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明扫墓:莫让孝思渐行渐远

清明扫墓:莫让孝思渐行渐远

  2011年04月04日 15:27:17  来源: 新华网


  4月3日,在乌鲁木齐东山公墓内的一座墓碑前摆放着一束亲人敬献的鲜花。临近清明节,乌鲁木齐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墓地祭祀。在乌鲁木齐东山公墓,记者看到许多前去扫墓的市民选择了用鲜花寄哀思的方式祭奠亲人。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新华网济南4月4日电(记者刘宝森、郑茜、陈尚营)从2008年起,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让这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节日突然热闹了起来,但随后,一切归于沉寂。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清明节,仅意味着三天假期,意味着公墓出现拥挤的扫墓人,慎终追远、永言孝思的意义逐渐淡薄。

  年轻人:叫不出逝者的名字

  清明节快到了,25岁的曾小乐迫不及待地想要享受这个“可以睡懒觉的假期”了。对于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她来说,清明节是父母回乡祭祀的日子,是别人扫墓的日子,与自己无关。

  正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实习的曾小乐家乡在山东,三天的清明节假期对于回家来说“实在太短”,她打算留在北京好好休息一下。“有个同龄的同事说清明要回家扫墓,我还觉得很惊讶呢。可能在农村比较讲究这些。”她感叹说。

  “清明节强调亲人间的感情联系,体现并宣扬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李浩说,这一文化的传承在城市中正发生变化,在不少年轻人心里,清明节越来越淡化为一个可以放假睡懒觉的日子。

  曾小乐的祖父母去世时,她只有七岁。因为年龄小,父母回乡祭祀时从来不带着她,久了也就成为一种习惯。她不知道中国传统祭祀方式和礼仪,更记不清楚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

  在济南一所学校教书的刘凝有相同的感受。刘凝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从内蒙古搬到山东定居。由于路途遥远、工作繁忙,他们很少在清明节回去参加祭祀活动。对于家族的历史、先人的事迹和家乡风俗,刘凝都是一知半解。

  采访中,很多城市年轻人表示,除非是长辈的墓在本地,否则不太可能去扫墓。

  祭扫:缅怀先人 教育后人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祭奠祖先的节日。在注重家族观念和“孝道”的古代中国,清明节前后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要按礼法郑重地祭祀祖先,以体现慎终追远的理念,并通过这个机会教育后人,传递家族意识。

  在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自2008年恢复春季公祭孔子以来,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的孔子后人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曾经在孔子春季公祭仪式上朗诵祭文的孔子76代后人孔令绍认为,清明节的意义是缅怀先人和教育后人。

  在58岁的孔令绍的记忆中,清明节前后的一周内,人们会带着祭品、香纸到家人坟前焚烧、跪拜。家中的长辈先将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讲给故人听”,然后指导晚辈上前祭拜,并告诉他们家族长辈的名字、生平、故事,讲述整个家族的兴衰变迁。家族的意识、传统和祭拜的仪式就在这种言传身教中一代代延续下来。

  “清明节的一些习俗,不要说年轻人,就是年长一些的,也未必有印象。不仅是城市,农村同样也在慢慢遗忘。”李浩说。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说,祭祀传统的继承对于当代人还是十分必要的。在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注重血缘上的传承,讲究“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通过这种节日的祭祀可以体现对先人的缅怀、感激。尤其是要教育年轻人有感恩之心。

  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就是教育年轻人应当懂得感恩。

  接续传承断层需加强传统教育

  对于现在年轻人对清明的淡漠,李浩认为,中国许多传统习俗诞生于农业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难题。虽然清明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促进了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但真正做到像祭孔那样的,少之又少。

  涂可国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非常必要的。在他看来,人们需要用一种形式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忆,传承“孝”的理念。这与当代教育中对“感恩”观念的倡导是一致的。清明节传统的传承是人们精神生命的一种延续,是人们生存的动力和价值之一。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感受到这种精神的需要,更加重视这种文化传统。

  李浩建议,家长应当在家庭内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在清明节假期带孩子去扫墓、游玩,并在这个过程中讲述先辈的故事和清明风俗,让扫墓或游玩变得更有意义。

  专家认为,对传统的继承,形式上可以有所变化。现代人远离家乡、工作忙,清明节回乡扫墓受到地域、时间限制,可借鉴现代化的形式来取代原有方式。例如,在古代中国,孔子公祭等重要祭祀活动要用整猪、牛、羊作为祭品,同时焚烧大量香火纸钱。如今,环保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用敬献鲜花代替焚烧香纸,网络祭拜等“低碳”方式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