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评:应宽容“原生态”的当代状态

评:应宽容“原生态”的当代状态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28日 16:57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从2006年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原生态”唱法单列比赛以来,久违的“原生态”名词又重新让人熟悉起来,但有的欢呼、有的质疑,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欢呼者认为比赛给保护“原生态”音乐推波助澜,而质疑者认为比赛给保护“原生态”音乐带来污染,为什么同样一个事件会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结论?问题出在对“原生态”当代状态的不同认识上。一种观点认为保护“原生态”的音乐就要保护原汁原味的原始状态,让它禁锢在一块封闭的土地上,只让少数人陶醉;一种观点认为保护“原生态”的音乐就要发扬光大,表现精髓,张扬魅力,让它展露在一个开放的舞台上,让更多人了解。我想,中央电视台是抱着后者的初衷,才把“原生态”唱法单列比赛,实践证明在一系列的展示中,一些少数民族、局部地区的“原生态”音乐,通过最佳组合,现代“包装”,让知音欣喜若狂,听得如痴如醉,为中国拥有多姿多彩的“原生态”音乐而倾倒、喝彩。

  面对这种比赛,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不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中的“原生态”,认为照此下去,“原生态”音乐会与时俱进地“现代化”起来,可能会变成“再生态”的音乐。虽然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原生态”要适应时代潮流而“潜移默化”是大趋势。笔者认为只要扎根于传统,把握好适度的“微调”,那么“原生态”音乐的当代状态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原始状态。让“原生态”音乐在渐变中发展,在历史长河中荡涤、洗礼,朝着更优美、更完善的方向延伸。

  认识当代“原生态”的真实状态,我们就能宽容保护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当代的“原生态”是“外露态”,而不是“真空态”——

  所谓“原生态”音乐大致是指那些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民间音乐。当进入21世纪时,要保护几个世纪之前形成的“原生态”音乐,保护条件已今非昔比。一是“原生态”音乐的存在空间已相当开放。由于交通发达、人员流动,难以做到“原生态”地域的封闭。二是“原生态”音乐的接受群体也相当开放。不但传播在土生土长的圈子里,而且还展露在慕名而来的外人耳朵里。要想保持不受外界影响的“真空态”几乎不可能。这些“原生态”音乐外露在今人面前,或传唱、或借鉴、或装饰、或丰满,追求与当代的审美趣味相吻合,应该说推动了“原生态”音乐的保护。如用普通话演唱交响乐伴奏的《牧歌》可能比无伴奏的蒙语演唱更有广泛的吸引力,对于传播长调更有好处。

  当代的“原生态”是“融合态”,而不是“凝固态”——

  很多“原生态”音乐的保护工作者大都是率真的理想主义者,认为可以仿照保护文物一样,把它封存起来,凝固起来,才能一直保持原汁原味的原始状态。要知道“原生态”音乐是靠人来传承的,跨世纪的生态环境、传人素养,怎么能和数百年前相比?当代人对于“原生态”音乐的演绎,往往会调动其他艺术手段加以丰满,常常将“原生态”融合进当代人喜爱的其他形式。如可以变单曲为联曲,可以变独唱为组唱,可以变单声部为多声部,可以变无伴奏为有伴奏,甚至在旋律和歌词上都可以有所变化。如果认为保护“原生态”音乐只要将凝固的录音保存在档案里,只能按照数百年前的形态传承,那是割断历史的做法。难就难在要让当代人喜爱“原生态”、并有兴趣传承“原生态”。如最早的民歌《孟姜女》有按月分节的十二段歌词,感到太累赘了,后在传承中改为按季分节的四段歌词,有所精炼,但在当代人的耳朵里可能还觉拖沓,还需减短,才能更让人爱不释口。

  当代的“原生态”是“流动态”,而不是“静止态”——

  保护“原生态”音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动态的人去传承动态的音乐,那么,此时的此态很难等同于彼时的彼态。因为人文环境在改变,艺术追求在改变,同一种生态音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表演形态。想当初,西北农村经常听到的“信天游”中反映悲惨人生的《走西口》,现在已鲜为人听,取而代之的是反映新生活的“信天游”;想当初,苏南民歌中如泣如诉演唱的《长工苦》,那种苦难已一去不复返,如今再要演唱,无论如何也复原不了那种来自生活的情感。人说已“鸟枪换了炮”,已难以获得理想境界中的那种“静止态”的“原生态”音乐的翻版。因为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发展,流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如古老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唱到了现在,不知出现了多少种版本?但不改的是“黄土风味”,都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保护“原生态”音乐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到我们民族的根,保存那份生生不息的民族魂。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源远流长,能传承到今天,一要感谢音乐本身的优秀,代代吸引;二要感谢千百年来接力传授的丰功伟绩。为了让优秀的“原生态”音乐去感动当代的传承人,所以中央电视台率先将濒危的、动听的“原生态”音乐展示在主流媒体上,是十分及时和明智的,先让国人兴奋起来、迷恋起来,然后期盼产生强劲的模仿效应和传播效应。但好多忧心忡忡的专家认为“原生态”音乐不能比赛,只能在村寨里、田野上原始地唱,才能达到真正保护的目的,这种看法是有些理想化的、片面的。

  如果“原生态”音乐一定要原汁原味传承,那么——

  可能就没有《茉莉花》这首经典民歌了。据采录者介绍,当发现这首优美的民歌时,对其中的旋律和歌词都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并且换了专业歌手演唱,然后去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比赛,一举获奖,歌曲也因此一炮走红。

  可能不会出现像阿宝那样的民间歌手了。阿宝已从田野走向舞台,从清唱走向伴唱,虽然演唱形式与“原生态”有所不同,但那种直抒胸臆,豁达高亢的“西北风”感觉没有变,欣赏者仍旧被他特有的西北“原生态”风格所感动。

  话得说回来,笔者主张应该顺对“原生态”音乐的当代状态,就是承认它不是“真空态”、“凝固态”、“静止态”,而是“外露态”、“融合态”、“流动态”,可以让“原生态”音乐有一个顺其自然的传承空间,不必制约、不必禁锢。中央电视台上展示的一些“原生态”音乐,可能与原汁原味有些差距,有的被添彩加花、有的被瘦身精炼,大都渗透了传承者的再创作,为的是使“原生态”音乐更美妙、更动人。不过,应该警惕的是这种加工应该是有限度的,如果把“原生态”音乐改造得面目全非那就不足取了,要坚决杜绝。

  我们要时刻留意保护“原生态”音乐的实际效果。如果一定要保护原汁原味的原始状态,那可能会事与愿违。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要回到以前那种水牛、风车、凉棚的劳动环境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原生态”音乐外露出来、融合起来、流动开来,说不定“原生态”音乐会柳暗花明,灿烂似锦。当代保护的“原生态”音乐,只是某种传统音乐在悠远历史中的一段形态,几百年后再与今天的“原生态”相比可能又不同了。我们的使命是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辈,让祖宗和后辈都认为我们是为“原生态”锦上添花,而不是在糟蹋,那我们就不辱使命了。我想比赛可以照比不误,只盼望品种更多些,选曲更精些,把中国最优秀的“原生态”推介弘扬,引发学唱欲望,从而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

  作者:杨瑞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