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沈阳“故事大王”谭振山纪念专贴

民间故事大王──谭振山

TOP

谭振山:我成了“文化遗产”
山东电视网 2006-3-17
推进词:
他,成为中国唯一一位个体“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81岁高龄能讲上千个民间故事
他,为什么成为国家急需保护的遗产?
谭振山,81岁,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村的农民
曾念过6年书,当过村里的会计和县级政协委员
14岁开始讲故事,至今已掌握上千则故事
1986年,在全国民间文学普查中,被发现
1989年,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
1992年,应邀到日本出席’92世界民话博览会
      前不久,在文化部公布的全国首批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谭振山民间故事”成为保护的对象之一。



解说:在谭振山的家乡,方圆百里的乡亲们提起这位老故事王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81岁高龄的谭振山究竟有怎样惊人的记忆力,能讲上千个民间故事?他和他的故事为什么会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来到了距离沈阳市6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找到了这位老故事王的家。

问:大爷您讲故事讲这么多年了,也应该有些“粉丝”了吧?
答:粉丝?我那还不太懂粉丝啥意思,我就说,不但有有还有不少呢,有黄豆粉、有绿豆粉,这粉丝现在我家还存着不少呢。
问:不是大爷,我是说铁杆的故事迷你有吗?
答:有,那有啊,有好多,我讲故事的时候,他们有的连饭都不去吃,我不提醒他,他不吃饭也要在这里听。我隔家有位老太太就说,你呀明儿就到他家住去吧,你天天爱听他的故事。这些确实是有,有不少愿意听的。
问;有很多铁杆
答:很多这样的爱听故事。
问:您村里人知道你这是文化遗产?
答:知道,它是遗产不遗产我不考虑,我该讲讲我的故事,我从内心愿意讲这个。



解说:讲故事是谭振山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一生中没有创作过一个故事,那么这上千个故事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谭振山小时候是听着祖母的故事长大的,谭家家族中的长辈大都擅长讲故事,仅仅家族传承下来的故事就有五百多个,此外,他从当地的乡邻以及教书先生那里听来了几百个故事。

同期:他过耳不忘,这一千来个故事,你只要你点出名来他都能给你讲出来,这里面涉及到大千世界,生活的广角镜头,什么方面的都有,而且有些故事里面涉及到诗文、对联,还涉及到这样一些诗句,他都能记下来,这一点呢 我们就不能不佩服了。

问;您有没有这种事,听说谁的故事多,您就找他去听故事?
答:那太有了,沈斗山的故事我天天都去,我说沈大爷讲一段吧,讲一段。
问:离多远?
答:我那时候小,才十二三岁。
他有个孙子
俺俩同学都是这么大岁。
他讲完之后,
他说你听了好几天了,你听你大爷讲 你能记住几句吗?你听你大爷讲,我能记点,他说你试着讲讲,我就讲讲吧,我那一句没落下,就讲完了。
问:您也去淘换过故事?
答:对,要不他儿媳妇说,亲孙子不如外边的人,人家来到之后就教会人家了,他主要是看他孙子在这里淘。
问:就是说您周围的环境讲故事的人挺多,会讲故事的人挺多?
答:对,会讲故事的人多。
问:您的脑袋真好使,能记住一千多段故事?
答:一个故事有五个八个名字,上五六千名,能记那么全吗?不能记那么全。今天讲的故事
你就把中心意义记住,中心主要人物名要记住,下面的差一点的也都能讲,主要把中心部分讲出来,要记住。
问:谭老有没有您出去讲故事的时候一下子记不住了,想不起来了,有这种事吗?
答:那也有,不是没有。
问:就是特别重要的场合?
答:那时候 也有,那时候也有,极少。我是讲之前,要把故事熟悉熟悉,你要不熟悉,顺嘴先说那兴许忘了。
问:人家都说您老过耳不忘?
答:不能说那样,过耳不忘是往年说的都能记住,现在说的我还记不住了,说实在话。

同期:有一家 两口子,男的也懒、女的也懒,男的一辈子不洗脸,原厚多厚呗,管它长多厚。这女的呢刷锅,早饭之后连锅也不刷,



解说:谭振山的家乡冬季漫长,过去讲故事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方式。会讲故事的谭振山备受人们尊重,大家都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间百事无所不知。”

同期:1、那时候有的人扒着窗户听,小孩在屋里,大的(人)把小的拽到外面去,大的在屋里听就达到这个地步了。2、好的故事家他有一定的心理学这方面的基础,我觉得,他会研究听众的心理

问:您讲故事也看人吗?
答:对啊,你比如说到屋里一看,文明人多,那你讲故事要带点诗句的带点文采的多。比如小孩子们多, 你不能讲鬼故事,你讲完之后回家他不敢回,回去后家长说你别去了,吓的你,所以你不能讲鬼故事,要是女 的多,你一句荤也不能带。
问:就是不能讲猎奇猎艳的故事?
答:对,不能讲。
问:您愿意讲这些精灵鬼怪的故事吗?
答:那都是一些好故事,到不是害人的故事,都是有人救过她,她长大之后变成一个女的,或者让她子女投胎之后和这个人结婚,照顾他,都是报恩似的那样 。
问:您说您经常讲一些鬼怪精灵的故事,这个鬼怪精灵能说明什么道理呢?
答:凡是一个动物在世界上应该存在的,####,所以人不能太伤它,所以就用一些 迷信的方式,所以就教育人你别伤它,把它保护住。
同期:他表现的是人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关系,那么这里面有很多动物的精灵,用精怪的形象出现,他是在宣示着人生的一种道理。

解说:江帆一直对谭振山追踪研究了18年,据她统计,老人的故事能够列出篇名的达992则,这些故事主要包括:道德训诫故事、“闯关东”的故事、生活故事,以及各种传说精怪故事。谭振山被国内的学术界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外很多学者的兴趣。1992年,谭振山应邀来到日本,出席当年的世界民话博览会,为与会的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日本民众讲故事。

答:俺们有个同学的,他就说我,他是沈阳市原来是副市长,他就说,俺们都没到日本去过。人家日本请我去的,确实,到日本那时候从北京飞机票往返是八千七,我去了在那里住七天。
问:您现在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到日本去?
答:东京 标语上写着欢迎中国谁谁来,连名都写上了,还挺隆重,翻译把我笑的,他说管你们也叫老外了,我说沈阳管人家外国人叫老外,现在管咱们叫老外。给我两个翻译,一个生活翻译,一个故事翻译。
问:在日本您给什么人讲?
答:他们特意布置的像会场似的
问:听的是什么人呢?
答:也有群众也有干部,什么人都有,我瞅着挺全的。一般都有家庭妇女,那里都有,像一个大学校似的。要有七八十人坐着,坐那里之 后还有取火盆,他说讲故事都有个取火盆。他也是这个意思。
问:您也是讲故事这也都讲出奇迹来了。
答:对啊
问:也讲出国门去了。
答:要不讲的日本人都鼓掌,有几个连老太太拽着我的手,说太好了,动人心啊讲的,确实都挺高兴的。
问:您讲的都是什么故事在日本?
答:一个《老龟报恩》、讲一个《当“良心”》
问:都是道德训诫类的故事。
答:对,有个日本人也是校长,他也好写故事也是故事家。他亲自拽着我说,这样吧,你的书拿来,我的也拿来,咱俩做个纪念,我给你一本书, 我也写了本故事。
问:日本的故事家
答:故事家,我就拿回来了,昨天我还看了,但是咱都不认的日本字。
问:算是个纪念吧,也是说您谭老这辈子出过国,去给外国人讲过故事的一个见证。
答:对



解说: 到日本讲故事是谭振山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在此后的几年中,先后有日本、德国,以及我国台湾的学者慕名而来,对他进行调查与专访,他还多次应邀到不同的场合讲故事。

问;给那些知识层面挺高的人讲过吗?
答:也讲过,老师在开会,我在大会上给老师讲过故事
问:我听说给大学生讲过故事?
答:是,研究生
我去给他们讲过故事。
问:这种民间的故事他听起来他会觉得有意思吗?
答:爱听,爱听,不但他们爱听,台湾的陈益源教授,他是中正大学教授,是名牌大学教授,他还特别地尊重咱们,来到之后说实在话,拿着东西不说 还有钱什么的,他来山大,要我说,咱们想那大学他(喜欢)这个吗?他们喜欢这个,去年来好几回。
问:您一直没想过自己的故事还这么有价值?
答:咱们是讲完之后,大伙哈哈一笑,解解心头之闷就得了,没想到把这口头的东西还挺重视

解说:谭振山常说,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故事能解决人的苦闷,现在,81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大家都说,这跟他讲了一辈子故事有很大的关系。



问:谭老,您讲故事,给家里带来什么实在的好处没有?
答:从六十岁当政协委员,一直到去年岁数大了才退,都十七八年,要不因为讲故事也找不着我,也选不着我,说实在话。到哪之后说咱们的老政协来了,老代表来了,到新民办事,到新民起码得让个坐。
问:弄个名声?
答:弄个名声,虽然没见到钱,但是名望方面确实不错。
问:我听说对您家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您老五那儿子就是讲故事讲来的。
答:(有一个人)他是公社乡里文化站编辑,那半年,有三个月天天来,整理关于我的材料,一看我家里也不错,挺好,他说这么办吧,咱们做个亲戚吧,他把他妹妹领来了给我看看,我说就这么地吧,
所以给俺说了个儿媳妇。
问:讲故事还讲来个儿媳妇?
答:确实,也能教育人讲故事。

解说:谭振山有五个儿子,都在本村成了家。虽然儿孙中也有会讲故事的,但是,要想达到谭振山的水平,都还差得太远。现在,村里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谭振山的故事能传给谁呢?
因为他这个项目是以一个人在这里立着呢,人不在了,这故事就没了,这项目就没有了,那么现在呢,谭振山已是八十一岁了,身体还很好,还能讲故事,他自己也着急了,他说我这些故事我不想带走的,我现在也挺着急的,没有什么人能够继承它。

问:在您身上,大家也看到故事这么有用了,也看到您在故事身上受益这么多了,
为什么跟您学故事的人没大有呢,他不稀罕那块,要是一天挣五十块钱那都来了,它没有效益
另外 他也知道笑完之后,混五块八块的,十块二十块也不顶多大事,我儿子就说,我爸爸讲一辈子故事怎么得了。
问:可能他们也觉得这东西不能现打现的来钱?
答:对,不赶趟。它不像评书,不像唱地方戏,不象二人转,你看唱二人转一天得一百二百的,出去给二百块钱。这个不行,它不是那样,费九牛二虎之力,演 完之后仅仅给大伙做个消闷解闷的东西。
问:谭老,如果您要是卖票讲故事的话,会有人听吗?
答:那个就说不好了
问:为什么?
答:那就不一定了,没人听了。
问:没人听您故事的时候,您会觉得寂寞?
答:寂寞,确实寂寞,没事的时候也寂寞,就在闲唠嗑当中,就引到故事上去了。
问:就有一种想讲的欲望?
答:对,是有讲的欲望。那时候确实没有热闹。
问:那时候没啥热闹的。
答:没有热闹,现在能看出来,侯宝林,再早的河北相声多出奇啊,俺们小时候爱听啊,现在侯宝林啊,什么也不如电视剧。
问:您现在作为一个文化遗产,需要怎么保护您?或者说需要怎么保护这个文化遗产?
答:从言谈方面不聋不哑,这故事都能保得住,这是我心里话,主要身体健康是主要的。
问:你觉得是不是现在有一些晚点了?
答:现在已经进入文化遗产,就是进入不进入保护录,我的中心目的就是达到,我的故事不能埋没在我心里头,作为文化遗产的话,就是让小孩们都知道,把故事传下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