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家来说说春节,说说年俗,说说你准备怎么过年~~~

该如何拜年? 民俗专家:可以将压岁钱改为压岁礼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27日 08:23 来源:光明日报 

  登门?电话?贺卡?网络?

  拜年方式:重情轻物 求真避虚

  拜年,自汉代产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出现一些新的方式。

  兔年春节将至,您怎样拜年?登门?电话?贺卡?网络……民俗学专家们说:无论哪种方式,只要适合自己、适合这个时代,就是好的。


  拜年方式要与时俱进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拜年是中国人重构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已经把拜年的这个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拜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礼数”,有时就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繁文缛节,并使自己深陷其中。中国人在礼数上有个讲究,叫“宁落一屯,不落一人”。意思是说,拜就都拜,拜这个不拜那个,反倒会得罪更多的人。这样一来,拜年似乎又成了人们的一大负担。

  曲彦斌(辽宁省社科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旧时代,繁文缛节的拜年仪式,是那一时代的社会现实的要求,未必完全不合理。但是,任何事物一当脱离了现实的需要,违背了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规律,就需要进行变革,否则就会遭到抛弃。从古至今,拜年习俗一直在渐进式地变化着,周秦时代以及后世那些繁文缛节的拜年习俗礼仪,在今天已经所存无几。

  原本作为日常社交活动中使用的名刺、名帖,后来衍生为拜年的贺帖和近代以来的贺年片,就是由于人们为摆脱过年那几天当面拜年的负担,而采取的一种替代方式。明代杰出画家文征明写过这样的《拜年》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所言正是拜年习俗的变革与时俱进。

  李汉秋(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传统节日放假的首倡者):拜年的方式和载体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短信拜年、网络拜年都不错。我认为应提倡亲朋聚会、共同游览、共同观赏等游乐,满足现代人的社交需要。现行的送压岁钱的做法,易导致只重钱数不重情份,我们可以提倡改送“压岁礼”——送给孩子最需要、最希冀的礼品,礼轻爱心重,孩子可由此感受亲情爱心。

  拜年要防变味

  曲彦斌:正常的礼尚往来,是拜年活动必要的传统礼俗。试想,如若一律禁止正常的礼尚往来,莫说是过年,那样的社会交往就不缺少点儿什么吗?这样的缺项,无疑是一种人情冷漠。但是,以礼物的轻重判断情感的厚薄就不好了。

  李汉秋:曾经,由于物质匮乏和一些不正之风,人们拜年的时候,送礼成了必须的项目,甚至礼物的价格成为衡量拜年者情意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准,拜年的意义被扭曲与变型了。

  陈旭霞(社会学者、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有些人假拜年之名行行贿之实,甚至以压岁钱的名义行贿,此举不仅伤害了“拜年”的庄重感、真诚感,而且是对下一代的误导。试想,一个从小就把拜年当成“挣钱”机会的孩子,长大后能懂得拜年时尊老爱幼的真谛吗?

  曲彦斌:借助拜年掺杂诸如行贿性质的送礼之类行为,扭曲了拜年的本意。当礼尚往来的拜年失度、变味,或者成为额外的物质负担、精神负担,也就变成了陋俗甚至恶俗。这时,社会也就要通过辩风正俗,加以抵制或纠正。

  李汉秋: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这些年短信拜年给人们相互之间的新春祝福、联络感情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是人们从注重物质享受向注重感情交流转变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拜年形式。

  拜年重在传递情感

  李汉秋:拜年最核心的是情感交流,这或许是它得以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

  陈旭霞:无论是哪种拜年方式,只要体现出拜者对受拜者的情感就可以。曾经广受好评的短信拜年,在这几年却屡遭诟病,究其原因就是情感的缺失。我也曾多次收到内容完全一样的拜年短信,甚至有人连称呼、署名都没改就发过来了,这样群发的短信谈何情意,还不如简简单单一句“给您拜年”真诚。

  李汉秋:拜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仪式和环节,这是培育民族精神所不可或缺的。这种培育,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而是让人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养成。从孩童时开始,就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不断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于乐,在欢欢喜喜高高兴兴中接受浸润,在弥漫于全社会的过年氛围中,在生活气息浓郁的群体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强烈地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同时也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所以,拜年应重在文化、精神、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上。(记者 李 韵)

TOP

“回家过年是传统陋习”? 名人言论引发争议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28日 09:02 来源:北京晨报

  春节回家怎可称为陋习

  春节回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它,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应允许它在社会博弈中,逐步调整归位。贸然贴上“陋习”的标签,未免粗暴。

  一年一度的春运正紧张地展开,网络名人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引来各方争议。

  表面上看,此观点有合理一面:如大家不是集中在春节,而是分散回家,交通压力将大大缓解,社会浪费也会随之减少。


  春节回家,是农耕时代形成的民俗,未必适应现代社会,既然回家是为了表达关爱之情,为什么一定要集中在春节?任何时段不都可以吗?执著于此,就有形式大于内容、虚伪大于真诚的问题,确有陋习之嫌。

  然而,罗永浩忽略了一点,即人类社会的价值是多维的,合理性只是一维,不能仅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还要考虑文化适应、社会心理、情感需要等更多层面。

  只考虑效用最大化,只关注“有用”和“没用”,以为在一个社会中,“有用”的就该弘扬,“没用”的就该去除,那么,人老了就不再工作了,还要花钱养病,成了“没用”者,难道因此就否定老人存在的价值?

  其实,这样的虚妄在现代史上也出现过,国学大师钱玄同曾主张,人过四十就没用了,是社会进步的负担,不处死也该自杀。这虽已成笑谈,但我们真的走出这个思维误区了吗?

  只从功利角度去衡量众生,必然带来反人道。以真理的名义否定人的问题,这曾给我们民族带来过惨痛的教训,从破“四旧”砸掉曲阜孔庙,到火焚万历尸骨,从古老城墙的消失,到礼义廉耻的溃败,我们以未来的名义否定了多少过去?以建设天堂的名义毁坏了多少文明?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混淆了科学理性与功利主义的区别,我们以为“有用”就是科学,这其实恰恰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不错,科学要靠经验有效性来验证,但科学从来不反对多元化,从来不尝试建立绝对标准,它允许批评、否定和怀疑。然而,“有用”则不然,只要“有用”,则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皆为粪土,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皆为做作。它不允许协商,不允许社会博弈,不允许不同意见,在“有用”面前,什么历史、文化、情感,皆是浮云。

  中国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发展的炫目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人才是本质,发展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春节回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它,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应允许它在社会博弈中,逐步调整归位。贸然贴上“陋习”的标签,未免粗暴。而这种对文化的粗暴态度以及为什么暴力思维会深入我们的意识之中,恐怕更值得反省。

  蔡辉

TOP

引用:
原帖由 Robot 于 2011-1-28 14:31 发表
网络名人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引来各方争议。
...
戴了一条哗众取宠的围脖,就是想“引来各方争议”的眼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