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冬至节简介

西宁冬至习俗:包饺子外,还讲究杀鸡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21:04 来源:青海新闻网 

  今天冬至,您吃饺子了吗

  来源: 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讯 公元804年的一个冬日,唐代诗人白居易孤身一人寓居在邯郸的一处寓所里,这天正是一年当中夜晚最长的冬至,忍不住思家情绪的诗人在这个时候挥笔,写下这样的诗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或许一大早,您就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冬至祝福短信,今年12月22日,冬至到了,空气愈发清冷凝重,但您看看手机上的短信,心中是否充满暖意?冬至这天提醒大家:一定要吃饺子,感受一下过冬至的氛围,让冬日暖阳照耀心间。

  我省著名作家贾文清介绍说,在古代,冬至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从汉代以来,这一天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3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3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所以冬至曾经是个很热闹的节日。”贾文清笑着说,“在冬至,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也被称作‘添岁’。”冬至,俗称“冬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听说过这句古老的谚语,南方朋友可能对此有些迷惑。其实很简单,您仔细看看那两边翘翘、中间圆滚滚的饺子,是不是有点像咱们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没错,就是耳朵。现在人们普遍的习俗是冬至这天吃饺子。“这个习俗最早应该追溯到东汉。东汉的张仲景,大家都知道,《伤寒杂病论》就是他写的。”贾文清说。接着,她讲述了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的传说,张仲景是一位特别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看到民间百姓的疾苦,每到冬天,许多人由于没有帽子,耳朵都冻烂了,流脓流血,他看了非常心痛,就根据医方研制出“祛寒汤”,里面除了中药,还有羊肉、胡椒、辣椒等热性的食料,味道好得不得了。穷苦百姓纷纷赶来喝“祛寒汤”,喝完后,头上冒汗,耳朵再不会冻得流脓了。这种汤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张仲景去世了,没人再熬“祛寒汤”了,人们就把汤里的羊肉等包到面里,再捏成耳朵的形状,叫做“娇耳”,把它煮了吃,同样热乎乎的。从此,这种食品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和“祛寒娇耳汤”的恩德,再来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冬天了,天冷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被冻伤,因此,吃些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除了必吃不可的饺子,一些和冬至节气相关的商品,也开始热销。

  贾文清还特别介绍,其实西宁人过冬至,除了包饺子外,还讲究杀一只鸡。有这样一句民谣,“冬至,宰一个聋子”。聋子就是指鸡,把鸡肉放在火炉上慢慢炖,香味儿四处飘溢,一家大小围坐在热炕上,一边包饺子,一边兴奋地等待着,鸡汤和饺子都很香。“为了这难得的美味,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基本上不出门,就守在家里。”贾文清回忆说,“以前的老西宁城里,冬至这一天全体休息,商铺关门,学校放假,工厂停产,就连军队,在这一天也停止操练,刀枪入库,不再有任何的活动。”当然,这是很早以前的故事了,现在过冬至,吃完饺子该干啥还干啥去。(作者:马小玮 郭蕊)

TOP

各地冬至习俗:江南一带流行吃汤圆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21:05 来源:青海新闻网

  一样的冬至 不一样的习俗

  冬至时,吃羊肉、喝羊肉汤似乎已经成为四川人的“必修课”,吃羊肉的方式在四川通常是火锅吃法,以羊肉汤为锅底,里面煮着羊肉、羊杂,至于涮汤的菜,其实只要白萝卜就成,因为在四川人的羊肉汤里,它们原本就是不分家的一锅。不过,你还可以涮点别的配菜,譬如,白菜、土豆等。

  江南一带的人冬至流行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江南一带的人流行在冬至吃汤圆,想必也是基于团圆之意吧。相传,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于是人们在做冬至团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哄孩子们高兴,也以此鼓励孩子们,希望他们茁壮成长。

  在青海,本地人冬至这天要吃“炒酒”(一种用肉丁、豆腐丁、木耳、金针菇、蛋花等制成的汤菜,因炒肉丁时要加点黄酒,所以叫炒酒)。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吃油搅团和棋子(切有菱形纹的烙饼,吃时依纹断开)。现在,人们在冬至这天都会吃饺子,已经很少在冬至这天吃油搅团、烙饼和“炒酒”了。(郭蕊 马小玮整理) “冬季养生,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方面有机结合,这个冬天不再冷。”本报记者采访了省中医院副院长李军茹,李军茹结合青海气候特点,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冬季养生提出了几点建议,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其实很简单。

TOP

冬至数九话消寒

中新网 2011年12月28日 10: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主题:冬至数九话消寒

  主讲人:李松龄 北京市档案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策划、主持 “档案见证北京”文化系列讲座。

  提要:“冬至”一到,开始“数九”,数至九九,寒气尽消。作为寒冬一道特有的风景,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习俗,后来这种民俗文化也盛行于清代宫廷之中。主讲人依据档案文献和私家笔记所载,简述了从“冬九九歌”到“九九消寒图”的演变过程。而清宫所藏的各种“九九消寒图”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

  从“九九歌”到“九九消寒图”


  ◎关注:文天祥创造了“九九消寒图”吗?

  冬至是由天文节气演变成的传统节日,亦称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古代的冬至节习俗,上起百官朝贺,吉服放假,红笺互拜,下至百业停工,相互宴请,馈赠礼品,“一如元旦”(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俗有“冬至大如年”之谚。其中习俗之一,就是从这天开始数九。

  我们现在见到记载数九文字最早的书,是公元550年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书中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之句。

  据史籍记载和各地民俗志书所见,从长江南北到黄河上下,各地都有数九之说,只是同中有异,版本不一。在北方(主要在京津冀地区)流传最广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言两语就把节气的寒冷程度与自然景物的变化关系说清了,歌词琅琅上口,便于流传记忆。

  而在南方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另有说法。浙江一带流传的是:“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猪狗躺海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懒腰,蚊蝇虼蚤出。”

  江苏丹阳地区为:“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中心腊,河里冻死连毛鸭,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喜荫地,九九八十一,送饭地里吃。”

  湖南的“九九歌”说:“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不同地域的九九歌,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冬去春来、季节交替和耕作、生活情景的描绘,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表明了冬九九中的气候变化发展规律。既可以判断寒暑更迭信息、农耕的时令以及在生产、生活上如何适应的要求,又可以满足人们对民俗文化娱乐审美的精神需要。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民间又产生了“九九消寒”的习俗,愈来愈丰富多彩,形式也不断翻新。

  我国最早有“画九”之法。相传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被元军押到京城,时值冬至日,他在狱中面对冬季凛冽寒风的考验,胸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大无畏精神,在狱中的墙壁上画了一株红梅,共有九枝,每枝九蕾,每天将一蕾改缀成花,九九八十一天画满九九八十一朵花,既计算着被囚的时日,又表达了自己凌霜傲雪的英雄气概,寒消之日,慷慨就义。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依据文天祥的意趣,逐渐演变成了不同版本的消寒图。最有代表性的当是刘侗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说的那种:“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更有韵致的是,斯时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孚《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所以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见《日下旧闻考》)

  清宫盛行“九九消寒图”

  ◎关注:每一笔画上可记录当日天气

  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随着满汉文化的日益融合,填写《九九消寒图》这种岁时风俗也引进朝廷,尤其在道光年间颇为盛行。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写的消寒图。该图四周采用木框插榫而成,并裱以纸绫。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届时由室主人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笔,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图上方有“管城春满”四字。据韩愈《毛颖传》解释:笔受封于管,号“管城子”。“管城子”乃笔之别称,寓笔成春满庭之意。(图③)

  人们创作了很多这种词句,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也凑成八十一笔,只是用字笔画略作繁减,每日一笔,即可完成一幅消寒图。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如上联为: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下联是: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联成,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后来人们觉得每天简单描写一笔,意犹未尽,便在写完当日一笔后,再用其他色笔,在笔画上记录当日的晴阴冷暖。像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幅,“亭”字的第一笔上写的是“今日风”;第二笔上记的是“晴暖有风日也”;第三笔上填有三字“晴暖日”;第四笔上则是“早晴晚阴”;第五笔上又是“晴暖日”……后来所记内容更为详细,有一幅“春前庭柏風(风)送香盈室”,在墨笔画上,用白色细笔填写当日天气情况。春字的第三笔“终日凉风侵入皮肤如刀刺”,在其他笔画中见有“清晨阴冷过午后方见日、祭灶天凉糖瓜入市、腊月正当廿四日天光阴冷万象将更新、午后起寒风尘沙扑面日”的内容,也有“万寿无疆”、“浪费笔墨今日休”等超出记载天气意义的字样。总之每日记载详略,要视当日笔画长短而定。因此,当一幅“消寒图”填完之后,就成了是年冬季天气情况的档案记录。“每岁相沿,遂成故事”(吴振棫《养吉斋丛录》)。

  清宫所藏消寒诗图

  ◎关注:一首“葫芦诗”,三皇五帝说到今

  关于消寒诗图,目前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其中提到宫中年年都要由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总是冬’始,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并说此制亦“不知缘何相传,年久遵而不改”。可惜他没有把诗全记下来,他认为是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值得记,“其实这正是风俗志中的好材料,由‘一九’说到‘九九’,可能都有些具体内容的”(邓云乡:《燕京乡土记》)。

  说到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我们目前仅见到一块清代刷印九九消寒图的印版,上书:津飛(飞)紅(红)苑流香春送風(风)。(图②)  

  我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宫中杂档中,也发现有一幅《消寒诗图》,使用年代不详。(图①)全图每九有诗四句,共三十六句,计252个字。诗文如下: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在这首“九九消寒诗图”中,从远古的“三皇治世”,到“大清坐金銮”,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读来耐人寻味。在这幅诗图中,诗句又交叉双环绕呈葫芦型,围绕着“雁南飞哉柳芽待春来”九个字转写下来,每字亦均为九笔,每日一笔,“九九八十一日尽”。 消寒诗图每年逢冬至之前,便挂在宫廷的居室中,是一种用文字笔墨来娱乐记时消遣之作。

  溥仪小朝廷的消寒益气歌

  ◎关注:紫禁城内逊帝念佛思复辟

  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到1924年底搬出紫禁城,依照清皇帝退位之后优待条件所定“尊号仍存不废”的规定,溥仪在此期间居住在紫禁城内廷,史称溥仪小朝廷时期。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溥仪全宗》案卷中的《九九消寒图》,做成“井”字形,九方格,每格内有九个圆圈,共为八十一个圆圈,一天画一圈,通过阴阳鱼记录反映冬九九每天的天气情况(图④)。据清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京都风俗志》亦有“冬至日,俗谓之数九,或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图一圈,记阴晴多寡,谓之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之句,当指此图式。

  溥仪幽居深宫,忧苦寂寞。为了排遣寂寞,侍臣们为他编制了《消寒益气歌》,每九有一歌名,即:七星拱一,左右合和,三星在户,四平八稳,一门五福,六合得正,奇财子禄,八方朝贡,九五至尊。其全部歌词照录如下:

  阿弥陀佛第一声,一九阳回日日增。有位古佛释迦祖,一个木鱼一本经,一意渡(度)众生。阿弥陀佛第二声,二九阳回万物生。二位仙师和合子,二人同意念真经,事事都亨通。阿弥陀佛第三声,三九阳回喜气盈。三位星君福禄寿,三阳开泰阳明通,吉人靠天公。阿弥陀佛第四声,四九阳回四相通。四面观音四面渡,四时吉庆喜相逢,养气自然平。阿弥陀佛第五声,五九阳回向阳生。五位古佛正中坐,五伦顺序五路通,无处不兴隆。阿弥陀佛第六声,六九阳回地气通。西来六祖达摩子,面壁十年渡(度)众生,感化不非轻。阿弥陀佛第七声,七九阳回动春风。七夕仙子从天降,福禄寿考汾阳公,德厚享高龄。阿弥陀佛第八声,八九阳回细柳青。八洞仙人八种宝,齐向瑶池祝寿星,仙酒醉长生。阿弥陀佛第九声,九九阳回遍地青。九星斗姥云端坐,九如散与帝王宫,九州复大清。

  这张《消寒益气歌》,每九的九个圈构成的图案与这九歌名相合。例如:左右合和图,左右各四圈,底部用一圈联合起来。三星在户图,则是三圈在中,其余六圈构成门户之门字形。八方朝贡图,八个圈分布四周与中心圈相连。另外,与其他消寒图不同的是,有的在同一天的圈内,竟记有三种符号,记录了是日天气变化的复杂情况。

  《消寒益气歌》是另一种形式的消寒图,原实物长39.1厘米、宽28厘米。根据《九九消寒图》中“七九”格内有“十五年正月初七日全”的字样,依照关于大清皇帝退位“尊号仍存不废”的规定,无疑系指“宣统十五年正月初七日”,由此判断这张图记载的九九公历应是:1922年12月22日至1923年3月l2日。其歌词内容,除按每九顺序配有相应描述节令气候的词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溥仪的思想,不仅有宗教迷信色彩,还做着“九州复大清”的复辟美梦。这是溥仪在小朝廷最后一次完整记录九九消寒图,1924年未及冬至就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

  -供图/李松龄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消寒诗图》,诗句呈葫芦形,从“三皇治世”写到“大清坐金銮”

  ②清代九九消寒图的印版,上书:津飛(飞)紅(红)苑流香春送風(风)

  ③清宫“九九消寒图”。图上方有“管城春满”四字。“管城子”乃笔之别称,寓笔成春满庭之意

  ④溥仪在被赶出紫禁城之前最后一次完整记录的“九九消寒图”及《消寒益气歌》

TOP

冬至后的“消寒会”始于唐末

中新网 2011年12月29日 18:01 来源:光明日报

  冬至被古人视为重大节庆,这一天皇帝要亲自举行郊祭,百官要上朝进贺,在民间则有祭祀祖先、神明的习俗,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谚。而且冬至后,还有“消寒会”。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冬至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的说法。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如冬至后,一些文人雅士邀集亲友,大家轮流出钱饮酒作乐,以消磨冬日,这种宴会叫做“消寒会”。

  消寒会始于唐末,又叫“暖冬会”,古籍也有记载。据五代王人裕撰《开元天宝遗事·扫雪迎宾》上所记,唐朝时,长安有个大富翁,每当下雪天气寒冷时,他会叫仆人在自家的街道口,在雪地上扫出一条小路,自己亲自站在路口前,拱手行礼迎接宾客,为客人准备菜肴宴饮寻乐,称为“暖寒之会”。

  此外还有“九九消寒图”,分梅花消寒图、圆圈消寒图、文字消寒图三种。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想出了制图计日的方法,用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来记载,又简称为“九九图”。

  “九九消寒图”,大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个小圈的九丛圆圈,从冬至日起,逐日涂满一瓣或一个小圈,并做记号标示阴晴雨雪,至第八十一日,冬尽春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帝京景物略》还记载了有趣的“九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

  除此之外,古人还画“九九消寒表”,九行八十一格,自冬至起,日涂一格,格满寒消,相传并有明朝功臣刘伯温所传口诀:“上阴下晴雪中心,左风右雨两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耕作勤。”

  还有一种深受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九九迎春联”。上下联各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画,一样都是双钩空心字,从冬至日起,按日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则严冬已去,春暖花开。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院春幽挟巷草垂茵”。阳 波

TOP

柯云路:古人重视冬至 迎接阳长阴消的伟大转化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10:30 来源:解放日报

  柯云路

  一位年轻人去故宫参观,回来后向我提了一个问题。

  他说,看故宫的文字介绍,皇帝每日主持朝政相当辛苦,大臣们三更半夜就得准备上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难得几个休息日,只有大年初一这样的盛大节日宫廷才会放假。然而,在这区区可数的三五个假期中,竟然包括了“冬至”。他十分不解。现代人除了每周可休息两天,还有名目繁多的假日,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加起来一年之中有一百多天,但如此长的假期中却不包括“冬至”。

  他问,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冬至”,甚至把它当做重大节日?

  我问他知不知道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他说知道。我说就因为这一点。他说:这一点如此重要吗?我说是。

  我告诉他,太阳虽然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但每天出现的时刻及长短却不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处于循环的渐变中。中国农历中有冬至和夏至,与冬至对应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白昼会一天天缩短,黑夜则一天天延长。按中国古人的理论,夏至是阳盛极阴至衰的时刻,而阴气正是由这至衰的节点开始爬升,阴升阳降的过程经过后半个夏季、一个秋季、前半个冬季到达极点,就是“冬至”。

  冬至这一天,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与夏至完全相反。

  作为农业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阴阳寒热的变化非常敏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全是靠天吃饭。一年四季种庄稼、繁衍生息都靠太阳照顾。到了冬天,特别是冬至,太阳的照顾到了最低点,似乎最“黑暗”。但是,按照古人“物极必反”的辩证观,在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事物一定会发生变化。到了冬至这天,万物将开始新一轮阳升阴减的生机。先人当然要把它作为盛大的节日纪念。

  他们是纪念这一白天由每日渐短向每日渐长的伟大转化。

  按照《易经》的解释,冬至为“雷在地中”“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即所谓“冬至一阳生”。孔子在讲解《易经》时专门讲到冬至,说“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所谓“至日闭关”,就是冬至这一天城门关口都要关闭起来,这在古代可能相当于今天的交通管制。所谓“商旅不行”,是与交通管制相应的民俗,这一天出门在外旅行的、做生意的人要静止下来。所谓“后不省方”,是说连皇帝在这一天都不外出巡视,是皇帝都要遵循的先王古训。

  那么,这一天应当做些什么呢?要养精蓄锐,静待其变,等待着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开始。

  现代社会,当然不可能商旅不行,但记住大自然的提醒仍然是有益的。古人将冬至作为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适应大自然而休养生息的超前认识。先人告诉我们,要敏感地倾听大自然的变化,在冬至时刻面对即将来临的阳长阴消,要小心养护自己,等待和迎接这个变化。

  年轻人又问:中国的农历春节每年对应的阳历都不是一个日子,有的在一月,有的在二月,为什么冬至基本对应着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呢?

  我说,这就是我们祖先聪明的地方,他们其实是“阳历”“阴历”并用的。所谓“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制定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法,阴历的月份依此而定。而所谓“阳历”,则是观察太阳的运行周期制定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而来的,所以,夏至、冬至才会与阳历同步。这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对冬至的认识还可以转化为人的养生规则。

  古人提倡冬至这天要静坐养生。如果把这个原则扩充到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可以说每天都包含一个小小的“冬至”。按照古人的计时方法,每天都有一个阴消阳长及阳衰阴盛的过程,而夜半子时就是一天中阴盛极而阳至衰发生转化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无论是休息还是静坐养生,都会收到不一般的好效果。冬至过后,虽然大自然的滋养会使阳气一天天壮大,但也千万别忘了,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寒天。要在心中守着那团阳气,存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越来越短的黑夜中心态安详。

  还是那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