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现代学林点将录》:有识有趣的中国学术史

《现代学林点将录》:有识有趣的中国学术史

  《现代学林点将录》:有识有趣的中国学术史


  西闪

  2010年12月14日08:45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制图/赵斌)



  清朝舒位创造性地利用“点将录”这种形式对乾嘉两朝的诗人进行点评,从此为后人开启了另一种文学批评形式,后来如汪辟疆、钱仲联等人,都作有“点将录”文体的著作。近时王家葵先生将“点将”用于艺林,著有《近代印坛点将录》。胡文辉又把“点将录”引向现代学林,倾数年之力,作成一部《现代学林点将录》,这是一本有趣有识的中国学术史。



  《现代学林点将录》 胡文辉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定价:68.00元



  学术史写作的果决与巧思

  在《南方都市报》我和胡文辉先生做了两年的纸上邻居,并且是一个版面上仅有的两户人家。那时候,他的《现代学林点将录》(下称《点将录》)每周连载,我的《思想光谱》专栏并肩而立,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与有荣焉。也因此,报上的专栏文章,我差不多篇篇都读过。可是,直到我手捧这本厚重的《点将录》,方才意识到,胡文辉做了一件多么重要的工作。

  初读《点将录》,可以视之为百年来中国学人的小传。它轻松、有趣,还相当别致。然而深入下去就不难发现,在颇具娱乐气质的外表之下,它是一部难得的现代学术史佳作。在这本书中,胡文辉“以人为纲”,侧重文史之学,兼顾其余学科,对民国以来的一百多位知名学者逐一加以评点。不但扼要介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学问成就和研究方法,还对他们的学识高低以及学术影响做了精到的评价,从而在整体上很好地描摹出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流变与时代氛围。

  虽说写作的堂奥与甘苦,外人实难深察。不过在我看来,胡文辉在书中已经充分证明,优秀学者应具备的三种素质:广博的知识、通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般学者不具有的判断的果决。只需翻开《点将录》即可看到,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正文,附上的注释篇幅总是一倍有余。而注释的内容从学术著作到市井报章,庞杂且翔实。要检索搜罗这些史料当然不是容易之事,要从众多信息中得出独到的结论,更是作者的本事。

  现代学术史研究,在中国虽称不上显学,倒也枝繁叶茂,欣欣一片。可是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学术”这个研究对象是否完全“成人”,是有疑问的。西方的学术体系建立得早,大致以18世纪启蒙时期为界,之后的学术研究就是在科学与理性的大原则下,分门别类地探求人类知识。自然科学不必说,人文学科也不例外。故而西方有古典学术与古典学术史之说,有哲学史、政治学史、社会学史、经济学史等个别的现代学术史,而很少见“美国现代学术”或“法国现代学术史”的笼统提法。

  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国人对历史有一份特殊的热爱,甚至长期存在着把历史当宗教的倾向。这种偏爱是怎么形成的不得而知,却的确显露出重归纳轻演绎的思维特色。千百年来,这一思维逻辑呈现出自我强化的态势。若不是遭受外部的强力冲击,几乎看不到自我超越的迹象。即使到了今天,中国人仍然企图建立一个以历史为主轴的学术体系(所谓“国学”),这在西方学者眼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返回来看中国的现代学术研究,文史一路煌煌,其余学科寥寥,顾颉刚郭沫若取向者多,费孝通张五常效法者少,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且不说这种片面的学术繁荣掩盖了多少问题,事实是它的确连带地造成学术史研究成了跛足。这一情况,不仅出现在梁启超、钱穆等人的学术史著作里,也在现在的学术史作品中不断重复。所以我认为,胡文辉以点将录的形式写学术史既有判断的果决,又颇具做法的巧思———毕竟“梁山好汉”们的座次大家清楚,他们的结局如何我们心知肚明。至于厚重的一部书,为何反透出中国现代学术的幼嫩单薄与尴尬惨淡,那不是《点将录》关注的话题。

TOP

  《现代学林点将录》采取了排座次的形式,将清末以来的学界人士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一对应。早在报刊专栏连载之时,《现代学林点将录》就已经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并引发了争论。从胡文辉的写作不难看出,他对涉及学人学术成就概括之简练,对其学术地位评价之把握,对其治学方法长短之分析,对其学术成就得失之结论,都显示出其宏阔的学术史视野,以及对清末以来中国学术发展脉络的熟稔。经由胡文辉亦庄亦谐的“点将”,一部以人物为主线的“近百年来中国学术史”几乎“呼之欲出”。如果以“鉴往知来”的思辨眼光来观察,胡文辉的著作或许可以对“当代为什么没有学术大师”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新京报》摘选胡文辉的部分“点将”,并与《水浒传》人物对照来看,从中不难看出胡文辉的匠心独运。

  【北平学界三老板】

  抗战前北京学界有一句流行语:北平城里有三个老板,一个是胡老板胡适,一个是傅老板傅斯年,一个是顾老板顾颉刚。三家皆兵强马壮,各据一方,遥相呼应。



  胡适(1891-1962)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胡适

  【水浒将】 宋江

  排名:第一位。

  宋江为人孝顺、仗义疏财。上梁山前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兼之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不管什么身份,他都热情接纳、终日追陪,并无一点厌倦;来人若要起身则尽力资助。可称挥金似土!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平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人送外号“及时雨”。

  【学林将】 胡适

  无论思想启蒙或学术革新,胡都可谓现代一人。在思想启蒙方面,白话文、新诗、自由主义,无不带有胡氏印记。在学术革新方面,《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皆为树立学术新范式的著作。不过,论胡氏成就最精深的方面,当数古典小说及禅宗史考证,二者分别是其文学史、哲学史研究的延伸与深化。其中《红楼梦考证》为“新红学”开山,近百年来的红学史皆在其笼罩之下;胡氏的禅宗史考证,可以说是现代佛教研究史上最重大的新突破。

  【点将谱】 大方

  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他引进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开拓性贡献,使其成为公认的学界领袖。胡适的待人之道是“有疑处不疑”,学界同仁或后辈遭遇困难,胡适无不全力帮助,以致“我的朋友胡适之”成流行语,梁实秋、季羡林等多位文化名人都曾得到其帮助和提携。较之梁山首领宋江交友广泛且乐于为朋友慷慨解囊毫不逊色。可惜两人流风,在当下学人中并不多见。

TOP




  傅斯年(1896-1950) 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傅斯年

  【水浒将】 吴用

  排名:第三位。

  吴用,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五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为梁山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所有的军事行动几乎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宋江墓前。

  【学林将】 傅斯年

  三十年代初期,傅以“古代中国与民族”为主题,接连写出《大东小东说》、《夷夏东西说》、《周东封与殷遗民》等精悍之作,其中尤以《夷夏东西说》巨眼卓识,是近代以来学术史上最精彩的突破之一。

  傅氏不仅是学术天才,更兼行政长才。他先后创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抗战胜利后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后任台湾大学校长。

  【点将谱】 智谋

  傅斯年先后创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抗战胜利后代理北京大学校长,随国民党政府迁台后任台湾大学校长。无论身在何职,傅斯年无不殚精竭虑,为所在机构的学术发展和生存倾尽全力,乃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吴用之智重事功,傅氏之智重发展。以结果而论,傅斯年更为理想。

TOP

  

  顾颉刚(1893—1980) 江苏吴县人。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顾颉刚

  【水浒将】 秦明

  排名:第七位。

  秦明性情急躁,外号“霹雳火”,有勇无谋,同花荣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折兵损将后,秦明掉入陷坑被捉,秦明不肯归顺,仍要回青州,夜走瓦砾场,妻子被杀,无家可归,却被宋江用计断了退路投降宋江。随宋江在梁山宣布起义后,在山东、河北一带活动,起义失败后随宋江向朝廷招安,后不知去向。

  【学林将】 顾颉刚

  在现代史学界,若论宗旨鲜明、风气激荡,则要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疑古派)最有影响。古史辨派的揭竿而起,自然要以顾氏1923年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为标志。顾氏虽遭遇信古派的反击,但他愈辩愈勇,因风借力,更网罗当时学人相关的古史讨论及古文献考辨,主持编纂为《古史辨》;由此,“古史辨派”遂迅速冒起,成为民国学术江湖的一大字头。

  【点将谱】 破坏

  胡文辉云,顾颉刚对旧史学的破坏之功,并世无人可及。“霹雳火”秦明性情急躁,有勇无谋,这种性格的人物,其破坏性自不待言。顾颉刚之破坏,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发展,而秦明一旦破坏,则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两种破坏,天壤之别;其中相差,不可不辨。

TOP

冯友兰 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冯友兰

  【学林将】 冯友兰

  近代以来治中国哲学史者,以胡适开疆辟地,始开风气,而以冯友兰挟山超海,后来居上。冯氏晚年比较自己与胡适的异同,曾有准确的分疏:“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很大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则讲得不够透,不够细……我的《中国哲学史》在对于各家的哲学思想的了解和体会这一方面讲得比较多。”冯氏的优胜处,尤在于能借鉴西洋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清晰地梳理中国传统哲学,并融会贯通,化繁为简。

  【水浒将】 朱仝

  排名:第十二位。

  朱仝在梁山英雄中任职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六名。原是郓城县巡捕马兵都头,人称“美髯公”,有一身好武艺。朱仝为人性情温和,宋江杀了妻子后被朱仝、雷横放走。雷横用枷板打死白秀英被捉,朱仝在去济州的路上放了雷横,因此被发配沧州。沧州知府见朱仝相貌非凡,就让朱仝带着四岁的小衙内玩。李逵杀了小衙内,断了朱仝的归路,朱仝被迫上了梁山。受招安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

  【点将谱】 胡子

  朱仝被称做“美髯公”,冯氏在抗战时开始蓄须,一副大胡子颇为有名。此外,朱仝性情温和,冯大抵如是。

TOP

闻一多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闻一多

  【学林将】 闻一多

  闻氏在学术上最早的成绩,在唐诗领域。有《全唐诗汇补》、《全唐诗辩证》、《全唐诗校勘记》及《全唐诗人小传》等。然而闻氏功力最深、著述最多者,则数后期的古典研究,包括两大层面:一为传统式的文献考证及文字训诂,一为借鉴西洋学术方法考掘神话与古诗的深层意义。

  在古籍方面,于《周易》、《楚辞》等系列著作;此外,于《庄子》、《管子》亦多有校证,在语文方面,则以甲骨、金文及《尔雅》材料为主干,有一系列的文字及器物考释。

  【水浒将】 金大坚

  排名:第六十六位。

  金大坚外号玉臂将,是金石雕刻家,善刻当时的苏、黄、米、蔡四种字体,济州人氏。宋江被捉关在江州,吴用献计,把圣手书生萧让和金大坚请上梁山,金大坚刻了蔡京的假印,用来骗蔡京,没想到刻的图章是蔡京的名讳图章。哪有老子给儿子写信,盖自己名讳图章的呢?此事被黄文炳看破,险些断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金大坚同萧让一起,都是梁山文职将领,专管造兵符印信,征讨方腊时他被圣旨召回御前听用。

  【点将谱】 雕刻

  金大坚善于刻印,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期间因生活困难,以刻印换取收入以补贴家用。只是闻氏的买卖有联大师生光顾,在识字率较低的梁山,金大坚恐怕很长时间不会有一桩生意。

TOP

余英时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余英时

  【学林将】 余英时

  余氏论学,不专骛于一门,其胜处在于视野开阔,眼光透辟,善分析,具通识,论述周到而绵密。

  余氏治学术思想史,本以古代为主业,而出其余力,对上一代的学界胜流亦多有论列:于其师钱穆,有《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为钱氏的学术身份定位,与新儒家划清界线;于胡适有《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确定胡氏在现代学术谱系中的枢纽地位。凡此皆由个人而时世,由学术而内心,已臻余氏自我期冀的“知人论世”之境,为学术史研究的典范。

  【水浒将】 朱武

  排名:第37位,地煞星第1位。

  神机军师朱武乃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精通阵法,很有谋略。知识分子出身,原是少华山黑帮的老大。朱武的少华山黑帮是水浒中第一个出现的黑帮组织,规模甚至比当时的梁山黑帮还要大。

  陈达攻打史家庄,被史进打败。朱武同杨春求史进放了陈达。史进和少华山绿林好汉来往密切,被华阴县县官得知,包围了史家庄,朱武等三人救了史进。后朱武等人投奔梁山。

  【点将谱】 机变

  《水浒传》中的朱武着墨不多,但颇有奇谋,善于机变。余英时做学问不墨守成规,融中西学术于一炉。朱武的神机在《水浒传》中不难看出,而余英时先生的神机,却为相当一批人不识。

TOP

沈从文 地遂星通臂猿侯健 沈从文

  【学林将】 沈从文

  沈从文本以小说鸣世,而中年后迫于形势,复以文博研究安身立命。沈氏1949年调入历史博物馆,由热门的北大教授沦为冷清的文物讲解员。

  沈氏半路出家,自出手眼,人弃我取,从潜在的社会生活史立场出发,特别关注零散器物及其图饰。新刊《沈从文全集》的物质文化史部分凡煌煌五巨册,研讨对象包括玉石、陶瓷、玻璃、铜镜、漆器、扇子、丝绸、织绣等。尤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种,网罗历代服饰遗物,论述虽嫌不够系统,而以图为纲,左右参证,辨析细微,要为风俗文化史的奇峰突出之作。

  【水浒将】 侯健

  排名:第七十一位。

  侯健祖居洪都,做得一手裁缝好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爱使枪弄棒,曾拜薛永为师。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宋江等人捉拿黄文炳时,侯健正在黄文炳家做衣服,便与薛永一起,做了内应,杀了黄文炳一家。入梁山后,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等军服。征讨方腊时,侯健在杭州城外落水而死。

  【点将谱】 服饰

  侯健擅做衣服,沈从文研究服饰。在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或有侯健的设计也未可知。

TOP

启功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



启功



  【学林将】 启功

  启氏为前清皇族之后,然家道中落,仅有中学学历,蒙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识拔,先后到辅仁附中、辅仁大学任教,始得跻身于学者之林……启氏成果的精要,已汇辑为《启功丛稿》。

  纵观其功力成就,书画与文学之中,自以书画精于文学;书画之中,则以书学尤精于画学;而书学之中,又以帖学更精于碑学。盖启氏生平在创作上,用力于书画最多,而尤以书法为重;其于书法一道,则一反近世风气,重帖轻碑,所谓“师笔不师刀”也。故其学问正与其创作互为贯通,亦互为依傍。

  【水浒将】 萧让

  排名:四十六位。

  萧让外号为圣手书生,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济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州,吴用献计让戴宗请圣手书生萧让和善刻金石印记的玉臂匠金大坚到梁山伪造蔡京的文书,以救宋江。

  萧让从此上了梁山。为山寨掌管监造诸事十六头领之一,专管一应兵符印信,是梁山的文职将领。萧让是唯一没有参加征方腊的梁山人士,这也许使他免于一死,但最终萧让成为蔡京手下的一个门馆先生,这是命运跟萧让开的一个玩笑。

  【点将谱】 书法

  蔡京时为著名书法家,萧让能模仿其字瞒过众人,其书法造诣可想而知。启功先生的书法,在北师大几乎随处可见,其造诣早为世人承认。启功先生的字深受收藏者喜爱,蔡京却“字因人废”,一叹!

TOP

刘师培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刘师培

  【学林将】 刘师培

  在现代学人当中,张荫麟仅得年三十七岁,却能治学多方,可谓学林异数。然而有仪征刘师培、双流刘咸炘二人,天妒尤甚,皆绝命于三十六岁,论年寿之永尚不及张氏,而论著述之丰则犹有过之。刘氏为近代学术过渡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既延续中学之旧,亦趋慕西学之新;其撰作极勤,种类极多,若以新旧为标准,可明显划分为传古与趋新两大类。传古者,系继承本土的旧学术传统,无论体裁或内涵,皆属清代朴学的延伸……趋新者,则多援引西方社会学说以阐发中国的历史与思想……

  【水浒将】 阮小五

  排名:二十九位。

  阮小五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亦是梁山有名的水中好汉,浪里英雄。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与兄弟一起打败何涛。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水中奋勇杀敌。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

  【点将谱】 短命

  刘师培去世时36岁,阮小五外号“短命二郎”。生命的意义不在长度而在质量,但有些人却因为活得长而获得了显赫的地位。刘师培壮年而逝却享有声誉,并不比晚年迎来“第二春”的学者命运更坏。

  胡文辉按:“点将录”的通行格式,是正榜头领一百零八员,另冠以旧头领一员,故此录共选入民国以来的中国学人共一百零九位。但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学术却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学术;论现代学术史,已无法自限于禹域之内,而回避国际汉学的成就。故别出心裁,突破体例,另选择有重要成绩及影响的域外汉学家附录于后。据《水浒传》第一百零五回,梁山好汉征服河北田虎,得降将计十九员,故以此为据,配以汉学家共十九位。

TOP

over

TOP