖龙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网友评论说,今年的这条龙看起来威风凛凛,霸气外露,是一种民族信心的体现。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作为将龙视为民族图腾的华人来说,这款邮票都显得有些“凶神恶煞”,西方人也许就更不能接受了。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萧放

东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的文化从几千年就把龙做一个神物,后来做一个皇权的象征,后来我们现在作为一个民族的图腾、作为文化标志物。我们对龙,是作为我们自己的一个符号,我们自己觉得很亲切,但是在西方文化来讲,可能他们的传说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经常把龙想象成一个很恐怖的一个动物,所以如果我们在向世界介绍我们龙的形象的时候,他们如果从他们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其实不太好接受。我们这个龙,不能让人觉得可怕,不能让人觉得是有畏惧,我们要给他亲和力比较强的形象比较好。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打糕祭奠灶

解说:在浙江的乡村田间,新春吃年糕则是最为传统的习俗。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一年一度的年糕节正在热闹举行。

杭州萧山河上年糕工艺上分为磨粉、蒸糕、打糕和成型四个步骤。与许多地方采取用熟米直接打制所不同的是,河上年糕首先要把米放入磨盘先磨成米粉,这样做即可以保证年糕有更均匀的口感,也可以节省蒸煮过程的时间。磨出来的米粉被放在大木桶当中,经过十几分钟的蒸煮后就进入最有看头的打年糕环节了。和有些地方采用石榔头不同,河上年糕使用的是木制榔头,您可别听是木质的就觉得轻松,这些母榔头每个都有成年人的大腿粗,至少有30斤重,在打年糕的时候,年糕师傅需要把榔头举过头顶全力砸下去,力气之猛连隔着五六米远的人都能感到地面的震动。同时另一位年糕师傅迅速用手把年糕从榔头上剥离下来。两人如此往复配合。打完了年糕还不算完,当地村民都有用年糕做猪头的风俗。寓意年年都能幸福富裕。同时这些年糕猪头,家家户户祭奠灶神爷必不可少的工具。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淡淡的年味 流失的回忆

解说:每年春节,都会有一些地方过得红红火火;但也有一些人反映“年味儿”越来越淡。对此,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表示 “年味儿”之所以越来越淡,是由于丰富有趣的民俗民间“过大年”的各种形式和内涵已经失落,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失去了年节文化的记忆。

同期: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 乌丙安

年味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刚才说的,是精神内容,精神期盼的内容,不是闹闹轰轰。为什么总觉得年味不浓呢?就是因为你进入年的期,年有个期限,这个期限里头,这个精神状态没有了,我认为年味是这个。


解说:已经83岁高龄的乌丙安告诉记者,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过去的年并不是我们现在法定假日那么几天,在民间过大年却是从腊月起直到正月十五,足足要欢庆45天。而在这期间,人们要敬天祭祖,每一天都有固定的习俗。

乌教授说,从民俗学角度看,“过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完美的展示。现在有人说“年味儿”淡了,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朴素的民俗内涵被误解了。


解说:乌教授最后告诉记者,合家团聚,祭祖敬神,大办社火,普天同庆这些传统“过年”活动汇聚了民间的年味儿,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才应该是‘年’最初的味道。他建议把这些传统的习俗还于民间。乌教授认为,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创新是可以的,但不要丢失它的本源。

综合新华社报道。(完)

TOP

春节出生的不算“龙宝宝”?

■“立春派”:立春才是“岁首”,应属兔 “初一派”:节气不是年历,应属龙 ■民俗学家:两者都不错,初一更合理孩子该属啥,父母自由选
发布者:渊渟 时间:2012-01-28 12:12:06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记者 俞陶然

    晚报讯春节里出生的孩子是龙宝宝吗?昨天,在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引起不少网友和专家的讨论。有的网友认为“当然是龙宝宝”,而有的人则认为“农历正月十三(立春)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是龙宝宝,因为生肖交替应以立春为准”。对于这场争论,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表示,双方都有道理,但他认为“以正月初一为龙年的发端”更合理,所以春节里出生的孩子可以算“龙宝宝”。

    为什么一些专家和公众把立春作为龙年的起点呢?民俗学家艾君在微博上表示:中国黄历是以立春确定生肖的。黄历是“传统农历”,它把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作为一年的起点,因此生肖应以立春为准。在中国古代,千百年来都是这么定生肖的。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发文规定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才催生了“以正月初一定生肖”的另一种民间习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的观点与艾君相仿,他指出,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称作“元旦”,立春称作“春节”。根据老黄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岁首,所以生肖应以立春为起点计算。中国传统的“属相算命”、“推八字”等,都是以立春作为一年起始的。但王俊杰在微博上也指出:“只要你不迷信,不相信‘算命’,那么从今年正月初一开始算作龙年,也未尝不可。 ”

    作为上海的民俗学专家,田兆元教授也参与了这场讨论,他认为,无论是把大年初一定为龙年之首,还是把今年立春定为龙年之首,都是有道理的,但前者更为合理。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年历,而是附属于农历的农事时节,它与阳历相关,却无月日体系,因此,确定何种年份,应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准。 “在奉行公历的当今社会,如果我们在采用公历、农历的同时,再引入一套以立春为岁首的纪年体系,那么年份和月份会被弄得支离破碎,这就不太合理了。 ”田兆元告诉记者。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立春应成为岁首”这一观点,田教授表示,中国古人设定的“立春”节气,只符合当时黄河下游地区的气候规律,如今我国很多地方在立春这天还是冰天雪地,并没有春的气息。 “所以我觉得把正月初一定为岁首,更加合理。 ”

    田教授也指出,民俗具有多元性,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应允许民众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认为今年春节里生的孩子仍是 ‘兔宝宝’,这不能算错误观点,算‘龙宝宝’还是‘兔宝宝’,就看孩子父母的喜好和选择了。 ”

【宝葫芦已发送】

[ 本帖最后由 耿羽 于 2012-2-13 08:56 编辑 ]

TOP

刘锡诚:道不尽的春节

文新传媒 日期:2012-01-26 09:30:19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古人此说为春节作为一年之始的岁时节日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依据。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春节,如今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最为集中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认同、民族凝聚的重要元素和代表性文化符号。
  尽管史学家们还没有确证春节形成节日的最早时间,但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告诉我们,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年”这个字,其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凡此种种说明,历史上早就已出现和使用“年”这个字眼和概念了。

  夏代实行夏历(后也称农历),周代实行周历,秦代实行秦历。这三个朝代的历法,正月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而元旦(新年)的日期自然也就有所不同。《礼记·月令》说:“(周)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周天子过的“元日”,虽然与夏历的元旦日期不同,但其所指却都是正月初一元旦。汉承秦制,但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夏历。从此一路下来,没有大的变化。《后汉书·礼仪志》里有朝廷过元旦的记载:“后汉天子元旦幸德阳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观诸伎乐。”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夏历的时间最长,“新正”、“元旦”、“正旦”、“元日”、“岁首”、“新年”等,都是元旦(新年)的大同小异的称谓。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政府颁定官方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为辅历,把惯称的农历“元旦”改称“春节”。这样算起来,中华民族过春节,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而且到了近代,逐渐演化为一个从腊八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的大节。

  如若做一个民俗学的解析,可以看出,春节大体是由仪式和意义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属于仪式层面的,从周代的“至其元日,命社以祈农祥”,即祭祀谷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展到近现代,春节的仪式日渐其繁,如祭灶、贴对联、守岁、撒芝麻秸(驱鬼驱邪)、驱傩、吃年夜饭(交子)、生旺火、燃香、放爆竹、挂先祖轴和祭祖、请家神、拜年、破五、吃元宵等,而每个仪式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属于意义层面的,大体是四个方面:一是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和四时肇始的标志,是岁时的节日或时间的节点;二是家族团聚、亲朋欢宴、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增进家族凝聚力的契机;三是祀拜天地、礼敬祖先、慰抚亡灵、安慰生者的佳期;四是劳动者休整的假期,用唱大戏、闹社火、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等欢乐的方式,充分释放被压抑了一年的生命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昌明和观念的变化,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嬗变。相对说来,其意义部分的核心比较坚固,变化不大,而仪式部分则变化较快较大。如给亲朋拜年,一般不再磕头,而更多地通过寄送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表示祝福;如除夕守夜,亿万人在观看春晚节目中度过;如子时吃年夜饭,在城市居民中变化较大,很多人家喜欢到饭店里聚餐、家庭团聚,而包饺子吃饺子的种种习俗和禁忌几近无存了。《史记·天官书》里所说的“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即根据大年初一天象预兆一年吉凶的民俗,也早已被民众扬弃了。文化的进化脚步匆匆,谁想留是留不住的。

  过往的农耕文明社会条件越行越远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寄寓着民族精神的春节,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不会消亡的。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是大自然的需要,是民众的诉求,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春节常青!(刘锡诚)

TOP

龙年春节:“众里寻她千百度”江南水乡年味最浓

2012年01月26日 22: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里古镇退思园广场舞起长龙  王彩凤 摄


同里古镇水上游受游客青睐  王彩凤 摄



  中新网苏州1月26日电(记者周建琳)龙年春节,江南水乡可谓是大赚“人气”,热腾腾的年味,使得古镇人丁兴旺,热闹异常。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发现还是江南水乡年味最浓。

  大年初四,苏州仍是阳光灿烂。一大早,同里镇东停车场大巴和私家车已井然有序地相继停满了整个停车场,在乘坐电瓶车的地方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游客有序地等待乘车进景区游览。在古镇入镇口,一眼望去,游客络绎不绝。

  同里古镇区有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作点缀,节日喜气尽显;退思园门口的财神送福、三桥的渔文化等水乡风情的展示;广场上的吹糖人、炒米花、冰糖葫芦、棉花糖……都给广大游客带来了热烈欢快、极具浓郁气息的传统春节气氛。坐上小船娘,看着船娘摇着橹,划破了水面,水上飘来的是游客笑声....。.万紫千红总是春,喜庆祥和的年味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水乡古镇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妖娆。

  “在城市里过年好像就是一顿年夜饭,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来自的上海的邵佳说,“我选择到同里走走三桥,就是想让全家人感受到更浓的年味!”

  同样,连日来,周庄文化街上也是游人络绎不绝,欣赏着“周庄十二坊”,游人无不对这江南手艺叹为观止,很多游客看不过瘾,竟饶有兴致的和周庄艺人一起动手制作了如糕点坊、酒作坊等技艺作品。

  周庄的闹春将持续三个星期,年初五的接财神;正月十五尝元宵,赏灯等,游人可以坐采莲船游古镇、踏访沈万三故居、酒肆内大碗喝酒、品“蚬江三珍”、住民居客栈、到古戏台听曲、学民间手工艺……圆一回明清旧梦,在周庄过足“年瘾”。

  古镇民俗,林林总总。 木渎推出了“乾隆皇帝巡游送福”、做年糕、学苏绣、刻版画、编竹篓等节目,令游人目不暇接。有的游客还可以穿上各朝各代的服装,可以过足穿越瘾。

  踏访江南古镇,龙年这个春节,江南水乡古镇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充满灵性的艺术表演,让海内外游客沉醉,也让他们感动。(完)

TOP

民族风、土年货 追寻最纯粹的江南乡土“年味”

2012年01月29日 1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月19日电 (沈溦)炒花生、玉米饼、现打的农家麻糍……一样样的土年货看得人眼花缭乱,在挂满红灯笼的木制农房下走走,看一出农家媳妇自编自导的民族舞。龙年伊始,在浙江省新昌县的小山村——外婆坑村,记者体会了一把许久未有的乡土“年味”。

  “年初一,就有两百多名游客来村子里观光,很多人都忍不住亲自上去打麻糍,还有上台和姑娘们一起跳舞的哩。”外婆坑村支书林金仁说起自家的乡村旅游,不禁打开了话匣子,“要不是这两天又下雨又下雪,进村的路难走,来的旅游团肯定还会更多。”

  外婆坑村,坐落在新昌县城西南40多公里的山林之间。20年前,这里是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穷困村,如今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上海世博之旅”的旅游示范村,而这里成功的秘诀,就是主打“乡土牌”。

  村子里,排排老木屋没有像其他村庄那样因为盖新房而推倒,经过修缮,挂上红灯笼,映上前几天积下的白雪,远处山上是茶树林,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知会勾起多少人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村边的空地上,记者看到十几名妇女正在排练着舞蹈,经村民提醒才知道,这就是外婆坑村最出名的少数民族媳妇组成的舞蹈队。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竟有着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媳妇,外婆坑也有了“江南民族第一村”的美名。

  熊朝兰是村里民族舞蹈队的队长,苗族,17年前,她从老家云南马关县嫁到外婆坑村。在她之后,陆续又有20多个苗族姑娘嫁到这个小山村。

  “年初一,我们舞蹈队就给游客跳芦笙舞,唱苗歌。这样的表演在我们那可多人爱看呢。”熊朝兰说,在老家,每年春节,他们都要过花山节,嫁到新昌后虽然没有这么盛大的节日,但她也希望和姐妹们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把年的气氛带足了。

  记者了解到,外婆坑村生活着白族、傣族、瑶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媳妇,这些女子能歌善舞,已经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几年前,该村的少数民族媳妇组建起了一支民族舞蹈队,每当有游客前来,大家都会穿起民族服装,唱歌跳舞欢迎游客的到来。(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